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美的历程》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美的历程》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美的历程》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美的历程》经典语录
美的历程》经典语句
如果承认《美的历程》的魅力在于它有深刻的思想的话,那么,这个思想不关涉其他什么东西,而只是关涉中华民族精神的命运。它表明了从孔孟老庄思想的建立到以《红楼梦》为标志的儒道思想的没落。其中具体地显现在屈原、陶渊明、李白、苏东坡这些人身上。中华民族精神的命运是由"天人合一"所规定的。儒家、道家以及以后的禅宗都是这样一个"天人合一"不同维度的阐述。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这样,使中华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例如,那些没有摆脱原始文化的种族仍沉浸于万物有灵的迷信之中,同时,那具有基督传统的西方相信天是上帝的圣殿,地是人们的住所。但是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的是另一种境界,即人生存于天地,赏玩于山水,并寄情于自然。它贯穿于中国哲学、文学和艺术之中,并成为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态度。这个"天人合一"规定了中国精神的整个历史。先秦的开端、盛唐的繁荣和晚清的没落正是此一命运的不同形态。最后,引用《美的历程》一书中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语句: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具体的历史充满偶然,包括个人才能的偶然,从来不可能像理论逻辑那样整齐。
《美的历程》刚出版的时候是1981年,出于某些大家都懂的原因,当时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美的荒漠。书出版那会儿不被看好,毕竟那时整个社会基调还是那样,朴实无华、脚踏实地,什么文艺、什么美学,尤其还跟哲学沾亲带故,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能卖得出去么?但这本书成为了据说中国销量最高的学术书籍。一本哲学论著,居然成了畅销书。放现在,放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那么主流的现象。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这片荒漠里的人渴得久了,也酝酿得久了。据李泽厚自己回忆,这本书虽只花了数月完成,但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从50年代开始陆续记下的笔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记载着从石器时代开始的中国古典文艺史,但它又不只是历史。因为他包含着作者对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反思、包含着作者对现状的疑惑、不满,甚至愤怒,最重要的、赋予这本书经典价值的地方在于,作者试图以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美是什么?艺术品有什么价值?人是什么?人于社会的价值在哪里?在一个刚刚走上发展之路的国家谈论美和艺术有意义么?答案么,书里是没有的。但作者给了我们一个窗口,给了我们一个工具,让我们能够在浮云遮望眼的世界里去思考更根本的问题,让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有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倾向。作者没有卖关子地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到最后,也没有行文飘忽地把核心知识点藏在字里行间,而是最开头就摆出了他解决问题的成果。在第一章,李泽厚谈到了“有意味的形式”和“积淀”的概念。李泽厚是很早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他的哲学观和美学观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他的影响。这里要先申明一下,我们如今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的许多误解,是因为“苏联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社会主义。说回马克思对李泽厚的影响:马克思也谈美学,他的美学里有个很基础的观点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决定了审美意识。这就是李泽厚“积淀”一词的主要含义——美之所以为美而不同于一般事物,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也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掰开来说,我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所有的艺术都承载着创作者渴望表达的东西,思想、观点、情绪……而在李泽厚看来,创作者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感官不同于动物,是包含着观念、想象等社会情感的。也就是说,被我们认为美的东西,都有其社会含义在里面。他举例说明:那些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几何纹饰,最初并非是为了美,而是某种图腾象征。比如那些曲线、水纹、漩涡纹,实际是同古越族蛇图腾的崇拜有关。这些几何纹饰,并非作为某种装饰形式而存在于器具上,而是有含义、有内容的,包含着原始巫术的观念和想象,只是这些内容被不断抽象成为形式,而人对于这种形式的观念和想象,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为某种无法用概念清晰说明的“言外之意”,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感受”。这种感受通常可以被理解为审美感受。李泽厚概括这种现象为:内容积淀为形式,观念和想象积淀为感受。他认为,对内容的抽象,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对各种陶器的造型有了更加熟练的把握,才会对图案进行更精准、更合规律的抽象;同时,在进行抽象的过程中,人类的创作从再现到表现、从写实到象征,期间自然积累了美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为了强化他的论点,他特别提出了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汉字最初造型的根据就是象形、指事,然后再一步步抽象化为“线的艺术”,这个抽象的过程兼具极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但对字形的选择无疑包含着某种规律。在李泽厚看来,这种规律就在于社会物质活动的发展。之后他从先秦讲起,基本按照时间顺序精简而又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古典文艺的大致轮廓,他自己将其形容为一次“美的巡礼”,但其实他在最开始的一章就定下了基调,与其说这是一场“美的巡礼”,不如说他是从“美”的角度串联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以“美”为线索挖掘中华民族的本源、根基,又以“美”为倚仗,力证华夏文明在文化动乱后、在精神荒漠中的一线生机。在我看来,《美的历程》不只是一部理论著作,而是当时的李泽厚面对百废待兴的文艺界和学术界的种种问题,给出的他的探索结果。
已解决问题 收藏 《美的历程》里面的经典的论述,要句子或是段落标签:句子 段落,美的历程,句子 迷﹨﹑惘 ﹏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08-08-29 14:50 如果承认《美的历程》的魅力在于它有深刻的思想的话,那么,这个思想不关涉其他什么东西,而只是关涉中华民族精神的命运。它表明了从孔孟老庄思想的建立到以《红楼梦》为标志的儒道思想的没落。其中具体地显现在屈原、陶渊明、李白、苏东坡这些人身上。中华民族精神的命运是由"天人合一"所规定的。儒家、道家以及以后的禅宗都是这样一个"天人合一"不同维度的阐述。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这样,使中华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例如,那些没有摆脱原始文化的种族仍沉浸于万物有灵的迷信之中,同时,那具有基督传统的西方相信天是上帝的圣殿,地是人们的住所。但是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的是另一种境界,即人生存于天地,赏玩于山水,并寄情于自然。它贯穿于中国哲学、文学和艺术之中,并成为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态度。这个"天人合一"规定了中国精神的整个历史。先秦的开端、盛唐的繁荣和晚清的没落正是此一命运的不同形态。
最后,引用《美的历程》一书中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语句: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具体的历史充满偶然,包括个人才能的偶然,从来不可能像理论逻辑那样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