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网提供孝庄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孝庄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孝庄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孝庄经典语录
孝庄:“你呢,只管安安稳稳地听朝,少说话,这话是越少越叫他们几个大臣摸不透,你看那观音菩萨,这天下人呢,成天都对着它拜呀拜的,可是,菩萨从来不吱声,那在菩萨面前没有人敢欺负皇上,因为菩萨什么都知道。”
康熙:“孙儿懂了,孙儿也叫他们供着。”
孝庄:“除非你能修成正果,成千手千眼的时候,那什么都让人家看不透,你说呢?”
孝庄:“玄烨,你干脆把这个济世当作一块磨刀石,你磨他,他磨你,不磨不成器。”
孝庄:“你以为那些危难是在外头,不,大清国最大的危难不是那些判军和太监,而是在你的心里,你五内如焚,六神无主,你,你是退位而弃天下呀!当年,你父皇顺治就是败于自个的心魔才使得半世帝王弃天下而去,难道你也要步其后尘,重蹈覆辙吗?不要学他,要学这些列祖列宗,学你的皇祖母,我,孝庄,天塌地陷,岿然不动,日月星辰,惟吾独尊呢!孙儿呀,你要是想打败吴三桂,首先要打败你自己,懂吗?只要咱们祖孙俩不倒下,别说他一个吴三桂,哼,就是他十万个吴三桂,也不在话下!丫头,开门去!……你们大家都听着,撤藩是我孝庄的意思,皇上是按照我的旨意去办的,今天,就是有天大的事情由我孝庄来顶着,关于撤藩他吴三桂撤也反,不撤也反,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家应该坚信,我们的大清是铜铸铁打之江山,只要咱们君臣一心,将士勇猛,定能够歼灭叛敌,永铸江山。”
孝庄经典语句
不知天高地厚(不识抬举)
清太宗孝庄文皇后 她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科尔沁蒙古较早就归附了后金,并与后金联姻,以巩固双方的政治联盟关系。后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时年十三虚岁的布木布泰(孝庄皇后名)由哥哥吴克善伴送至后金新都辽阳,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三十四岁的皇太极为侧福晋,和大福晋一样,同属妻的范畴(满人信奉一夫多妻制)。 而早在11年前,她的亲姑姑哲哲已嫁与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九年以后的天聪八年(1634),已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又娶了她的姐姐海兰珠,于是姑侄三人同侍一夫。 婚后,布木布泰接连为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天聪三年(1629)生皇四女,后来受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天聪六年(1632)生皇五女,后来受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次年,又生下皇七女,后来受封为固伦端献长公主。 三位公主,成年后分别嫁与蒙古贵族弼尔塔哈尔、色布腾和铿吉尔格。 历史上的孝庄皇后她的功绩可以是清代任何一位皇后所不能及的,虽然她有能力可作为中国第二个武则天,然而她没有。朝廷大臣也有要求垂帘或是临朝的,但是她都婉言拒绝了,为了辅佐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而活,这是最让人敬佩的。 这就是她的境界,她是不想被后人指责,不想乱了朝政,她一生的心头愿望就是为了大清朝,只要大清兴盛她什么都可以牺牲!她一生辛劳的辅佐一代又一代皇帝,为了丈夫为了儿子付出那么多,且不说她的委屈有多少承受了多少常人没承受过的苦与累,她日积月累的辛劳就证明了她的伟大,一个女人这样是多么不容易,自古女人想撑起一切是谈何容易的啊,无数的阻力与背后的唾骂,她没有把功名看重只想做个无名功臣兴旺大清!所以我们后人还是理解到她的,为她的善良与英明一世而崇敬感动! 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 她全力辅佐皇帝,对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1625年(天命十年),布木布泰只有13岁,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亲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9年后,布木布泰26岁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可谓是姑侄三人同嫁皇太极。 皇太极猝死,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视神器。皇太极长子豪格,弟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均紧张地四处活动,不惜兵戎相见。在这关键时刻,孝庄凭着自己的姑姑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以及自己的宠贵地位和聪明才智,笼络各方势力,尤其是关键人物多尔衮和代善。 代善虽然当时年事已高,对皇帝位置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但是他地位尊贵,对清朝初期王爷们的言行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而多尔衮年轻,军功卓著,掌握两白旗的兵权。