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为何家会伤人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为何家会伤人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为何家会伤人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为何家会伤人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为何家会伤人经典语录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名句摘录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健康·心理”专栏32篇阐述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文章,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方面面的家庭问题。所取案例真实,分析透彻入理。专业的心理学原理与概念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鲜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接受,进而促进为人父母者的成长,不让家庭伤人的悲剧再次重演。此版本为经典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的全新升级版。该书出版七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作者简介 武志红  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系列作品,总销量超百万册。  ◆目录【升级版序: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溺爱=过度地阻碍  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精神分裂如何发生  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考试瘾比网瘾更可怕  孩子总考砸,可能有内情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家有失败留学生怎么办  如何一年圆“北大梦”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孩子当不了家庭的保护神  【中国式家庭】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  唤醒你沉睡的活力  碰触你的内在婴儿  愚孝是怎样炼成的?——对迎合者的心理分析  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读书笔记 其实武老师这本书我早已经安放在KINDLE的书架上,上周的“罗辑思维”刚好提到了老师的作品——《巨婴国》,并以一期的节目加以介绍分析。作为心理学与心理咨询行业内的名人名家,其书无论在业内还是大众普读中都有很高的地位,而我作为刚入行的后生晚辈,是时候拜读与学习了,那就从他最知名的这本《为何家会伤人》开始吧! 武老师所属心理学中赫赫有名的“精神分析”学派——祖师爷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依德,这个学派源远流长、名声远播,是心理学的必学之课,但由于其过于玄妙与不可证伪,越来越多的受到当今的主流心理学所诟病,处境比较像今天的中医。但读完此书以后,我的感觉是:我们可以对其论证的过程及过于强调童年心理影响的论断持保留意见,但其结果的正确性是可以保证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多问题其实普遍存在与我们的日常家庭及其内在关系当中,我们并不陌生,它的存在是客观的,而武老师分析其产生源头及过程、以及我们可以采取与应对的办法,是值得众多家庭重点借鉴与学习的,也就是说,你可以觉得你的个体及家庭问题产生这种原因并不如书中所说,但其问题的显性存在与解决办法确是实实在在、值得深思的。 特别是针对我们中国特色的家庭。 该书的基本构架是精选“健康·心理”专栏32篇阐述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文章,通俗的说有些类似于案例整合及文集汇编的意思,所以每个框体的逻辑联系不会很紧密,但并不影响一般读者的阅读及思考,恰恰因为这种不需要前后串联与连贯,此书显得更为简洁与主题明确,讨论的点也就更多,如婚恋、亲子、夫妻、代际等等都有较为深刻的提及和独到的见解,简直就是《婚姻家庭咨询师》的案例与实战版本,令我受益匪浅。 而我觉得我的这篇读书心得,最好的展现模式就是将武老师此著作的精言名句加以摘录,以便于自己的复习与朋友们的概况了解:★恋爱与配偶 ◎(原书)“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原书)“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荣伟玲说,“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原书)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时,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又互为对方的孩子。这是恋爱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原书)一旦我们觉得恋人的确符合自己理想父母的形象了,我们就会变成孩子。◎(原书)“在心理治疗中,只有当病人有强烈的改变动机后,心理医生才可能发挥作用,”荣伟玲说,“在恋爱中也一样。”◎(原书)要想超越这个艰难时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才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恋人继续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原书)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作了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而没有将恋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理解、来尊重。◎(原书)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恋爱过程没有完成前,我们彼此将对方当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我们也彼此努力去扮演对方理想父母的形象。◎(原书)生命中最大的教训之一,它告诉我们: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如果学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真正明白,整个世界都是由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独立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同等重要。◎(原书)“很多人抱怨‘我无法理解配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在做婚姻咨询中最常碰到的问题,”广州的黄家良咨询师对我说,“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当事人总是无法做到如其所是地去理解对方。”◎(原书)每个人都想理解配偶,但因为几个常见的错误,我们常常很难让配偶感觉被理解。