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刘邦的经典语录

刘邦的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刘邦的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刘邦的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刘邦的经典语录



刘邦的经典语句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1、“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译文: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断绝粮道,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就一定胜利,攻就一定攻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
  3、刘邦简介: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 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断绝粮道,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就一定胜利,攻就一定攻取,我比不上韩信。

这三句话出自汉朝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打天下时,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其中萧何、张良、韩信居功至伟,被史学家称为“汉初三杰”。

刘邦的评价精确而深刻,有一次他在酒席宴问群臣自己为什么能得到天下,而项羽比自己势力大得多却失去天下又是为何?群臣的对答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刘邦笑了笑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扩展资料:

三句话中的三个人:

1、张良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 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先辈在韩国首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

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张良去世后,谥号文成。

2、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3、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

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

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祖本纪

这个问题其实刘邦自己都回答过了,如果汉朝有知乎,肯定会出现这个的场景。

刘邦提问:“大家说一说,为什么我能得天下,而项羽却丢了天下呢?”

高起、王陵回复:"陛下占领地盘后,经常大赏功臣,懂得臣子共享利益,而项羽打了胜仗却不知道赏赐,谁有功就嫉恨谁,谁有才就怀疑谁,因此丢了天下。"

刘邦看完高起、王陵的回复,心想:“你们呀,还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然后就玩了一个自问自答,由于刘邦的回答太精彩了,所以直接引用《史记》原文。

刘邦自问自答:“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韩信、张良、萧何点赞,项羽的灵魂默默点了一个没帮助。

这就是当领导的水平,刘邦高冷的说出了自己得天下的原因,即军事、谋略、后勤三方面都有优秀的人才坐镇。用这个团队模型去套任何一个想要争天下的人,基本上就能判断他能不能得成功了。比如刘备团队,诸葛亮是他萧何。庞统、法正是他不同时期的张良,但两人却死得早。关羽张飞虽然有樊哙之勇,却不具备韩信统率能力。因此刘备只能鼎足三分,不能君临天下。再比如朱元璋团队,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是他的韩信、彭越、英布。刘伯温是他张良。李善长是他的萧何,因此朱元璋能够一统天下。

刘邦能够从街头痞子变成一国之君,他的能力就是会识人用人,要问这个能力从何而来,虽然本人不喜欢宿命论,但当我看完《高祖本纪》时,不得不由衷的赞叹一句,这货真是天生就是当领导的料!据《史记》记载:刘邦年轻的时候,没事就喝喝酒,泡泡妞,吹吹牛,赊赊账,欺负欺负人。自己身上明明一分钱没有,却谎称带了一万元红包,顺利参加了吕太公举办的沛县名流party,然后顺利泡到了吕雉mm——如此具有撒谎天分,超凡脱俗的心理素质,简直是天生政治家啊,有木有!

但为什么他前期毫无作为呢?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拿三国群雄举个例子,如果天下不乱,曹操安心当他的官二代,刘备安心当他的古惑仔,孙权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冒险家,他们谁也不可能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再来看刘邦,如果天下不乱,估计他一辈子就在沛县当个小公务员了。但秦末大乱,逐鹿天下,这是百姓的不幸,却是刘邦的大幸,他的“主角光环”早已跃跃欲试,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但光有用武之地还不行,还要遇到优秀的人才,把他的能力激发出了,在这方面刘邦也很幸运的遇到了。下面就详细介绍介绍刘邦的“初汉人才”阵容,后世能和这个阵容相媲美的,估计只有李世民的“贞观人才”阵容,朱元璋的“洪武人才”阵容、毛爷爷的“共产人才”阵容了。

最强大的统帅——韩信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这句话已经成为千古美谈。当然这不是韩信在吹牛,他的确有资格说这句话。放眼中国历史上的将领统帅,能达到这个水平的真没有几个。韩信的一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战争史上耳熟能详的经典战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等等,他在项羽和刘邦荥阳对峙期间,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横扫整个黄河以北。为刘邦日后翻盘,赚足了资本。到了楚汉战争的后期,韩信的实力已经到了能影响历史发展的地步,可以说他归汉则刘邦胜,归楚则项羽胜。当项羽的谋士来拉拢韩信时,韩信果断的拒绝了,韩信说:“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由此也看以看出,刘邦这个人很善于驾驭将心。

