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都柏林人 经典语录

你可能正想要阅读都柏林人 经典语录,想要了解都柏林人 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都柏林人 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都柏林人 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都柏林人 经典语录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蜚声世界的名著《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夜》以艰深晦涩著称,《尤利西斯》的译者萧乾说读这本书非三年不可,因为就算你逐字逐句地读完了,若是没有一定的西方文学基础、不懂《圣经》、不懂心理学和潜意识,可能还是懵逼的。更何况其中大量的爱尔兰俚语俗语、多种不同语言的词汇、数不清的诗句,光靠几千条注释是不够的,你可能要为此泡很久的图书馆。因此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都柏林人》算是一本相对容易接受的短篇小说集,可以借此初步窥探一下“尤利西斯宇宙”的概貌。要知道乔伊斯写作《都柏林人》的年纪不过二十来岁,他还不是后世封神的文学大师,而更像许知远所言“忧伤的年轻人”,沉默地观察着周遭,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象,想和这世界谈谈,最后汇聚于笔尖形成文章。

1904年7月,乔伊斯给友人C·P·科伦的信中提到,他开始创作《都柏林人》,已经完成了一篇,他想要“揭露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城市的偏瘫或麻痹的灵魂”。在写给《都柏林人》的出版者格兰特·理查兹的信中,乔伊斯总结道,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是都柏林人的道德史和精神状况,因此有其本土性的一面。但由于作家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笔触,也有其共通性的一面,可以说揭示了现代社会人广泛的精神状况,这是本书最具价值的地方。

一个多世纪了,这本小书已成了世界上最经典的短篇小说集之一,无数后来者为之倾倒,因为它虽然是异国他乡的旧时故事,但读上去却那么贴近心灵,总有某种境遇让人感到似曾相识。

这个感同身受的秘诀就是意识流写法。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20世纪,早已达到了古典主义叙事的高峰,随着语言学和文论的完善和蓬勃,西方经典文学的叙事结构已经被分析的很透彻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那么一些套路,那些起承转合和情节冲突,反复地被沿袭、挪用和组合,形式上已经穷极了。意识流要开拓一个新的写作空间。或许可以这么说,小说高于生活,但要忠于生活,它对人世的描写要很客观真实,这是唯物的一面,现在要发掘其唯心的一面,就是从“我”的内心视角出发,“我”体验到的故事和心情是如何的,一个由外到内、再反射出去呈现的世界,真实与抽象交融的景象。

乔伊斯的家族可谓都柏林的望族,他的父亲在都柏林税务局做终身收税员,收入丰厚,500磅的年薪算得上衣食优渥的中产阶级。乔伊斯天资聪颖,接受的又是爱尔兰最好的精英教育,在文学、音乐、戏剧等诸多领域早早展示出过人才智。12岁时他进入著名的耶稣会学校,学习了拉丁、法、意三门外语,全国联考折桂,英语作文被推举为全爱尔兰最佳范文,用现在的流行话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17岁进入都柏林大学,进一步广泛涉猎文学、语言、戏剧和宗教,阅读量惊人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就说,19世纪后期出版的著作,就很难找到乔伊斯没有读过的。正是青年时代的大量积累和不断学习,为他后来构建令人望而生畏的文学迷宫提供了信手拈来的海量素材。

乔伊斯在22岁的年纪离开故土前往欧洲大陆,他创作《都柏林人》的时代也是爱尔兰社会变革的痛苦时期。19 世纪中期的大饥荒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上的萎靡也带来社会风气的颓丧,再加上家道中落带来的个人困境,乔伊斯眼中的都柏林已经成了一个“瘫痪的中心”,他把这种麻木衰朽的情状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挫折、感受的苦难、产生的幻灭都一一记录在案,为巨著《尤利西斯》磨炼了文笔,感悟了思想,同时也缔造了世界短篇小说史的压卷之作。