一、揣测。我们以为,作为最亲密的伴侣,我们非常了解另一半。有人说:“他一张嘴我就知道他想说什么。”这是真的,但是,我们常常只知道配偶会“说什么”,但却根本不理解配偶说这些话时的感受。很多时候,配偶的情绪再明确不过了,但我们仍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用这个体系去揣测他的意思。二、评价。在坐标体系中,我们位于中心,是唯一的主体,其他人都被放在坐标体系上,是我们的分析对象。其他人都是“外来物”,要保持这个体系的平衡和稳定,我们必须去评价一个人,否则就觉得不安全。夸奖和批评都是我们的工具,目的是为了控制对方。对于亲密关系来讲,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三、出主意。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借“问题”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并且,我们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为对方出主意的,这会严重地妨碍理解的达成。◎(原书)“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原书)记住,要相信对方的感受,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原书)“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原书)“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黄家良说,“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原书)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原书)为什么婚姻没有安全感?中国人有七成到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的,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亲人,意味亲人是不会离开你的,想起他就很亲切,但实际上也很少想起他。关于安全感,中国人有单一的物质化界定,比如房子、车子。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所以说,丈母娘推动中国的房价。爱情还是物质,这种选择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先有爱情然后再有物质条件呢?中国人总是在劝哪些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爱情的人,别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们一定不会将爱情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原书)现在人们认为爱、性和婚姻是可以分开的,人对感情是有需求的,但是不能用错误的方式来实现。我曾经在婚恋网站上看到过一个经历了三百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说,自己每经历一次为了性而性的关系,就会对人性有一次更深的失望。人们经常过高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情感是最玩不起的。就像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诫》中所说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深情不可亵渎。◎(原书)前人有总结,一对相爱的男女,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一,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你和我头脑中想象的一模一样。彼此都活在幻觉中。第二个阶段,一加一等于零,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当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才是爱。也就是进入第三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您已达到本内容的剪贴上限>◎(原书)嫉妒也是一个爱的谎言。看上去,嫉妒也是一个三角关系,“我”因为“你”垂青另一个人,而吃起了另一个人的醋。但实际上,嫉妒常是一个借口,目的是为了控制情侣、伤害情侣。或者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说,嫉妒狂的自我价值太低,他们因此很需要用嫉妒将这种不好的感受转嫁出去。对他们而言,嫉妒的意思就是:不是我搞砸了我的生活,而是你把我的生活搞砸的。并且,因为根本不愿意面对超低的自我价值感,他们甚至都不能承受恋人对自己的直接否认,而非得需要一个三角关系,即:不是我让你不喜欢,而是另一个人让你不喜欢我。这样一来,就有了两个人去承受他转嫁而来的自卑感。◎(原书)切记:如果你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提醒自己,这极可能是你的问题,不是情侣的问题。并且,不要从现在的亲密关系上找答案,而应该从原生家庭的童年关系上找答案。◎(原书)同样,如果你的情侣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懂得,这不是你的错,你再怎么严格要求自己,都无法遏制他的嫉妒。所以,不要因为他的要求,而一一断绝你的社会关系,那会严重伤害你自己,并且也于事无补。假若嫉妒成性的他使用过暴力,那么绝对要注意保护自己,因为他几乎必然会再次使用暴力。◎(原书)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原书)但是,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原书)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o.1,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亲子与教育◎(原书)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一出坏孩子,我们社会最容易找到的理由是,这个孩子被宠坏了,他的父母对他太溺爱了。可真实的理由却常常是,父母根本看不到他。◎(原书)所以,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原书)她的丈夫,其实内心也一直被一种无助感侵袭,但是一直装得像一个极权的大男子主义者。她知道他的无助,但一直不愿意去感受他的无助。因为她遭遇过的痛苦远胜于他,所以她觉得这么点事情就让丈夫表现得如此无助,她瞧不起也不理解。◎(原书)成为自己的人,也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他发现他们具有许多优点,如:宽容而又嫉恶如仇; 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 超然独立的性格,不迷信权威; 没有审美疲劳; 能容忍模糊状态,有高度的创造力; …………◎(原书)国内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写了《爱和自由》一书,大致的观点是,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爱与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开始就会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而最终也势必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原书)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原书)著名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6经过大量细致的观察,将三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了三个阶段: 一、正常自闭期。