刘邦当上皇帝后,将韩信评为“汉初三杰”之一,刘邦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也是对韩信一生最贴切的评价。韩信生前“王侯将相一人全任”,被誉为“国士无双”,身后又获得“兵仙”、“战神”的美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韩信无愧此生矣。另外刘邦帐下的彭越、英布和韩信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彭越扰乱项羽后方,英布归汉分化了项羽的实力,再由韩信正面作战,最终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这是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最强大的参谋——张良

张良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确实称得上是奇人。博浪沙勇击秦始皇,这是传奇的前奏。下邳偶遇黄石公,是传奇的开始。辅佐刘邦出谋划策,这是传奇的上演。最后急流勇退,隐居仙山,又给这个传奇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秦宫谏言、鸿门巧辩、下邑画策、释疑群臣等等,张良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不世功勋。刘邦有很大的流氓本性,据说看谁不顺眼当场就骂,但惟独对张良特别尊敬,凡是说到张良,必称其字。张良只所以选择刘邦,是因为他的悟性很高。据说张良得到《太公兵法》后,将书中的思想和别人说,他们都不理解,惟独刘邦一点就透。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刘邦就是一个很有文化的流氓。

刘邦大封诸侯的时候,让张良任意选封齐地三万户,这种恩遇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但张良拒绝了,他只挑选了留县一万户受封,原因很简单,留县是刘邦和张良初次见面的地方。人生若只如初见,只因那一次偶然的见面,奠定了大汉朝的百年基业。刘邦曾称颂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生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两汉以来无双士,留侯岂是一代人!

最强大的后勤部长——萧何

萧何是刘邦集团的元老,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萧何就一直跟随。关于萧何最出名的典故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因萧何的举荐而成为大将军,也因萧何的计谋最终死于非命。当刘邦当上皇帝后,将萧何评为第一功臣。有许多大臣很不服气,他们觉得萧何从未领兵打仗,如何算的上第一功臣呢?刘邦义正言辞的解释说,诸位都是“功狗”,而萧何却是“功人”。意思就是萧何是帮自己打仗的猎人,而其余的都是猎人带领的猎犬。在楚汉相争期间,要是没有萧何帮刘邦管理大后方,提供军粮,刘邦是很难战胜项羽的。日后刘邦评价萧何:“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由此可以看出刘邦对萧何的倚重。

刘邦当上皇帝后,萧何担任大汉帝国的第一任丞相。他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随后刘邦开展了整风运动,“汉初三杰”面对这场浩劫,张良采取隐退,韩信选择造反,而萧何则是采用“自污名节”的办法来避祸。萧何死后,曹参接任相国之位。萧何生前颁布的法令一切照旧,曹参每天却只是喝酒泡妞。汉惠帝对此十分担忧,曹参解释说道:“陛下不如高皇帝,我也不如萧相国。如今的法令都是他们用尽毕生心血才研究出的结果,我们只要延续他们的思想就行了,何必非要改动呢?”这就是著名“萧规曹随”的典故。

最强大的阴谋家——陈平

刘邦的人才阵容是很全面的,用一句俗话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有些问题张良解决不了,或者不便解决的时候,“初汉第一阴谋家”陈平就起上作用了。有人说陈平是个“小人”,这个评价其实也算对,因为观察陈平的事迹的确不怎么光彩。陈平这个人长的很漂亮,《史记》是很少对男性的外貌进行描写的,而陈平却是其中一个。陈平小时候是好吃懒做,青年的时候又是傍富婆起家,据说和他的嫂子还有一腿。走上社会后,更是四易其主,到达刘邦阵营后,谁给他钱多他就和谁好,谁给他钱少他就阴谁。后来刘邦责怪他,陈平巧妙的用德与才的关系来进行辩解。经过这件事后,刘邦对陈平反而更加器重。

陈平绝对不单单是个“小人”,就和刘邦不单单是个“流氓”一样。如果小人的策略能对国家起上作用,那他就是个人才。当刘邦与项羽对战不利时,陈平提出了反间计的策略来弱化项羽,项羽的大将范增、英布、钟离昧也因此不受信任。刘邦深知陈平有“爱金”的特点,他给陈平三万两黄金作为反间计的经费,而且不问出入。后来刘邦擒韩信,也是听取陈平“伪游云梦泽”的建议将韩信擒获。当刘邦深陷“白登之围”时,陈平用中原美女来威胁单于的老婆,刘邦因此得以逃脱,这种歪点子也只有陈平能想的出来吧。

