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想要阅读余秋雨有一本经典语录,想要了解余秋雨有一本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余秋雨有一本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余秋雨有一本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余秋雨有一本经典语录
散文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霜冷长河》 《千年一叹》
《行者无疆》 《寻觅中华》 《何谓文化》 《摩挲大地》
《借我一生》 《我等不到了》
学术
《戏剧理论史稿》 《戏剧审美心理学》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艺术创造工程》 《中国戏剧史》 《艺术创造论》
余秋雨有一本经典语句
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新作: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2010年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1.马行千里,不洗尘沙。(余秋雨)
2. 万里江山可以易主,文化经典不可再造。(余秋雨)
3.天下最大的烈火,总是由最小的草梗点燃。(余秋雨)
4. 一个真正的旅行者,只需要一张行军床。(余秋雨)
5.看似荒山,却是文薮;看似全无,却是大有。(余秋雨)
6. 人文难守,唯有祭拜,如酒酹地,如泪留痕。(余秋雨)
7.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余秋雨)
8.其实,火山也是一个废井。它的冷眼,连地球都不寒而栗。(余秋雨)
9.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余秋雨)
10. 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余秋雨)
11.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诗来歌往的乐土。(余秋雨)
12.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余秋雨)
13. 一切装腔作势的深奥,自鸣得意的无聊,可以诓骗天下,却无法面对孩童。(余秋雨)
14.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美才能永恒。(余秋雨)
15.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把绳索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余秋雨)
16.最美丽的月色,总是出自荒芜的山谷。最厚重的文物,总是出自无字的旷野。(余秋雨)
17. 历史留下了太多交融的缝隙,让一切冠冕堂皇的对仗,都成了自欺欺人的表面文章。(余秋雨)
18.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反而是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余秋雨)
19. 因尊严,万事万物才默然自主,悄然而立;因自立琳琅世界才有迹可循,有序可寻,没有尊严,世间便是一个烂泥塘。(余秋雨)
20. 总有人在路边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余秋雨)
21.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余秋雨)
22.人类最勇敢的脚步,往往毫无路标可寻;人类最悲壮的脚步,则以白骨为路标。(余秋雨)
23.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 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24. 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是它的毛病所在。(余秋雨)
25.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老庭院里厮磨,这就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余秋雨)
26. 人类精神的起点和归宿,都是童话。不同的是,天真的孩子常常把童话看成真事,智慧的老人喜欢把真事看成童话。(余秋雨)
27. 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余秋雨)
28. 人家在制造枪炮,他们(瑞士人)在制造手表,等到硝烟终于散去,人们定睛一看,只有瑞士设定的指针,游走在世界的手腕上。(余秋雨)
29. 任何文明的洞窟,不管藏有多少实物,冠有多少美名,总有一个开启它的小小钥匙孔,中华文明的钥匙孔,叫君子。(余秋雨)
30.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余秋雨)
31. 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像都生气勃勃。(余秋雨)
32.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余秋雨)
33. 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余秋雨)
34.就城市而言,如果所遇所见都年轻亮丽,那一定是火候未到,弦琴未谐,这就像写作,当形容词如女郎盛妆、排比句如情人并肩,那就一定尚未进入文章之道,文章的极致如老街疏桐,桐下旧座,座间闲谈,精致散漫。
35. 直到近代,吴侬软语与玩物丧志同义,理由是简明的:苏州缺少金陵王气,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礼拜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书法过于流利,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余秋雨)
36. 旅途中的文化感受,不必如此拥挤、如此密集、如此迫不及待地表达出来。让自己的笔多描述一点自然景物本身,就会更大气。走在这样一条奇异的路上,我们的合适身份应该是惊讶而疲倦的跋涉者,而不宜是心思很重的读书人。(余秋雨)
37. 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终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中,短短几句话,让你大惊失色,引为莫逆之交,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余秋雨)
38.人类,伟大而又无奈。只要时时仰望太空,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两个字:善和爱。我们因此而还能跋涉,因此而还有喜乐,因此而还叫人类.既叹行路难,又作逍遥游;身寄星云,爱及八荒;虽然微若蚁蝼,却也圆融安详——能够如此,善的境界也就成了美的境界。(余秋雨)
39.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的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
40.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余秋雨)
1.我写作很多好句子,也整理过很多优美句子,已经形成作文文档,如果需要请加微信:yuwenlizhaizhu
2.也推荐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中高考作文
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电视名人、节目特邀主持人,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专业从事散文、艺术理论的写作,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1月22日,余秋雨获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文化贡献奖。
1.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止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并不陡峭的高度。
