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严经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愣严经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愣严经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愣严经经典语录
愣严经经典语句
嗯是的,还可以啦
《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蜜帝译。10卷。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一、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什么是知见立知呢?清净心本来就在我们眼耳鼻舌身意中显现。可是,我们再立一个“知”,这个“知”就是观念,或者叫意识。当我们看一切相的时候,就落入这个“知”的执着,这个执着就是无明。
二、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如果我们证入了自性,亲见自己的本来,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本来面目无二无别。而要证入自性,肯定有很多方法和途径,这些都是方便法门,没有高下之分。
三、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纵然你能暂时息灭了见、闻、觉、知,你又能内里守住这种“幽闲”;实际上呢,这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还在法尘里头。
四、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楞严经》这句话强调修行、实践的重要。意思是说:你懂的知识再多,再见多识广,倘若不去实践,付诸行动,就跟没有什么学问见识一样;如同一个人嘴里说吃,却终不能靠说来饱肚。
五、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十方如来及诸大菩萨,常住在自性寂静,楞严大定中。对于这个能见的自性,和见性所缘的各种现象,以及心理思想所发生的色相,都清清楚楚地知道有如虚空中的花,都是虚幻不实的。
六、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你的身体面貌虽然衰皱,但这个能见的见精自性,并未曾衰皱。所以知道,能变皱者才是变,见性不变,就不会皱。会变坏当然有生灭,那个不变坏的,自然无生灭。
七、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
世间一切诸修行人,现前虽能修成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即四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处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再加灭受想定,为九次第定。纵使证得这九次第定,仍未证得漏尽通而成阿罗汉圣果,皆因为执这生死妄想,误为自己的真实法心。
八、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你应当知道,这个精觉妙明的见,不从因产生,也不从缘产生,也不从自然产生。没有非,没有不非,没有是,也没有不是。离开一切分别相,即是一切诸法的本性。
《楞严经》是佛教上的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楞严经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宝典。尤其是末法时期的种种乱相,佛在本经中,几乎全都说到了!而且讲得十分透彻、明白;并且也指出各种对治之方。因此,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宝典;依此宝典,末法众生方可于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见、正解、正修行,而不被种种邪魔外道所转、所诳惑、破坏。若有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持世间,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则无有能制者。佛弟子要趁此经典尚在之良机,于菩提道深究。 《愣严经》是佛门至关重要之典籍,以释迦的兄弟阿难被罗刹女用情咒所困为引子,导出世间种种心之真相。从眼睛看到的世界开始,包括五官和意识所感知的体内体外、真幻世界,一一论述。大处尽含三千世界之形成与变迁,小处直指众生真性,普通人可以之调心除虑,修行者可以之通晓世间万般法门。在喜欢神通者眼中,此经是遍虚空诸法界的神通大全;在愿意追求解脱彻悟者眼中,此经是剖析六根种种迷惑的最佳捷径。古人有一句话:“自从读了楞严经,天下尽是糟粕书。各位有兴趣的不妨从网上下载南怀瑾先生或是圆瑛法师释义的楞严经本,想修仙的可从中找到不坏法身之秘诀,想成佛的可由此直超证悟出真性,想谈恋 爱的可以之为爱情法门(学会唯识所变这一招,大可将自己变得帅些),想发财的可用之征战商场……总之一句话,此经因论心而解天下,无坚不摧,无软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