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国富论》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国富论》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国富论》经典语录
这话的意思可以这么理解 这世界分为2种人 一种是领导者 一种是被领导者 而领导者用被领导者控制去赚钱 因为被领导着没领导才能 所以只有被领导者使用 这世界就是这么人踩人 这么残酷 适者生存
《国富论》经典语句
1.“The real tragedy of the poor is the poverty of their aspirations”
穷人的真正悲惨之处在于他们志向的贫乏
2.“What can be added to the happiness of a man who is in health, out of debt, and has a clear conscience?”
"对于一个健康,无贷款,有良知的人,什么还能使他更高兴呢?"
3.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interest.”
并不是因为屠夫,酿酒者,面包师的慈善我们才能有我们的晚餐, 而因为他们自己的利益.
4.“The real price of everything, what everything really costs to the man who wants to acquire it, is the toil and trouble of acquiring it.”
对于一个人来说, 天下无论什么东西的真正价格只是努力得到它们的辛苦和麻烦.
5.“To feel much for others and little for ourselves; to restrain our selfishness and exercise our benevolent affections, constitute the perfection of human nature”
为他人担忧,而不要为自己, 限制我们的自私,展示我们慈善的情感,这些组成了人性自然的完美.
6.“Consumption is the sole end and purpose of all production; and the interest of the producer ought to be attended to, only so far as it may be necessary for promoting that of the consumer.”
消费是所有制造,服务的目标和终结点; 制造者,服务者的利益只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利益而存在的
亚当·斯密
Adam Smith
亚当·斯密(公元1723~公元1790年)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他于1776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斯密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但是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因而斯密相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事实上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他声言这样的干涉几乎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斯密虽然没有发明“放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建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有些人认为亚当·斯密只不过是一位商业利益的辩护士,但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他经常反复用最强烈的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坚决要求将其消灭。斯密对现实的商业活动的认识也并非天真幼稚。《国富论》中记有这样一个典型观察:“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物价的计划。”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结构严密,论证有力,使经济思想学派在几十年内就被抛弃了。实际上亚当·斯密把他们所有的优点都吸入进了自己的体系,同时也系统地披露了他们的缺点。斯密的接班人,包括象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他的体系进行了精心的充实和修正(没有改变基本纲要),今天被称为经典经济学体系。虽然现代经济学说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这些大体说来是经典经济学的自然产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自然不是他的政治学说)都可以看作是经典经济学说的继续。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观点。虽然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都坚持认为人口负担会阻碍工资高出维持生计的水平(所谓的“工资钢铁定律”),但是斯密指出在增加生产的情况下工资就会增长。事实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斯密在这一点上正确,而李嘉图和马克思是错的。
