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蔡元培经典语录

蔡元培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蔡元培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蔡元培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蔡元培经典语录



蔡元培经典语句



  蔡元培 (1868~1940)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  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并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  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  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  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蔡元培也很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一.五育并举的思想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 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 (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  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 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 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   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恕、仁”。毋庸讳言,这种比附是牵强的,然而,他这样做,又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主张广泛吸收国外文化,同时,他又强调,吸收国外文化时“必择其可以消化者而吸收之”,并且“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他批评有些志行薄弱者,一到国外留学,“即弃捐其“我”而同化于外人”。   5。 世界观的教育 世界观的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的,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它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进行世界观教育就在于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则抱积极进取态度,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下,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   6.美育教育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倡美育的“唯一的中坚任务”。他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  “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因此,仕人我之见,泯营求之念便是从现象世界走向实体世界的关键,而美感教育的特性恰恰就在于此,他说在现象世界,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不过这种情感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等现象而改变,但美感教育,使人“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人进入这种境界则“已接触于实体世界观念矣”,后来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这种特性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  ”正因为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性。因此蔡元培认为:“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 蔡元培的美感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他反复宣传美感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也显然是超阶级的、超现实的,过分夸大了美感教育的作用,主张在教育人对美感教育“应特别注重”,这些都是正确的。   以上的五种教育,蔡元培认为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所缺一不可的,同时他又指出,这五种教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但是,他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又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于超轶于政治两类,认为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于隶属于政治,而其他的超轶于政治,这种划分不科学。  其次,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达到那个“不可名言”,如果“不得不强为之名”则“或谓之道,或谓之太极,或谓之黑暗之意识,或谓之无识之意志”的实体世界。此外,他在阐述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问题时,也存在超阶级、超现实、牵强附会等弊病。   二、大学教育思想 在蔡元培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教育思想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同他重视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因此,他说“自己的兴趣偏于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多参加点意见”,因此,他又较长时间主持北京大学,有丰富的大学教育实践经验。  因而形成了颇有创建的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1.关于大学性质的探讨 蔡元培认为大学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早在1912年5月16日,他以教育总长身份出席北京大学开学典礼,在演说中就提出“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  ”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更是反复申述这一思想。1917年1月9日,他在就任校长的演说中,明确的向学生说明:“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肆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如此强调大学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在当时是为了扭转学生上大学为做官的陈腐观念。当时学生入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而对于学问则没有什么兴趣。蔡元培指出,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因此,他认为要改革旧北大,“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 由于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的学问,他还提出,大学不能只是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他要求大学教员不是灌输固定知识,而是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大学生也不是死记硬背教员的讲义,而是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动的研究学问。  为了使大学能承担起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他极力主张“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他在《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的文章,详列了三点理由: 一是“大学无研究院,则教员易陷入抄发讲义不求进步之陋习。” 二是设立研究所,为大学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   三是使大学高年级学生得以在导师指导下,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2. 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从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一思想出发,提出了这一办学原则。他认为大学应该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如果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是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待学说和教员两方面,由于学说必须由人提倡、宣传和发展,教员又以研究,传授学问为己任,所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在实际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待教员方面。蔡元培聘请教员,最重要的有无专门学问。只要由真才实学,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就聘为教员。  反之,如若学术水平低,则不管什么人,坚持辞退。而对于教员的政治见解,学术派别,只要不妨碍授课,则不作为取舍标准。 当然,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不是主张对新旧思想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恰恰相反,其本意在于打破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   3.学科设置——从偏重文理到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关于大学学科设置,蔡元培的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最初,他从“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这一思想出发,主张“要偏重文理两科”。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又进一步主张“学术分校”理由有两条:第一、文理两科,专署学里,其他各科偏重于致用;第二、文理两科,设有研究所,实验室等设备,如若遍设其他各科,就要增设病院,工场等,困难更大。   主张学术分校,大学专设文理两科,显然是对民国元年“大学以文理两科为主”见解的发展,目的是为了突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学理,在蔡元培看来,“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是“学”,法、商、医、工、农皆为应用,为“术”。  学与术虽然关系密切,但学为基本,术为枝干。 更可贵的是,蔡元培在看到了文、理分科所造成的流弊之后,进一步主张“沟通文理”。他说文理是不能分科的,文科的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同样,理科各学科都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为自然科学的归纳。  而且,由于学科之间的彼此交错,有些学科简直无法以文、理科来区分。因此,他主张沟通文理,和为一科。1919年,北大进行改革,撤销文、理、法三科界限。全校设立1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 4. 教学制度——选科制 与沟通文理思想相连系 ,在教学制度上,蔡元培主张采用选科制,他认为这种制度使学生于专精之余,能够旁设种种有关系的学科,有利于打破学生“专己守残之偏见”,扩大知识面。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对于实行选科制,蔡元培认为必须加强指导,为防止学生纯粹从兴趣出发,忽视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他强调学生所选的学科必须经教员审定,学生只有相对的选择,无绝对的选择,除必修课以外的学科,才有选择权。同时,他还指出,选科制只能行之于高等以上学校,普通教育只可采用选科精神,而不能行选科制。   5.行政管理——教授治校 实行教授治校,这是蔡元培关于大学行政管理的基本思想。他主张教授治校,是为了建立民主的管理体制,防止校长主观专断,任意办事,这是他民主思想的反映。更主要的是为了依靠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专家来管理学校。由此可见,民主精神和依靠专家,这是蔡元培教授治校主张的两根支柱,教授是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他们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蔡元培依靠他们来管理学校,这不仅彻底扭转了旧北大一切校务有校长等少数几个人决定的状况,而且大大调动了教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现了民主办校的生动局面。   综上所述,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和科学,目的是要把大学办成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心,他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以及“依靠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等,至今对于我们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仍有一定意义。   。