2.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3.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4.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的还是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是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够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5. 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6. 水看似温柔无华,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发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7.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8. 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
9.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1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11. 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长的衬垫。
12. 面对诬陷不要反驳,不要申诉,不要企图与诬陷者对话,不要企图让旁观者怜悯。没有阴影的高楼一定还未曾建造,没有藤缠的大树一定还气节未到。
13. 该庆幸的是,年岁还轻时光未老。怕只怕杜鹃过早鸣叫,使百花应声而凋,使荃薏化而为芽。
14. 一切伤口都保持着温度,一切温度都牵扯着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唤着愈合,一切愈合都保留着勉强。
15. 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16. 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够有一种苦涩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
17. 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停地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自我耗损,而再耗损。
18. 一切达观都是对悲观的省略。
19.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20. 人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还有无限的可能。
21. 如果忘记了善良和仁慈,只知一味地与别人争夺成功,那才叫真正的平庸。
22. 以一种色调贯穿始终,比色彩斑斓的人生高尚得多。
23.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
24. 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
25. 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26. 友情的败坏,是从利用开始的。
27.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撕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柔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般蹀躞。,以此为归。
28. 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
29. 谁都有千言万语,谁都又欲哭无泪。
30. 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健身与时间是韵味。古罗马除气势外,还有足够的韵味,是它的气势,沁水笼雾,千年不燥。
31.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32. 人世间总有一些不管时节,不识时务的人。正是他们对时间的磨逝,留下了时间的一份尊严。
33. 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于美才能永恒。
34. 他因深厚而沉默,或许深厚正是沉默的原因。
35. 青春的力量无可压抑,即便是地狱也能变成天堂。
36. 一连串无可超越的绝情,一重重无与伦比的壮美,一系列无法复制的伟大,包围着你征服着你粉碎着你,又收纳着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却是另一个你。
37. 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38. 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39.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再琐碎装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单的铿锵有力。
40. 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41. 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辉煌,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42. 还历史以真相还生命以过程。
43. 胆大包天的现代人,在历史和自然面前,要懂得谨慎。再高亢的歌咏,怎么敌得过撒哈拉的夜风在金字塔顶端的呼啸声。
44. 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高贵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
45. 善良,这是一个最单纯的词汇,又是一个最最砸的词汇,它浅显到人人都能领会,又深奥到无人能够定义。他与人终生相伴。但人们却很少琢磨它追问他。
46. 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又总是振振有词,千古皆是。
47. 思念中的一切都比现实美丽。
48. 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错了。
49.时间的力量,只能靠着体力慢慢去爬去体会。不能拿这一张照片轻松的去看,一轻松全都变味。
50.我们一生最花力气维护并始终为之奋斗、为之苦恼的东西,往往并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新作: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2010年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戏剧审美心理学》。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寻觅中华》《我等不到了》《从北大到台大——中华文化47堂课》《何谓文化》。
其他为选编、异名。《我等不到了》是《借我一生》的新构版。
1、《戏剧理论史稿》
在1983年出版,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是余秋雨先生的首部学术著作,也奠定了他在戏曲界的地位,为日后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打下了基础。
2、《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写作期间,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职务,不再上班;同时写作又与考察联在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3、《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是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该书是散文集,也是余秋雨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转变。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霜冷长河》,余秋雨从历史的大话题转向了历史的小话题,在《霜冷长河》中历史已不再是文章的主体。在经历种种尝试之后,探讨生命成为了文章的主题。
