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安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句子迷

安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句子迷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安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句子迷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安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句子迷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安卡列尼娜经典语录句子迷



安卡列尼娜经典语句句子迷



为什么《安娜·卡列尼娜》有趣

作者/阮汉樑

[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

Chapter1:为什么这本书有趣!

《安娜·卡列尼娜》全书八九百页,是小说中的巨型怪兽。有个朋友听说我尤其崇敬《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开玩笑地概括,它大体是“一个女人出轨,最后还死了”的一个故事。当然我们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安娜》之后很少有人再谈《包法利夫人》,反而愿意说它相比之下更像情色小说,这是事出有因的。

托尔斯泰的世界是广大的,他用了六年的时间,六次重写《安娜·卡列尼娜》。他第一次写的时候,安娜是刻薄,让人讨厌的,而她的丈夫则极其正直。但到了书店里的成稿,我们看完之后反而觉得每个人都值得同情,值得我们去理解,去爱。这是神乎其神的。

我试给大家分享一段描写主人公安娜,与她注定要爱上的伏伦斯基第一次相遇时的段落,看看能不能勾起大家阅读的兴趣!

在小说的开头,安娜的哥哥因为与孩子的教师发生了恋情被夫人发现,家庭运作几近停滞。此时我们得知,安娜正动身要来到哥哥家,目的是要修复夫妻二人的关系。直至此处,大家都在谈论安娜,作为读者的我们却未见其人。正当所有人都等待安娜的出现的时候,托尔斯泰把对主人公的第一次正面描述,设计于伏伦斯基在车站与她的不期而遇:

伏伦斯基跟着列车员登上车厢,在入口处站住了,给一位下车的太太让路。伏伦斯基凭他丰富的社交经验,一眼就从这位太太的外表上看出,她是上流社会的妇女。他道歉了一声,正要走进车厢,忽然觉得必须再看她一眼。那倒不是因为她长得美,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所显示的风韵和妩媚,而是因为经过他身边时,她那可爱的脸上现出一种异常亲切温柔的神态。他转过身去看她,她也向他回过头来。

她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闪闪发亮的灰色眼睛,友好而关注地盯着他的脸,仿佛在辨认他似的,接着又立刻转向走近来的人群,仿佛在找寻什么人。在这短促的一瞥中,伏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命力,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

作者虽以第三人称的笔法,却带着我们随伏伦斯基的目光,透过他的观察,去认识安娜的模样。此时,伏伦斯基的个性,以及安娜最为动人的侧面都展露无遗。给人让路的伏伦斯基很有教养,也善于替别人考虑。我们还能看出,伏伦斯基是敏感的,他似乎一眼就能判断他人的社会背景,交谈方式,或许甚至还能看出职业和兴趣。他是善于发现美的,而与普通的花花公子不同,他还能看出那些非比寻常的美。除此之外,我们还从书中得知他外表十分英俊,非常有钱,交游见识甚广,跟什么人都能打交道。这样一个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大方雅致的男人,很容易让人把其余所有最好的特质和期许,都加诸在他的身上¬——哪怕他在实际上,可能并不如别人所愿的那么完美无缺。

那么安娜呢?

她无论站着还是坐着,在任何一个房间里,她都会成为你在最后唯一注意到的人。如若她从你身边走过,你的记忆就只剩下她的气味和温度。而你深知,“风韵和妩媚”根本无法形容她对你的整个世界所造成的影响。

一个喜欢你的人,她在不经意间看你的眼神,不是轻易可以形容的。人一生若有幸看到过,似乎在余生中经受再大的苦难,也难再有底气抱怨。那种眼神在眉目之间带着亲昵,乃至于信任……整个面庞可以在一瞬间变得如此专注——有那么一瞬间,心情放松的安娜还没有反应过来要去约束自己,而这就是她面向心爱的男子所流露出的神情。但是,她很快便注意到自己的心绪,目光“转向走近来的人群,仿佛在寻找什么人”——那已经是她羞涩而娴熟的掩藏。

安娜的一次走近,擦肩而过,回头和微笑——这里的每一个刹那,无不散发着最为灵动的生命力,她的整个身体都流溢着最伟大的生机。然而,她却“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为什么?为什么她要压抑那份最迷人的闪光和活力?我们不知道,而这份自我抑制,却让人更加好奇、怜爱、更加无可救药地着迷。