除了斯密观点的正确性及对后来理论家的影响之外就是他对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国富论》一书技巧高超,文笔清晰,拥有广泛的读者。斯密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商业事务、赞成低关税和自由贸易的观点在整个十九世纪对政府政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人们仍能感觉出来。
自从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致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搁置一边,因而人们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立人,因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斯密的经典语录:1 我们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当谁触碰到自己的利益时,他们都会发出低沉的怒吼
2...在一生之中,变化多端,随机投缘.一些人时运亨通,到老来却陷于悲惨的境地,正如史诗中普利亚莫斯地故事那样
转个豆瓣的帖 原址http://book.douban.com/review/4928395/ 关于《国富论》几个版本的对比及个人看法(兼评《最适合普通读者的《国富论》译本》) 国富论这种大块头书,又厚又贵又耗时间精力又想学些东西,自然应该挑个好版本。网上一搜索,除了零星的回答,大多是转自豆瓣一篇书评(《最适合普通读者的《国富论》译本》,http://book.douban.com/review/2119320/)。正好手头上有几个版本,便有主有辅,对照的看了半个来月,变换过几次主要阅读版本。结果发现那篇书评的作者在证明“胡长明版《国富论》是最适合读者的版本”这个论题时,某些论据和论证方法不大准确和严谨,甚至有些错误。于是乎趁着五一放假,写一下我的个人见解,采用的方法是那篇书评分隔线下逐段评论并进行适当扩展。不针对那个书评的作者,只是百家争鸣,学术讨论。如有不妥,还请各位指出。 下面是那篇书评: 最适合普通读者的《国富论》译本 2009-07-05 05:44:57 ………………………………………………………………… 评:该作者还写了篇日记,《《国富论》8个译本的粗略比较》http://www.douban.com/note/38140254/,内容相同,但标题中“最”和“粗略”给读者们的印象显然是不同的。 定义下“普通读者”,我觉得是没有正规经济学基础,但是想从书中学到东西,开始经济学入门的读者。 时间上差不多是两年前了,这期间或者说包括之前,都没有更多的人来比较版本的不同,这个……最后再说。 …………………………………………………………………… 如果不是专业研究者,建议普通读者选择人民日报出版社09年4月出的版本,胡长明翻译,是全译典藏图文本。需要学术研究的话,还是读英文原著的好。 …………………………………………………………………… 评:很遗憾,对比几个版本的正文的话,就会发现真的不是全译,是删节和意译版(注:删节指的是原文有的没了,意译指的是比如将长难句改成短句,也就是有一定程度的意译和缩写),而且处处都有。 证明有四: 1.具体例证和页数对比。 详见下文。其实这个拿两个版本,对照上几页就看出来了。 525页,写着七十万字,这个……你还有图呢。别的版本至少七百多页。至于字数,各版本自己写的从65万到100万都有,不准确,就不对比了。 2.封面。 大家可以看下,上面写的是:“亚当•斯密 原著”。原著一般对缩写本、删节本、改编本而言,可以搜一下“斯密 原著”。但是下面紧跟着就是括号里写的“全译典藏图本”…… 3.图版经典经济学书丛。 http://book.douban.com/series/3183。书后也列着八本,除《金融资本》《经济史纲》是“著”外,都是“原著”。 4.“经典阅读”书系介绍。 最前面,写着“……在凝练编译、准确压缩的基础上……” 当然该版本也有优异之处,详见下文。 另外,《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有人说那时用的英语和现在有一定区别,单词要2万+。 …………………………………………………………………… 国富论目前比较多见的有8种译本。 …………………………………………………………………… 评:其实版本好多啊,更增加了选择的难度。这个书评作者对比了8个版本也不容易,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严复《原富》是我国最初的版本,文言文,有删节。 还见过个《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全6册,双语版,245元…… 下文中我将简单评价下几个版本,来帮助大家选择。