点击百度蔡元培条目,一览全知。

1、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2、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3、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4、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5、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7、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8、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1.有公主病的,大部分不是公主。只是有病。

2.真正令我们灰心的,永远不是,别人以为的那件事。

3.有些事,现在不做,就再也没机会做了。同意。

不过,也有些事,是这辈子都不做,也没关系的。

4.自嘲,是有自信的人,才做得到的事。

5.知足是美德吗?要看你的知足是哪一种。

如果你感到知足以后,对生活更有力气,那你的知足就是积极的。

如果你说你很知足,说完后,却对生活越来越没劲,那你的知足就是消极的,这种知足最好免了。

乔布斯说的「保持渴望 stay hungry」,就是要避开这种消极的知足,别用这套敷衍自己。

6.如果一直快乐,那就是硬撑的。

7.我从小到大,改变很多。态度,想法,品味,脾气,都变很多,所以我理所当然相信,人是一定会变的。我乐于改变我在乎的人,也乐于被我在乎的人改变。我相信,这是一种幸福的方式。

8.我常常倒下。倒下,可以好好看天空。

9.如果你正在支撑爱情的话……

应是爱情支撑我们,不是我们支撑爱情。

10.长大这么辛苦,如果不趁机,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在太划不来了。

11.不是去爱那个,本来就很美的人;而是去爱那个,能使你的世界,变美的人。

12.越活时间越少,最好不断删掉。

删掉不值得做的事,删掉不必在乎的人。只要摸索出,什么是值得我做的事,谁是我必须在乎的人。

少就是多,分出轻重,不断删掉。

13.她问:我要怎么看得出来,对方是不是真的爱我?

我卡了一下,勉强回答:看大概是看不出来的,恐怕要爱下去才知道。

14.上班,是上一个周末,跟下ー个周末之间的东西。

就像广告,是上一段节目,跟下一段节目之间的东西。

15.我们看到别人的孩子或伴侣,难免想比较:「你为什么就不能像那个谁呢?」。

嗯,对家人一定有期许,但最好别比较。

比较多了,彼此都学得嫉妒和怨怼,毫无养分。别人家的表象,那是展示的橱窗,造出橱窗里那些东西要多少代价,外人不知道。

家人是要共度真实生活的,何必拿来和橱窗比较?

16.别随性的想把兴趣变成职业。

只是兴趣的时候,不需要任何人点头。你爱怎么唱歌、煮菜、爱怎么设计你家、或投资股票,都是你自己的事。

一旦把兴趣变成职业,就需要遭遇的每个人点头。兴趣变成了任务,花园变成了战场。

与其做喜欢的事,不如做擅长的事。留着花园种花吧。

17.我们喜欢被夸奖聪明,胜过被夸奖勤劳;我们喜欢被夸奖漂亮,胜过被夸奖整齐。我们显然认定天生就有的,比努力才有的,更令人高兴。

18.「梦想」和「妄想」不一样。

如果一想到就怨怼,就不甘,就掉进无力感。那个称不上梦想,充其量,只是一个和我们实际人生无关的妄想。

如果一想到就来劲,就迫切感到有事要做、有东西要学、有障碍要排除的,那才叫梦想吧。

19.你觉得你忍他忍很久了。

但你忍的是他吗?大概不是。

你忍的不是他,你忍的,是你对他的怒。

你忍的是你自己。自己怒,然后自己忍,然后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就是徒劳无功的累,因为是自己在为难自己。

20.人生要赢在起跑线?人生如果能真找到起跑线,然后还真的起跑了,那已经谢天谢地了。

21.镜子很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误以为是自己的脸脏。那为什么別人随口说出糟糕的话时,我们要觉得糟糕的是我们自己?