从出生到1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他需要抚摸和照顾,但仿佛只沉浸在自己的简单世界里。二、正常共生期。2个月到6个月大,这个阶段的婴儿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三、分离期。6个月到36个月大,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原书)但同时,幼儿的自主感也在成长,他越来越喜欢自己做主,他要通过对妈妈大大小小的反抗,来保护自主性。譬如,他会尾随妈妈,不停地注视着妈妈的行为,但又会突然离开妈妈,希望妈妈来追他,将他再度抱在怀里。这种常见的模式同时体现了爱与分离。◎(原书)与家的三种分离模式成熟分离:爱家,但又喜欢独立。 拒绝分离:恋家,无法独立。 单纯分离:逃离家庭,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原书)也有可能,在与家分离的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幸能碰上这样一种人——你认为他们很重要,他们也喜欢你,无条件地尊重你,但同时又不与你黏在一起。那么,这样的人哪怕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瞬间,他也会对我们起到治疗作用,他们会驱散我们生命中的一些错误,将我们拉向成熟分离模式。◎(原书)“我上初二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位临时老师。当年,她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来我们学校做一段时间的数学辅导老师。初二上学期的一次模拟考试,我正飞快地写答案时,她悄悄走过我身边,对我说:“细心点啊,我都看到好几个错误了。”等考试结束后,我问她为什么对我这样说,这好像违反了考试纪律的。她回答说:“你是最好的学生,我不忍心看你犯错误。”我很感激,但也很纳闷,接着问:“可我只在班里排七八名啊。”“我相信你是最好的,”她回答说,“虽然现在还不是。” 她这句话让我感动坏了,她从此成为我的一个偶像。后来,我没辜负她,果真成了成绩最好的学生。这位老师不久离开了我们学校,并没有教我多长时间。可以说,她和我的关系,看起来非常不起眼,但我知道,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瞬间之一。现在,我知道,在这个瞬间,这个老师给我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她没有因为我成绩好而明显喜欢我,也没有因为我成绩差而明显疏远我。这是一种无缘无故的爱,这种爱就仿佛是我们生命中的烛光。一般时候,我们会忽视这种烛光的存在。但是,当到了一些黑暗的时候,到了我们消极、绝望的时候,这种烛光会变得非常亮,非常温暖。并且,点燃这烛光的人,却丝毫不企图在你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丝毫不想控制你。他们来了,点燃了烛光,又走了,就仿佛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这样的过客,会给你留下温暖,会让你更相信自己,同时也更相信别人。让你对关系更有信心,也让你对自己更有信心。这样的过客,我称之为我们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我们本来温暖,他们会让我们更温暖。如果我们本来冰冷,这样的温暖会融化我们心中的坚冰。”◎(原书)让一个男孩成为男人,让一个女孩成为女人,这是正常父母的自然期望。要实现这个目标,3~6岁是关键期。◎(原书)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3~6岁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说法就是,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他们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与异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关系。“要顺利地度过俄狄浦斯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咨询师胡慎之说,“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于是,他们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爱。”他强调说:“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原书)胡慎之说,三岁前,孩子没有性别意识。一般情况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最亲密。但从三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会越来越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在约五岁的时候,这一愿望达到顶峰。如果父母的关系稳定而和谐,那么孩子这种欲亲近异性父母的渴望就会逐渐下降,并最终表现得与同性父母更亲近。◎(原书)特别小的孩子,只要有一个人爱他,他就满足了。但三岁大的孩子,会渴望同时拥有爸爸妈妈的完整的爱,也就是说,他既渴望同性父母的爱,也渴望异性父母的爱。“如果少了一个,他会创造出另一个形象来。”胡慎之说。◎(原书)问题就在于,当父母溺爱孩子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会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长需要。溺爱的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要长大,一辈子都做他们“内在的小孩”的被投射对象,否则就会感觉到失落,就像是丢掉了什么似的。◎(原书)咨询师袁荣亲认为,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这是一个挑战,它首先要父母承认一个事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袁荣亲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很多父母选择了偷懒的溺爱。”袁荣亲总结说,溺爱有两种:包办型的溺爱和纵容型的溺爱。包办型溺爱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纵容型溺爱的父母,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小、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原书)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而长大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拥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创造力,像爱因斯坦、牛顿、尼采等所谓的天才莫不如此。