陈平还有一大污点,就是曲迎吕后。刘邦死后,陈平立即转入吕后阵营。陈平的举动遭到了许多大臣的鄙视,但陈平不以为然。当刘邦的忠臣一个个都被吕后整死后,陈平却安然的活下来。7年之后,吕后病逝,陈平发动政变,联合周勃“荡平诸吕”,恢复了刘姓江山。由此可见,陈平即便是个“小人”,也是个伟大的“小人”。

最强大的说客——郦食其、陆贾

“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这是史家对战国时期著名辩士苏秦、张仪的评价。刘邦身边也有两个这样的人物,那就是郦食其、陆贾。当然苏、张二人属于的纵横家,而郦、陆两人才算严格意义上的说客。郦食其投奔刘邦时,已经年过六旬。刘邦一向是讨厌读书人,当听说郦食其来投时,很不以为然。郦食其大怒高呼:“我不是读书人,我是高阳酒徒!”。刘邦听后,慌忙出门迎接。郦食其投奔刘邦后的第一大功就是劝降武关秦将,从而使刘邦顺利的进入咸阳。当楚汉相争时,郦食其仅用三寸不烂之舌,劝降齐国七十二城。“郦生说齐”因此成为千古名典。但郦食其的大功遭到韩信的嫉妒,在齐国投降之后,韩信自作主张动用兵力,对齐国来了一次武力镇压。郦食其也因此被齐王下油锅。刘邦封侯的时候,为了表彰郦食其的功绩,就把他的儿子郦庎封为为高梁侯。

陆贾是刘邦手下第二大辩士,郦食其死后,他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陆贾的最大功绩是说降南越国王赵佗,使广州、广西之地正式列入汉朝的版图。陆贾还有一大功,就是第一个提出汉初的治国理念——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陆贾的治国思想融汇成了《新语》这本书,《新语》在我国的思想界有着重要的里程碑作用。由此可见看出,刘邦帐下的人才都很“全能”。当将军的也可以参政,当说客的也可以治国,只要你说的有理,一律采纳。这也正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最强大的保镖——樊哙

樊哙也是刘邦集团的元老之一,他的老婆是吕后的妹妹,他也就是刘邦的“连襟”。说樊哙是个保镖,其实有些不合适,因为他也领兵打过仗。但也因为他和刘邦的关系非常亲密,经常跟随刘邦的身边,的确充当了保护的作用。这里说樊哙是“最强大的保镖”, 不仅仅是以为他的武力,要知道把三国时期的典韦、周泰的护主事迹拿出来,足以震古烁今。但樊哙有一个长处,是典韦、周泰是比不了的,那就是樊哙是个有“思想”的保镖。

当刘邦进入秦宫后,看见眼前的美女香车、金银珠宝,瞬间就“腐败”了,这个时候是樊哙第一个出来劝阻刘邦,要为天下着想,不能被眼前的荣华富贵所迷倒。樊哙可是个“狗屠”呀,一个卖狗肉的人,能有如此觉悟实在不简单。当刘邦在鸿门宴身陷危机时,樊哙更是勇敢闯帐,大煞项羽威风,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这是樊哙劝刘邦一席话,如此有文采有哲理的言辞,在一个“狗屠”嘴中说出,实在让人佩服不已。

最强大的司机——夏侯婴

夏侯婴又称“滕公”,是三国里夏侯惇的祖先,曹操本姓夏侯,说夏侯婴是曹操祖先也算对。刘邦当上皇帝后,他被封为汝阴侯。夏侯婴到底是个什么人物?说白了他就是刘邦的一个专职司机。可不要小看这个司机,他给汉朝四代皇帝都驾过车。一个赶马车的最终被封为列侯,还能给四代皇帝开车,这绝不单单是因为他的驾车技术好,他必定还有过人之处。

夏侯婴也是刘邦集团的元老之一,他年轻的时候,为了替刘邦顶罪,甘心入狱一年多,饱受痛苦,也决不出卖刘邦,由此可见这个人很讲义气。夏侯婴也很有识人的眼光,当韩信投奔刘邦,还没被重用的时候。韩信曾经因身犯小错,要判处死刑。是夏侯婴即时刀下留人,才保住韩信的性命。夏侯婴能为汉朝四大皇帝开车,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忠厚善良。当刘邦彭城惨败的时候,刘邦为了自己逃命,数十次将自己的儿女丢下马车。而将刘邦儿女再次救上马车的人,就是车夫夏侯婴。那个被丢下马车的儿子,就是日后刘邦的接班人汉惠帝刘盈。正是因为如此,夏侯婴在动乱的朝廷中,也能受四代恩宠。

最强大的对手——项羽

介绍为完刘邦的班底,也该介绍刘邦的对手了。如果刘邦的对手不强大,也不能彰显现出刘邦帐下人才的优秀。之所以说刘邦的人才阵容是史上最完美的阵容,也是因为刘邦的这个对手太强大了。“霸王”这个词语,古今只属项羽一人!