豪格是皇太极长子,建立很多军功,是两黄旗的拥护者,也是皇位的有利竞争者。孝庄在这三人中,利用了自己的智慧,让自己唯一的儿子福临登上皇位。 清初战乱频繁,国库空虚,兵饷不足。孝庄经常将后宫省下的钱物拿出来赈济兵民。 她这种节省宫中开支赈济灾民的做法,一直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康熙8岁丧父,同一年又丧母,幼年由孝庄抚养成长,又赖孝庄辅政。孝庄不过多出面参政,然而康熙处理国家大事,必先征求她的同意而后决。 康熙十一年,孝庄有病去赤城洗温泉,《清圣祖实录》中详细记载了一路之上,康熙对祖母扶前围后,体贴入微。 在外期间,京师来报,康熙皇二子、4岁的承佑得急病死,康熙强忍悲痛不让孝庄知道。 康熙在外狩猎,曾派快马将新鲜瓜果等送进宫,让祖母尝鲜,在给祖母的信中都称呼自己为臣。对祖母的孝敬可见一斑。 75岁的孝庄病重,从当时记录康熙言行的《康熙起居注》和《清圣祖实录》中,可以看到康熙这一段时间对祖母孝敬之心,真可谓千古罕见。 起居注和实录中记载康熙为了祖母,曾步行到天坛祈福;陪伴祖母于慈宁宫,席地而坐,在慈宁宫处理军国大事;每次进药,康熙必先亲尝后,再为祖母奉上…… 孝庄75岁崩于慈宁宫,留遗诏,写自己盛年丧夫,中年丧子之哀情,全靠康熙一片孝心。康熙帝多次悲痛的哭昏过去。 纵观孝庄文皇后一生,康熙有赞语可作为略评:“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赞宣内政,诞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暨朕践祚在冲龄,仰荷我圣祖母训诲恩勤,以至成立”,“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孝庄一生为开创清朝鼎盛之局面,呕心沥血,费尽心血,实属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蒙古族女政治家。 如果用“国母”一词赋予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则此劳号非孝庄文皇后莫属。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 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天聪三年生固伦雍穆公主雅图,六年生固伦淑慧公主阿图,七年生固伦端献公主淑哲。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下皇九子福临。福临即位后(年号顺治),尊为皇太后。 八年二月上尊号为昭圣慈寿皇太后。八月加上尊号为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十三年十二月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 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死后,第三子玄烨即位(年号康熙),尊为太皇太后。康熙元年十月加上尊号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 四年九月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太皇太后。六年十一月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十五年正月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太皇太后。二十年十二月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去世。 享年75岁。二十七年十月上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雍正元年八月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三年葬河北清东陵之昭西陵。乾隆元年三月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生三女,下嫁弼尔塔哈尔、色布腾、铿吉尔格。
康熙8岁第一次上朝时,孝庄太后对他说:“孙儿!从此以后,这天有你来撑!这地有你来踏!这全天下的人都是你的子民!你放心吧!” 千叟宴中,他三碗敬酒的独白,是怎样的深沉、豪迈、真情,
“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啊。
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敬给今天赴宴的 老同年们!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清的百业兴旺。君、臣、民,三者同德呀,啊!没有你们,记着便没有今日的大清。朕在这儿谢谢你们了。
这第三碗酒啊,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嘿!郑经,噶尔丹,噢,还有那个朱三太子,啊?嘿,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呀,啊,他们造就了朕那!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朕恨他们,也敬他们。哎,可惜呀,他们都死了,朕寂莫啊!......朕不祝他们死的安宁,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
李光地当场揭穿明珠索额图任用私人的事情并自请辞官,康熙怒斥:
“你以为这紫禁城是个茶馆儿,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啊!