◎(原书)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夫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夫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原书)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0~1.5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1.5~3岁期间,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种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原书)这个世界上真正的道理是很简单的,其中最简单的道理之一是,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原书)懂得真爱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情。◎(原书)一般而言,看不得孩子“受苦”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比较苦,他们对此很不甘心,于是有了孩子后,就拼命照顾孩子,发誓不让孩子吃苦。看起来,他们是不让自己现实的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原书)那么,什么是真爱?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譬如,当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去拿十米外的球时,他的真实需要不仅是要拿到那个球,还必须要自己完成。这时的真爱不是替孩子拿到那个球,而是陪伴着、守护着孩子,看着他独立完成这个任务,并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化解他的真实危险。◎(原书)父母还要切记一点:一个孩子在16个月时化解一个挫折时的难度,远胜于他16岁、26岁或36岁时化解一个挫折时的难度。16个月大的孩子摔一跤哇哇大哭时的痛苦,远轻于一个26岁的孩子找工作、交朋友和谈恋爱时遇到挫折的痛苦。 所以,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原书)溺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11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与自信联系起来,他说,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原书)别老挑儿女的错最近一段时间,我接连收到多封类似的信件,都是妈妈写来的,她们为自己20岁左右的儿女焦虑至极,担心他们朋友少,担心他们不结交异性,担心他们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给我的感觉是,这些妈妈都有一双挑剔而锐利的眼睛,专门用来寻找儿女的问题。就和我在网瘾会议上见到的那位妈妈一样,儿子每天上两小时网就断定他有“网瘾问题”,儿子不上网了就担心他有“学习问题”,如果儿子学习问题也解决了,我估计她就开始担心儿子的“朋友问题”,等儿子进入成年后则开始担心他的“女友问题”……总之,不管儿女怎么样,做妈妈的都能找到问题。◎(原书)就是说,她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而是与儿女的分离。她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我们生命中经常要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原书)“我的孩子出了问题”这种话不要急着说,因为很可能出问题的是父母自己。在这里我给妈妈们一些建议:一、不要渴望彻底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学习不做坏事”这一底线,就不要总想着去和孩子谈心。 二、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儿女的“问题”上,青春期的孩子自然地会出现许多问题,这是青春期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三、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意愿。假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给他们充分的独立成长空间,他们的叛逆行为自然会消失大半。 四、反省一下你自己,你是不是特别害怕孩子离开你?五、丰富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自己的生活不无聊、不空虚,那么你就不会太黏儿女。 六、改善你与丈夫的关系,把你的情感重心从你与儿女的关系转移到你与丈夫的关系上来,让丈夫来填补你的情感空洞。◎(原书)可以想见,在特别讲孝道的地方,一个孩子最容易成为权力狂家庭的受害者。他被父母伤害,但所有家人都说,父母是爱你的,你不该有痛苦。到了社会上,大家也这么说。去看书,书上也这么说。最后,他只能分裂。◎(原书)强调一句话: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原书)忧愁,而且是莫名的忧愁,是青春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因为,青春期处于一个不断“丧失”的阶段。◎(原书)也就是说,当改变发生时,迎来的新的心理内容产生了好的情绪,辞去的旧的心理内容产生了不好的抑郁情绪。如果好的情绪多于不好的抑郁情绪,那么这个人整体上就会处于快乐状态。相反,如果不好的抑郁情绪远远多于好的情绪,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会陷入较严重的抑郁状态。这是青春期抑郁症的核心因素。◎(原书)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当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地有莫名的忧伤袭来,我们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的、阳光的。相反,如果前者占据了主要地位,抑郁情绪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导情绪。但问题是,我们的文化中,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原书)为了防止青春期的孩子陷入抑郁症,胡慎之建议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几点: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就会减轻。如果父母不尊重,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反而容易变得更强。第二,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变化非常剧烈的阶段,因为他什么都想尝试,今天是这种心理状态,明天可能就变成另一种样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为孩子偶然出现的异常行为而焦虑。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说来,父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神”,孩子们普遍对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这种心理让他们依赖父母。