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陈可辛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陈可辛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陈可辛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陈可辛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陈可辛经典语录



撸奖狂魔陈可辛,人气好低啊哈哈。

个人认为,他是现今华语大导中最后的希望了,坐标2017年。

————

去年,奥斯卡·李的《中场无战事》似乎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先是小钢炮装“李雪莲”场外戏太多,反倒连累了票房;接着张国师带着好莱坞合拍大片登台,一手酿出史诗灾难;

然后就是靠一句“我喜欢”吓懵众人的墨镜王,差一点便晚节不保;以及前不久星爷和徐老怪“双王联手”,反倒逼得不少人直呼,从此不再欠电影票……

无一例外,大导神话纷纷破灭。他们不是失了票房,就是丢了口碑。

经历过这一轮的洗礼,谁现在还敢对“XX制造”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先别失望,我们还有一位不容忽视的最佳人选!

虽然和开头提到的几位华语片大佬不是一个梯级的,但从他这些年的发展势头来看,绝对是口碑和票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狠角色。

他就是小十君心中“大导圈最后的希望”,来自香港的导演陈可辛。不认识的人儿,请记住这满头花白也舍不得剪去的标志性长发。

最近关于他的新闻,不是说新戏的,而是围绕一部不知不觉“被致敬”的旧作。

他做了一件感动影坛的事,发微博力挺韩寒,说了什么又像没说什么。反正最后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就对了。

▲两部电影都看了的人,心中自然有数。

但小十君很生气。我对韩少这部大作的态度,两星不可能再多了!陈导你干嘛要去长他人志气,我简直悲伤逆流成河。

又转念一想,说他真欣赏韩寒,倒不如说是有气度懂包容。

近几年这位都在捧新导演,例如苏有朋的导演处女作《左耳》,很多影迷都瞧不上。

他却直言快看哭了,word妈感性得真不像一个合(高)格(高)理(在)智(上)的大导。

▲顺提《左耳》还提名了当年的金马奖。

可能在导演江湖中,他就是独特的“温柔一刀”。

最新战绩是有着高配版《左耳》之称的《七月与安生》,观众缘好又能撸大奖,也令香港新晋导演曾国祥在圈内一炮而红。

陈可辛作为本片的主要监制绝对有资格领功,曾国祥其实是他看完小说后,拉来做导演的。

他声称自己年纪大了,摸不准现在年轻人的口味,拍不好这个故事。

绝对有点自谦,要知道他的处女作《双城故事》就是这样的“三角恋”设定。只不过换成从男性视角出发,《七月与安生》到处是它的影子。

▲主演谭咏麟、曾志伟、张曼玉,估一下曼神会选谁?

结果还顺道将大陆两小花,周冬雨和马思纯捧成了金马“双影后”。(接下来的金像奖,也赢面很大哟。)

坊间盛传陈可辛会捧人,他自己拍的电影更捧人,此言不虚。若还没能感受到,且听我继续吹。

【当之无愧的影帝影后制造机】

在选用演员方面,小十君只想送陈可辛五个字,艺高人胆大。

很多演员在他的戏里,总能神奇地被挖出不一样的一面。

继续说《双城故事》(1991),他多年的好基友曾志伟就凭本片,拿到了金像奖影帝。

陈可辛对曾志伟够义气,喜欢让他演“矮仔多情却总悲剧”的角色,有了发挥空间自然出彩。

从本片到《甜蜜蜜》里的豹哥,皆是如此,演对手戏的女星还总是张曼玉。

▲豹哥演的如此让人想嫁,当然也拿奖了。

“你都想不到,志伟一旦深情起来,也能硬生生地逼出自己的少女泪。”陈导托着腮如是说。

怪当年靓成仙的袁咏仪,总是美得看腻了他。《金枝玉叶》(1994)里就给她剪了个男仔头,和“哥哥”张国荣粗声粗气地谈一场性别成迷的恋爱。

结果英气十足的形象大受好评,袁咏仪也在《新不了情》之后的第二年,连庄金像奖影后。

陈导表示我也没想到啊。

不提不行的代表作《甜蜜蜜》(1996),被誉为华语爱情片的经典。

彼时戏中的张曼玉已经甩去婴儿肥,结尾用一场哭戏奉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离封神仅有一步之遥,拿下金像、金马双料影后算实至名归。

演男主角的黎明也不差,木讷敦厚的气质被陈可辛拿来一放大,反倒成就了黎小军这个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软蛋”形象。

在此之前没人会找黎明演不要颜值讲究演技的角色,所以他演了快十年的戏,这才靠《甜蜜蜜》获得第一个金像奖提名。

之后陈可辛又用一部恐怖片《三更之回家》(2002),将其捧为影帝。

这是黎明人生中第一个演技大奖,可能也是唯一一个。后来发展如何,我们都晓得。

对此陈导想说……陈导也没什么想说的,只能帮到这了。

▲演技巅峰之作,自带变态杀手感。

拍《甜蜜蜜》时,香港的电影市场受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已初见颓势。

本片却收获了巨大成功,不仅在国内横扫多项大奖,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十佳影片”,从此影史留名。

不要问陈导怎么做到的,人事后也懵逼了。因为他以为这会是自己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不过这样也阻止不了他出走香港,尝试去好莱坞拍电影《情书》,联合其他亚洲导演搞“泛亚洲”拍片计划。《三更》正是和韩、泰导演合拍的“计划产物”。

▲黎明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戏份,就足以征服众人。

一切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接下来就是香港导演的老路子,他也北上来到大陆,为建设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电影市场奉献力量。

从《如果·爱》(2005)起正式进军,接连拍了三部略带实验性质的大片或怪片。有钱了嘛,自然就任性了。

不难发现,这三部戏的主演都有永远的男神金城武。

陈导合作过最多的演员就是他了,总夸阿武在银幕里最迷人。那也没能给人家带出一个奖啊!