通常把本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人生历程为线索描写不同年龄段人的生活状况,前三个故事《姐妹俩》、《逃学奇遇》和《阿拉比》是少年阶段,接下来三个《伊芙琳》、《车赛过后》和《两个风流小伙儿》是青年阶段,其它都是写中年或成年阶段的。第二部分关乎社会活动的四个故事,《选委会办公室里的常春藤日》写的是社会政治活动,《如此当妈》是社区文化活动,《圣恩》是宗教活动,《死者》(圣诞节雪夜忆故人)是西方人极为看重的圣诞节活动。以普遍的口碑为依据,我这里选取《阿拉比》、《伊芙琳》、《一次惨痛的事件》和《死者》四个名篇为重点,分别就大师对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四个年龄段的人物描写和气氛渲染来谈些管蠡之见。

首先是描写少年阶段的名篇 《阿拉比》,这本身是一个关于男孩暗恋的简单故事。男孩为了赢得女孩的关注,迫切希望到女孩向往的大市场“阿拉比”看一看,姑父答应给他路费让他去,却迟迟没有回家,男孩就在等待中幻想和煎熬。最后天色已晚,男孩终于拿到钱上路,赶在市场关门前草草游览,这趟旅行远没有他预想的那么美好,当大厅灭灯之后,男孩感到了失落和空虚。

如果你想通过这篇小说感受青梅竹马的小清新暖意,显然是要失望的,它没有戏剧化的冲突,平平无奇的情节在最后不落俗套的转折,让习惯于传统叙事的读者愕然吃瘪。

无论是夜间在卧室,还是白天在教室上课,当我要开始读书时,她的影子就会浮现在书本前。“阿拉比”一词的每个音节都会悄悄地潜入我的脑海,使我激情澎湃、如痴如醉地沉浸于东方魔幻之中。……我上了三等车厢找个位置坐下,里面空空荡荡的。等了很长时间,火车才慢吞吞地驶出车站,穿过一片破败不堪的屋舍,越过波光粼粼的河流。……我找不到只需6便士就可以进去的入口,心里又担心要打烊,于是向一个面带倦意的守门人交了一先令,就很快从一个旋转栅门进去了,里面是一个大厅,大厅周围半腰是廊台,几乎所有的摊位都已经打烊,厅内大部分地方一片漆黑,我感觉到一种在教堂做完礼拜时那样的寂静。

当小说一开始以浪漫主义的口吻渲染男孩心中情感时,许多读者可能会觉得这是为皆大欢喜之结局制造悬念,是为了烘托最后的美好,但乔伊斯却将笔锋一转,让情节有惊无险地脱离了浪漫爱情故事的俗套,变得平淡、无奈和琐碎,但是更真实。因此,在许多人难掩对小说结局失望的同时,也有许多读者对其印象深刻,因为勾起了自己的回忆。现实就是这样,很少想象中的完美浪漫,它往往不期而至,差强人意或是意想不到,也就在这些不甘心和不知所措中,我们获得了成长。

乔伊斯看似漫不经心地闲敲文笔,其实在务求语言处理的准确,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发生和青春物语,没有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它就是少年人的忧郁和冲动的幻想。打破幻想的不是现实,而是突然的自省。因为现实没有变,变的是少年的内心,他的欢乐、愁绪和痛苦都发生在自己的内心,并不由外物改变而改变。

接下来说青年时代的《伊芙琳》。伊芙琳是位普通的小镇姑娘,生活乏善可陈又一眼望尽。她的现状是母亲去世、父亲的家庭暴力、商店的无聊工作,而现在有了一个选择,水手弗兰克和她恋爱了,她如果选择和他私奔,则可能获得一个期许的未来,在远方的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成为一个妻子,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在经历内心挣扎后,伊芙琳如约赶往码头,却在最后一刻反悔留下了,和弗兰克天各一方。

显然这也不是个圆满故事,它让人感到憋屈:为什么不遂读者心意,让可怜的姑娘伊芙琳获得新生和幸福呢?然而这就是现实。伊芙琳如果私奔成功,就能获得幸福吗?如果在美洲大陆遭遇生存挫折呢?如果和弗兰克的感情发生变化呢?读者乐于看到的是娜拉出走,但是娜拉出走以后该怎么生活,则无人问津,作者要看得更深,才能提出更引人深思的问题。