但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崇拜心理一般会消失大半,孩子们会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学家等。这种心理的转变,会让孩子们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背后的积极意义;第四,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了。一般说来,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适当变弱,孩子们的叛逆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下降。第五,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要再把“乖”“很听话”还当作优点来看。相反,做父母的应该感觉到焦虑和担忧,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减少他的依赖心理。第六,谨防孩子陷入严重的抑郁状态。 胡慎之说,如果孩子比较叛逆,你起码不用担心他会想到自杀,因为叛逆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孩子非常听话,那父母倒是应该有所担忧。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评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郁症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少”,即话少、行动少、情绪少。像阿琼,在家中很少说话,暑假很少出门,情绪一直很低落,已经明显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了。最后,胡慎之强调,青春期的心理,即便对专业人士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他的一个德国老师曾说,当处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时,能有20%的成功率就很不错了。◎(原书)每个人都孤独,而打破孤独的唯一答案是,能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构建真切的链接。◎(原书)做父母的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干涉太多了,或者自己对孩子的某些教育方式不对。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原书)家长应该先学会聆听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原书)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才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地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换句话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假如父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就不会做过分的举动,而张琳的儿子自然也不会再拿“动了杀心”相威胁。◎(原书)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是极端的“有劲儿就往孩子身上使”,她们看似是为孩子,但内心中,她们是为自己不能适应社会而焦虑。◎(原书)徐博士说:“很多妈妈,自己完全停止成长了,她们能不焦虑吗?但她们不努力让自己成长,而是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她们说,这是爱,但不客气地说,她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孩子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独立成长的另外一个人。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会觉得很丢脸。◎(原书)但是,这真的是爱吗?徐博士说,是,但又不是。在意识上,小龙的父亲是为了爱,但在潜意识上,通过打孩子,做父亲的可以宣泄自己在其他地方郁积的负面情绪。徐博士在几十所中学做过演讲,到最后,她都会问孩子们一句:“你们最希望谁听我讲课?”孩子们每次都几乎一致地回答:“爸爸!”“妈妈!”徐博士再次强调,她希望父母们在着急的时候反省一下:“我考虑的到底是谁的心理需求?到底是谁在焦虑?”◎(原书)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核心是学习。而亲子关系的核心是爱。家长们认为,爱孩子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而让孩子们知道,成绩与爱是画等号的。◎(原书)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父母只考虑他们的生存,他们却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对父母的心理变化非常敏感。他们很容易围绕着父母的情绪转,而父母也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绪去控制孩子。那么,孩子就学不会自己作决定,就学不会果断和思考。父母只有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个人空间,孩子才会发展出完整的独立人格。◎(原书)一个做了多年学生心理咨询的心理老师说,如果只是孩子的成长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但如果孩子问题的背后是父母的问题,那就很难解决,除非父母们先做改变。◎(原书)以前,物质匮乏,生存很容易出问题,所以父母之爱的集中表现方式就是牺牲自己的物质,保证孩子的物质生存条件。但现在,物质匮乏已经居于次要地位,父母应该进化爱的方式,从以前关注物质的方式中脱离出来,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原书)我们是无神论的国家,我们也是反个人主义的社会。如此一来,一个人的精神生命或灵魂,安放何处?既不能安放在信仰上,也不能安放到自己身上。最容易安放的地方,就剩下了两个:对父母的孝,对孩子的培养。对父母的孝,不容易成为精神的寄托,但孩子不一样,孩子的成长变化,会给父母带来刺激,让他们觉得生活是新鲜的,是有期盼的。可以说,中国人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并不仅仅是没有文化的父母才这样,有文化的也一样。至少我们要意识到: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原书)缺乏安全感,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涉及到一个广为人知的观念——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为什么?因为,孩子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到三岁才能形成两个概念: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客体即孩子身外的物体。幼小的孩子没有客体稳定的概念,他们能看到一个事物,才觉得这个事物存在,而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事物不存在了。