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相约星期二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相约星期二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相约星期二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相约星期二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相约星期二经典语录



  人生的谜底很简单 ---读《相约星期二》   陆小娅   曾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问我:“你说,人为什么要活着?”他的眼睛里充满痛苦和焦灼。我满心悲凉,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他人回答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这是二十岁左右的人最爱问的问题。到了三四十岁,人大多已经很“入世”了,不屑或不敢再问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它还会悄然从心底冒出,让你黯然神伤。这千古之问,有谁能说得清楚呢?就是那些大哲学家,他们的回答也常常十分高妙却并不解决我们平凡人的问题。  一位老人,在临终之前,通过他的学生,向我们提供了一份人生的答卷。   这位叫做莫里的社会心理学教授,在七十多岁时患上了一种叫做ALS的病。这种病从腿部神经麻痹开始,一点点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时为止。  这是一种残酷的绝症--灵魂将眼睁睁地看着躯体一点点死去。但莫里决定带着尊严、勇气、幽默和平静活下去。他和他十六年前的学生,已经成为专栏作家、记者的米奇相约,每个星期二见一次面,一起讨论“生活的意义”,包括“死亡”、“恐惧”、“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会”、“原谅”、“有意义的人生”这些重要的课题。  从第一次相约到最后一次见面,这样的讨论持续了14个星期。米奇眼看着他的老师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礼来临。   临终的老人都说了些什么呢?如果你期待着微言大义的话,你可能会失望的。   他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他说,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  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他说,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这些极为朴实的话,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谜底其实可能很简单。     但莫里老人并不简单。就在病魔和死神拼命撕扯着他的时候,他还能谈笑风生。谈到死后火化,他对家人说:“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谈到墓地,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就听不见你说话了。”莫里笑了:“到时候,你说,我听。  ”莫里以自己最后的存在,论证了人性的美好。一个普通的美国老头,一些普通的话语和生活细节,但是读完却让你怅然良久,这就是《柙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美〕米奇·阿尔博姆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米奇·阿尔博姆,生于1959年,《底特律自由报》国家联合报业专栏作家,国家联合电台自创栏目的播音员,曾经13被美国体育报编辑联合评为全国最佳体育专栏作家,这是其领域中的最高荣誉。  他还是活跃的慈善活动家:是帮助贫困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慈善组织——“梦想金”的创始人;也是志愿者组织“援助时刻”的创始人。   迄今为止,阿尔博姆已出版8部畅销著作,其中纪实作品《相约星期二》在全美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1种文字,成为近年来书出版业的奇迹。     在中国各大书店,提起《相约星期二》恐怕无人不晓。这本当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独家引进的美国励志图书,已经在中国畅销6年,连印19次,发行了40万册,不仅因为其对人生、对爱、对死亡的坦诚之论犹如一剂良药直抵都市人心灵患处,还因为此书中译本开名人推荐作序之先河,并给图书配制了当时不多见的腰封,印上了极具激励性的广告语,为中国出版界畅销书运作提供了范本。  此后更是引来无数的跟风与模仿。直至今日,这本书仍摆放在不少书店的显要位置,销售劲头不逊后来者。   关于故事   有些故事注定要从结局讲的——其实,所有的结尾又何尝不是开端呢?   《相约星期二》随着莫里的阖然长逝而告终。  六年后,在米奇·阿尔博姆的全新力作中,纪实换成了虚构;死亡从结局演变成了开端;主角还是一位老人——不是洞明世事的教授,而是到死都对自己的一生心存惶惑的退伍老兵,游乐场维修工。   他叫爱迪,八十三岁生日那天,为了拯救在突发事故中身处险境的女孩而殒命游乐场。  醒来时,爱迪已身处天堂,这才发现:那里并不牧歌萦绕的伊甸园,而是地球上生活片断的交叠重现。五个被爱迪或铭记或忽略遗忘的人,轮流登场,引领他寻找逝去的时光,追问人生的谜底。无形间,天地间仿佛有一条巨大的锁链,爱迪只是其中的一环。

相约星期二经典语句



生死之辩,自古有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终级之问至今依然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所有人都在思索,可几乎没有人做出回答。有的人深感自身资历尚浅,不敢贸然回答;而有的人虽然已经明了此中真谛,可憾已是风烛残年,时日无多。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能回答的人不敢回答,而敢回答的人已不能回答。而莫里老人,他令人惊喜地出现在了交界处,用他生命里的最后时间,回答了这些问题。

