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神曲 但丁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神曲 但丁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神曲 但丁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神曲 但丁经典语录
《神曲》(意大利文:Divina Commedia),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赐名为:Divina,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全诗为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谴责教会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 全诗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诗,一共100篇。诗句是三行一段,连锁押韵(aba,bcb,cdc,……),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狱4720行;炼狱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词结束。 《神曲》梗概: 但丁以第一人称记述自己35岁时(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恶),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贪欲),一只狮子(象征野心),一只豹(象征逸乐),又一种说法是说它们分别象征教皇、法国国王和佛罗伦萨人。 他在呼救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对他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路径”。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当年但丁单相思暗恋的情人贝亚德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他描述的世界,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但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 炼狱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灵魂在这里忏悔涤罪,山分七层代表七宗罪,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为九层,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灵魂所在,经圣母允许,才能一窥圣三位一体的上帝。 在经过地狱、炼狱、天堂的一路上,但丁和所遇到的有名的灵魂交谈,包括历史上好的坏的许多著名人物,他将自己钦佩和厌恶的人物分别纳入各个部位,将教皇甚至他痛恨的一些佛罗伦萨人全打入地狱。有些详细情况《圣经》中并没有记载,是他自己发明的,但也符合逻辑。 其中也包括许多他对神学问题的见解,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世界的看法。 《与但丁讨论神曲》是中国油画家戴都都、李铁子、张安君的油画作品。其中包含一百位中外名人和三位画家自己的肖像共103人。另外,油画中还出现了金字塔、长城、巨石阵、轮子、留声机和复制羊多莉等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事物。 两者没有关联。 。
神曲 但丁经典语句
我是被一个沉重的雷声惊醒的,睁开迷蒙的睡眼,发现烟雾弥漫,往四周观看时才发觉,我已来到了地狱之谷的边缘。
那黑暗幽深的地方,响着不绝于耳的雷鸣般的哭声,我定神往底下望去,除了感到深不可测,完全无法看见任何景象。
我是被一个沉重的雷声惊醒的,睁开迷蒙的睡眼,发现烟雾弥漫,往四周观看时才发觉,我已来到了地狱之谷的边缘。
那黑暗幽深的地方,响着不绝于耳的雷鸣般的哭声,我定神往底下望去,除了感到深不可测,完全无法看见任何景象。 ————————《神曲》-地狱第一层
那山谷的边缘不断传来悲凉嚎哭的声浪,山谷里则狂风大作,永不止息。
我惊骇地发现竟有许多的灵魂无助地在狂风中向前翻滚飘荡,有些灵魂无可避免地冲撞山壁,痛苦的惨叫和凄厉的哭声……我不忍。
———————《神曲》-地狱第二层
我走进一座宽阔的坟场,密集的坟丘让地表起伏不平。棺材都敞开着,里面有烈焰燃烧,传来悲鸣之声。
走在林立的墓碑间,我想,也许有我认识的人或者曾经认识的人,正在受煎熬
———————《神曲》地狱第六层
这水源比墨还黑,滚滚流动着。我看见水底的池沼中,许多满身污泥的灵魂,他们赤着身子,非常愤怒地相互殴打,撕咬,将彼此的身体弄得残破不堪。
愤怒的人永远得不到救赎,他们只能诅咒,喊叫,在无尽的深渊里咆哮、咆哮……
————————《神曲》地狱第五层
这里一直下着冷彻心扉的寒雨,巨大的冰雹,混合着刺鼻的恶臭。
到处泥泞混浊,在昏暗的环境中,我看到一只凶猛的怪兽,它正对着浸泡在泥塘里的灵魂们咆哮。
我转身去看那些灵魂,他们遭受着怪兽的袭击,雨雪冰雹不时地打在他们身上,为了减轻痛苦,他们拼命地扭动着身体,但是,痛苦永无止境。——————————————《神曲》-地狱第三层
最后一条,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条:
黑暗中,我看到令我瞠目的景象,
两队人使尽全力滚着硕大的圆形重物,面对面相互冲刺撞击。
一方叫骂“你们为何不肯放弃?”