所以,和他们玩藏猫猫的游戏,他们会玩得不亦乐乎。情感稳定性,即一个人只要确认对方是爱自己的,那么,他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端对这一点产生怀疑。客体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孩子一岁半即可形成,而情感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要到三岁才能形成。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内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内在。有假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他人。 放在学习上,有内部评价系统的学生,他之所以热爱学习,是因为他喜欢学习,学习本身带给他很大的快乐。相反,有外部评价系统的学生,他努力学习是为了追求外部的奖励,也即家长和老师的奖励。太听话的孩子最容易“被动攻击”小勇的案例,是很典型的“被动攻击”。他从不主动对父母表达不满,这样的家庭也不允许他表达不满。◎(原书)曾奇峰说,他有两句最基本的心理学原则送给所有的父母: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 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原书)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来达到的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有什么两样。这种心理机制,叫做“被动攻击”,也叫做“隐形攻击”。◎(原书)孩子们够累了,再说督促只能好心办坏事,真要为孩子考虑,就要学会为孩子减压,而不是加压。”◎(原书)郑教授就这样做过,他有两个儿子,老大不爱学习老二爱学习。“但不管老大还是老二,都有老师时常找到我,要我督促孩子学习,”他说,“我理解他们,因为他们有教学任务,所以我会对他们说,放心吧,我会督促孩子。但他们一走,我就把这事扔到脑后去了。干什么呀,孩子们够累了,再说督促只能好心办坏事,真要为孩子考虑,就要学会为孩子减压,而不是加压。”◎(原书)这个方法并不难,概括为一句话是:父母真诚地和孩子一起承担挫折。孩子脆弱的承受能力是果,父母的高压政策是因,所以,孩子难以承受也不应该独自承受这个挫折。在中国,高考不只是一件个人的事情(虽然我很期望父母们能这样看),而是全家的事情。所以,失败了,父母要学会与孩子一起承担。◎(原书)请不要找并不真正理解孩子的其他亲友和孩子谈话,除非这个亲友能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给孩子讲道理,让一切讲道理的人远离孩子的房门——也即心门。任何人要进入孩子的心门时,先请问问自己:你是否懂得他的痛苦,你是否站到他这一边,若不是,请不要进去。◎(原书)当你忍不住想和孩子说话时,问问你自己,你很焦虑吗?你是不是很无望。若是,不要向孩子开口,去找你最好的朋友和亲人聊天,哪怕发泄。但不要带着焦虑与无望和孩子谈话,孩子会捕捉到你的焦虑和无望,这会进一步击倒他。◎(原书)曾奇峰说,父母分三种:第一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第二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第三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当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后一种。◎(原书)这些不过是大人的游戏,而孩子不幸成为实现大人政绩、业绩或物质利益的工具,但大人从孩子身上榨取了利益并给孩子制造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后,还强调一句说“一切为了孩子!”这是何等的卑鄙。他们不是孩子利益的代表,孩子只是被代表了而已。 一切为了孩子!◎(原书)我一个朋友有很经典的说法。她说: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 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 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个人与实现◎(原书)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后就能行;如果怀疑自己不行,你就会退步。按照“自我实现的预言”的理论,这种信念就相当于改变了我的预言。以前,我预言自己不如优秀学生,结果这个预言实现了;现在我预言自己会比他们强,而接下来,我这个预言开始不断实现。预言要有基础。譬如,没有那次化学成绩,我很难做“北大梦”;没有那次全班前五名,我的同桌也不会有那样的预言。我那个朋友的表弟没有以前的成绩,他也很难相信“南大梦”的预言。简单说来就是,如果你抵达过某种境界,再做这样的预言,你自己就容易相信。我在化学成绩上取得了年级第一,由此开始憧憬其他科目也去争取类似的成绩。这种憧憬,是扎实的。◎(原书)我从不执着于一次成绩的得失,因为我坚信:努力,总不会错!◎(原书)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对事情的考虑容易片面;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受挫折,那么这个人的思维也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所以,在智商、情商之后,心理学家又提出了挫折商。所谓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在应对挫折时形成的一些良性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的挫折可培养一个人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培养一个人的多向度思维,让一个人考虑事情更全面。◎(原书)火车质量再好,也只有在火车轨道上才能跑得快,在公路上,它就跑不动;你知识掌握得再好,也只有走上考试轨道才能取得好成绩,上不了这个轨道,也拿不到好成绩。◎(原书)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他认为,心理医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再好,如果他不能站到来访者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感他所感,想他所想,治疗很难有好效果。◎(原书)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原书)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格言。学心理学越久,我就越相信这句话。◎(原书)从逻辑上讲,不存在A相信A这回事,存在的,只能是A相信B或B相信A。 那么,什么叫自信?简单来说,是自己内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内在的另一部分。套用客体关系理论的话,准确地表达,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充满信心。◎(原书)有时候,我给一些企业讲课,说到工作压力的话题,我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们该觉得庆幸,因为你们的工作压力很难比得上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你最多早起晚睡,但他们每天的学习时间要远胜于你,而且根本没有松弛与娱乐的时间。◎(原书)并非世界的这一边是优秀而高压力,另一边是平庸而轻松。