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喾的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帝喾的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帝喾的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帝喾的经典语录
库
帝喾的经典语句
五帝
司马迁说,所谓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还有尧和舜。尧也叫陶唐氏,舜也叫有虞氏,所以尧舜也可以叫唐尧虞舜。
这五位,黄帝当然大家最耳熟能详,尧舜也有个耳闻,颛顼、帝喾就比较陌生了。尤其是,这两位的名字还是冷僻字,读书时看到可能不认得,颛顼俩字是不会念,帝喾的喾看起来很像是一个窖字,那就念成“地窖”了。司马迁写了颛顼、帝喾,但这二位也确实没啥事迹可讲。比如关于帝喾是这么写的:
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前文我们提到,类似小司马,也就是司马贞这些人,觉得《史记》写得太少了,应该从三皇写起。
另外也有人觉得《史记》写得太多了,尤其在宋代学者里,这种观点就特别流行。他们的观点是,儒家的经典《尚书》,第一篇是《尧典》,从尧讲起;孔子的语录《论语》,最后一篇叫《尧曰》,也是讲尧舜的事迹。尧舜之前的事,孔子都不讲,你司马迁干嘛多事?既然事迹不够,那就也不讲了。
说到这里,我们要提一句,古代学者的心态,有一点是和今天的我们大不相同。今天作为普通中国人,大多数肯定是希望中国的文明史,是能够长一点的。我们都说,世界上有四大古文明,一个是两河流域,一个埃及,一个印度,还有一个是我们中国。
但是大家也知道,并不是说有了人类活动就叫文明。什么样的社会算是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有一些硬性标准。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两河最早达到这个标准,那是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其次,也在公元前3400年,印度河流域晚一些,到了公元前2500年;咱们中国,如果说是追溯到夏朝(这个已经争议很大),那是公元前2000年。
所以今天很多人希望能证明,我们的古史记录更早就是可靠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得长一点,缩小和埃及、两河之间的差距。但是宋代的学者却没这个焦虑,因为在他们心里,华夏当然是普天之下最优秀也最古老的文明,周边的族群,比我们都晚太多了,即使扣掉几百年,我们还是最古老的。所以尧以前的事,不写就不写吧。
但是,站在司马迁立场上,《五帝本纪》是必须要写的,这是一个重要的世界观的问题。
帝喾的后代
我们先看帝喾,重点不是帝喾干了什么,而是他的儿子。
帝喾有四个儿子,一个叫挚,这是个打酱油的,不必多说;另一个就是五帝当中的尧,这里也暂不多说。
我们把《史记》往后翻,第三篇《殷本纪》开头就说到,帝喾有一个“次妃”,就是二号老婆,叫简狄。有一次简狄和几个闺蜜一块儿在野外洗澡,没遇到偷衣服的牛郎,遇到有一只黑色的鸟从头顶飞过,有颗鸟蛋掉下来了。简狄捡起来吃了,然后身子一激灵,就怀孕了,后来生了儿子,叫做契。这位契,就是商朝的始祖,这就是所谓玄鸟生商。
把《史记》再往后翻,第四篇《周本纪》开头,帝喾有一个“元妃”,就是头号老婆,叫姜原。姜原在荒郊野外里行走,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然后就往脚印里踩了一脚,然后也一激灵,也怀孕了。后来生了个儿子,叫做稷,就是周朝的始祖。
照这么说,原来周人始祖和商人始祖都是帝喾的儿子,是亲兄弟。
这当然是个神话传说,而这个传说的社会功能非常明显。它是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商人和周人融合的产物。
周灭了商,但是不可能把商族人统统杀光。周的人数少,文化落后,要统治那么庞大的商民族,光靠武力压迫不行,得想法子套近乎:别看我现在灭了你,你们的老祖宗契,和我们的老祖宗稷,那可是亲哥俩,咱们兄弟民族还是要在一起好好过日子。当然了,我是大老婆生的,你是二老婆生,我地位比你高,你得听我的。