每个星期二,莫里老人曾经的学生米奇会专程赶来,听老人上一节人生之课。他们无话不谈,并无忌讳:谈爱,谈生死,谈和解。

“相爱,或者死亡。”莫里在讲课时反反复复引用到奥登的这句诗。

“米奇,你问及了关心别人的问题。我可以把患病以后最大的体会告诉你吗?”是什么?“人生最重要的时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他压低了嗓音说,“去接受爱。我们一直以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它,我们就不够坚强了。但有一位名叫莱文的智者却不这么看。他说“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他一字一句地又重复了一遍,“‘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不仅仅是给予爱,接受爱也同等重要。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停顿了很久。我想到很多文艺作品里的经典桥段:主人公身患重病,可他不愿意让家人为他担心,于是瞒住了所有人,决定一个人偷偷治病。最后家人不可避免地发现了他的病情,可惜他早已病入膏肓,回天无力。很多作品里对这种情节的处理都是歌颂主人公的无私之爱,极力刻画他在治疗过程中一个人扛下所有痛苦的感人形象,我也一度认为似乎不让家人担心才是对他们最深切的爱。可是现在看来,我觉得这并不正确。

因为接受爱也同等重要。

主人公自以为付出的是无私的爱,其实恰恰相反,他付出的是最自私的爱。他一厢情愿地认为家人为他担心是在加重家人的负担,可他不曾想过,于深爱着他的家人而言,弃他于孤立无援之地不顾,才是最沉重的负担,而且几乎永生难以卸下。出于爱、给予爱的行为,是天性,是自然。他单方面地剥夺了家人施爱的权利,根本原因是他并不具备合格的接受爱的能力。他把接受别人的爱作为负担加在自己的心上,并试图通过减少接受的爱来减轻自己心上的负担。文艺作品里的结局大抵是,主人公与家人最后抱头痛哭,家人哭的是遗憾自己没有为他分担,没有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他需要的爱;而主人公的哭,是有感于家人大恸,更觉心上负担之重,心中除了恐惧又添愧疚。其实何必如此!爱可以分享快乐,也可以分担痛苦。如果他一开始就告知家人,那么在短暂的悲痛之后,一家人可以共克时艰,每个人都在施予爱,也都在接受爱。爱本就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是施予却拒绝接受,这是在为难自己;如果只是接受却拒绝施与,这是在为难别人。

到了莫里老人的这个人生阶段,很自然地,会有对于生死的思考。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而莫里老人跨越几千年做出了反驳:“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此所谓向死而生。

莫里本人就对这句话做了非常精彩的阐述: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莫里重复道,“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我们就会用戏谑的态度去对待死亡,我说。“是的,但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怎么能够去准备死呢?“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你的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

什么叫学会了怎样去死?学会了怎样去死,其实也就是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对死亡已经保有一种坦然的态度。每天问自己,“我准备好了吗”,如果答案是一个肯定的“是”,敢放下在这尘世里的一切,敢就此离去,如此,可说明白了死,自然,也是明白了活。要说出这一个“是”,首先得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何在,其次已经完全实现了它,最后还有舍得离开这世间所爱的人、所爱的事的勇气。有多少人甚至不曾做到第一点就匆匆忙忙、糊里糊涂地离开了世界!若具备此三者,人生又有何憾?莫里老人将他深邃的思想凝练在这短短一句话中,带给人深深的震撼和无尽的回味,我深感敬佩。

在莫里的课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大概是“接受”。他说接受自己,他还说接受别人。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适当自怜,但绝不过度。莫里说他不会让自己有更多的自哀自怜,每天早上一小会儿,掉几滴眼泪,就完了。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同于普通人所建议的完全放下,不去想它,莫里的做法是积极面对,不逃避,但不沉溺其中。这种对待缺憾的态度比说服自己完全不可有一丝消极态度的做法更为积极,也更加实际。强行扼杀自己的消极想法,表面上看来生活一片阳光,未来充满美好,但事实上,那些压下去的悲伤、担忧、不甘都会悄悄累积在心头,等待着最后一根稻草。导火索也许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引爆的是长期压抑的大大小小的心事。说到底,这还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的欠缺。人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学着偶尔接受一下自己的不完美?能改正的,就改正,不能改正的——如莫里老人的病情——那就接受吧,偶尔顾影自怜,“丧”一下,没什么不好。这是一种发泄,是一种自我保护。想象一个画面,如果莫里老人并不是如此轻松幽默地接受自己的病情,而是惶惶不可终日,悲叹自己人生的短暂,遗憾自己未竟的事业,茶饭不思,心神不宁,不仅我们听不到莫里老人珍贵的人生之课,莫里老人自己,在最后的日子里,想必也是非常痛苦的吧。而我们在书中见到的莫里老人,是能说出“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如此风趣之语的长者,其心态之健康,可见一斑。