4、《戏剧审美心理学》
《戏剧审美心理学》在我国第一次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曾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该书熔戏剧理论、美学、心理学于一炉,鲜明地提出大家都来重视、研究观众的审美心理。 戏剧、电影的观众是“上帝”。
5、《冰河》
《冰河》是2014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著名作家余秋雨。该书讲述了孟河为报恩情冒名代考,却中了状元,引出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意外和磨难的故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秋雨
余秋雨经典语录 〔作者:余秋雨 转贴自:余秋雨在线 发布时间:2005-11-19 11:35:49 点击数量:817〕 ●至今记得初读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卑微者的财宝》时所受到的震动。他认为,一个人突然在镜前发现了自己的第一根白发,其间所蕴含的悲剧性远远超过莎士比亚的决斗、毒药和暗杀。 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开始我深表怀疑,但在想了两天之后终于领悟,确实如此。第一根白发人人都会遇到,谁也无法讳避,因此这个悲剧似小实大,简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决斗、毒药和暗杀只是偶发性事件,这种偶发性事件能快速置人于死地,但第一根白发却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的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 ——《关于年龄》 ●谁也不要躲避和掩盖一些最质朴、最自然的人生课题如年龄问题。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灾难,比之于韶华流逝、岁月沧桑、长幼对视、生死交错,都成了皮相。北雁长鸣,年迈的帝王和年迈的乞丐一起都听到了;寒山扫墓,长辈的泪滴和晚辈的泪滴却有不同的重量。 ——《关于年龄》 ●人类最爱歌颂和赞美的是初恋,但在那个说不清算是少年还是青年的年岁,连自己是谁还没有搞清,怎能完成一种关及终身的情感选择?因此,那种选择基本上是不正确的,而人类明知如此却不吝赞美,赞美那种因为不正确而必然导致的两相糟践;在这种赞美和糟践中,人们会渐渐成熟,结识各种异性,而大抵在中年,终于会发现那个“唯一”的出现。 但这种发现多半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他们肩上压着无法卸除的重担,再准确的发现往往也无法实现。既然无法实现,就不要太在乎发现,即使是“唯一”也只能淡然颔首、随手挥别。此间情景,只要能平静地表述出来,也已经是人类对自身的嘲谑。 ——《关于年龄》 ●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 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 ——《关于年龄》 ●老人歌颂青年时代,大多着眼于青年时代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他们忘了,这种可能性落实在一个具体个人身上,往往是窄路一条。错选了一种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 说起来青年人日子还长,还可不断地重新选择,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由种种社会关系和客观条件限定在那里,重新选择的自由度并不是很大。“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处处发生,只不过多数失足看起来不像失足而已。 ——《关于年龄》 ●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打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 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 ——《关于年龄》 ●历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颂青年来弘扬社会的生命力。但这里显然横亘着一种二律背反:越是坚固的对象越需要鼓动青年去对付,但他们恰恰因为年轻,无法与真正的坚持相斡旋。 他们刚刚放下历史课本,又何曾体察过历史苍凉的内涵?他们随口谈论社会,又何曾了解过民众的质朴需求?他们得意地炫示文化,又何曾思考过文化的原始使命?把学生的历史使命压在他的肩上,不太公平。如果对他们一边加压一边怂恿,只能使他们变成一堆扭曲的形体和尖利的声音,这是我们在“文革”初期早就看到了的。 ——《关于年龄》 ●青年时代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我想一切还是从真诚的谦虚开始。青年人应该懂得,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已经精精彩彩、复复杂杂地存在过无数年,我们什么也不懂,能够站筝脚下的一角建设一点什么,已是万幸。 如果刻苦数年,居然从脚下扎下根去,与世界的整体血脉相连,那也就使自己单薄的生命接通了人类。应该为这种接通而惊喜,试想区区五尺之躯,接通于千年之前,接通于万里之外,正是这种接通使自己领略崇高,问津壮丽,体验多元,哪能值得骤然变脸,扯断这些接通,不分青红皂白,你死我活地批判起来?这种谦然安然的生态,也可免除青春生命的无谓浪费,让青年人有可能欢天喜地地活得像青年。 ——《关于年龄》 ●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关于年龄》 ●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 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 于是,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 ——《关于年龄》 ●中年人一旦有了当家体验,就会明白教科书式的人生教条十分可笑。当家管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着新问题,除了敏锐而又细致地体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开每一个症结,简直没有高谈阔论、把玩概念的余地。 这时人生变得很空灵,除了隐隐然几条人生大原则,再也记不得更多的条令。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人生状态,既有很大的幅度,又有很大的弹性。 ——《关于年龄》 ●中年人的坚守,已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他们变得似乎已经没有顶在脑门上的观点。 他们知道,只要坚守着自身的人格原则,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可相容相依,一一点化成合理的存在。于是,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敌人也没有太多仇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 ——《关于年龄》 ●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态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他永远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 ——《关于年龄》 ●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记了自己是中年。 ——《关于年龄》 ●老年是如诗的年岁…… 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想来难理解;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准,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诗。 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 ——《关于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