22.预先把事情想到最惨,然后决定,还是算了吧,这是悲观。预先把事情想到最惨,然后决定 ,最惨也就这样,这是乐观。

23.你要把你的未来,全部通通交給他?你这是爱?还是懒?

24.手脚快,未必是勤劳;

手脚快,常常是因为懒,只好赶快把事情做好,然后才能赶快去躺下。

25.如果我有某一面一直瞒着你,有时是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有这一面存在。

26.吃得再饱,为了甜点,也有办法,再吃一口。

伤得再深,因为想起,也有办法,再伤一次。

27.我之所以常常浪费人生,是因为,我很少觉得,这个人生是我的。我当然知道这是我的人生,但我更常觉得,这个人生,不归我管。

28.时间没有魔法,时间只是拉开距离,让我们能由远处看看自己。因为远看、自己オ能抽身、成为旁观的人;因为抽身、苦乐オ能变成身外的行李,一旦感觉背得很累、就放下了。时间没有魔法,只是拉开距离。

29.有时候觉得接收太多恶意了,吃不消了,就只好训练自己去找些善意来取点暖。善意并不好找,常常善意藏在对方严厉的言行里。但还是值得训练这种翻寻善意的能力,因为善意比恶意营养多了。有人挖笋,有人找松露,有人探矿。好东西都要翻寻一下。善意也是这样。

30.你买一罐水,你看着包装上的形容词、看着水的名字,你会认为你在喝那个包装和名字吗?

不会,你知道你喝的就是水。

别人放在我们身上的头衔、称呼、形容词,那些东西就是水的包装、衣的牌子、车的标志……你会看一眼,但你知道你喝的还是水、穿的还是衣、开的还是车。

你会被那些东西影响,但你不会为了那些东西去做真正重要的决定。你不会被它们困住。一定会被影响,但不要被别人放在我们身上的头衔、称呼、形容词困住。

31.愤怒既不可耻,也没什么光荣。 孤僻既不可耻,也没什么光荣。

愤怒和孤僻,如果用来守护我们最重要的东西,那它们就是护卫我们的城墙。

但如果根本没有什么要守护的东西,只是一味的愤怒和孤僻,那它们就只是我们的牢笼,无谓的把我们自己,关在世界的外面。

32.我们很有兴趣弄懂自己,但又不想不留情面的拆穿自己。

所以我们没事做做心理测验、翻翻星座分析,无杀伤力的轻轻碰一碰自己的内心。

如果真要全面的拆穿自己,那太狼狈太难堪了。

33.如果要等悲伤完全消失、オ去感受喜悦,那就永远感受不到喜悦;感受喜悦的人,都是夹杂着悲伤,去感受喜悦的。

34.以前爱看的节目,现在不爱看了。以前崇拜的偶像,现在不崇拜了。

这都可能值得高兴,因为可能表示你人生迈向了新阶段。

曾经迷倒你的,那些人的魅力或智慧,都只是你人生的阶梯,你一旦踩过它而往上,回头看时,你会诧异那阶梯既不亮眼,也不崇高了。

请别为此而感伤,因为你已越过它。

35.每花半小时议论明星的新闻,我们就少去半小时和我们的伴侣谈心。

每花1小时和陌生的笨蛋争论,我们就少去1小时和身边的人沟通生活或工作的方向。

时间是一定用越少的,但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可以不要越来越失焦。

36.对方说:「我已经不爱你了。」,你着急了,脱口而出:没关系的啊!我们还是可以在一起的啊!」,说完,你忽然哭了,不是因为伤心对方不爱你了,而是因为这一瞬间,你猛然醒悟,自己已经成为爱情的乞丐。

37.等候是必须的。等候花朵的时间,远远超过花朵绽放的时间。等候雨来的时间,远远超过下雨的时间。等候恋爱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真正恋爱的时间。

38.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39.看到别人做不好时,也许会暗爽在心,得到一种“我比他聪明”的优越感。

但真正聪明的人,是观察别人为什么做不好。然后警惕自己,尽量不要犯相同的错。

那些只爱发出嘘声的人,应该是打算一直在台下当观众。而那些警惕自己的人,则是在准备,有一天要站上舞台。

40.当我们说「我好想要这个那个」的时候我们通常少讲了几个字。我们的意思其实是~「我好想要什么都不做,就得到这个那个」。

41.离职了,但因此能完成向往已久的旅行;离婚了,但因此整个人充满能量~

别人眼中的失败,可以是你自己认定的成功。反正成功有很多样子:会煮面,会劝架,会踢球,都是某种成功。

我们不必因为厌恶大众对成败的定义,就负气说人生根本没有成败之分,我们可以为自己建立成败的标准。

42.你恋爱了。只是你爱的人,有时并不真的存在。他可能只是一堵无辜的白墙,被你狂热的,把你心里最向往的爱情电影,全部在他身上投影一遍。

43.已经相信的事,会放在心里;想要相信,但很没把握的事,才会一直放在嘴上。

44.如果盼望放假,如同盼望放风,那么服刑成份,就已超过工作。

45.有一句安慰人的话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这句话其实安慰不了人。只要常常存着跟人比较的心,就永远不会快乐。

46.买书要花钱,但随口请教别人则免费,为什么?