为了不给大家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只评论基本内容体系,不对手感、排版等个人因素作评论,不对出版社、书评作者等作评论。个人见解,一家之言,请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还有翻译我不大懂,大多数情况下就不主观的评价各版本整体翻译质量了。 这里先要指出看译者选版本可能有失偏颇,或者说有些权威崇拜,但不失为一种辅助的论证方法,毕竟实力在那里摆着。 …………………………………………………………………… 一是较早的商务印书馆版本,1930年由郭大力、王亚南译(王亚南曾任厦门大学校长),1972年再版。去年因为总理说自己喜欢《道德情操论》,引得出版界热捧亚当斯密的著作,上海三联书店于今年初乘势将这个版本再版推出。 …………………………………………………………………… 评:封面上写着:温家宝总理说:“《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在我心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该版本缺点汇总: 1.所用的语言是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语言,也不太适合现代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唐日松版 中译本导论) 2.“只是要作为翻译《资本论》的准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准备”而译① ①商务印书馆1972年《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中译本上卷“修订译本序言”。 (杨敬年版 译序) 3.郭大力和王亚南两位先生的译本是译给专家学者们看的,而我们想译一本给大众看的《国富论》(唐日松版 中译本导论) 我觉得语言是有些地方不太习惯,但是也不是什么大的困难,毕竟是白话文了。2、3条不清楚怎么回事……1972年版序言倒是很有时代特点。 无注释、页边提要和导读。 但是也有非常多的人觉得这个版本最好。当然和下文中的一样,我觉得很多读者判断好不好是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做出的判断,比如如果只是看了一个版本,怎样判断这本比别的版本好呢?还请各位不要盲目相信各种评论。 二位都是牛人,翻译很多经济学著作。 所以我觉得想买这个版本的读者一定要多读一下,看看风格适合不适合自己。 …………………………………………………………………… 二是陕西人民出版社,杨敬年译本。译者是百岁高龄的南开大学教授,书中引用了熊彼特的注释和导读,内容比较丰富,受到不少读者追捧 …………………………………………………………………… 评:杨敬年,著名经济学家,翻译众多经济学著作。翻译《国富论》的时候已经90岁,即1998年。该版本是我国第三个版本,也可以说是最早的现代版本。下面要联系这点。 有注释、页边提要和导读。内容确实很丰富。 书中译序原文:熊彼特自己,也不得不为《国富论》写了详细的“读者指南”; 译本除《国富论》正文外,译出了坎南的全部页边提要,选译了他的大部分注释(有星号者为斯密原有注释),另外附有全书各编及第一、二编各章的导读。 不得不说,注释、页边提要和导读帮助理解。 该版本的译序我觉得也不错,比如分析了下斯密的全部学术观点等。 收藏这个版本的人也很多。 …………………………………………………………………… 三是新世界出版社,谢祖钧 译,译者似乎对经济学的专业词汇知之甚少,翻译也比较拗口。 …………………………………………………………………… 评:谢祖钧,原长沙理工大学外语系教授。 有注释、页边提要,无导读。注释比其他版本多,因为有译者的翻译注释和对比《讲稿》的注释。 前面说他翻译了六年,2000年开始。不过这质量……不得不说是外行人啊。批的人很多啊,比如下面这个书评。倒确实是自己翻译的,不过也应该借鉴下别的版本啊…… 翻译家,作为一个职业,必定是没落的------小议谢祖钧版《国富论》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768268/ 就像上面那个书评写的,我也觉得不好理解的地方比别的版本多啊,不举例了。而且作者也不仔细啊,比如封底写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勒曾经写过一篇亦庄亦谐的文章,列举参加学术研讨会时,经常听到的语录,其中有两则是:"这个亚当•斯密早就说过!"和"亚当•斯密才没说过这个!"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把亚当•斯密当成是判别是非的标准(大概这个意思)。但导读中成了:施蒂格勒经常爱讲"这个亚当•斯密早就说过!"和"亚当•斯密才没说过这个!";在他看来,亚当•斯密是判别是非的标准…… …………………………………………………………………… 四是华夏出版社,唐日松 译,作者是北大经济学院的,此译本总体来说乏善可陈。 …………………………………………………………………… 评:要注意,是 唐日松 等/译。是好几个人分开一起译的…… 有注释、页边提要,无导读。 而且不得不说,这个版本太多地方和杨敬年版翻译很“像”了,经常是同义词或者颠倒顺序,甚至不变……而且页边提要差不多一模一样。还请大家多多对比。