本篇之妙,我认为莫过于简洁。行文完全没有累赘之处,该详细的地方笔墨不少,该带过的地方干脆利落,就像一位少女,不得增减一分,看得出文字上的反复锤炼。我们看文章的结局是怎么写的:

弗兰克用手拉着她迎头而上,仿佛要淹死她。她用双手紧紧地抓住铁栅栏。她像一只困兽似的,面色苍白、表情木然地面对着他,眼睛里既无爱恋又无再见之意,形同陌路一般。

这是许多读者不解之处,为什么在经过大篇幅的描写主角心理挣扎付诸行动后,即将圆满结局时又来这么个大转弯,其实道理和《阿拉比》是一样的,这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这是现实。伊芙琳之所以陷入无法选择的境地,早由她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决定。母亲还在世时她依附母亲,兄弟在的时候依附兄弟,和弗兰克的关系也是被动的,起初她只是很高兴自己有个男朋友,后来慢慢开始喜欢上他了。刺激她作出决定的是回忆起母亲临终前的谵语——她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一生,到头来却是精神失常的悲惨结局,这是伊芙琳无法接受的。到了最后,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未知的命运和煎熬的生活,她其实没有倾向,没有决断。前者需要鼓起勇气的一步,而她留下来并不是作出选择,而是跨不出那一步。

与《伊芙琳》相对应的是青年时代另一短篇《两个风流小伙儿》,从男性视角来探讨生活,用现在话说就是“撩妹”。开篇是科尔利告诉莱尼汉,自己要去与一位年轻女子约会时,也勾起了读者对于男女关系进展的好奇,然而接下来一大段却是莱尼汉的见闻,作者故意不去提及科尔利与年轻女子的发展。吊足读者胃口后,小说结局却是开放式的,只是通过科尔利展示手中的一枚小金币作出暗示。科尔利和那位女士在一起了吗?不知道,他嘴角的微笑也许是个成功的倾向。乔伊斯在这里展示的技巧就是,他不直接去写一些故事,而是通过神态、表情、动作这些细节去铺暗线,勾勒出剪影般的情节。

第三个重点篇章是中年时代的《一次惨痛的事故》。故事的主人公达菲先生是个上班族,或可归为小资产阶级,热爱诗和戏剧,对生活有要求,乐于品尝乔治大街货真价实的菜肴,定期欣赏莫扎特的音乐和剧院演出。他在剧场认识了西尼克太太,从她的衣着、神情和言谈中找到了同声同气,两人产生了感情。他们这种感情是精神气质上的,肉体上的触碰,哪怕是以手抚面的小动作,却让达菲先生感到情绪上的远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任何关系都只能让人感到悲伤。

两人疏远后,达菲先生再得到西尼克太太的消息,来源是报纸上的事故通报,女人车祸身亡,而身亡前酗酒无度。达菲先生的第一反应是:

那些陈词滥调的同情话语以及记者借以掩盖一起普通意外死亡细节的谨慎言辞,使他感到恶心。她不仅使自己蒙受了耻辱,而且也使他蒙受了耻辱。他认识到她恶劣行径的缺德性,既悲惨又恶臭。这就是他的精神伴侣!

此时他视自己的情感经历最重要,西尼克太太作为参与者,即使不够完美,也是美好的回忆。而妇女酗酒在当时是被认为非常不端的行为,因此达菲先生认为她堕落了,是“恶习的牺牲品”,她配不上他的情感投入。

到了晚上在酒馆的时候,达菲先生的思绪开始深入,他隐隐意识到西尼克太太的酗酒和自己有关,时间上是吻合的。他开始怀疑自己选择的正确性,并意识到了自己和西尼克太太处于同样的情感状态:

如今她死了,他明白她当时是多么地孤单,一夜又一夜地独自坐在那个房间里,他的生活也将是孤独的,直到他也死去,不复存在,成为记忆——如果有人记得他的话。

在自责和怀疑中,他的道德品性开始崩溃,从一开始的认识“女人害了他”变成“他害了女人”,自己转变为肇事者身份。他走进公园,走着和女人曾经走过的小路,寻找回忆的同时,认清了自己的处境:

