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苗圃王声相声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苗圃王声相声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苗圃王声相声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苗圃王声相声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苗圃王声相声经典语录



苗圃王声相声经典语句



回复 黄-WEN 对 莎布帕吉 的评论

天津人,都是吃着煎饼果子听着相声长大的。在天津,3岁开始听相声,一直听到入土的人遍地都是。我还能清楚的记得我是从1986年时刚开始听天津文艺广播的《每日相声》栏目而开始接触这种天津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的。天津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拥有专业相声广播频道的城市。即便还有,我斗胆揣测,也是在个位数量级。(如果有兴趣,可以在很多app上在线收听天津相声广播。调频92.1,中波567。)以当下的信息资源共享规模程度,每个省级电视台都有能力开办电影频道,而对于相声广播来说,尽管资源不是问题,也未必是个电台就敢开办的,因为未必有那个群众基础。本人就是从记事起就听相声的,对答主的评论相当赞同,也是为了回复他的帖子才注册了这个知乎账号,尽管此贴已经是一年前的老帖了。

我可以清楚的从字里行间看出,答主和本人一样,是在尽量字斟句酌以免触伤这对西部相声新秀的众多粉丝的感情。同时由于媒体传播等原因,天津人在影视剧作品里多以地痞流氓,无赖泼妇形象登场,故天津人经常被外地人所误解。当然,天津人确实有时会显露出一些市井气息,但被盲目等价于低俗,鄙人便不敢苟同了。不过天津人的骨子里确实流淌着一些爱搞笑,喜欢逗乐的血液,所以相声这门诞生于街市的艺术,就显得格外符合天津人的口味。故有如答主所说,当然也是广为共识的“相声发源于北京,发祥于天津”的说法。

说句比较冒犯的话,即便是郭德纲,也懂得这样一个事实:在天津,北京乃至全国,听相声年头比他说相声年头还长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想凭一己之力挑战观众欣赏水平这种螳臂当车的傻事,是没有艺人敢做的,尤其是在这个听众就是衣食父母的行业。它不同于绘画摄影建筑舞蹈等其他艺术,受众群体有一定甚至很强的取向性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求。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相声会是一门发源于市井的艺术形式的原因。而天津,就是这样一座聚集了大量懂得欣赏这门艺术听众。此处所说的懂得欣赏,并不是暗指天津人比其他省市的听众从理论上多懂相声多少,而是说天津人平均花在听相声上的时间,要比其他地方的人多的多,也更愿意花时间听相声。当然,天津人不一定每人都去茶馆买票,因为他们打开收音机,总能马上听到相声。所以答主所说的“浸淫”,就算在外人看来恐有装逼之嫌,但当他对另外一个天津人如此说时,对方应该不会感到有多意外,因为对方很可能也是如此,只不过他自己未曾想过这个问题罢了。

