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东京物语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东京物语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东京物语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东京物语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东京物语经典语录



东京物语经典语句



【物语】日本的一种文学体裁,“物语”意即故事,由口头说唱发展为文学作品。在日本文学史上,物语主要指自平安时代(794——1192)至室町时代(1336——1573)的传奇小说、和歌氏小说、恋爱小说、历史小说、战记小说等而言。最著名的有《源氏物语》、《伊势物语》、《竹取物语》、《平家物语》等。

物语(ものがたり)源自日语词汇,直译为“故事”“传说”。

故事的意思。

物语就是故事

就是故事的意思

物语是日本的一种文学体裁。“物语”意即故事,由口头说唱发展为文学作品。

《东京物语》是我目前为止(2016.1.24)所看过的,最平静、温润的电影。也是我看过,讲述亲情视角最独特的电影。故事的情节不能再简单了——乡下的父母去东京看望自己的儿女。没有强烈的戏剧性,角色们鞠躬、微笑、行走、说话,缓慢而矜持,尊敬而亲切。一影片开头,乡下的老夫妻正在收拾行李。邻居的大婶过来道早安。二老说:要去东京看孩子。出门后,家里请关照一下。大婶对二老说:请放心。你们的孩子真有出息,太幸福了。

这个看似平凡的开头却信息量满格。 首先,老人们所处的乡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亲近。亲近到可以委托邻居“家里请关照一下”。然而在东京的时候,二老的儿女却找不到一个亲近的人可以带着父母在附近游玩一下,只能一次次劳烦守寡的儿媳纪子。东京是一个明显的“陌生人社会”,更接近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疏远、冷漠的现实。 其次,在乡下老人的眼里,能在东京站稳脚跟生活下去,一定是“有出息”的。老人一开始对在东京生活的儿女抱有很大的期待。然而影片1小时10分左右,老父亲在与朋友在酒馆喝酒时,说,“一直以为儿子,大概相当有成就,原来只是个街坊医生。你的心情我明白,我跟你一样不满。大概是为人父母的欲望。可欲望是没止境的,想开点吧。”除了这次老父的挑明之外,影片中多次暗示了子女们的拮据。比如大儿子敬一的住所,在东京的边缘;二女儿繁,责怪丈夫买了太贵的糕点等等。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演的处理依旧是风轻云淡。二老人们到了东京,最先来到的是大儿子敬一的家里。总体来说,儿子孝顺,儿媳贤惠,把老人们照顾得很好。在敬一家发生的几个剧情的冲突,导演依旧轻描淡写。一是老人来之前,大儿媳要整理出一个房间供其就寝,然而大孙子因没有房间温习功课而发脾气。但并没有与二老的正面冲突。二是老人来之后的一个星期日,一家人准备去游玩,但是因为一个病童找敬一看病,出游计划无奈取消。两个小孙儿又不高兴了。老母亲带着小孙子去散步,小孙子只顾着自己拔草根本不理她,她无奈地笑着,只能跟在小孙儿后面。老人们离开敬一家,来到女儿繁的家。这一段的几个剧情冲突,依旧是白开水一样平淡。一是繁的丈夫在“浅草”买了贵的糕点,被繁责怪,后来,繁的丈夫只拿了两块去给二老吃。二是,繁没有空带着老父母出去,于是繁打电话给纪子,纪子特意请假一天带着二老游览了东京。随后,带着二老到了自己的家,向邻居借酒、借菜款待二老。三是繁决定送二老去热海玩,并安排二老住在一个廉价旅馆里(住的都是半夜喧嚣打牌的人,隔音还那么差),二老被吵得睡不着,起身不停地扇扇子,一言不发。第二天老父亲说,“不如回家吧,东京玩过了,热海也看过了,还是回家吧。”二老回到繁的家,繁见父母这么早来,一脸的不悦。繁说晚上家里要来很多人。老父亲说,那我们回来得不合时了。

离开繁家之前,老父亲说,终于无家可归了。说完笑起来。离开繁家,老父亲说,看,东京可真大呢。老母亲说,是啊,不小心失散了,可能一辈子见不着。道尽了在喧哗、陌生的东京,有儿女,却难以依靠的茫然和心酸。最后,老父去找他的老朋友,老母亲去纪子家住。然而老父亲发现他的朋友们,在东京也过得不好。一位老友,两个儿子都在战争中身亡,另一个的儿子贪慕虚荣,老父亲说,“没有孩子真是寂寞, 可是有了,孩子又嫌弃你”。无论是怎么样的人生境遇,有子也好,无子也罢;妻贤惠也好,妻刻薄也罢;在繁华的东京城也好,在僻静的乡下也罢,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忧愁苦痛。迟暮之年聚首,回忆往昔,回忆啊,语言显得太苍白了,唯有喝个痛快。老母亲在纪子家,与守寡的儿媳纪子谈心,说:有好的对象,请不要顾虑,改嫁吧。真的,如果你不再嫁, 我们会觉得很难过。让你苦等这么久,这样下去,总觉得对不住你。

