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克劳德 莫奈的经典语录

克劳德 莫奈的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克劳德 莫奈的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克劳德 莫奈的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克劳德 莫奈的经典语录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年7月1日-1831年11月16日),毕业于柏林军官学校,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一生参加了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四次著名战役。

克劳塞维茨于1792年参加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其著有《战争论》一书。

扩展资料

克劳塞维茨的战术理论:

1、战略五大要素: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

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2、普遍的制胜因素—数量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

克劳德 莫奈的经典语句



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
1803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副官。1806年10月随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法军俘虏,翌年底获释。1809年初调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从事军事改革。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春,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法国,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在骑兵军和步兵军司令部中任职。1814年回归普军。翌年任G.L.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利尼会战。1818年5月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晋升为少将。任校长职12年,潜心研究战史和从事军事理论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监察部监察。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同年11月卒于布雷斯劳。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于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1~3卷为《战争论》,其余为战史著作。
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可是,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仍是资产阶级的中庸思想:在进步的观点中夹杂着反动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克劳塞维茨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以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指针,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首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等一系列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作了分析。
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14战争、菲特烈2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是《战争论》。
《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对于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极高评价。列宁称他为“一位非常有名的战争哲学和战争史的作家”。
然而,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克劳塞维茨,把他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系,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由于他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以在他论述具体战争时,就无法阐明战争的侵略性或正义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这些判断是正确的。但他并不理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军事学术的发展,所以他对这一点的解释是相当矛盾的。
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
克劳塞维茨是第1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
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克劳塞维茨死后出版的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后来的西方军事思想家甚至利用克劳塞维茨一些矛盾的观点,为军事思想中的反动论点进行辩护。西方把克劳塞维茨捧为“空前绝后的军事经典作家”,大肆宣扬克劳塞维茨关于夸大个人作用和认识战争充满偶然性因素的观点,特别是鼓吹他那种有关战争残酷无情的思想,为强者国家有权采用最野蛮的武力方式作辩护。
这些观点在德国反动军队中,特别是在法西斯专政时期盛行。一些现代西方思想家仍然推崇这些观点,竭力证明,帝国主义集团挑起和进行的战争和武装冲突,与剥削阶级的侵略政策毫不相干,并且把这些战争说成是“全民”的战争,甚至美化为“革命”的战争。现代帝国主义军事思想界竭力使克劳塞维茨理论遗产中的错误论点,适应他们今天的需要,这就证明了西方军事思想的局限性。

无比美好的瞬间

我不能体会她离世时克劳德莫奈的心情 现在看来这画尽是忧伤 我们总是留不住时光 就算我愿意用一切去换去

怀念大师

我。。。并不是孤单一人 我觉得自己。。。连谁也救不了。。。家人也好。。。朋友也好。。。全都。。。 思念体一无所知吗?(和卡丹裘的最后对话 圣子降临) 你就在回忆中。。。安分守纪的呆着吧!(对萨菲罗斯) 你什么都不知道。。。没有什么是不重要的! (最终幻想7正篇 萨菲罗斯杀死了艾瑞斯) (CG动画。艾瑞斯跪在小小的神坛上。我们看见她正在祈祷。她第一次抬起头来,看着克劳德。她笑了。非常美丽。镜头上移。从上空的光芒里,出现了一个黑影,迅速下降。它下降得越来越快。我们看到了,那是萨菲罗斯。他抓着出鞘的刀。他越来越快,直冲着艾瑞斯。) (他的刀刺穿了艾瑞斯的身体。) (接下来的几分钟好像有几个小时那么长。克劳德听见自己心跳动的声音……我们也是。萨菲罗斯的刀还插在艾瑞斯的身上,他看着克劳德。他的眼睛像猫一样发着光,嘴唇上带着狡猾的微笑。随着一声刺耳的声音,他拔出了刀。艾瑞斯向前倒下,眼睛因震惊而大张着……但是微笑还留在她的脸庞。然后她的眼睛闭上了。随着她倒下,她的发带松脱了,一颗小小的,闪着微弱绿光的魔石掉了下来。它在地上弹了一下,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它又弹了一下,又弹了一下。最后掉下了平台,落进了下面的湖水里。) 克劳德:"...艾瑞斯." (他轻轻的摇晃她的身体。) 克劳德:"不可能的!" 萨菲罗斯:"不用担心。很快这女孩子就会成为星球能量的一部分。接下来就是往北去。‘约定之地’在雪原的另一端等着我。然后我就会和星球融合,成为新的生命。而这个女孩……” 克劳德:"……住口。" (他低下头看着艾瑞斯,颤抖着。他突然抬头看着萨菲罗斯。) 克劳德:"自然的循环,还有你愚蠢的计划,一点意义也没有。" (他慢慢地把脸转回来,看着艾瑞斯平静的脸。) 克劳德:"艾瑞斯走了。艾瑞斯再也不会说话,不会笑,不会哭……也不会生气……" (他抱紧她的身体,低下了头。) 克劳德:"我们……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他轻轻地把她放在地上。) 克克劳德:"我们的痛苦呢?" (他颤抖着。) 克劳德:"我的手指刺痛。我的嘴唇发干。我的眼睛要烧起来了!" (萨菲罗斯第一次动了。他慢慢放下手臂,看着克劳德。) 萨菲罗斯:"你在说什么?你是想告诉我,你也有感情吗?" (克劳德很快的站起来面对着萨菲罗斯。) 克劳德:"当然!你凭什么认为我没有!?" (萨菲罗斯开始大笑。) 萨菲罗斯:"哈哈哈……别扮出一副悲伤的样子了。也没必要作出一幅愤怒的表情。" (他升到空中,看着克劳德.) 萨菲罗斯:"因为, 克劳德。你是个……" (他很快地冲上了天空。随后,掉下来一颗绿色的东西,落在克劳德脚边。屏幕转红。克劳德掩住了眼睛。) (与Boss-杰诺瓦-LIFE战斗) (屏幕转黑。) 杰诺瓦:"因为,你是个……傀儡。" 克劳德:"我是个……傀儡?" 好像有点跑题了。。。不过没关系。。。这是克劳德说话最多的一次。。。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