他开始怀疑他回忆中的现实。他停在一棵树下,让机车的节奏消逝、他感觉不到黑暗中她在自己身边,耳朵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他等了几分钟,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什么也听不见:夜幕下一片静寂。他又仔细听听:仍然是一片静寂。他感觉到自己是孤身一人。

在所有阐述孤独的文学作品里,这篇是非常独特的,它没有刻意去强化主人公的悲惨境遇,长篇大论孤独的哲学意蕴,它就去抓那些转瞬即逝的、微妙的心理状态,一种自我反省时灵光乍现的顿悟。它描述的孤独,就像黑夜里突然闪烁又熄灭的星光一样,有诗意的真实。

最后一个重点篇章是《死者》,整个小说集中篇幅最长、涉及人物最多的一篇,许多人认为《死者》是乔伊斯为了开始长篇小说写作而尝试的练笔,他在其中处理了更多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场景设置在一间屋子里,而屋子正开着舞会,众人来到那里庆祝节日,从而发生了彼此的多种交流。

这里最显著的写作技法是对比。故事发生在象征着生命诞生的圣诞节,外界却是覆盖一切的漫天大雪,白茫茫大地一小屋,暗夜一屋灯火,总体上营造出凋敝肃杀的氛围感;在晚会上,朱莉娅姨妈演唱了《穿好嫁衣》这首代表爱情与婚姻的歌曲,而她本人却是年迈而未婚的,从未有过新郎抑或爱情;主角加布里埃尔的表现更值得咂摸,他对沉闷的宴会深感无聊与格格不入,却盛赞老一辈人的热情好客和招待周到;他在心里将两位姨妈视为“无知的老妇人”,在演讲中却对她们极尽恭维,称她们是永驻青春的女神。更有趣的是,加布里埃尔这个人物形象有乔伊斯自己的影子,他对国外文化倍加推崇,并且表示受够了自己的祖国,然而在演讲时,他却大谈爱尔兰的传统。甚至在准备稿子时,连加不加诗句这样的细节都认真推敲,在他身上这些对比结合起来,又确切地描绘了人物在现实语境下的身心割裂。

在小说的最后部分,众人离去,加布里埃尔同妻子在旅店房间独处时,作者则集中精力描述加布里埃尔的“意识流”。加布里埃尔想同妻子做爱,但他先是意识到妻子的疲惫和心不在焉,这让他感到了阻碍,他试图去弄明白妻子的心情。交谈中妻子谈到一首歌和以前的恋人,他感到愤怒并且挖苦。当妻子告诉他那个男孩已经死去的时候,他为自己和妻子的情绪分歧感到羞辱,试图体面地掩饰,而妻子进一步倾诉了男孩“为她而死”的故事,更深地搅动了他的思绪。

这一段呈现出的现实也是平淡的,一对男女交谈中说起往事,女人哭了并睡下,男人醒着躺在她身边,很简单。可其中的情绪、潜台词、心理活动等等是极为丰富的,乔伊斯借这个简单的现实,写出了惊涛骇浪的内心,而且这种内心写得惟妙惟肖。他写出来的,不是高度凝练准确的,而是复杂而模糊的,不是单纯的喜悦、悲伤,而是五味杂陈的翻涌,某些难以名状的情绪像浪花一样起来,又很快落下,被其它的心思和情绪所取代。有过恋爱、婚姻经验的读者,读来就深得其味,不禁要惊叹于乔伊斯对人心的把握到了分毫析厘的程度。

最后欣赏一下《死者》的结尾,将景色描写和人物心情相糅合映照,创造出心理上和目光所见的意象重叠,阴郁的画面感逐渐被落雪覆盖出白茫茫的一片,与《红楼梦》的结局有异曲同工之妙。

