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傅雷家书经典语录父爱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傅雷家书经典语录父爱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傅雷家书经典语录父爱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傅雷家书经典语录父爱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傅雷家书经典语录父爱



是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而成的 但是《傅雷家书》里是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期望 应该是写给傅聪的吧

傅雷家书经典语句父爱



傅雷家属当中有关父爱的句子有很多的呀。

是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而成的 但是《傅雷家书》里是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期望

是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而成的 但是《傅雷家书》里是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期望 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设为好评,谢谢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在这一句中,父亲告诉儿子要敢于面对困难,在逆境中要坚强.关爱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

因为这本名著至始至终贯彻了一个母题:父爱,已及用深刻的言语解释了一些晦涩难懂的社会生活行业经验,各行各业皆可通读,受众广,经久不衰,难道不能化为经典么?

傅雷家书中有关爱附近的句子,比如说父爱如山高等的

给他的朋友极其儿子

原创:砚无声

《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集。

傅雷翻译的作品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世界名著,还有很多美学名著,如丹纳的《艺术哲学》、《论莫扎特》。

傅雷一生爱好艺术,不仅在大学中教授美学课程,同时也是古典音乐爱好者。

大儿子傅聪,也在他的熏陶之下,走上了钢琴艺术之路。

1954年,傅聪远赴波兰演奏,1955年,傅聪在肖邦钢琴大赛上,荣获第三名,从此一举成名。

1958年,傅聪因父亲被化为右派的事不满,同时也担忧自己回国的话,艺术生涯要中断。

于是,傅聪出走英国,并在那娶妻。

从此,他和父母只能靠书信互通往来。

《傅雷家书》共收录了302封家书,其中大部分为1954年到1966年期间,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信,少数为母亲朱梅馥写给小儿子傅敏的家书,以及傅雷写给儿媳妇弥拉的信件。

傅雷在本书中全然没有翻译名著时的精确、优美,反而写尽了一个老父亲的絮叨、啰嗦,事无巨细的嘱咐孩子,问儿子为什么不给自己回信。

比如: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

再比如:

长期旅行演出后,务必好好休息,只会工作不会休息,也不是生活的艺术,而且对你本门的艺术,亦无好处。

本书语言朴实无华,我从傅雷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中,感受到拳拳父爱。

1.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勇于对孩子说“对不起”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

为什么傅雷如此良心不安呢?

因为傅雷对儿子小时候要求极为严格,动辄打骂孩子。

据杨绛先生回忆,有一次她去佛雷家做客。

正在聊天时,傅雷听见楼下练琴的傅聪不好好练。

于是,他冲下楼就去打傅聪的手心。

傅雷好友楼适夷经常去佛雷家玩,有一次,他给傅聪买了一支金笔。

但傅雷以孩子年纪小,不宜用这种东西为由,扭头就把金笔没收了。

别看傅雷对朋友古道热肠、风度儒雅,可他在家里不太会控制情绪,气头上来时,他会在家里狂扔东西,从花瓶、蚊香盘、鞋子,抓到什么就扔什么。

傅聪5岁时,有一次傅雷心情不好,他抓起蚊香盘就扔到傅聪鼻子上,鲜血直流。

傅聪逐渐长大后,父子二人的冲突逐渐扩大。

1953年,傅聪和父亲一场争执后,愤而离家出走。

直到1954年,傅聪远赴波兰,父子二人关系才有所缓和。

傅雷因为自己曾经的火爆脾气,伤害了孩子,内疚至极,向儿子道了歉。

正向他说的:“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反观我们有些父母,对孩子做了错事,就是不肯道歉。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有童年阴影吗?

有个匿名用户说,我的童年阴影大部分都来自于我爸。

她上六年级时,有次晚上吃火锅,因为手滑一不小心把一点调料挤出碗外边了,然后她爸就直接把筷子特别使劲地朝她扔过来,她到现在不明白,为什么一点小错误,她爸会这样对她。

她上床待着,她爸不依不饶,一直追到床上踹她,踢她,最后他踢累了又自己去吃饭了。

还有一次,她跟爸爸去菜市场,因为过大十字路口,手里抓了一把瓜子撒了,她爸特别凶她,还要她把瓜子捡起来,当时在路中央,红灯了。

还有一次过年,他们一家去大姨家吃饭,她不小心把汤汁流在桌子上,爸爸在旁边狠狠给她一巴掌,在场人都惊呆了。

她爸为一点小事就打她,把她鼻子打流血,把她眼睛打肿了,隐形眼镜碎在眼睛里,打她后背,这些都埋在她记忆深处。

她爸打了她,却从来不跟她道歉,她感受不到亲情,和他亲近不起来,无数次不想活了,想早点脱离这个家。

多少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声道歉,却始终等不到,心中阴影密布。

勇于向孩子真诚道歉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因为他让孩子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孩子的心也会自动跟你靠近。

2.比教孩子做事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

傅雷曾对傅聪说:“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教会孩子学会做人。

傅雷教育孩子做人,主要表现在这4个方面:

1,不自满

傅雷对傅聪说:“只有不学无术或是浅尝辄止的人才会自大自满。”

他教育儿子应当无书不读,艺术家不能懒洋洋的只会幻想,浪费光阴。

谨记父亲教诲的傅聪,在盛赞面前保持谦卑。

1955年,傅聪把他参加肖邦钢琴大赛荣获第三名的好消息,告诉了父亲。傅雷自然很激动,但傅聪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这在傅雷看来,就是一个人坚强的表现。

他说:

只要你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你可以孤军奋战了,即使孤独也不怕了。

他告诉傅聪,艺术没有止境,人生也没有完美的一天,所以要夜以继日,终生追求、苦练,更要谦和有礼。

2,不为钱而演奏

傅雷始终教育儿子,不要成为金钱和名誉的奴隶。

比如,上世纪50年代后期,傅聪在音乐上已经相当成熟,也有了自己的演出事业。

但傅雷不断提醒儿子,不要成为经纪人的附庸,不要仅仅是为了钱而演奏,而应该以艺术为重。

傅雷在家书中说:“你既然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就该忠于艺术,千万别成为音乐经理人的摇钱树。他们有一千零一个理由劝你上台表演,无非是想趁艺术家走红时期,多赚几文,哪里是为了艺术着想?”

尽管傅家日子过得清苦,但傅雷认为,儿子应该以艺术为重。

3,学会理财,不被物质控制

傅雷年轻时,母亲对他的零用抓得极紧,加上他24岁独立当家,收入不丰,所以在经济上会计算,会筹划,尤其是原则性比较强。

因此,傅雷要求傅聪:既不要把物质的事挂在嘴边,又不糊里糊涂莫名其妙丢钱。

他说:

理财有方法,有系统,并不与重视物质有必然联系,而只是为了不吃物质的亏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正如日常生活有规律,并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纬二路争取更多的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来做些有用的事,读些有益的书,总之是为了更完美地享受人生。

这并不是要孩子视金钱为粪土,而是教育孩子要居安思危,锻炼意志,开源节流,才能“贫贱不能移”。

4、爱国

傅雷始终教育儿子要爱国。

1958年,傅聪从波兰逃到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让傅雷夫妇非常震惊。

1959年,他们恢复通信后,傅雷对已然身在西方的傅聪做出了几点要求,其中最核心的,是他嘱咐傅聪时刻要记得祖国,不说不利于祖国的话,不做不利于祖国的事。

傅聪牢记父亲的话,在英国闭门谢客,把自己接受采访的量降到最低。就算在有限的采访中,也完全避免敏感话题,以防被记者曲解、误会。

他向父亲保证:不说不利于祖国的话,不做不利于祖国的事,不加入英国国籍。

但是,由于傅聪要去全球各地演出,持中国护照在当时很难办理签证,1964年,傅聪在无奈下加入英国国籍。

傅雷因此数月没给儿子写信,直到傅聪第一个孩子出生,傅雷才提笔给儿子回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傅聪放弃中国国籍的难过之情。

这里有民族自尊心,也有儿子成为外国人的无奈,他反复提醒儿子:“不要被西方的物质文明淹没。”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观念是在父母的唠叨、父母的言谈举止,父母的坚持和信念中形成的。”

父亲把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放在首位,孩子为人处事就有了标准和禁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在心里有了正确判断。

3.艺术家不应该只会弹钢琴,更要成为音乐、艺术上的通才

傅雷本人在中国诗词、西方名著、美学、古典音乐等方面,无一不精、无一不谈。

因此,他能在艺术方面给予儿子很多指导。

比如,他认为音乐学系绝对不能忽视理论,要注重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同时钢琴家不应该只是钢琴家,更应该是音乐家、艺术家。

所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美术绘画,都要吸收学习,这样音乐演奏才能更上一层楼。

傅雷希望儿子不仅有艺术修养,还要胸襟阔大,多接触现实,而不是窝在房子里弹琴。

他说:

暑假里到乡下去住个十天八天,不但身心得益,便是对你的音乐感受也有好处,入境问俗,对他们的人情风俗也该体会观察。一点不接触现实,并不相宜。

傅雷要傅聪常去大英博物馆,那儿的艺术宝藏一辈子也享受不尽,为了艺术修养,他应该多去那里学习。

傅雷说:“在不损害一种特殊艺术的完整性的条件之下,能灌输一部分新的血液进去,世界的文化才能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完满,愈来愈光辉灿烂。希望你继续往这条路上前进!”

可以说,傅雷对儿子艺术修养方面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傅雷深知“功夫在诗外”的道理,知道仅仅把自己圈养在音乐修养的提升上,只能是故步自封,无法取得质的飞跃;只有在整体艺术修养的提升,才能带动作为钢琴家、音乐家的傅聪,在艺术品位和修养上的境界提升。

他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我们在《傅雷家书》中,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儿子最真挚、深切的爱,他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如何做人、如何撑大自己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坚强,骄傲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