“你以为这京城是个菜园子,你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
《孝庄秘史》是经典中的经典。情节紧凑,故事推进有据可循,最重要的,从主角到配角都非常棒,人物刻画立体,一个神态、一句话就能让人跟着流泪。
在豪情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大玉儿和多尔衮的爱情最让人唏嘘感怀,打动无数人。大玉儿的美丽大气,智慧谋略,不仅征服了多尔衮,也征服了屏幕下的我们。
二人有彼此欣赏、情投意合的一面,但根本又不同。
为爱而生的多尔衮,与为大局而生的玉儿,一旦形势巨变,势必做出不同的选择。于是我们看到,爱情因素在多尔衮身上从未消散,而大玉了早已云淡风轻。
所谓多玉虐恋,虐的主要是多尔衮,还有观众罢了。
2
大玉儿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子。
她的不同寻常,不在于剑走偏锋,标新立异,或格格不入。相反,她与环境融入的非常好。
在草原,她是享受蓝天白云、热歌辣舞的玉格格,热情直爽,期待与自己的萨哈达敖包相会。在皇宫,她是善于自我约束、待人周全有礼、赢得长辈下人一直喜爱的侧福晋(庄妃)。儿子继位后,她是一心扶持皇帝、思虑周全、谋定而后动的皇太后。
每一个阶段的角色,她都扮演的堪称完美,对得起身边人。
被宠爱过,也被冷落、胁迫过,大起大落衬托出她的不同寻常来,---很多违背本心的事情,她一旦接受,就处之泰然,不抱怨,不伤感,不沉溺往事,也不期待明天。
冷静的简直不像话。
但这是她骨子里的基因,很难改变。
哲哲曾劝皇太极,“她一旦嫁给你,她就会认命的。”这认命,于她,更像是权衡利弊后的权宜之计。既是自愿选择,也就并不消极放任。
曾几何时,纵马驰骋草原,她也单纯无畏过。进入皇宫后,这种积极“认命”唤醒的隐秘变化,恐怕连她自己都没察觉。
3
得知多尔衮的“死讯”,她试图一死了之。这是进宫后她对多尔衮的爱最浓烈的一次表达了。后来没死,嫁给了皇太极。但嫁的理由中,“为十四爷报仇”占多大的比重,是有待商榷的。自小受贤德识大体的姑姑哲哲的教导,她习惯了一切行动“大局”为重。违背皇太极,不仅得罪姑姑,还会连累蒙古科尔沁的族人,这或许是比报仇更值得考虑的。报仇的话,像一个台阶,能够说服自己和面对爱人的质疑。况且,以她后妃不干政的自觉,“撒娇邀宠就看不起自己”的清高,对兄弟子侄长辈的周全,所谓的报仇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她或许真的想过,为多尔衮殉情,但绝对不会付诸行动。
因为她是大玉儿,总有各种“大局”牵绊,让她由不得自己,不沉溺于儿女情长。
嫁了皇太极,哲哲劝他打起精神“应付”,以免露出破绽引发事端。她果然应付的很好。苏茉儿没被豪格认出来之前,皇太极对她宠爱有加。海蓝珠来了以后,苏茉儿无意间的话透露出,这个时候的她是“盛宠”在身的。她以对皇太极“偶尔的恍惚”和不够热情,祭奠她和多尔衮的爱情,这,已经是全部了。
她不是爱回首的人,祭奠完了,就只有眼前的生活。
后来多尔衮私藏玉玺瞒报,要不是她及时提醒差点被杀。但这提醒,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感情。想想,虽然不是恋人,毕竟是少小无猜的故人,名义上的叔嫂,国之干将人才,换了你,会不尽力而为吗?大玉儿自己说的是,“我不能让他们兄弟俩打起来。”而不是,“我要救多尔衮。”
后来,她想要个孩子。为什么呢?豪格告发了苏茉儿私会多尔衮的事。虽遮掩过去了,但自负的皇太极眼里不容沙子,各种找别扭。接着海蓝珠来了,后来居上成了新宠,无论感情还是地位上。此时的大玉儿第一次像个正常人一样,开始伤心难过,发起烧来,梦里喊“额娘”,脆弱无助。她说从没觉得自己这样孤单,好想要个孩子。她难过,说明皇太极的所作所为真切伤到了她。对比多尔衮死里逃生归来和大婚娶小玉儿当晚,她读书即可求平静的做法,皇太极事实上的影响力已远超多尔衮。她有姑姑的爱护,有多尔衮的牵挂啊,但坚强如她,仍觉得孤单。
说明什么?