随便举一小段例子好了,论工资和利润随劳动和资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第一部分,第五个原因中的一段。 杨敬年版:一个普通士兵可能丧失的是什么,这是十分明显的。可是,青年志愿者不顾危险,在一场新战争开始时报名十分踊跃;尽管升迁的机会渺茫,他们在自己的青年幻梦中却描绘出千百种获得荣誉和声名的机会,而这种机会是决不会出现的。这种空虚的希望就是他们的热血的全部价格。他们的报酬不及普通劳动者的报酬,而在实际服务中他们的辛劳却要大得多。 唐日松版:一个普通士兵可能会丧失什么,这是十分显而易见的。然而,青年志愿者不顾危险,在一场新的战争开始的时候踊跃报名,尽管升迁的机会渺茫,但在他们自己的梦想中,却能描绘出千百种的获得荣誉和名声的机会,而这种机会是永远不会出现的。这种飘渺的希望就是他们热血和激情的全部价格。他们的报酬不及普通劳动者的报酬,而在实际服务中,他们的辛苦却要大得多。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唐日松版的可读性是否能代表杨敬年版的可读性呢? 还有不知为什么那么多人看这个版本,人数差了十几倍……可能是因为盗版吧,我们这盗版卖的就是这个版本。盗版猛于虎啊……尤其是这种贵些的书。 …………………………………………………………………… 五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星 译,图文删节版。资料是丰富了,原文的翻译却打了折扣。 六是北京出版社,张兴,田要武,龚双红 编译,删减版。编译和翻译,专业水准显然不一样的。 …………………………………………………………………… 评:删减版好多种。见过个国富论(精华本),中国商业出版社,活生生编成十几万字,光写结论啊。还是看能引导思考的版本好,让自己动脑筋理解。 …………………………………………………………………… 七是万卷出版公司,孙善春,李春长 译。明显是拼凑版。 …………………………………………………………………… 评:我见到的是那种超大本29.8元超值白金那个大红版本……只有正文,所以就没借。倒是真便宜。 无注释、页边提要和导读。 …………………………………………………………………… 八是人民日报出版社,胡长明 译,语言精炼生动,通俗易懂,最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版本。 …………………………………………………………………… 评:胡长明搜了一下,感觉搜到那几个人都和经济没什么关系啊……搜这个名字的书,也只有人民日报出版社同系列的《世界经济史纲》是和经济有关。 无注释、页边提要,有导读。 导读不错,批判的看待了《国富论》的优点和缺点,郭辉勤写的。不过各章导读中也有杨敬年版本的影子,比如下面这段是杨敬年版本的,胡长明版本的这一段基本都有: “第一编前三章讨论的是分工①。这是整座建筑物中最古 老的一部分,在初稿中就已完成了。而且,也许由于斯密在教 学中经常讲授它,它是《国富论》全书最精练的部分。我们知 道,该部分没有任何富有创见的东西,但却应该提到,有一点 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那就是,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 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在斯密看来,分工是 导致经济进步的惟一原因。仅仅用分工便可以说明,为什么尽 管文明社会存在着‘叫人难以忍受的不平等’,‘但文明社会中 最卑贱、最被人瞧不起的成员,却要比最受人尊敬、最勤劳的 野蛮人生活得好’。 书中语句(包括例子、含义、解释)大多经过意译和删减,虽精炼但与原文不同。胡长明版这种“精炼”,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意译的短句确实比其他版本的长难句更易于理解;另一种是删除后更难于理解,因为作者就是通过例子和解释来让读者理解的。比如第一编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中,哪种商品价格中不包含地租利润只有劳动工资,胡长明版把例子删了让我难以直观的理解。 我习惯读全本,当然有些人偏重简版,或者叫好理解版。而且该版本简的还可以,大体都有。 有图,有有人说花哨,有人说增加可读性。我倒是觉得图和文的关系不是很大。 西方经济学派源流简表做的还不错。 …………………………………………………………………… 前两个版本的译者在学术界都属于泰斗级人物,对原意的把握较为精准。可惜因为时代的原因,语言带有文言味,一些词汇的翻译也稍显老套。中间的几个版本,要么缺乏经济学理论基础,一些专业语汇使用不恰当,要么语言拖沓冗长、艰难晦涩,不知所云。只有人民日报的版本翻译得稍微精准一点,使用短句较多,读来也顺畅一些。 …………………………………………………………………… 评:第一个商务印书馆版本,那时是白话文啊,现代人看民国时期的文章大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二个杨敬年版本是98年翻译的,现代语言。 确实有外行人译的。 至于翻译的读起来费劲,除了译者水平,我在下文还提出另一种原因。 人民日报社版本的“短句”、“顺畅”是以一定代价得到的,下文详细说。 …………………………………………………………………… 这里粗略地比较一下各版本的差异: 1、其实,对正文第一句的处理,就已经显出差异。……(省略)…… 2、王亚南版本叙述制针业者的……(省略)…… 胡长明版……(省略)…… 3、从目录上也可以看出差异。