纪子:没什么,妈,是我自己愿意的。 老母亲说:等你老了,一个人会寂寞。 纪子:没关系,我不会让自己老的。 老母亲说:你真是一个好人。 熄灯了。两个人的眼里都是泪。终于,二老要回家了。两人在大阪下了车,看看了儿子敬三。期间老母身体不适。敬三对同事抱怨,“昨晚真惨,又要借被褥,又要请医生来两次,真叫人沮丧。”当被问及老母的确切年龄时,却答不上来。老母亲的病情愈发严重,所有的儿女都赶来乡下见老母亲最后一面。葬礼结束后,一家人一起吃饭,回忆小时候的事情,都笑了。可是繁、敬一、敬三都要马上走了。只留下纪子。影片也到了尾声。三最后的三幅场景,都值得细细咀嚼。第一幕:所谓“变成自己不愿意变成的样子”。借京子之口,导演小津把憋在观众心里的话说了出来。这是整部影片中,唯一一次,情绪的大宣泄。

京子:哥哥姐姐应该多留一会儿,大家都忙。他们太自私了。讲完一堆空话,头也不回就走了。

纪子:没办法,他们回去要工作。京子:你不也有工作吗?他们太自私了。妈一下葬就要她的东西作纪念,真替可怜的妈妈难过。外 人还有感情,骨肉不该这样。纪子:可是京子,我在你这么大时也这样想。但是孩子长大后,会渐渐远离父母。繁姐姐这般年纪,跟爸妈已不同。她有她自己的生活,她不是存心不良才这样的。大家都会以自己的生活为重。京子:真的?可我绝不让自己变成那样,否则父母子女之间就太冷漠了。纪子:可是每个人总会,渐渐就变成这样。京子:你也会?纪子:是,虽然我不想,可还是会变成那样。京子:这世界真是令人灰心。纪子:是啊,不如意的事太多了。其实这一段对话让我想起了一个很“令人灰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会慢慢变成自己当初讨厌的人?我突然想到一种解答的可能性。“我绝不让自己变成那样”,很多人知道自己不要的是什么。然而,却鲜有人知道,“我绝对要变成”的是什么。知道自己不要的是什么,是一种排除法。然而我们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在选项上打×了吗?打×之后,就一定不会选吗?我不选A,我绝对不选A。然而B呢,是那条人迹罕至的小径。我绝对要选B吗?B是如此的艰难,哎,其实我也并不讨厌A。还有一些人说,我不要做这道题。我要一个间隔年,我要去到路上。然而有多少人,回来之后,就有勇气选择B了呢?说白了是妥协。不是对现实,是对自己的无能与懦弱。没有“我绝对要变成什么”的强大精神支撑,鲜有人能在孤独的路上披荆斩棘。最后,我们还是变成了当初信誓旦旦不愿意变成的人。我们还是过上了平庸的生活。第二幕:所谓“自私”。老父:妈也很高兴,在东京时住在你家。承你亲切招呼。她对我说过,那个晚上她是最快乐的。我带她向你道谢。纪子:不谢。老父:她很担心,你今后的生活,老这样下去不行啊。不必顾虑,有好的对象,请你随时再婚。忘了昌二吧,他不在了。你再这样下去,我会很难受。纪子:没这回事。老父:她说没见过像你这样好的人。纪子:她太过奖了。老父:她没有说错。纪子:不,我不像你们说的那样好。要是爸爸你也这样想,我会很不好过。真的,我很自私,并不如爸妈想象般,常常惦记着昌二。老父:还是把他忘了好。纪子:也许忘记他时更多。我也想过不能长此以往一个人生活。有事半夜醒来,也会想到这个问题。天天一事无成的过日子,也十分寂寞,我内心深处,还在等待什么似的。所以我很自私。老父:你不是自私。纪子:我是。但我没勇气向妈妈表明。老父:怎么说你也是个好人,因为你坦诚。随后,老父亲把妻子的手表送给了纪子。老父说,爸爸希望你放下顾虑,活得幸福。我这话是,衷心的。纪子掩面哭泣。老父接着说,真奇怪,自己的子女,反不及你这个外人来得孝顺。谢谢你。“自私”在结尾处高频率的出现。我觉得“是否自私”从来不是一个问题,自私,不过是人的本性,不过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实。正如纪子说的,不管怎么样,“大家都会以自己的生活为重。”而在此之外,能对其他人所付出的善意,是脱离人性,对神性的眺望。不过,也仅仅只是眺望而已。第三幕:所谓“孤独”。照应开头,二老准备东京之行。依旧是这间房子,邻居大婶站在窗前。老父亲的位置也没有变。只是再不见老母亲。“大家回去了,一个人寂寞吧。”轻轻的一句问候。老父:没什么,发生得真突然。我也太粗心了,早知这样,她在世时我就该对她好些。一个人生活,日子特别漫长。邻居大婶说,你会很寂寞呢。老父亲说,是啊。眼里闪着泪花。蚊香的烟气袅袅。他扇着扇子,望着远方。江面上的船驶向的,是他再难有机会去的东京吧。就这样了。老父亲的人生。你会很寂寞呢。是啊。可是哪有不寂寞的人,不孤独的人生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