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毛姆刀锋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毛姆刀锋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毛姆刀锋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毛姆刀锋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毛姆刀锋经典语录



毛姆刀锋经典语句



十几二十几岁的时候,我是个 目下无 尘的文艺女青年,读过几本书, 码过几个字。《刀锋》是我彼时的枕边书之一。拉里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人物之一。 那时有个朋友,对刀锋的评价不高,我很是跟他争辩 了一番。这个朋友也是混知乎的,不过我们已经很久没联系了。为了不侵犯版权,他写的那部分我就不贴了。下面两封信是我对他的回应。

1)

基本上,我不很赞同你对毛姆的看法。我认为小说分两种,一种倾向艺术性,作者只需最精确地描述出他眼中的世界,比如毛姆,福楼拜。一种更具有思想性,是作者overwhelming的思维力量的倾泻,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司汤达。我并不认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高下之分。前者更具有一种直观的天分,后者更具有思辨的力量。我倒觉得,当代很多文学家的毛病就是认识不到自己的局限,连艺术上的基本美感都没有达到,就力图显摆自己那些可怜的不成体系的意识碎片,导致作品毫无节制。从这点上来说,不如毛姆的人多矣。 关于拉里,我并不认为是毛姆无的放矢的虚构,毛姆的阅历很丰富,描写起这样一个对东方文化充满兴趣的西方人的典型,绝对是心中有数的。之所以显得比较空泛,我觉得是因为他本人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的,没有办法像拉里一样充满了肯定。我揣度他的心态,应该是对这种生活方式和人物充满了欣赏,但是无法完全赞同,所以下笔的时候,很有节制。这是他的风格,其他作品也是如此。 至于“缺席的价值判断/道德判断”,我是完全不赞同。我倒觉得,毛姆的倾向和判断非常明显,可能你看的不够仔细。当然,至于他的倾向符不符合你的胃口,那是另外一码事了。 我喜欢毛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文风很干净。关于这点,我的喜好很老土,经典的、偏现实主义的作家比较合我的胃口。他的英、法文化交杂的背景,使他既具有英国人一贯的自嘲腔调,又没有很多英国作家的阴郁感,但也不像很多法国作家那样罗嗦。就这点而言,我认为毛姆的东西是出挑的,有个人风格的。 没有一本书可以解决根本性的普世问题,小说家的职责就是用他们的作品,他们作品中的主角的困境,不断地提醒你:这个人生和世界的荒谬和虚无不会因为现实生活的琐碎而消失。一个作品是否伟大,只在于它本身与读者的对接,甚至连作者都左右不了。如果能在特定的需要的时刻,受到足够的震撼,然后,或有意识,或潜移默化地融进自己的体系,那么这本书就是伟大的。我知道,对很多人来说,刀锋都曾是枕边书,因为他们大多都是在比较年轻,世界观正模糊的时候读到这本书的,刀锋对他们的影响,无法估量,当然,也包括我。

人跟书,也和人跟人一般,讲的是缘分,如若没有在合适的时候遇上,都是徒然。

S

2009

2)