--多尔衮的深情慰藉不了她的孤寂。
劝降洪承畴体现的最明显。她一开始是严辞的。皇太极劝了,不行。哲哲劝了,也不行。要知道,多尔衮娶亲等数次难题都是哲哲出面她就同意了的,这次姑姑的面子也不给,因为涉及尊严。多尔衮愤怒不已,托人带话,“我不忍心,你不要去。”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但她还是去了。因为皇太极拿他儿子要挟。大清、皇太极、姑姑,甚至多尔衮都说服不了的事,为了儿子,她肯了。
从始至终,与多尔衮的旧情,从来不是她做或不做某件事的决定因素。
这件事是个分水岭。
如果之前她的感情走向还比较隐秘的话,这件事已明示出多尔衮在她心中的分量,----那样骄傲的一个人,为了儿子,可以扮成洪承畴的爱慕者,手捧酒壶款款走近,温言软语将他降服。那么,她同样会为了儿子,用类似的手段,对付其他的威胁者。
哪怕,那个人,是多尔衮。
4
福临继位后,她对多尔衮或笑或娇嗔,很少出自真情而是权谋。每每二人相对,她当多尔衮是对手,多尔衮却当她是青梅竹马。这样的认识错位,注定多尔衮是让人心疼的那个。
登基前,多尔衮来看福临,本是很和谐的场面,她一开口就话里有话:“福临,你以后就稳稳坐着,你十四叔会保护你的。”多尔衮明白她的心思,把努尔哈赤送他的龙佩转送了福临,表明心志,“玉儿,这下你放心了吧。”
他对皇权真的没那么要紧,最在乎的一直是她。
他们登高望远,望着大好河山。他豪情万丈,“我的雄心不止于此!”旁边的孝庄明显紧张,听了多尔衮后面的话,才灿然一笑。他说,“玉儿,你等着,我要把大明的花花江山献于你的宝座之下。”她笑答,“我又不是女皇帝,这江山是给我的儿子,福临。”
他是功高盖世的摄政王,杀人如麻,谋略如虹,但在她面前就完全没了主张。“你是对的,玉儿,你总是对的。”对她,他是坦诚的,并以为她也会回报同样的坦诚。殊不知,玉儿早不是敖包相会时的玉儿。她明白他想要什么,却暧昧的不做正面回应,甚至故意引他多想。
他以自己的英勇和睿智,平定了天下。如果说皇太极去世时,形势比人强的话,此时的他,若想自立,应该是最好的机会。但苏茉儿将大玉儿的荷包和一句话送到跟前,“荷包没有江山重,却是我的一片真心。”他随即轻轻一笑,“罢了,我做周公。”
错失良机。
他天真的以为“天下”这份大礼,会让孝庄心甘情愿回报她想要的。直到孝庄一句话打破了迷梦,“不可能,我不仅是个女人,更是一名母亲,我的儿子不仅是草原上的汉王,是大清的皇帝,我要顾全他的清誉。”(大意)于是他负气的隔离了她和福临,“我要你只是一个女人!”还同意了“留发不留人”的剃发令的提议。当然,没多久多尔衮还是妥协了,“有些事等事定以后再说了。”天真了啊,十四爷,你的价值感最强的时候,没能达成的心愿,怎么可能在势力此消彼长的时候如愿呢?
皇太极曾经置气,“我要你想清楚,你到底是谁的女人!”
他们都自讨苦吃,大玉儿天生是王者,哪是随便被别人征服的?
奈何多尔衮爱她成习惯,戒不掉了。
5
宁静主演的角色多是大女人,共性是有能力依赖自己。
大玉儿拥有过皇太极的盛宠,也领略过她的拔剑相向。这样的经历让她明白,与其指望男人的爱,不如依靠自己来的踏实。所以,皇太后时期的她的转变并不偶然。
首先,长期的皇宫生活,她早已不是为爱痴狂的女人。皇太极去世,多尔衮和豪格明争暗斗,为了不分裂八旗,他同意妥协另立新君并拥戴了福临。一旦立了新君,从政治秩序来说,肯定是稳定压倒一切。(虽然即使他夺位相信并不会亏待福临,对天下未必是坏事。)别说是大玉儿,换了其他女人,再爱他,也很难不帮着儿子坐稳皇位。这是无可厚非的。
其次,长期在皇太极身边熏陶国政,出谋划策,后期还直接替皇太极批阅奏章,虽然剧里没直接表现,但成就感或多或少滋生了权力欲望。若非如此,就很难解释,为啥为了大清就得算计多尔衮。多尔衮有功劳有名望,真为了大清,他才是最佳担当。主动退位让贤,岂不是还可以成全她与多尔衮的爱情?权势与爱情,她做了务实的选择。为儿子,即是为自己。不管是权力欲望,还是自我实现的雄心, 总而言之,她已经享受权力,习惯由她掌控大局。
只是对观众来说,她明知多尔衮的情意,还不失时机的利用每一个体贴的动作、娇嗔的神情,用旧情拿住多尔衮,总感觉太不厚道。
越是佩服她政治家的手腕,就越心疼多尔衮的不值。
有一次,多尔衮任性抱住她,那一瞬间,她的表情是懵的,是震惊,和本能躲避。她的肢体语言就是她的想法:从身体到心里,爱已不再。如今“爱情”于她,只是一种手段。最厉害的是,明明死死拿住了多尔衮的“七寸”,还常反过来指责他没良心。包括后来那场所谓的“私奔”,都是她的算计和反击而已。只因多尔衮的犹豫,就把一切责任推到他的头上。
多尔衮慢慢明白,二人已隔千山。
6
最后一次相见。俩人同骑一匹马,小小马背上的孝庄,才有了一丝玉格格的影子。
他明知故问:若我与福临同时遇险,你会先救谁?一定是福临。
她还在说谎:是的,是的。可是多尔衮,我会和你一起死。(多尔衮战死沙场,她不是活的好好的;福临鞭尸的时候都不发一言。)
但他就这么轻易被击中,立马温柔起来:我信,我相信。我可怜的玉儿。
他喃喃自语,“玉儿,玉儿,我爱了一辈子的玉儿, 追我魂索我命的玉儿, 能不能告诉我,我这半生马上鞍上, 刀里枪里,所为何来? 该我的,我竟然一样都讨不回, 我不明白,我真的一点都不明白。”
他不明白,但已经认命了。
“玉儿,你应该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抛在旷野,这是你的命,我的命!”