玻璃上传来的几声轻响吸引着他把脸转向窗户,雪又降了下来。他睡意朦胧地望着雪花,银色的,暗淡的雪花,斜斜地迎着灯光飘落。是该他动身到西方去旅行的时候了,是啊,报上说得好:整个爱尔兰全在下雪。它在阴郁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着,在光秃秃的山丘上落着,轻轻地落入艾伦沼泽,再向下,又轻轻地落在黑森森的、奔腾激荡的香农河的浪涛中。它也落在安葬着迈克尔•富里的孤独的教堂墓地的山坡上那每一片泥土中。它纷纷扬扬,厚厚地覆盖在歪斜的十字架和墓石上,落在一扇又一扇小墓门的尖顶上,落在荒凉的荆棘丛中。他的灵魂慢慢地睡去,当他听着雪花穿越宇宙在飘扬,轻轻地,微微地,如同他们的最后结局那样,飘落在所有生者和死者身上。

15个短篇分别从少年、青年、中老年的视角谈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都柏林的总氛围是比较负能量的,书里的人物要么浑浑噩噩,要么对生活敏感,短小平常的人物和简单略显无聊的情节,讲述着平淡如水的生活之不如意。作家用高超而熨帖的笔触勾勒这些初看平淡的情节和人物,去体味一种不拘于时代和地域的、人类共有的悲欢。也许,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他们只是吵闹。但当一切归于平静后,我们还是能从小说里找回那些我们一定经历过的、却经常被遗忘的心情。

《都柏林人》的一些写作技法,最重要的就是意识流。意识流并不是什么高大上不可理解的东西,它就是把人对眼前景和身边事的感受写深入,通过人的心理活动不断地显微阐幽,试图去更全面地描述人的状态。

当任何一门技艺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总需要一些形式上的变革来重新赋予其生命力,比如印象派的绘画、波德莱尔的诗歌、斯特拉文斯基的序列音乐,意识流也是如此。我们在乔伊斯的笔下,可以看到司汤达、福楼拜的影子,那是欧洲文学伟大传统的承袭;也可以捉摸到与同时代福克纳、卡夫卡、托马斯曼以及后来的贝克特等人“相通的气息”,一种对传统文学摧陷廓清的渴望。乔伊斯最大的价值,在于他的真实,为人为文的真实,教给大家的是这样一种对生活的审视,而这种审视是全人类的。

有句话说,假如我们看出一首诗表达了某种渴望,而不是叙述一件事实,那首诗就是成功之作。同样道理,《都柏林人》就有这种“诗性”:它叙述的重点不是事实,而是对描述人本身的渴望。它的素材来自于乔伊斯的记忆,但人的记忆并不是一种加法,它是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可能性的混合。乔伊斯对记忆的加工,成功还原了诸多这些可能性的混合,使之包罗万象又归于主基调,成就了文学史的不朽名作。