Chapter2:一个破碎的社会

下面我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小说的时代背景。

俄罗斯这个国度自彼得大帝以来,就有一根“移风易俗”的情节。他们在板块的末段面朝南边包括欧洲和中东的整片大陆。那种“自知不在世界中心”的情绪,促使他们一定要向外观察、向他人学习。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时值以英法为首的西欧国家猛烈变动之年。这些国家在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全民教育、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改革,既带动也反映着当时社会风俗的快速变迁。这些消息传到俄罗斯,迫使他们作出回应——别人已经不按老的一套办事了,他们已经走到了更新的地方。我们要怎么办?

但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这么多新发展,新动向,我们应该学哪些,不学哪些托尔斯泰在书中形容俄罗斯“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他深刻地意识到俄罗斯必须以崭新的方式走出农奴制时代,于是一次次地陷入有关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反思。但是,之所以问题没有清晰的答案,其核心在于:“有什么样的标准可以指导判断?”对于这个问题,各有各的想法与坚持。

这是一个思绪碎乱的社会。本来坚固牢靠的所有东西,都开始松动、摇晃。这让人想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书本将代替教堂。在这样的情境下,敏感的托尔斯泰捕也捉到那种可怕而充满生命力的摇晃——贯穿这个碎散的社会的,是那浑身流溢着兽性、而不可阻挡的“变动感”。

托尔斯泰以火车、钢铁和铁路的意象来指出这种来自西方、庞大、充满噪音、既冰冷又炽热、使人颤栗、非自然的庞大生命力。涂上厚厚一层黑漆的蒸汽火车,浑身包裹的却似乎是滚烫通红的能量,时刻等待着无节制的喧嚣与释放。火车的外表狰狞嚣张,这个庞然大物前所未见。它以温度和声音压制着周围的一切,一旦运动起来,火车前方的空气都仿佛变得稀薄。火车每个部件的设计都为了让它驶向前方,而一旦登上火车,你会开始不知道下一刻会被带到何处——不论如何努力睁大双目,也没人清楚远方是否还有轨道,而有轨道的地方又是否值得到达。

钢制的滚轮携着俄罗斯整个国家,勇猛地跃入一个一切都史无前例的世界。这个新世界之中若有规则,也必将饱受猜忌与怀疑。这就是托尔斯泰为安娜·卡列尼娜设置的舞台。

Chapter3:《安娜·卡列尼娜》的核心

八九百页的一本小说,大家说它是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一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的核心是什么?

托尔斯泰曾给人讲过:

我所有的作品,其创作的来源都在于一种需要——我需要把那些本身就相互连结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是,这里面的每一个想法,一旦从这些诸多连结中抽取出来,就会完全失去它的意义,甚至变得一文不值。这些想法之间的连接,究其本质,不是另一个想法,而是完全另外一种东西。用语言来直接描绘想法之间的链条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方式就是间接地去形容它——通过画面、行为、情景的描写。

我觉得这整部书的要再现的那个链接,其主题就在于“分裂与统一”。托尔斯泰在真的写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说:“要写好一本书,你必须爱上它的基本想法,而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我爱上了‘家庭’这个想法。”

家庭本身就是“分裂与统一”的一个很强力的象征,我们或许从李安早期的电影里也能看出来。而就像托尔斯泰所说,“分裂与统一”是一个想法结构套路:有很多不同组的想法之间,其链接都和这个套路是同构的。比如说,“人类”到底是由个体堆叠而成的——“人类”不过是一个很多很多,各各不同的“人”所组成的集合;还是说,人类本身是一个统一的东西,而我们都是其中的成员,各自取得了“人类整体”中的不同部分?又比如说,我们举一个更加生活的例子,我们吃饭都是因为饿,饿了之后想吃的东西,每天都不一样。我们有时候想吃麻辣烫,有时候想吃火锅,有时候特别想吃肉串,但有的时候极其想吃方便面。我们饿的感觉是脱离于我们具体想吃什么的,而最后无论想吃什么,都是饿的一种表达。饿统一着所有想吃的不同东西,后者是分裂的,前者是统一的;而这两者之间是分离的,合不上的。这就是分裂与统一。

安娜浑身都散发着庞大的生命力,但这种生命力需要有所表达,才能形成具体的行为,才能被人理解,才能和这个世界发生关系。行为的准则和规则,是与生命力无关的,它是需要人去学习、去遵循的。而有的时候,这些行为的语言,是压制人的生命力的。我们多大程度上要考虑这些以象征的方式结构的人类行为语言,多大程度上要保存我们自身的生命力,就是道德考量的全部内容。

什么是生命力?生命力就是人心中那股纯然无分的光能——那股可以在双眼紧闭时,于身体之内生产出光明的能量——这股光明似乎再无源头,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所在!