写字比说话更容易看出人之间内在的差别来,因为有过一些思维的沉淀与整理。你显然更理性思辨,每说一句话都没有含糊的地方。我就比较随性,想到哪说到哪,感性色彩浓些。所以你可以去搞哲学,我就只能把小说当消遣:)。双方的话语体系虽然不太搭调,但胜在心态平和,不穷追猛打,所以也算饶有趣味的communication partner了。 毛姆和其他作家 虽然对毛姆(特别是《刀锋》)确实有很特殊的感情,但我还是要说:跟我前面列举的几个作家比起来,他是二流。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是超一流。司汤达和福楼拜算一流(在我心目中,这两位基本打个平手)。虽然我把毛姆归在艺术类,但实际上比较勉强,他还挺喜欢在书中发些议论的,但又不痛不痒,跟拉家常一样。但和福楼拜这种,对文字吹毛求疵到变态程度的人比起来,他的艺术性又很弱了。所以,说毛姆是经典作家里的通俗作家是没错的。 “精确地描写世界”,当然很难,要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才行。特别是如今,大部分人都还是太自恋了。有感情是好事,但若没有办法将自己抽离出来,从上往下看,用理性和技巧来控制力量,就很容易让作品成为一堆毫无意义的自我重复和感情宣泄。就小说语言的凝练程度而言,福楼拜始终是我心中的一个坐标,看他的书,我总是有点毛骨悚然的味道,因为怎么挖,也找不到一点作者的影子。《包法利夫人》里的那些章节,分拆开来,都够得上诗歌的标准,反正我是怎么也读不厌的。福楼拜一生衣食无忧,可以天天关在房里慢慢琢磨,将这些个做到极致。现在的人则是先天不足的,说深了是跟现代性挂钩的很大的学术问题,这里就不说了(我也没本事把它说清楚)。村上有段话,道出了部分的原因,“如果你志在追求艺术追求文学,那么去读一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好了。因为要诞生真正艺术,奴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而古希腊人便是这样:奴隶们耕种、烧饭、划船,而市民们则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陶醉于吟诗作赋,埋头于数学解析。所谓艺术便是这么一种玩艺。至于半夜三点在悄无声息的厨房里检查电冰箱的人,只能写出这等模样的文章而那就是我。” 我为什么喜欢毛姆 所以,我稍微追问了一下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这么喜欢毛姆?注意,我用的是“喜欢”。对很多作品和作家,我可以“感动”“震撼”“尊敬”“受教”,却不一定能“喜欢”。即便是对每一两年就要重读一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也是“崇敬”,多过于“喜欢”的。我只能这样说:毛姆和他笔下的人,更符合我自己的性情,更能让我产生亲切感。 我以为,真正的大作家们,现世生活中多是不美满的。“美满”对极致的艺术而言,就是一种损害。如果张爱玲不够孤独,我们是看不到她那些刻薄清冷到极点的文字的。如果卡夫卡结了婚,整个文学史可能都要重写。如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癫痫,怎么可能写得出《白痴》《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来。如果拜伦不够唐璜,不将生命力焚烧在战争中,哪还有什么浪漫主义而言。即便是一生比较平顺的托尔斯泰,老了也要出走流浪,为了日记的隐私权。对这些一流和超一流的天才而言,写作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事情。现世生活的颠簸与疯狂也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了,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选择(或者说,是命运选择了他们)。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我可以无限地爱他们的作品,同时也清醒地知道,他们离自己有无限之远。所以,最广受普通读者欢迎的总是稍微次一些的作家们,他们的作品多半四平八稳,温情脉脉,不会让你撕心裂肺,做人更是熨帖狡猾,让你很容易产生亲切感,因为你更容易将自己的生活代入,找到一些清晰可见的坐标。比如毛姆,比如罗素,比如茨威格(这个可能有争议,个人看法,虽然他也是自杀死的,我觉得是时代的责任大过他自己的性情原因,是偶然的因素大过必然的因素),比如中国的很多作家(大多连二流都算不上,只能是三四五流吧)。 所以,你无法忍受的那种“模糊的东西”,无论毛姆理解是否,都是他必然选择的风格了。他是个更看重现世生活的人,或者他知道自己天赋有限,做不到极致,或者对他而言,生活本身的重要性大过写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我也并不认为“极致”就一定比“模糊”高明。这些极致所表达的,也不过是超人们试图用自己的天才建立的一个全新完整的体系而已,让我们和他们更加心安理得而已。