为什么有些天津人喜欢对自从德云社以来的许多相声新生力量进行客观的,甚至会被他人认为是装逼或恶意批判的评价和分析呢?其实答案我在上面已经回答了,因为天津人听的多。听的多了,自然就懂了,尽管未必个个都能去写关于相声的论文。就好像炒股一样,炒的多了,学费交的多了,自然就懂得股市是怎么回事了。(当然在中国股市,这条规律未必一定应验)。如果你是个股票高手,和我讨论股票问题,你马上就能发现我根本不懂股票,是个棒槌。为什么呢?因为你懂!天津人听德云社,最早也不过是从2002年以后,一般于2005年才开始,要知道从相声在天津的地面上出现,到2005年,也不止100年了。德云社带来的相声新鲜感不会在天津永远处于巅峰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这也是因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资源分享的高效性造成的。这个现象并不针对德云社,就算天津本地的相声团体,如果每天每场的每个段子都被听众用手机录下来放到网上,也很快会被天津人列入平庸之列的。因为分享的速度,永远快于创作的速度。德云社刚火时,郭德纲自己都坦言不介意观众录像录音,因为让更多人认识德云社和郭德纲,是那个阶段的首要任务。而当观众开始觉得郭德纲的相声总有“拆”和“拼”的感觉时,我相信郭德纲的内心深处是希望每个新段子只在德云社的剧场里能被听到的,至少是一段时间之内。而培养更多的学生,迅速壮大队伍,就成了郭德纲不得不走的棋。因为就算郭德纲每天都写作,也有翻头的时候,而让更多德云社弟子说一样的段子,观众就不会轻易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上扶植捧红一些弟子,形成粉丝团,就更好运作了。当然,不得不说,天津人还是比较喜欢德云社和郭德纲的,尽管我总感觉郭德纲从心里并不是很喜欢他的家乡,只不过天津的相声脑残粉绝对不在多数罢了。同时,天津人也从不主动排斥外来的相声团体和艺人。另外几乎天津的每所大学,都有热爱相声的学生相声团体。裘英俊,于丹这对组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也从侧面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天津相声土壤这么好,郭德纲为什么不在天津开办德云社而要3次北上京城闯天下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天津人听的多,用郭德纲自己说过的话来说,北京比较好骗(当然是戏谑地说)。相声界有个共识,有几个码头,不拜过是不算腕儿的。其中天津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码头,主要就因为这儿的听众听过的多,说白了,就是不那么好骗。听过马三立,郭荣启,赵佩茹的听众,看你的时候,你自己就会心虚。没点自己的真东西,在天津这个码头,是立不住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天津的经济规模及实力和北京是没法比的,尽管天津人经常为自己的“直辖市”称号鸣不平,但这是不争的事实。说白了,在郭德纲努力让相声回归茶馆的时候,在北京掏钱买票的观众要比在天津多的多。尽管郭德纲也经历过只有1个观众的时候,但在天津,2005年以前还提供专业相声商演的茶馆已寥寥无几。归功于德云社,天津人也在经济实力逐渐提高的过去几年,慢慢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茶馆。

聊了好多题外话,也为答主站脚助威了好久,回到主题。个人觉得,苗阜和王声这对搭档的火,是有原因的。可以看出青曲社是很努力的。德云社打开的相声新时代的浪潮,不跟上就太浪费了。但并不是说苗阜王声是盲目的跟随者(在北京,看见相声火了就一窝蜂跟从的团体大有人在,而根本无从谈起水平,或者艺术水平。在此为了避免被过多的被喷,就不具体举例了),因为苗阜王声曾说过,他们不会离开陕西。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是很聪明的,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进北京,他们能火,但不可能长期的发挥他们的西北风格及特色。没了特色,他们很快会被超越,甚至是被遗忘。当然,对于西北的听众,这不失是一个好事。

关于苗阜,个人愚见,是比较努力且有灵性的相声人才,而且能很好的结合陕西方言和文化并融入到作品里,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也许是因为同属北方,我个人并不觉得难以理解他们的方言部分,甚至是高三晓的开场三弦儿,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尽管他台上状态并不是每次都很平稳。

至于王声,个人觉得基本上是应该得到肯定的,而且看得出王声的文化水平在相声圈里是不低的,往文哏方向努力会有作为。自苏文茂之后还确实鲜有文哏大师出现,只可惜王声是个捧哏的,而且没了苗阜,他应该,甚至是绝对撑不起整个场面的,至少目前是如此。说来可能会被被喷,但我是在听了1年多他俩的相声后,在百度上搜索“王声,捧得有点过”才找到这篇帖子的。基本上,王声翻得包袱确实有点多,有时语气,音量也有点过。虽然还没到“撒狗血”的地步,但子母哏用的过多了,当然我觉得这应该是他们俩共同决定的。另外王声的声音太浑厚,说话时有时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还有就是他笑的时候嘴里发出的“哼哼”或者吸溜声,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不过比当年张伯鑫给王自健捧时要好太多太多了,毕竟王声并不是在用心机抢包袱。关于张伯鑫的风格,我曾在第二班的贴吧里做过评论)不过这对相声新秀还很年轻,可谓前途无量。而且从他们接受采访及台上的观众互动时的种种,能感觉出他们还是相对比较踏实的。相声界的人普遍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没经历过撂地赚钱辛苦养家的相声演员,很容易自我膨胀,这点连郭德纲也不例外,也为此交了学费。毕竟时代不同了,偶像的年代和街头卖艺的时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点,眼下天津老艺人门下的一些年轻相声演员自我约束的要比北京的相声团体里的年轻人做的好。不张扬,拿能耐说话,是这门艺术的精髓。