正是这股纯纯的光与力,在其不断自我迸发、自我更新的过程中,使我必须以最为热切、最翘首以待的方式,去拨开下一秒钟的世界——每一个即将成为过去的当下都似要将我压制、碾平,而身体,唯有我的身体,在迫使我必须再次延展,绽开,或者死去——我的身体催逼着要我跻身进入时空前方的裂缝,让自身再次得到释放,展露于那个尚未到临的未来。这种迫不得已的,属于生命的前进,究其来源,我们便称之为生命力。

安娜浑身散发的生命力,是她最迷人的地方。她循着自己体内那股源源不断的力量,爱上了两个人。爱就是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对方的一切肢体感官、携其一切思绪、记忆与性格,所带来的一切感受,都在自身内部绽出,这就是爱的感受。我们相信安娜曾经是爱上过,或者认定自己应该爱上她的丈夫卡列宁的。而爱上伏伦斯基,让她这种敏感的,体会别人内心和心绪的能力更加强烈,更加决不能忽视。她不可能离开卡列宁,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离开会给卡列宁带来的伤害。

卡列宁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他浑身只有以象征和语言构织的道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没有多少生命力可言。这压抑着安娜,让她活不下去。安娜在一段独白中说:“他们都说:他是一个笃信正教的人,有道德的人,正直的人,聪明的人;可是他们没有看到我看到的一切。他们不知道,八年来他是怎么样扼杀了我的生命的,他扼杀了我心里一切有生气的东西——他,他连一次也不会想到,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一个需要爱情的女人。”她和卡列宁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是一段误会,而爱上伏伦斯基的那个时刻,似乎才是她真正获得生命的时刻。安娜爱上伏伦斯基,乃是命中注定。

但是爱着两个人,同一种感情有着自我分裂的表达,这是社会所不允许的。社会上的人都爱评头论足,他们以那些和生命本身毫无关系的象征和语言,美其名曰道德,打压安娜,剥夺她的生命。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安娜将外在的分裂内化成罪疚,最终死在火车的钢轮之下。

生命力的彰显,道德的制约,哪个更有道理?生命力需要有节制、有体系和结构的表达。但这些体系和结构,往往又过分压制那份精纯、跃动的生命力。这就是人类生命的悖论——我们既是人,又是类——我们要进入组织社会,又要在组织社会中生活。

Chapter4:上帝一般的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的文笔显露出一种动人的“玉色”:他的文字平平静静,字里行间散发着一股暖意。无论是人物心理、行为,还是场景,托尔斯泰的描述都十分细腻,但他刻画的纹理却都繁而不复,落落大方;行文整体清透而稳重,没有一丝娇媚。

托尔斯泰在评论小说这个媒材的时候曾说,“写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故事,往往在文中你看不出作者同情的是谁”。的确如此,读了托尔斯泰的小说,会感觉所有角色都像一个大乐章中的音符,而作者本人就像夜幕和微风一样,把所有生灵都一一托在手心之中。有评论家将托尔斯泰的行文方式与荷马史诗相比较,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他下比有如上帝看待世间一样,托尔斯泰是第三人称写作之王。

把托尔斯泰小说中的角色放在同一张桌子上,会有读《庄子·齐物论》一般的感觉。一切评判,一切高低、善恶、美丑,全都一笔勾销。托尔斯泰自己曾说:“有人徒劳地把人想象成为坚强的,软弱的;善良的,凶恶的;聪明的,愚蠢的。人总是有时是这样的,有时是另一样的;有时坚强,有时软弱;有时明理,有时错乱;有时善良,有时凶恶。人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是某种变化着的。有时堕落、有时向上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