实际上,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原书)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17的一本好书《改变,从心开始》。在书中,马丁纳讲到,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其实都停留在了竞争式的快乐这一层面。所谓竞争式的快乐,即一定得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比方说自己孩子考上中山大学,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值得开心,但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你的快乐一下子消散了,转而恨自己的孩子为啥就不如人家孩子争气。我第一次深刻领会到竞争式的快乐,是因一个朋友。她对我说,她实在没法明白,人与人交往时,除了比较还能做什么。马丁纳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竞争式的快乐。两个商人紧挨着开了商店,经营范围类似,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比对方强一点。 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对我许愿吧,你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不过,你的对手可以得到的会比你多一倍。这个商人最初很沮丧,但突然间开心起来,他对天使说,请弄瞎我一只眼睛吧。◎(原书)所谓条件式的快乐,马丁纳说,这里面去除掉了竞争的成分,这是很客观的快乐。你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很快乐。譬如你的愿望是挣到多少钱以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当这个愿望实现后,你很快乐,而不会沉浸在“比尔·盖茨比我有钱多了”的痛苦中,这就是条件式的快乐。◎(原书)无条件的快乐,马丁纳称为“至乐”,处于这一层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觉到快乐与祥和。这是很美的状态,他写道: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变、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舒服还是痛苦,我们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着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原书)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乐观。◎(原书)与弗洛伊德齐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则称,一个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体验组成的。这些人生的真相,一旦发生,就已注定不可改变。你若想否认这些事实,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我们要学会承认过去,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原书)恨就恨,但不要报复◎(原书)要想告别这种“改造梦想”带来的诱惑,就要承认我前面提到的那两个人生真相:爸爸的确很糟糕;我对爸爸无能为力。直面第一个真相时,你会恨爸爸,会为之痛苦,可能会号啕大哭。这时,你只管把自己交给情绪,想恨就恨,想哭就哭……情绪是怎样,你就怎样。只有等你内心郁积的那些情绪宣泄出来后,你才真正有可能告别这一悲惨的事实。不过,这并不是说,如果你恨,就采取恨的行动,譬如报复爸爸。假若这样做,那证明你还是渴望去改造爸爸,或改造你的家。你还是在纠缠,而这一切都是无用功。 相反,等情绪宣泄出来后,你要把注意力从父母身上移走,回到你自己身上来。父母你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越不期望改变爸爸和妈妈,就越有可能改变你自己,你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强,改变自己也更容易。◎(原书)简单说来,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原书)我们说,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另一些人没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原书)评价不是看到。看到,必须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是心灵的呼应,而不是头脑对心,更不是药物对心。◎(原书)再谈谈双重矛盾。它的意思是,你既不能做A,也不能做-A。莱因则将双重矛盾称为双重束缚,准确的表达是,表面上,父母或亲人希望你做A,但你真做了,他们不高兴。内心里,他们其实是希望你做-A,但你若做了-A,他们可能会更不高兴。◎(原书)英国另一心理学家莱恩说,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和他的自我是一起的。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和别人的自我在一起。结果是,有假自我者,他的身体与他的自我分离,而去寻求与别人的自我结合,更容易被别人的自我所驱动,而不是被自己的自我所驱动。何等可悲。◎(原书)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太极端了些,但贬低个体的身体而崇尚外在的道德规范,一直是儒家文化的主旋律。在这样的主旋律中,王阳明和他的心学是非凡的存在。王阳明知行合一,因他证到天理即人欲,“我”心即天理。他首先提出身心合一,他的身体不是父母、圣人、帝王或他人的奴隶,而是他自我的一部分,是身心灵共同体的一部分。他的心学没传播开,因忠孝两全才是咱们一直以来传承的文化。◎(原书)怀有美好理想或纯净精神的人,一定要问问,你的身体在哪里?若所谓的纯净精神不能和你的身体合一,而只存在于你或一两知己知道的幽静之处,那么你很可能是活在虚假中。◎(原书)一直记得一段很有智慧的话: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 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原书)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式的话语,莱恩也是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而存在主义一直强调这样的人生哲学: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 愿你从现在开始,从那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开始,活出你自己。◎(原书)唤醒你沉睡的活力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让个体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 顺从带给个体一种无用感,并让个体产生诸如“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等想法。 创造性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爱◎(原书)爱,特别是爱情,能全方位激发你的种种感受。◎(原书)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20甚至说:所有的爱都是不可能的。