另一方回击“你们为何放手丢弃?”
重物撞击的疼痛,令两方发出惊人的哀嚎声。
但是,无论多么痛苦与疲倦,彼此的攻击却无法停止。
——《神曲》-地狱第四层
呜呼,奴隶的意大利,痛苦的温床,你是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孤舟,你不复是各省的主妇,却沉沦为娼妓!
在《神曲》里把自己的政教平等的观点形象地概括为“两个太阳说”:
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
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
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
圣殿变成了兽窟,法衣也变为装满罪恶面粉的麻袋
复仇女神用爪子撕开自己的胸口,击打着自己的心脏然后尖声喊叫。
1。神曲(Commedia, Divine Comedy),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Dante Alighieri, 公元1265-公元1321)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全诗为三部分《地狱》(Inferno, Hell)《炼狱》(Purgatorio, Purgatory)《天堂》(Paradiso, Paradise),谴责教会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 全诗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诗,一共100篇。诗句是三行一段,连锁押韵(aba,bcb,cdc,……),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狱4720行;炼狱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词结束。 《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假想他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游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诗中叙述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即1300年,35岁时,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 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时分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这是普照旅途的明灯。他正一步步朝山顶攀登,忽然三只猛兽(分别象征淫欲、强暴、贪婪的豹、狮、狼)迎面扑来。 但丁高声呼救。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娅特丽丝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9层。第一层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在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贪色、饕餮、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暴、欺诈、背叛),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 炼狱(又称净界)共7级,加上净界山和地上乐园,共9层。 生前犯有罪过,但程度较轻,已经悔悟的灵魂,按人类7大罪过(傲慢、忌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分别在这里修炼洗过,而后一层层升向光明和天堂。在净界山顶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隐退,贝娅特丽丝出现。 贝娅特丽丝责备但丁迷误在罪恶的森林,希望他忏悔,并让他观看表示教堂种种腐败的幻景,饮用忘川水,以遗忘过去的过失,获取新生。 随后,贝娅特丽丝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这里是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天使。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得见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之一闪,迅即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2。油画《与但丁讨论》神曲,和《神曲》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但借用了《神曲》的方法,图画是用三位作者和但丁站在旁边观看的方法,把作者认为世界上可以称做神的古今中外的人物集中展现在一张画布上。 。