都柏林人 经典语句



◎影片原名 Once ◎中文译名 曾经/一生的唯一 ◎出品年代 2006 年 ◎上映日期 2006年7月15日 ◎影片级别 R 级 ◎IMDB评分 7.9/10 (4,700 votes) ◎IMDB链接 http://imdb.com/title/tt0907657 ◎国 家 爱尔兰 ◎类 别 剧情/音乐/爱情 ◎影片长度 86 Mins ◎对白语言 英语 ◎字 幕 N/A ◎导 演 约翰·卡尼 John Carney ◎主 演 Glen Hansard .....Guy Markéta Irglová .....Girl Alaistair Foley .....Bassist Dude Geoff Minogue .....Manager ◎内容简介 我们可能经常会在地铁站、天桥上看到弹着吉他卖唱的艺人,也许是现代城市的生活步伐过于快节奏了,我们大多数时候只是轻轻一瞥然后继续行色匆匆,甚至没有时间琢磨一下自己刚刚听到的是什么歌……这个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就是一名在街头卖艺的小伙子,地点则切换成了爱尔兰的首府都柏林。他是与众不同的,不会弹奏那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以赚观众缘,反而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无法自拔,丝毫不会受到身边环境的打扰,几乎要与城市一角的黑暗与晦涩融为了一体。 然而这一切,都在一个傍晚发生了变化。当男孩猛然发现一个女孩站在自己面前、瞪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自己时,他并不知道她站在这里有多久了……当时他正在弹奏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那是他自己创作的,为了纪念一段伤心的往事。女孩发现了男孩询问的眼神,突然发问:你是不是曾经心碎过,所以为她写了这首悲伤的歌?卖艺的男孩吓了一跳,他从没见过这么大胆的女孩,但是他自己也承认,这个女孩看透了他的心。随着交谈的深入,女孩得知男孩白天的工作是吸尘器的修理工,她兴奋地大叫了一声--她正好有一台坏掉的吸尘器需要维修。 两天以后,她将吸尘器拿到男孩父亲开的修理店中,女孩告诉男孩,自己是来自于捷克的移民,虽然平时以卖花女的形象示人,其实她一直没有放弃古典钢琴的演奏。可是她太穷了,根本就买不起钢琴,于是有一位好心的乐器行老板,允许她每天在午饭时间去他的店里弹奏一个小时的钢琴……女孩将男孩领到她妈妈的家里,男孩惊讶的发现,女孩还有一个两岁的女儿,是一个单亲妈妈。 在女孩每天都要消磨一小时的乐器行里,她和男孩第一次有了共同演奏的机会,他是主弹,而她是伴奏。男孩发现女孩在伴奏方面的天分极高,当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森的音乐从她指尖流淌出来时,再配以那柔软、脆弱的嗓音,竟然一下子变成了一首伟大的伴奏曲--男孩在女孩的启发下,创作灵感如泉水般涌出,而爱情,也随之萌芽,男孩知道,自己找到了灵魂的另一半。后来,一名贝斯手和一名鼓手分别加入到男孩和女孩的行列中,他们组成了一个乐团,可惜由于成员的默默无闻以及低下的社会地位,他们无故受到一位知名音乐制作人的嘲讽。然而,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个以男孩为中心组建的乐团就改变了那位音乐制作人的态度,最终获得了相应的尊重。 一句话评论: 《曾经》并非一部完美的影片,尤其是开头的部分,是整部作品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处理得不够稳妥,但在华丽的音乐的衬托下,故事随即进入了一段美丽的爱情中,很容易就让观众忽略了那么一点小瑕疵。 ——电影手册 这是一部成熟饱满的音乐电影,内容与歌曲的衔接严丝合缝,一点都不突兀。 ——综艺 用一双电影人的眼睛、一颗诗人的心,创作出这个动人的爱尔兰故事,影片中更是包罗了多首经典的歌曲。 ——纽约时报 约翰•卡尼的执导方式谦逊、不装腔作势,能够看得出来,影片的原始剧本肯定短的要命,剩下的,就用音乐来说话吧。 ——电影威胁 影片通过音乐制造了一个独特的故事环境,这里有一对通过歌声来表达情感的情侣,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不求回报的,就像音乐本身一样,有时候安静舒缓,有时候荡气回肠。 ——噪音评论 花絮: ·在拍摄影片的开头部分时,因为这组场景需要拿长镜头拍摄,所以工作人员都离得远远的,而且没有通知过往的行人他们正在拍戏……这时候,突然从人群中冲出了一个想当英雄的围观群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伤了影片中扮演小偷的人。 ·在拍摄期间,因为最开始为影片投资的“南方公园”电影公司的破产,而使得演员和导演都受到了显而易见的连带影响,因此有一组被称为“蒂米”的音乐家,离开了剧组。 ·影片中关于都柏林的镜像,包含了导演约翰·卡尼和主演格伦·汉萨德在影片拍摄之前差不多10-15年对于都柏林所有记忆的总结——那不仅仅是一个属于工人阶层的城市。 ·约翰·卡尼曾经是格伦·汉萨德组建的乐队“The Frames”的成员之一。 ·这个故事其中的一个部分是根据约翰·卡尼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生活在都柏林的卡尼,曾经与生活在伦敦的女友维持了一段非常长时间的远距离恋爱。 ·影片中有关那个男孩的女友的闪回胶片……其实里面的女孩就是导演约翰·卡尼现实生活中的女友。 ·格伦·汉萨德的母亲友情客串了一位宴会上的歌手。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