现在大部分人觉得项羽无才,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巨鹿之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主力。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疲惫之师,将刘邦54万精兵打的落荒而逃。这岂是无才之人能做的事?秦末时期有两个超一流的名将,一个是韩信,另外一个就是项羽。项羽是“勇战派”的代表人物,韩信是“谋战派”的代表人物,不能因为项羽最终的失败,而抹杀他的光辉。项羽一生只打过一次败仗,也是最后一次,那就是垓下之战。但垓下之战是刘邦背弃“鸿沟议和”在先,另外项羽也是以少对多,最终失败,非战之过也!项羽最终没有统一天下的原因,我比较赞同苏洵的观点:项羽有夺天下之才,却没有夺天下之虑。就是说项羽有夺取天下的才能,却没有夺取天下的办法。项羽集团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纲领,这就注定项羽的才能无法合理的施展出来。我们不妨统计一下,刘邦帐下的人才除了他和一起沛县起兵的元老之外,韩信、陈平、彭越、英布等等,最初都是项羽手下人,但项羽最终都是因猜忌把他们逼走了

封建时代最厉害的皇帝——刘邦

文章的最后再来详细地介绍一下刘邦,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白手起家打天下的皇帝,而且从他沛县起兵到统一天下登基称帝,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这个速度,后世再也没人赶超过。因此毛泽东称赞刘邦是“封建时代最厉害的皇帝”。这个厉害指的不是他武力有多强,机谋有多高,而是他识人善用,驾驭人才的本领,堪称古今一绝。

世人论刘项成败,常以刘邦仁义、项羽残暴而评之,其实这个观点在当时就有人否定了。高起、王陵评刘项二人:汉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以此看来,项羽婉然一副仁君面貌,刘邦却是一副无赖嘴脸。刘邦虽傲,但他能结众人之力,成一己之功,无赖之傲终成帝王之傲;项羽虽仁,但他却逞个人之能,失天下之信,英雄之仁竟成妇人之仁。刘邦所经之处约法休民,虽舍小义却博大义;项羽所经之处屠城坑降,乃顾小仁而失大仁。刘邦可败百次,但只为一胜;项羽能胜百次,却不能一输。以此可判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乱中争霸,仁者无敌邪?众者无敌也!

刘邦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但刘邦因当上皇帝后杀害功臣,还有他一贯的流氓作风,被后世所不耻。但评价这样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我们不能以正常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因为正常人也当不了政治家。从后来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王之乱”来看,刘邦杀异姓诸侯王可谓有先见之明。为了江山的统一,为了社稷的长治久安,屠杀功臣良将在当时来说,也算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了。其实刘邦是最敬重忠臣的,对于那些忠于故主的人,即便是和自己作对,刘邦也会给他们丰厚的奖赏。至于那些说刘邦是“流氓”的观点,我在此仅讲一个小故事:

刘邦当上皇帝后,御史大夫周昌进宫拜见刘邦,恰巧碰见刘邦正抱着戚夫人吃饭。周昌觉得很尴尬,掉头就走。刘邦丢下饭碗,扔下戚夫人,赶上周昌,将他按倒在地,并且骑在周昌的头上,问:“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周昌秉性耿直,就说:“你是个和夏桀、商纣王一样残暴的皇帝!”刘邦听后哈哈大笑,就拉周昌坐下一起吃饭。 从这个故事来看,刘邦作为一个皇帝,却骑在臣子的头上,望之不似人君,“流氓”派头十足,但听完周昌的怨言,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热情相迎。这又是一副帝王气象。

这就是刘邦,痞子皇帝!流氓英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方说历史(xfsls1990)

1、原话:

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②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③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译文:

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断绝粮道,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就一定胜利,攻就一定攻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

扩展资料:

刘邦生平:

1、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2、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

3、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 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4、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原文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译文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众大臣都被说服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