比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更加深刻的,是学会接受自己的衰老,乃至死亡。莫里说,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衰老并不意味着弱小、无助,恰恰相反,衰老是走向生命终结的仪式,它意味着总结、思考,其中往往迸发出耀眼的思维火花。深恐迟暮的最深处恐怕并非恐惧衰老,或许是留恋年富力强,又或许是懊悔已经度过的、荒废的青春年光。而一个充实度过岁月的老者,他注视前方的眼神,就像一湾泉最深处的泉眼,在老之将至的时候,一定是平静的、坦然的。

“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

太多人在恐惧,太多人在粉饰。青年人或挥霍青春,或扮演老成;老年人或讳言年龄,或倚老卖老。其实何必?就如莫里老人所言,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美,有每个年龄应有的样子。甚至,我一直认为,老年,是如诗的年月。

青年、中年,大多活得太接地气,为实际俗务奔忙,为安身立命付出大量精力,不惜将精神世界的空地转移到物质世界;步入老年,卸下沉重的负担,人间喜怒了然于心,开始用久违的单纯目光打量世界,不再急急忙忙,不再风风火火。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此三重境界,如一轮回,在老年岁月达到了圆满。更何必讳言老?只有恶的、丑的方需讳言,何必对年逾古稀的老人迭声道“不老不老”?你以为如此是在照顾老人情绪,殊不知老人正享受着人生好不容易重得的宁静,闻听此言,好不委屈。

莫里老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就更加超脱。小海浪撞上海岸,不复存在,难道这就是死亡?非也,海浪虽已消失,但它已是大海的一部分。莫里老人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开设这样一门课程,也正说明了他是如何对待死亡:他终将离去,但他的书、他的思想长存,能跨越时间、跨越空间,启迪后人。他是他所有读者的一部分,他永存世间。

在书的最后,米奇明白了过去自己汲汲于功名的可悲,与自己和解了;他还去西班牙见到了他的弟弟,最终也与他的弟弟和解了。米奇从这门课毕业了,那么我呢?且待时间流逝,答案自然会在风中飘荡。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这是写在《相约星期二》封面的一句话,这句话精简但却有内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书中讲述的是一个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与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课,直到老莫里离开。“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不打分数,也没有成绩,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的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老莫里的谈话平和、亲切、幽默,他对他即将死去直言不讳,让人敬佩不已。 如果还有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做什么?这是学生在教授临终前几天提的一个问题。教授想来想去,最满意的安排竟然是这样的:“早晨起床,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一次只请一两个,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教授说,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莫里最后的愿望,在我们看来是很容易实现的,我们每天过的不正这样平凡的一天吗?而对莫里来说就是这么平凡的一天却是最完美、最美好的一天。人在健康活着的时候,每天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而奢华的梦,或许是住上小别墅,开上宝马车,或许是世界环游,或许是功成名就……就在我们每天在忙于追梦的时刻,时间已经悄然从身边溜走而自己却浑然不觉。我想莫里教授也不例外,所以在生命垂危的时刻才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美好的每一天。 人生无常,岁月催人老,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来临时,你可以感叹青春一去不返,但却无法拒绝衰老和病痛。莫里说:“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那么面对这个让我们无法拒绝而又害怕的时刻,我们该怎么办呢?莫里的答案就是:与生活讲和。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他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他继续说到:“只是当你还健康的时候,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环顾我们周遭,青年人挥霍青春;中年人揽镜自悲;老年人追悔过往……这一切都是在浪费有限的生命而已,我们真正该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你,就算病痛已经缠上了你,你都有权力去享受快乐和幸福,而不是诚惶诚恐地度过余生。 在莫里最后的岁月里, 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简直能把人逼疯,这并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然而莫里老人却说:“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莫里就是这样一边乐滋滋地体验死亡,一边与米奇讨论着人生。这本书读第一次时因为好奇,读第二次是因为敬佩和感动。即使读了二次,我知道我还无法体会和理解莫里的境界,但是我从莫里那获得了一个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体会,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