法国画家,印象派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莫奈:人类的本质是复印机】

说到莫奈,最先让人想到的是他的《睡莲》,据说画了两百多幅。而且每一幅睡莲都是各有姿态,可以说莫奈是最喜欢系列创作的画家了。

1883年,莫奈搬到一个叫做吉维尼的小镇,创作了第一组连作——《干草垛》系列。这个连作看着并不有趣,但是确是印象派的体现。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莫奈借干草垛在不同自然光下的变化,捕捉物体的光影瞬间,描绘光与色。

△《干草垛》,1891年,波士顿美术馆藏△《干草垛》,1891年,个人收藏△《晴天的干草垛》,1891年,苏黎世美△《日落中的草垛雪景》,1891年,芝加△《干草垛》,1890—1891年,芝加哥美△《阴天雪中的干草垛》,1890—1891年

除了干草垛,莫奈还画了许多其他的物品,杨树林,鲁昂大教堂等等并且都创作出了系列连作。可以说是莫奈的特点了。最有名的《睡莲》系列画了200多幅。其中最优秀的一幅就是一下这幅了。

△《睡莲》,1916年,东京国立西洋美术

【深情又多情,靠才华撩妹】

莫奈十分爱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米卡尔。以她为主题画了很多画。当年米卡尔十几岁的时候就作为画家的模特。正值青年的莫奈遇见的十八岁美丽年轻的米卡尔,便心生喜欢。

△《正在绣花的卡美伊》,1875年,费城△《撑阳伞的女人》,1875年,华盛顿国△《阿让特伊的罂粟花田》,1873年,巴△《穿日本和服的女子·卡美伊》,1876年

虽然生活如此幸福,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莫奈39岁的时候,第一任妻子去世了。怀着悲痛的心情为亡妻画了最后一幅画暗淡而杂乱的色彩显示莫奈内心的悲痛与伤感。之后莫奈有重新画了撑着阳伞的女人,但是模特已经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第二任妻子的女儿。

虽然生活如此幸福,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莫奈39岁的时候,第一任妻子去世了。怀着悲痛的心情为亡妻画了最后一幅画暗淡而杂乱的色彩显示莫奈内心的悲痛与伤感。之后莫奈有重新画了撑着阳伞的女人,但是模特已经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第二任妻子的女儿。

△《奄奄一息的卡美伊》,1879年巴黎奥△《撑阳伞的女人(朝右)》,1886年,△《撑阳伞的女人(朝左)》,1886年,

【日出·印象:印象派的亲爹】

△《日出·印象》,1872年,巴黎马萌谈美

莫奈还有一幅名画,叫做《日出·印象》,在第一节印象派画展上展出。本来这只是画的名字,但是评论家说:这名字够贴切,这幅画只能有一个印象。于是这个画派就被称作了印象派。

