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经典语录看山是山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天道经典语录看山是山的话,这一篇天道经典语录看山是山应该是您需要的。
天道经典语录看山是山
天道是根据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而改变的经典电视连续剧,我非常建议大家可以看看,在下看了两遍,本剧的精华之处在丁元英五台山论道。为的是‘杀富济贫’求个心安。
剧中芮小丹知道自己留不住丁元英这位高人一直在身边,所以请丁元英为其谱写一篇神话,留个念想,那就是帮助王庙村的扶贫,在这个扶贫中有2个关键就是杀富济贫,还有文化属性。乐圣总裁林雨峰的格言便是,只有矛,没有盾。丁元英的目标就放在了乐圣公司的身上,把从不设防的乐圣公司用合法的方式套入了圈套。接下来我们先来看剧中的精华,五台山论道的过程。
韩楚风拿出了丁元英写的词念到。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提出2个问题,敢问两位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的什么行呢?
丁元英,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磐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有信无证者虽不落恶果,却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得涅磐。
智玄大师又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
丁元英: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磐。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致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难能可贵,依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即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与基督,我进不得窄门,与佛,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人这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智玄大师对丁元英说:施主这样做是基于一种对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施主已经胜算在手,想必也已经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那得救之道是什么呢?
智玄大师: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诊!诊而不医,元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两人来到门外,韩楚风:佛门净地能抽烟吗?
丁元英: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
韩楚风: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之道若以次第而分,也可分为三个层面。
1、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
2、最不道德的道德,是为哲人文化
3、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不敢当,不敢当。咱们怎么也拽起文来了。可别恍恍惚惚地觉着自己也是大师了。
韩楚风笑着说:惯性,惯性!一下子有点收不住了。这趟如果不来,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你我都有谤佛之嫌。也不怕下了地狱?
丁元英:没有地狱天堂焉在啊?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你我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了着落。
韩楚风:一招杀富济贫,引出了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痛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了?
丁元英:哪里是境界,我还没有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起几滴水花而招惹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知不知道这件事要有多少舆论和多大的后果,原来是就是为了一个女人。
丁元英: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道极致,就是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韩楚风:当然可以,只是你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这个弯子绕得太大了。
丁元英: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很多看过《天道》的朋友都知道其实这一段都被删减了。或许是因为把事情说得太明白。丁元英参透了天道玄机。其实在一开始丁元英已经计划好,包括所有的后果也已经算到了,去五台山论道,只为从得道高僧口中找一个自我宽恕的一个的理由,智玄大师说好在是已扶贫为命题。故而,责必论道
其实我对这个过程有很多的看法,但是想到了一个问题,又从这个问题中又联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又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无法看透本质领会其中的精髓。如有朋友有缘看到本文还原的这个过程,欢迎留言讨论,学习。
天道经典语句看山是山
(安)(如)(泰)山 山(包)(海)(容) (表)(里)山(河) (人)山(人)(海) (宝)山(空)(回) (海)(誓)山(盟) (名)(落)(孙)山
虽然我所认识的很可能都不对,但还是很想回答这个问题跟大家讨论讨论。因为刚刚读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也在讨论类似问题。如书中所说,禅宗很喜欢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来比喻佛理。我想这个山水比喻莫不是就出自禅宗?书中的言论太晦涩难懂,我试着用自己肤浅理解来说一说大概:
佛教的中道宗提出了“二谛义” 的概念,意思是常人理解到的“道”只是“俗谛”,而高人才能理解到“道”中的“真谛”。我自己打个比方:“水能灭火”这个道理,在常人看来,就是“河水、井水之类的水”可以灭“柴火、炭火之类的火”这样的形象的道理。而高人看到的是抽象的道理:“液体可以隔绝火源和助燃物",甚至是“隔绝反应物可以停止反应”。同样一条道理,常人理解为俗谛,高人能看到真谛。
中道宗又认为,二谛义又有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这里面涉及到“有无”概念,这是非常艰深的两个哲学概念,我建议先别纠结它的涵义,纯粹把他当作“正负,前后,好坏……”之类的标签就好了。这有助于我们专心理解二谛义的三个层次:
最低的层次:
俗谛——万物是有。真谛——万物是无。(就好像说,人都是好人,是俗谛,人都是坏人,是真谛)
中间的层次:
俗谛——说万物是有的人,和万物是无的人,都是片面的,是俗谛。真谛——更高的高人认为,不要片面的说万物是有还是无,万物即包含有,也包含无,就好像没有绝对的坏人好人一样。所以压根不要对万物进行区别。这种不片面,就是真谛。或者说,非有非无,才是真谛。又或者说,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就是真谛。
最高的层次:
俗谛——不对万物进行区别,也是俗谛。
真谛——最高的高人认为,“不片面就是真谛”这句话本身,就是片面的,因为它片面的划了标准界限——“片面的是俗谛,不片面就是真谛,区别二谛的标准是片不片面”。那什么是真谛?就是——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原文如此,印度哲学,智商不够真的玩不溜)——我的理解是——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也不能绝对的说“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也不能绝对的说“不能绝对说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也不能绝对的说………………………………。现在明白了吧?反正我的理解就是——既然没有绝对,那就不用刻意,没有执念的过日子就是了。(也不要定一个类似“怎样就是做自己,怎样就不是做自己”这样的标准,因为这样又刻意了。)冯友兰说道家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什么都不干,而是“无心而为”。意思也类似这里的“不用刻意的过日子”。
但是佛学、禅宗都是出世的,它才不会像诸子百家一样以人和社会为中心,求人道,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天道。所以佛学并没有教你做人(人道),它只是教你悟天道:
悟天道的三层境界:
1,看山是山——高人认得山(形)是山(概念)。
2,看山不是山——高人知道没有绝对的山(绝对标准)。
3,看山还是山——高人不刻意看山(概念,找标准),就看山(形)好了。
我们自己可以试试用佛学里的这些天道运用到我们人道上:
1,看山是山——人有好坏之分,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永远是坏人,我们要做好人。
2,看山不是山——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不要带有色眼镜看人。但是人里面还是有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的,要尽量去掉坏的部分,培养好的部分。
3,看山还是山——人就没有什么好和不坏,刻意求好执着向善本身也是不对的(比如望子成龙反而对孩子要求太严格,误己子弟;比如斤斤计较反致眼界狭小、投资过于谨慎、穷困潦倒;比如忙忙碌碌反而导致忽视了很多转型机会、越忙越穷……)要放下标准,不要执着于一些信条,要心胸豁达,不带有色眼镜的看待事情。
安如泰山(半壁江山、重于泰山、开门见山、愚公移山、绿水青山、放虎归山、铁证如山、万水千山、调虎离山) 山清水秀(山南海北、山明水秀、山木自寇 、山盟海誓、山高水长、山珍海味、山穷水尽) 坐吃山空(地动山摇 海誓山盟、气壮山河、水色山光、表里山河、湖光山色) 登山临水 (巴山蜀水 、青山绿水、移山倒海、仙山琼阁 、跋山涉水、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