多说一点,为什么外地人,尤其年轻听众,只知道德云社之类的新生事物,而不一定知道马三立,赵佩茹,张寿臣,马志明,苏文茂,郭荣启,朱相臣等相声名家呢?时代的不同,信息传播手段的不足是一个原因。但设想这些名家就算今天还活跃在舞台上,也不会轻易走上德云社这种商业化道路的。大家有时间看看马志明的访谈录就会对老一辈的人的态度有跟好的理解的。马氏相声是天津人的骄傲,很可惜后继者不足,也更多衬托出了马氏相声不凡。其实本人在初高中阶段曾一度和很多外地人一样,不是很喜欢马三立大师的相声,觉得他声音不洪亮,铺垫篇幅总是略显冗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听了郭德纲五六年之后,才更加理解了为什么马三立被誉为大师!少马爷对其父的回忆与评价非常值得大家参考!

想听真正传统的相声,领会为什么市井的文化也能被叫做艺术,建议静下心来多听老段子(都是能搜到的,再老的我也没怎么听过,不过听天津相声广播还能听到民国时期百代公司灌制的老唱片),在此推荐:马三立张庆森王凤山,马志明谢天顺黄族民,常连安,张寿臣,郭启儒,赵佩茹,郭荣启朱相臣,刘宝瑞,(侯宝林及侯耀文大家都熟悉,就不说了),田立禾(天津相声名家,年岁也很大了,他的访谈录很值得一听),常连安及他的儿孙们(烈士子女的段子就算了),于宝林冯宝华等。

说了好多,主要是因为很少在网上写东西,10几年来看到了很多相声界的演变,有很多感想。还有很多话,不吐不快!下面以随笔的形式再八卦几句。

老艺术家里马三立在业内的口碑众所周知。他从没和给他捧哏的人裂过穴,都是对方故去了才换搭档。我听说王凤山曾经说过,我可以为了马三爷的相声而放下我的快板,足以证明马三爷的人品!当然王老先生捧得也是绝对的棒!

马志明是和他父亲一同经历过社会动荡年代的,听他的访谈录总觉得社会对不起这个相声家族,以至于少马爷并没有坚持让马六甲继续走相声的道路,不失为听众的损失。听少马爷的访谈录,总有一种悲凉和唏嘘,总有一种向大师致敬永远不够的心情。

谢天顺给少马爷捧的段子,并不比黄族民差(当然黄族民也非常好,尽管他先天不足,但非常努力,值得尊敬)。谢天顺辈分很大,和马志明一样是宝字辈的,也是世家出身,娃娃腿。尽管没能和少马爷一直合作下去,但我还是非常喜欢他给少马爷捧得段子。他的功力,现在的年轻捧哏演员,大多只能望其项背。现在投在德云社,希望谢金能取其父之所长,但要放更多的心思在揣摩艺术上,而不要过多注重眼前利益。话说回来,没有谢天顺的离开,也不会成全一个黄族民。

天津还活跃的名家里,黄铁良尹笑声可以听听,但毕竟老先生了,创新方面已经不大跟得上年轻听众的需求了。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合作的段子还是不错的。