反倒是《如果·爱》让周迅,《投名状》让李连杰突破演技,喜笑颜开地拿了。

▲找李连杰这样的打星,来挑战内心复杂难测的角色,思维真是广。

其实陈可辛最厉害的一招,还是“化腐朽为神奇”大法。

他后来的《中国合伙人》(2013)和《亲爱的》(2014),简直跟救命作一样。

当时英语和演技同受群嘲的黄晓明,以及不提小燕子“阴影”演技也越来越渣的赵薇,都被他拯救了。

他们装土鳖扮村妇,终于拿到毫无水分的演技奖,度过了一段辉煌美好的短暂时光。

尽管事实证明,只是导演调教演员的功力比较牛逼。没关系,那我们也会永远怀念,怀念那段难得被他们感动的时光。

捧出了那么多影帝影后,陈可辛却表示我其实调教演员没有什么方法,就是爱和他们不断地聊天。

恩对,您可能是史上最能聊的导演。

聊着聊着就聊出了感情,聊出了化学反应。还会把演员说的东西加到剧本里,例如他自身的一些经历与感受。

他说自己的剧本从来不牵制演员,而是跟着演员走可以为他们调整。

简直就是导演圈的良心,有谁家爱豆想拿影帝(后),快私信经纪人去撕他的电影资源。

不过陈导虽然温柔可亲,也是会挑人的。我就想帮wuli凡凡俺家Baby问一下,他们还有救吗?

【低产的导演,优质的监制】

每一位导演都有自己选演员的偏好。对于陈可辛来说,他电影里的主演肯定是要有话题度,有票房号召力。

这和他拍戏总带有监制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从他27岁正式做导演到现在,四舍五入也快有三十年了,却低产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竟然只有十多部!其余时间都在专注当监制,据不完全统计足有三十多部。

各种类型好烂皆有,不过质量的锅监制一般不背。

提这个只想论证监制出身的陈可辛,非常注重市场,所以开始才会介绍他是口碑和票房都想要的狠角色。

也的确是少有能两者兼顾的导演。

《中国合伙人》后,他达成首位“三金”大满贯的导演成就。

▲“三金”分别是金像、金马、金鸡,华语圈内最有分量的三个奖。

作品多数都有奖可拿,好的话横扫差一点也能有几个提名。

早期一些电影取得巨大成功,他尚未料想到,后来就热衷于盘算能不能拿奖有多少票房这回事了。

总是启用大牌明星来吸睛,懂得挑些容易撸奖的题材去拍,有人或许会觉得这也太精于算计了。

陈可辛要是听到了绝对会站出来反驳,他从来都没想过要拍纯商业或纯艺术的片子,理想状态是能平衡好商业与艺术的关系。

其中的诀窍,他曾在访谈中分享过。一旦故事太偏太冷门,就会用明星把它拉回来。

导演想拍的即想表达的,说穿了不过是自己私人化的东西。然后让别人来花钱,再拉一个团队一起付出努力。这样不赚钱,他觉得也没有让投资方赔钱的道理,所以才总是谨慎稳妥。

▲《武侠》就是自己拍嗨了,结果上映后的票房和口碑都有点一言难尽。

这算是在讨好市场?不过是个脚踏实地的电影人,业务能力强还有服务意识而已。

如果成为不了伟大的导演,那就做一名优秀的监制。而这名监制始终关注着市场,也是因为思想觉悟太高。

当年金像奖上的豪言壮语不绝于耳,他说要为所有香港电影人走出一条道路。

结果的确做到了,除去转型失败的《武侠》,其他作品在大陆都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甚至一部比一部现象级。

躲入擅长的领域里安身立命,在大时代背景下刻画小人物的喜与悲,奋斗或挣扎,又在每一个故事里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

这些情节不易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总能激起大部分人的共鸣。

▲截图出自陈导个人最爱的《中国合伙人》,不感人他也就看哭了十几回。

圆滑地变通,学会接地气,陈可辛把这条路走顺了,也没有丢下一直以来想要表达的东西以及坚持的品质。

看过了太多香港导演北上失败的例子,还能有人取得这样的成功实在来之不易。

▲导演分别是刘镇伟、陈果、林岭东,前“扑”后继。

现在陈可辛已经三年没拍戏了,手上的导演项目越屯越多,《等待》《大江大海》《李娜》《酱园弄杀夫案》……都毫无动静。

他偏偏又跑去给曾志伟带儿子,继续监制曾国祥新戏《玲姐大闹萌贵坊》。

片名摸不出套路,阵容倒有意思。女主角是同他爱情长跑20多年(至今未婚)的吴君如,编剧是papi酱,就是那个papi酱,以及吴镇宇、张译也加盟了。

真是一出好戏,那就期待“不务正业”的导演陈监制,继续给我们带来惊喜吧。

以上。

陈可辛经典语句



十一观影归来,俩片儿拍的都算不错。陈可辛的《亲爱的》保持了他一贯张弛有度的叙事水准,整体节奏掌控很好,演员选的也好。比较惊艳的一点是寻子戏开始那段为时不长的晃动散焦的乱镜头,国内这种拍摄手法用的最多的导演是娄烨,典型代表作《浮城谜事》。很明显,陈可辛是取了娄烨的长处,晃动模糊的镜头配合急促的小提琴淬弦就把焦躁迷乱的气氛完全烘托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