复仇女神用爪子撕开自己的胸口,击打着自己的心脏然后尖声喊叫。 我走进一座宽阔的坟场,密集的坟丘让地表起伏不平。棺材都敞开着,里面有烈焰燃烧,传来悲鸣之声。 走在林立的墓碑间,我想,也许有我认识的人或者曾经认识的人,正在受煎熬 -------《神曲》地狱第六层 这水源比墨还黑,滚滚流动着。我看见水底的池沼中,许多满身污泥的灵魂,他们赤着身子,非常愤怒地相互殴打,撕咬,将彼此的身体弄得残破不堪。 愤怒的人永远得不到救赎,他们只能诅咒,喊叫,在无尽的深渊里咆哮、咆哮…… --------《神曲》地狱第五层 这里一直下着冷彻心扉的寒雨,巨大的冰雹,混合着刺鼻的恶臭。 到处泥泞混浊,在昏暗的环境中,我看到一只凶猛的怪兽,它正对着浸泡在泥塘里的灵魂们咆哮。 我转身去看那些灵魂,他们遭受着怪兽的袭击,雨雪冰雹不时地打在他们身上,为了减轻痛苦,他们拼命地扭动着身体,但是,痛苦永无止境。--------------《神曲》-地狱第三层 我是被一个沉重的雷声惊醒的,睁开迷蒙的睡眼,发现烟雾弥漫,往四周观看时才发觉,我已来到了地狱之谷的边缘。 那黑暗幽深的地方,响着不绝于耳的雷鸣般的哭声,我定神往底下望去,除了感到深不可测,完全无法看见任何景象。 --------《神曲》-地狱第一层 那山谷的边缘不断传来悲凉嚎哭的声浪,山谷里则狂风大作,永不止息。 我惊骇地发现竟有许多的灵魂无助地在狂风中向前翻滚飘荡,有些灵魂无可避免地冲撞山壁,痛苦的惨叫和凄厉的哭声……我不忍。 -------《神曲》-地狱第二层 最后一条,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条: 黑暗中,我看到令我瞠目的景象, 两队人使尽全力滚着硕大的圆形重物,面对面相互冲刺撞击。 一方叫骂“你们为何不肯放弃?” 另一方回击“你们为何放手丢弃?” 重物撞击的疼痛,令两方发出惊人的哀嚎声。 但是,无论多么痛苦与疲倦,彼此的攻击却无法停止。 --《神曲》-地狱第四层
《神曲》的伟大之处在于其“百科全书式”的诗性哲学,以第一人称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地叙述其“地狱、炼狱和天堂”之旅。
首先要了解的便是,整个《神曲》的叙述表达方式是“隐喻式”的,如果光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这部诗的话,读起来会特别奇怪,不知所云;所以一本注释丰富的译本是非常必要的(推荐译本John Ciardi,通俗点的话当选Oxford的译本,Cambridge Companion关于Dante那本是不错的introduction,耶鲁有一门公开课讲《神曲》也不错但我觉得私货很多最好自己独立读了过后参考,中文译本不太了解好像田德望版本的注释最为丰富)。
其次“地狱篇”的第一章是要着重强调的,它是整个《神曲》的一个起发点,因为但丁在开篇便有写道他开启整个旅程的原因(非常隐晦以及“中二”地表达说“啊!我正在那人生的暗无天日里苦苦寻觅着出路!”),他所遭受的困惑(理性、信仰和道德的问题),以及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理性的困境)。需要注意的《神曲》是一首诗,从但丁对诗和诗人的尊崇和赞美似乎可以看出,但丁认为,相比于冷冰冰的哲学,诗更能深入人性,直击人心,诗是一种更伟大更有力量的载体,能够影响人、改变人,以及解决他(或是所有人)所面对的人性、人生问题。
然后读的过程中可以对重要的概念(如正义、真理)和情节(如地狱之门上的那几句话)提出问题,进而思考和解读作者的用意。比如在“地狱篇”但丁对各层罪人的情感反应各不相同,其中最有趣的一点在于理解他对部分罪人产生的“pity”,因为对罪人的惩罚本质上代表着上帝的一种“绝对正义”,而对罪人的pity是否是一种对上帝的不忠诚?但丁又为何只对部分罪人产生pity,对另外一部分甚至出现过唾弃和嘲讽?人对罪人产生pity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所以到最后,这其实是一个很实际的切乎人性的问题。(为什么有时候人们会觉得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类似的思考方式在《神曲》里几乎处处可以找到。
还有是《神曲》的结构,极其的精美,整个“地狱、炼狱、天堂”以及各大“堂口”的各层设计,都是赋予了如“三位一体”“上帝之法”等神学意义的。比如“地狱篇”分层的特点和惩罚的标准,严格遵循了“罪与罚”的一一对应:如“自杀者”的罪是放弃了自己的身体,惩罚便是灵魂将“永远得不到身体”。
最后《神曲》之所以能被称作“百科全书”,还在于其解读方式的多样性。宗教研究者或者基督徒可以从神学上进行理解和感悟;文学家可以从诗的角度解读但丁叙述的手法;语言学家可以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探索意大利语的发展轨迹(那个时代的高逼格学术语言是拉丁语,用意大利语写作是有开创意义的);史学家可以从中一窥中世纪教皇统治下的政治黑暗;人类学家可以借以了解当时的民族宗教文化;哲学家可以探索的问题就更数不胜数了……等等。以及,对于非研究者而言,如上所提到的《神曲》作为一首诗,承载的是但丁对于读者的一种倾向性的引导和期望,是为了“对罪恶的社会有所益处”,“诗性的哲学”不仅仅在于满足人智力上理性上的乐趣,更在于对人的心灵产生“教化”的作用,走向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