姜昆是时代的产物,没有传承马季及其4位老师傅的精华,(马季的歌颂型相声实在是那个年代对相声的特别背景下的塑造,多少脱离了相声的初衷,多由唐杰忠捧哏)但也不像郭德纲说的一无是处,只不过没有李文华这个本是门外汉的相声鬼才和后来梁左及唐杰忠的扶持,渐渐走向了彻底的平庸。他错在不应该惹郭德纲。另外戴志诚的水平确实是给姜昆添了最后一铁锨土。至于戴志诚和侯耀文的纠葛实在让我无法评论。

马季是大师吗?看在哪儿说,在哪个时代阶段说。马季是个跟形式跟的很紧的人。技术上他从他的四位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足以使他成为大师,不过在他艺术水平处于巅峰的那个时代里,社会并不需要大师,所以马季就成了后来的马季。

相声要杜绝低俗么?不是,但一定程度上也是。但在台上骂街,还是尽量避免的好,虽然偶尔能听到台下的脑残粉的热烈拥护。反正我个人在段子里听到国骂时,极偶尔也有扎的慌的感觉。用,但别随便用。

田立禾老先生水平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高,听他的访谈录能把你带到那个年代。另外当下天津的刘文步郑福山,佟守本比较好,都是老先生了。

北京的主流相声界有一些以唱歌为特色的演员,最近又英年早逝了一位,个人不是很喜欢,稍显缺乏内涵,反正我听时笑不出来。

个人觉得相声界人品比较好的人(当然没提到的只是我无从了解,并不是说他们人品有问题,尤其是老先生):马三立,苏文茂,张寿臣,刘宝瑞,马志明,王佩源,王谦祥,李增瑞等。

郭德纲的发展阶段:成名 - 乍富-膨胀 - 口无遮拦,四处树敌 - 以一敌众 - 变成祥林嫂一样的相声怨妇 - 服软 - 学会闷声发大财 - 回复平和心态, 希望他能静下心来,钱已经赚的差不多了,如果放弃进取而不再持续给观众带来好的作品,多少有点对不起喜欢他的听众。希望他走的更远,更好。我还是继续喜欢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只不过让你的徒弟别太撒狗血了,偶尔可以,还是要用真东西服人才能走的更远。

郭德纲的贯口和柳活儿乍听可以,不能细听,而且多数时间有些吵,像是在听黄绮珊唱歌。不管舞台以外他的种种报道,如果说我对郭德纲有过失望的话,应该是从他引以为荣的唱开始的,有点讽刺。总结:唱的有点多。少而精,才是正道。多,易滥。

郭德纲的众多徒弟中,谁才真有潜力。虽然会伤郭德纲的心,但我还是觉得答案是何云伟。其他的,都不扎实,没有根基。可惜何云伟离开了德云社,也变得没有方向起来。少了平台确实会束缚相声演员的发展。

郭德纲的对相声界的抱怨正确么?正确,但是,说了不如不说。因为,谁都知道谁怎么回事,他现在的师兄弟,没有几个会真正得到听众的认可,你又何必亲自动刀呢?恐怕画虎不成反类犬。做人还是要厚道,多学学马三爷吧!

老先生就一定水平高吗?不然,比如王文林(纯属个人观点,得罪,见谅),给郭德纲捧哏时总是只会在旁傻笑,听的人很烦!他和徐德亮的合作,本人不是很感兴趣。徐德亮就是后来郭德纲暗讽的门槛低而进相声界的人物之一。话不好听,但是,不用心钻研传统技巧的相声演员确实可能是好厨子。

写了4个小时,边想边写,如果您能看完,在下在此谢过。如过您看出我有哪里流露出了个人极端看法,本人在此一并道歉。

最后,在我写这篇帖子时,已经能感到苗阜王声开始进入了德云社所经历过的缺乏创新再给观众带来更大激情的瓶颈期。希望他们尽快克服,带来更好的作品!

2013.05.04【陕西秦腔广播】乱弹逗你玩.青曲社五周年专场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