他的意思是,你要放下对绝对之爱的渴望,才能看到真实的爱存在。可得出一个结论:若没有爱,原始的生命能量,会被视为可怕的魔鬼,但若有爱,原始生命能量被照亮,那么,这就是生命本身。◎(原书)活力,即力比多,即欲望,源自我们共同的生命之河。如果孩子发现他能通过活力,先与妈妈,而后与爸爸,乃至更多亲人甚至整个世界建立关系,那么,他的活力或欲望就会成为流动的生命之水。相反,若他的活力或欲望总被否定,那他要么成为我梦中的和尚而无欲无求,要么干脆就做一个黑暗的人,让自己的欲望以黑暗的方式表达出来。任何一种带有心灵感应的爱,都可以让阻断的生命之水重归流动,特别是爱情。◎(原书)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原书)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这是关于爱情的最大的谎言! 爱情,尤其是激情式的爱情、让你非常有感觉的爱情,其真正动人之处,并非是幸福和快乐,而是强迫性重复。切记: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原书)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是心理活动和心理需要的核心。爱,则是令亲密关系健康流动的最高原则。我们都懂得这一点,但可惜的是,有太多的错误假借了爱的名义,结果使得关于爱的谎言在这世界上大肆横行,最终令我们部分失去了判断爱和恨的能力,令我们不懂得自己的爱与恨,也不懂得分辨别人的爱与恨,许多被爱的谎言严重伤害的人,干脆最后就再也不爱了,因为他们的一生中,被“爱”伤害了太多太多。为了真爱,我们必须懂得“假爱”,假若你因某个亲密关系而伤痕累累,那一定不是爱让你伤痕累累,而是“假爱”令你伤痕累累。“假爱”背后可能是麻木,也可能是恨,我们必须懂得这一点,才不会对真爱失去信心。★代际关系◎(原书)什么叫“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原书)此前,我在《支配与服从:病态关系的双重奏》一文中,谈到了四种病态的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分别是权力的游戏、依赖的游戏、迎合的游戏和性感的游戏。◎(原书)切记: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原书)婆媳关系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因为它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却忽视了本质——这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 并且,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而不是婆婆和媳妇。从这个角度看,婆媳关系是一个再糟糕不过的词语,因为这给了儿子一个借口,让他从容地说,这是两个女人的事情,他可以做的事情不多。实际上,他才是核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他袖手旁观,那么所谓的婆媳关系是很难处好的。这个三角关系,看上去是中国传统的大家庭观念所导致的结果。因为大家庭观念,我们习惯在结婚后,把男方的老人接来一起生活。这样一来,媳妇和儿子的这个新家庭,就和原来的大家庭搅在一起,从而很容易出问题。因为,传统上,媳妇的角色是最不重要的,她是大家庭的“外来者”,一开始必然难以融进大家庭的体系。但是,现在的家庭中,媳妇和儿子差不多同等重要,她一样要承担经济压力,一样要去外面奔波,而且一样拥有很多资源,她必然认为,这是她的家,而不是婆婆的家。如果婆婆认为,这是自己的家,并忍不住要在这个家中做主,就势必会起冲突。假若儿子上了“婆媳关系”这个词语的当,不积极调解,那么这个家庭很容易支离破碎。不过,问题的实质还不是大家庭,而是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反过来说是恋子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提出的,但国内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结更严重。因为,传统中国家庭是失衡的,亲子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是配角。在这种模式下,母子关系几乎必然重于夫妻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妈妈而言,儿子是她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丈夫最多排在第二位。这样一来,儿子一旦结婚,就意味着做妈妈的将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托,这种巨大的丧失恐怕没谁愿接受。不甘之下,婆婆免不了展开一场和儿媳的争夺战。 必须强调的是,婆媳关系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困扰性话题也有一个前提: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相反,假若是岳父岳母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那么婆婆和媳妇之间的麻烦将被岳父和女婿的困扰所取代。因为,夫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配角,这一传统不仅造成了妈妈恋子,同样也造成了爸爸恋女。一个女子因和父亲的关系太紧密,并且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超过丈夫,最终可能令丈夫离她而去。大家庭并不是问题,假若大家庭尊重小家庭的独立性,并且,公公婆婆彼此相爱,他们的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那么即便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婆媳关系也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婆婆失去的只是自己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那是可以承受的。同样的,岳父岳母假若彼此深爱,那么,他们和女儿女婿住一起也不是问题。切记:婆媳关系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真相,而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当负起责任来,积极地去调节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逃避。如果你是长辈,则请记住“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爱人。

朱江2016年12月13日

为何家会伤人经典语句



1,如果乘公交车按重量算,你一定很快破产。2,你长的很爱国。3,你长的很有创意,活的很有勇气。

http://www.txt96.com/t1176113 这里可以下载。

生命没有永恒的终止,在无始劫中造作了各种的善因和恶因,在因缘具足的今天组成了现在的家庭。如果种的是恶因,就会受到不好的待遇,并非家人不好。为了避免再种恶因,给未来造成更大的伤害,从现在起就要努力修缮,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样,你的家庭会因你境界的提升而得到改善。

基本上 每天 都在发生家人之间互相伤害的事情 尤其是打着爱的名义的伤害 因为不懂得如何真正爱对方 我们都多少受过父母的伤害 身体的心灵的 也都在无意识间伤害过自己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