由于下的劲够狠,深度上当然可观,但是,却并不一定就离真相更近些,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窥探真相的角度而已。我以为,对大部分资质平庸的人来说,“极致”反而容易成为一种毒药,因为他们消受不起。《罪与罚》里面的拉斯柯尼科夫是个很好的例子。《立春》里面的主人翁们也是很好的例子。现实生活中很多有些小才华,却妄想把自己祭奠到圣坛上的人都是很好的例子。 我只能诚实地说,至少现在而言,我最关心的,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以为,真相是不可知的),而是我的现世生活如果丰盈精彩(或者说:如何让追寻无解真相的道路始终充满趣味,而不是虚无)。所以,作为一个立体的人而言,我喜欢毛姆,胜过很多其他的大作家,只因为他和他的作品能让我会心一笑。 缺席的价值判断/道德判断,“虚假”的拉里   我从来不觉得拉里找到了什么答案,他自己也这样说过。无论是他妄图在图书馆里理解世界,还是在书中所有其他场合,在毛姆笔下,他都平静地象一个圣人一样,但是真正击中我的,却是他从一开始被战争彻底摧毁,对生命完全的无力感。也就是因为一开场就是荒谬的战争,其他所有的价值/道德判断都显得无足轻重,并且模糊了。毛姆本人的底线其实是比较低的,对所有书中的人物,他都抱有一份同情和容忍,我想,这跟他们那一代人战争的经历是紧密相关的。按照拉里的角色设定:一个看着好友在战争中死亡的人,其实从一开始他所面临的就已经是很巨大的难题了。也正是因为毛姆设定的起点就太高,所以,如果要将拉里整个思维的起承转合在书中完全展开,一本两三百页的小说是远远不够的,非得象《卡拉马佐夫兄弟》那么厚才行。作为一个故事家,而不是思想家,毛姆必须要有所选择,所以他选择的首先是情节的完整,和一个稍显模糊的人,这是无可厚非的。过程中所有碰到的难题,都被他相对轻描淡写地用很多时间点串联了起来。所以你说拉里显得“虚假”,我也赞同。整个过程中一点犹豫,一点焦躁,一点疯狂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反思还是平静都来的太容易,太轻浮了。或者,在毛姆的心底,相对于战争之重,生命只能如此之轻了吧。他没有力量,也没有野心去建立一个体系,将战争,死亡说个明明白白,他对自己的角色是非常清醒的。他试图的,不过是描摹出一个人生可能的轨迹,供大家参考。既然他并没有试图当医生,也就无所谓毒药还是解药了,最多也只是客串了一味配药,功效如何,要看病人本身的体质,服药的时间,和其他的几味主药了。 小说的神秘,必然与偶然 “我对小说兴趣的地方就是,他们写着写着,就会出来些意料外的,看起来‘神秘’的东西。”我也很着迷于这些‘神秘’的东西,我甚至觉得,对作者本身来说,它们可能也是“神秘”的,不由自己控制流淌出来的彼岸的只言片语。很多时候,我对这样的天才很感恩,因为经由他们的上帝之手,将我们的体验提升了一个境界。但对作者本身来说,这些神秘反而可能是生活的毒汁。每次看蒙克的画,那种扑面而来、压倒性的悲伤与痛苦,都会让我忍不住地想,到底是怎样的一颗受尽折磨的心灵,才能画出这样的画来。天才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但是不属于他们自己。 “必然的生命以偶然的面向展开”。基本上,我是认同“必然”的。但是,具体到个体的命运而言,“偶然”往往压倒了“必然”,绝大部分的人是没有办法脱离他的时代的。对个体而言,总认为自己的人生特殊曲折,充满了悬念,其实拿到更大的背景下来看,不过是一代人的常态模式而已。人生可悲之处,莫过于此。 PS: 我很少如此“过度”地解读一部作品。对我来说,阅读的快感和趣味是第一位的,我喜欢的不是“反思”,而是“回响”。我不喜欢把作品生吞活剥了硬塞进自己的脑袋和心灵,而是喜欢把它静静地放在那,等到合适的时机,它自己就会产生作用,对我的认识和作为产生回应。我以为,所谓的“文艺批评家”,简直是天底下最烂的一种工作,本身资质太差,搞不来文艺,就开始装b漫骂起真正能搞文艺的,还要用一堆没有一丝灵气的烂术语来装点自己的权威。如果读书不是一种趣味,一种内在的需求,而成了一种工作,一场话语权的争夺,意味的不过就是堕落。

S

20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很久不看书了,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逐渐意识到,我不是拉里,我也做不成拉里。09年末,我将所有的书运回了老家,锁在了柜子里,只身来到了异国。现在的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 回家的路上,我时常回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时光,回想起那时读过的书, 那时有过的理想,其中当然有拉里。 却不是酸涩的感觉,而是充实,对我现在的生活感到充实。我之前在北京做传媒方面的工作,工作很有意思,可是时常觉得很绝望,我根本买不起房,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只好出国了,现在的工作很无聊,充满了铜臭气,但是我干得很开心,起码现在的生活还有盼头。 月亮还是六便士?真是一个伪命题。对普罗大众来说,哪有这么多选择的权利,还不都是被生活给逼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