就这样,帝喾成了商人和周人共同的祖先,到了东周时代,这种融合已经非常成功。典型的例子就是孔子——他是商人的后代,但觉得周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商人和周人,共同构成了当时华夏族的核心人群。
颛顼的后代
再看颛顼,颛顼的儿子都有谁,也不能光看《五帝本纪》,也得往后翻。
第二篇《夏本纪》告诉你,禹的爸爸是鲧,鲧的爸爸,就是颛顼。当然,其他古书上有不同说法,主要是在鲧和颛顼之间又补了几代人,但大禹是颛顼的后代,这个没有问题。
第五篇《秦本纪》,第一句“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秦人是颛顼的后代,秦始皇是颛顼的后代。
第四十篇《楚世家》,第一句“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是颛顼的号,颛顼就是高阳,高阳就是颛顼。楚国人也是颛顼的后代。大家在学校里都背过屈原的《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是楚国的宗室,跟楚王是一家子,所以他也可以自称是颛顼的后代。
再往下翻一篇,四十一篇《越世家》,“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勾践是大禹的后代,那自然也就是颛顼的后代。《史记》第一百一十篇,《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匈奴是夏朝的后代,也就是大禹的后代,也就是颛顼的后代。
看出来了没有?颛顼后代特别多,而且,秦国在西边,楚国在南边,越国在东南,匈奴在北边,就是说颛顼撒种子的时候,是只撒周边,不撒中央。
我们就不说《山海经》了,如果看《山海经》的话,我们还会看到,来自东南西北的各种怪物,都是颛顼的后代。
实际上就是,秦、楚、越都曾经被华夏族认为是比较落后、比较野蛮的族群,他们就统统算成了颛顼的后代。由于华夏族在文化上处于强势地位,这个说法后来他们都接受了,再后来,匈奴反正也被就放到这个体系里来了。
当然,春秋战国时期,不断打仗也在不断交流融合,华夏和这些人群之间彼此的认同也在不断加强。颛顼系统和帝喾系统,就不能是简单的对立关系了。
那,应该怎么办?于是就要有请黄帝出场了。
黄帝的儿子很多,但是他的大老婆嫘祖,生了两个儿子,弟弟叫昌意,是颛顼的爸爸;哥哥叫玄嚣,是帝喾的爷爷。
所以按《史记》的说法,大家都是一家人。黄帝是华夏的始祖,秦、楚、越、匈奴,也统统都是华夏的一部分。
后来,华夏又不断和新的族群发生了交流,这种观念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比如说,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族群,鲜卑族拓跋部,他们建立过一个政权叫做“魏”,写他们的历史的史书叫《魏书》,一打开你就看见这本史书说: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些到了很远的地方。昌意有个小儿子,跑到了北方,那儿有一座大鲜卑山,所以就他的后人就叫鲜卑了。
鲁迅先生也曾经说:“我没有看过《清史》,不得而知,但据老例,则应说是爱新觉罗氏之先,原是轩辕黄帝第几子之苗裔,遯于朔方,厚泽深仁,遂有天下,总而言之,咱们原是一家子云。”这就看出来了,黄帝是他之后的所有王朝的总爸爸。
这就看出来了,黄帝是他之后的所有王朝的总爸爸。
这种“天下一家人”的世界观,对于华夏不断的融合周边,成为一个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生命力的族群,是非常重要的。
————
文/刘勃 行距文化签约作者,著有《战国歧途》《失败者的春秋》等,在《读库》《中堂闲话》等书刊上发表过历史文化类随笔若干,与人合作过电视剧剧本,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
“库”,就是这个音。
ku 四声
[喾] (?浚?kù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 笔画数:12; 部首:口
ku四声,五帝中的高辛帝。黄帝的玄孙,颛顼帝(高阳帝)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