前两个版本第一编的标题……(省略)…… 4、第一编中关于地租的一章……(省略)…… 5、第二编标题 ……(省略)…… 6、第二编第二章……(省略)…… 7、第二编第四章 ……(省略)…… 8、第四编……(省略)…… 9、第四编第三章标题……(省略)…… 10、第四编第九章……(省略)…… 11、第五编……(省略)…… …………………………………………………………………… 评:省略处可看原书评。前面评价各个版本的翻译时用了很多形容词,但是证明时除了1是最最开始第一句,2是第一编第一章论劳动分工第一二页的还是和白话文对比外,大多只用目录标题来对比,这样进而得出各个版本全书内容的整体翻译水平,我认为是不大严谨的。 胡长明版意译到处有,不举例了。删除也很多,比如劳动分工最后一句:“的确,同富贵人家的极度豪华奢侈相比,他的生活用品看来无疑地是极其简单而又平常的;然而,这或许又是真事,一个欧洲君主的生活用品,并非总是大大超过一个勤劳节俭的农民的生活用品,而这个农民的生活用品却总是超过许多非洲君主的生活用品,这些君主正是数以万计的赤裸野蛮人的生命与自由的绝对主宰啊。”这句挺好啊,也没有……还有很多例子和解释。随便两个版本对比几页就可以看出。 另外胡长明版也有人说翻译的不好的,见那个书评下面的评论。 看了不少评论,各个版本都有人说翻译不好,那么真的只是和译者水平有关吗?我觉得不是的,应该是原著本身长难句什么的就非常多,正如书中斯密所说的:“我将在以下三章尽可能详尽而清楚地阐明这三个问题,在这方面我必须非常诚挚地乞求读者的耐心和注意:他要耐心地考察或许在某些地方看来似乎是不必要的烦琐的细节;他要注意弄懂有些东西,在我尽可能作出充分的解释以后,这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仍然是暧昧不明的。我常常宁愿喋喋不休,以确保说得明明白白;但在我力图说得明白无误之余,一个题目由于其性质的极端抽象,可能仍然不免有些晦涩不清。” (第一编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功用 最后一段)(注:这一段胡长明版中也没有) …………………………………………………………………… 总结: 1.其实我发现哪个版本都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得对照理解。没有完全完美的,况且合不合适很多时候是相对个人来说的。而且我还没读完,也没能力把所有版本都读了并且对比。所以我就不推荐具体哪个版本了,还请各位根据个人情况和版本状况来决定吧。至于判断的准则,我在上文提出一些,仅供大家参考。 2.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信息对比不完全,使读者不能判断哪种版本更合适。在此我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对比,这样信息才能更加准确。 3.那个书评作者显然是没有恶意的。不过我想如果出版社介入,在读者信息量不全的情况下,在豆瓣或网上散布竞争对手版本的谣言……读者还是得睁大眼睛。 年少轻狂,还请各位多多指教了。 最后,如果大家觉得本文信息还有些价值,请点击“有用”,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谢谢。
收录的《国富论》经典语录/《国富论》经典语句/摘抄根
1、人天生,并且永远,是自私的动物。
——亚当·斯密《国富论》
2、我们会经常发现,在世界上具有伟大人性但是却缺乏自我控制的人,在追求最高荣誉时,一旦碰到困难和危险,就懒惰,犹豫,容易沮丧;相反,我们也常常发现能够完善地进行自我控制的人,没有任何困难可以吓到倒他们的勇气,没有任何危险能够惊骇他们,但同时,他们对有关正义或人性的全部感觉似乎无动于衷。
——亚当·斯密《国富论》
3、我们不能借着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的善行而获得晚餐,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看重。
4、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self-interest.
——亚当·斯密《国富论》
5、交换倾向出于自利的动机,并且引发了分工。
——亚当·斯密《国富论》
6、财富是交换劳动的权力。
——亚当·斯密《国富论》
7、从来不向他人乞求怜悯,而是诉诸他们的自利之心;从来不向他人谈自己的需要,而是只谈对他们的好处
——亚当·斯密《国富论》
8、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原因。
——亚当·斯密《国富论》
9、每个人都不断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当然,他所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但是,他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自然会,或者说,必然会使他青睐最利于社会的用途。这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10、世界各国的君主都是贪婪而偏私的,他们欺骗臣民,次第消减货币最初所含金属的真实分量。
——亚当斯密《国富论》
市场是看不见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