莫奈家境一般,莫奈家在街上开了小卖部为生。辍学后,莫奈遇到了欧人·布丹,一位擅长海洋风景画的画家。在并在他的指导下,莫奈开始学习在大自然的光线下画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在此之前,西方油画的作画都是在室内完成的。而户外写生是在印象派盛行的时候才出现的。在自然的光线下画画,对莫奈来说是绘画启蒙,也是印象派的起点。这是莫奈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位老师的鼓励下,19岁的莫奈进入瑞赛画院学习,认识了一群好友,也就是后面一起举办印象派画展的伙伴们。当时,他们因为敬仰马奈(真·印象派老大)而聚集在一起,讨论着马奈的作品。

△《青蛙塘》,1869年,纽约大都会艺术

莫奈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画法。色彩分割法。在此之前,西方的绘画讲究反复修饰直到看不到笔痕。而在《青蛙塘》这幅作品中,莫奈将原先应调和的颜色用短小的笔触并列并表现出来,无疑是对西方传统绘画的直面否定。

色彩分割的另一个革命性的关键点是,不调和颜料,直接使用颜料管中挤出的颜色作画。即利用微调和的颜色反射出的光在人们视觉中产生的“视觉混合”,跟现在的四色印刷是一个原理。因为颜料越混合,颜色就越暗浊。而印象派则追求的是在明亮的外光下作画,捕捉顺溪万变的效果。——《美术馆里聊怪咖》

作画列表

《青蛙塘》,1869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日出·印象》,1872年,巴黎马萌谈美术馆藏

《正在绣花的卡美伊》,1875年,费城巴恩斯基金会画廊藏

《撑阳伞的女人》,1875年,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

《阿让特伊的罂粟花田》,1873年,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穿日本和服的女子·卡美伊》,1876年,波士顿美术馆藏

《奄奄一息的卡美伊》,1879年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撑阳伞的女人(朝右)》,1886年,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撑阳伞的女人(朝左)》,1886年,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干草垛》系列,1890—1891年

《睡莲》,1916年,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藏

秋实展览介绍系列 | 艺术历史系列 | 艺术大师系列

欢迎关注

  克劳塞维茨
  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
  1803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奥古斯特亲王副官。1806年10月随亲王参加奥尔施泰特会战时,被法军俘虏,翌年底获释。1809年初调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任总参谋长兼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G.J.D.von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沙恩霍斯特从事军事改革。1810年秋任军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1812年春,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法国,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而辞职,转到俄军,在骑兵军和步兵军司令部中任职。1814年回归普军。翌年任G.L.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利尼会战。1818年5月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晋升为少将。任校长职12年,潜心研究战史和从事军事理论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监察部监察。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同年11月卒于布雷斯劳。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于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1~3卷为《战争论》,其余为战史著作。
  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可是,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仍是资产阶级的中庸思想:在进步的观点中夹杂着反动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克劳塞维茨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以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指针,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首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等一系列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作了分析。
  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14战争、菲特烈2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克劳塞维茨的主要著作是《战争论》。
  《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对于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极高评价。列宁称他为“一位非常有名的战争哲学和战争史的作家”。
  然而,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克劳塞维茨,把他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系,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由于他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以在他论述具体战争时,就无法阐明战争的侵略性或正义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这些判断是正确的。但他并不理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军事学术的发展,所以他对这一点的解释是相当矛盾的。
  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
  克劳塞维茨是第1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
  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克劳塞维茨死后出版的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后来的西方军事思想家甚至利用克劳塞维茨一些矛盾的观点,为军事思想中的反动论点进行辩护。西方把克劳塞维茨捧为“空前绝后的军事经典作家”,大肆宣扬克劳塞维茨关于夸大个人作用和认识战争充满偶然性因素的观点,特别是鼓吹他那种有关战争残酷无情的思想,为强者国家有权采用最野蛮的武力方式作辩护。
  这些观点在德国反动军队中,特别是在法西斯专政时期盛行。一些现代西方思想家仍然推崇这些观点,竭力证明,帝国主义集团挑起和进行的战争和武装冲突,与剥削阶级的侵略政策毫不相干,并且把这些战争说成是“全民”的战争,甚至美化为“革命”的战争。现代帝国主义军事思想界竭力使克劳塞维茨理论遗产中的错误论点,适应他们今天的需要,这就证明了西方军事思想的局限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世界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威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