离散的两手之间,恰是一轮明月皎皎,圆满正好。其实月儿从不曾残缺,残了的只是人的缘分,缺了的只是沧海初心。
之后,多尔衮死于战场。身着白色战袍、手摸着大玉儿的荷包、微笑倒地的多尔衮,看哭了多少人。
7
剧里有几场多尔衮战场上的表现。
第一次受了重伤,抬头望望月亮,想起分别时的约定,他有了活下去的决心和勇气,死里逃生;第二次和李自成决战于山海关,他被人围攻,胳膊受伤,也是想到大玉儿,焕发出巨大的反击力量,凯旋归来。最后这次,时值壮年的他不存在什么体力不支,且久经战场,怎么那么轻易就死了呢?
因为大玉儿的爱是医他的药,是他的定海神针,是他力量与勇气的源泉。当他意识到,自己不再拥有,便没了心神,乱了阵脚,笃定不起来,失去活下去的希望。
他有可能不死吗?有。
一是果断出击,自立为帝,名正言顺,才不会受制于人。但只要放不下大玉儿,她的怨恨反而让自己更痛苦。二是他不再奢求和大玉儿的朝朝暮暮,只满足于曾经拥有。满足做个实权王爷,哪怕失势的王爷,想必可以安度一生。但那还是顶天立地的多尔衮吗?
世间英雄很多,多尔衮只有一个。
“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光芒,只能到漆黑夜晚,梦一回那曾经心爱的姑娘。”
唯有一死,才能真正让大玉儿放下戒备,以单纯恋人的心情怀念他。没有算计,没有争夺,没有寒心,一切如当初相遇时那般美好纯净。
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和她在一起。
天地无数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
人才藏在人海里,就像锥子搁在裤兜里,这锥子嘛,一个是要出头,二是要扎人。
越简朴,越尊贵。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
白天的紫禁城金碧辉煌,可在夜里,朕却感觉到杀机四伏。
你要昂首阔步地走,记着,这天,由你来撑,地,任你来踏,这天下的人都是你的臣民!去吧
该糊涂的时候不糊涂 不该糊涂的时候一塌糊涂
人生如残烛,越烧越短 ;尘世如汤药,越熬越苦
视祸福如草芥,履水火如平地。
种地人说种地苦 读书人说读书苦
扩展资料:
《康熙王朝》是2001年中国大陆拍摄的一部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是由导演陈家林、刘大印执导,陈道明、斯琴高娃、茹萍、李建群、高兰村、胡天鸽等主演。
改编自二月河同名小说,情节气势磅礴,人物刻画深刻,有狼烟四起的战场,有深闱莫测的宫廷,有勾心斗角的官场,也有情真意切的情感生活。这是第一次以正剧的角度浓墨重彩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
《康熙王朝》送国家广电总局审查时,被誉为“思想性、艺术性、政治性都达到了相当高度”,在内地的收视率十分可观。虽然被不少清史专家批评将康熙臣子改编得面目全非,不过该剧的收视率已经证明了它的成功度,不然也不会惹来如此多的质疑。
《康熙王朝》没有丝毫“辉煌”之感,所能找到的只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天理天道对于天然合理的人欲人道的绝对征服和野蛮牺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康熙王朝
天塌不下来
哈哈 孝庄的故里是我们家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