因为写书的人多少总有些相关的资格,得到了认可,才有人替他们出书。

而你随口请教的人:那些从未做过生意的老师、从未上过网或出过国的长辈、从未结过婚的邻居,他们给你建议时,真的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吗?

做重大決定前,别为了贪图免费,就问道于盲啊。盲人一旦被问,也只好逼自己说出个道理,这是天性。会断然表示「我不懂」的人太少了。

47.对别人讲“辛苦了”,是对别人的礼貌;对自己讲“辛苦了”,是对自己的温柔。

48.一旦想要说服自己,买一样亳无必要的东西,就算逻辑再怎么差的人,也会很轻易就找到理由。

49.想被人了解,但不想跟人来往,于是做起了各种关于友谊或外表或心理或人生观的简明测试,然后怀抱希望的、把结果展示在网上。

50.上一秒才从自己身体里排放出来的东西,不一秒就立刻觉得那些东西脏。一脱离自己、就嫌肮脏,人类是有多么陶醉在自以为的干净和高尚?

51.讨厌蟑螂,就只好想办法避开蟑螂。想哪些办法呢?

少去蟑螂多的地方,把住处整理得干浄些,看到蟑螂就快跑,等等。

苦恼,也是讨厌的东西,可能比蟑螂更讨厌。避开苦恼的办法其实也差不多,别滋养它们,看见踪影就先跑。

所谓开朗的人,只是想办法不和苦恼多纠缠罢了。蟑螂不会消失,苦恼也不会消失,但这不妨碍我们成为开朗的人。

52.为了得到金牌而苦练的人生,得到以后,怎么办?奖项或头衔,都只是一些别人的认同罢了。爱因斯坦不是为了诺贝尔奖而思考,海明威也不是为了诺贝尔奖而写小说。得到认同,当然高兴,但请别忘记:别人认同我们,那是别人的事,不是我们的事。

53.别人呕吐出来的东西,你会用手去接吗?应该不会吧?这样很傻吧?那为什么别人吐出来的蠢话,你会用话去接,还接得很起劲?

54.对方穿得很丑,我们也要“昧着良心”称赞漂亮吗?对方煮菜难吃,我们也要“昧着良心”称赞好吃吗?

我大部份时候会建议:「是的」因为这事和良心实在没啥关系,却严重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别把良心消耗在这么表面的事上,良心没这么廉价,如果真的在乎,用得到良心的地方多的是啊!

55.鸡生蛋,鸡也拉屎。但你肯定只吃蛋,不吃屎的。

对鸡如此,对人亦然。每个出色的人,都会生蛋,也会拉屎。例如他很会开公司,那你就买他家股票来賺钱,至于他乱说话,你就不用学。

你最要紧是多吃鸡蛋,少理鸡屎,吸取营养,壮大自己。很多人放着蛋不吃,整天追究屎,难道你靠吃屎能变壮大?

56.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57.就算运气好,认识了能帮忙我们的人,也最好不要马上就请对方帮忙。

那样做,多半只会断送一段可能的友谊而已。

再怎么有本事的人,也是有血有泪的人,需要被关心,被当成朋友,而不是被当作一辆没血没泪的大车,没事就运送一个摆明了只想搭便车的人。

58.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摸索彼此能继续往来的分寸;

都不摸索,就一味的宣示自己是直肠子、受得了这个、受不了那个。

那叫自我介绍,不叫人际关系。

59.

跟你讨厌同一件事的人,可能会跟你非常聊得来。

但你们不见得能变成朋友。

因为对方可能就只是讨厌所有的事,

包括默默的讨厌你。

60.

对方不说话,不一定是对方不想说,很可能是对方觉得,我们不想听。责怪对方不说的同时,我们有问自己,想听吗?

61.

所谓的听懂,不一定是懂对方对你讲什么,而是懂对方为什么要对你讲。

全是自己一点点整理的,不容易啊……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2、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3、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4、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5、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7、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8、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蔡元培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  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并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  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  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  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蔡元培也很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 1。  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