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中最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六祖坛经中最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六祖坛经中最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六祖坛经中最经典语录
六祖坛经中最经典语句
是万法归一,而这个“一”无处不在。哲学是历史的精华,佛法属于哲学的精华,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整体上看,不可分开,要以这个“一”为一切基础。只有在“地狱”里历练过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能力,《楞严经》是给你详细解释这个“一”是什么,《法华经》是告诉你“一”该怎么用。净土三经要到最后才能看懂。南无阿弥陀佛
其实末学走进佛学也日子很久了。惭愧的我没有自己的意见来回答,只是看经典和佛书而引用一下。佛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是:一个觉。一个是迷。佛教的真正精髓就是:六个字或者四个字: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六字或是四字都含摄了三藏十二部等所有的经书,若说到具体经典的精髓。三藏十二部那么多经典都是一个意思,只是修行的方法不同。佛只是把自己体会(真正开悟)的事实过程去告诉众生开悟。(阿弥陀经)是佛不问自述的一部经典。也直指末法时期的修行要典,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是一个意思。一个是小本,一个是大本。自古至今,大德,等佛菩萨基本全是念佛成就无上菩提。多看看印光大师文钞:莲池大师的,六祖坛经等过去的大德语录等疏钞。成就最快,最稳当的就是净土法门:::念佛法门。其他的太难成就。阿弥陀经说的很清楚。阿弥陀佛。希望给善知识带来方便。惭愧人士。祝福您二六时吉祥。有的说法无高低皆为平等。一切都是方便说,其义理深奥。不可执着文字。合十!!!!
莲池大师说: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八万四千法门饶与别人行。(义理)
佛教的精髓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陀讲经49年讲了无数的经典,但都是围绕“四圣谛”、“十二因缘”而说的,而这些的目的就是证果、大彻大悟。其实只要证得阿罗汉果就已经解脱了,至少了却分段生死,不用再轮回了。
具体说哪部经最能凸显出佛教的本质和精髓没办法回答,所有的经典都是枝叉,主干是四圣谛、十二因缘,但要想直接从主干入手困难可想而知,所以推荐选择一部经典深入再深入,直达主干您就成就了,建议您看看金刚经、心经、楞伽经,这些经是直指心性的;如果想修持建议您看看楞严经、禅秘要法经,如果不懂可以看看圣严法师、弘一法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南怀瑾老先生、莲池大师等的言论、著作。不要期望捷径,所有的弯路都是必须要走的,这辈子没走弯路是因为前世已经都走过了。成佛之路是漫长又艰辛的,当然这是对于凡夫而言。
以上言论均是个人观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一、推荐郭朋的<坛经校释>,说敦煌本兼及坛经版本流变。二、坛经的文本演化堪比道德经。倒推出原始祖本几不可能另,转: 当初,《六祖坛经》似乎只许可有限的几位入室弟子抄写受传,其后不久,到其法孙弟子时代,由于以六祖为祖师的新的禅教运动的迅速发展,作为其开山祖师的语录,遂广为一般弟子所习读。在质与量上,禅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从唐末五代到宋朝就更为显著。随着禅宗史的发展,《六祖坛经》的本文也在发生变化,其在各时代的异本之多,在禅宗文献中也是极少见的。从现存最古的敦煌本(约七八○年时期的)到广为一般人所阅读的明版系统的流行本,其数量已经超过十种。现存最古的敦煌本是我国的矢吹庆辉于大正末年在伦敦调查大英博物馆所藏斯坦因搜集的敦煌文书时发现的。最初,在昭和三年(1928年)发刊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八卷中刊登了其校订本,昭和四年出版的《鸣沙余韵》上发表了这本书的全部照片。其后不久,到了昭和九年,铃木大拙又对照《兴圣寺本六祖坛经》及《神会语录》等重新校订,由森江书店出版。《六祖坛经》在唐代时就已经被我国的圆仁(794—864)和圆珍(814—891)传到日本。这可从他们的取经目录中查知。但不幸的是,今天未能见到其本文。现在,以矢吹发现的敦煌本为最古。由此书可知唐代《六祖坛经》的特点是不分卷而总写的一卷本,从内容上看,也是只给继承南宗佛法的入室弟子的传授本。
一、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谤信永无迷,莫学驶求者,终日说菩提。 ——《坛经》
了解三身是自性本具,就应该明白四智。并没有离开听和视的缘,而能直超佛法界;我现在说给你听,你不要学向外驰求的那些人,那就不会再迷惑而像一般世俗人终日说菩提。
二、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坛经》
戒:戒律,即防非止恶的意思。慧:智慧。定:禅定。一切恶事都不做,就是戒;能修一切的善法,就是慧;自己清净心中的意念,即是定。
三、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坛经》
要想证得至高无上的菩提,就不能轻视初学者,地位卑贱的人也有高超的智慧,地位高贵显赫的人也有非常愚蠢的。
四、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坛经》
思量:指思虑量度。生:产生、生起。心中想着一切恶事,就会产生恶的行为;如果心中想着一切善事,就会产生善的行为。
五、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 ——《坛经》
功:功是指善行、修行。德:德行、福德。无滞:没有滞碍、阻碍。见到自己的自性即是修行功夫,平等而没有私心即是德行,每个念头都没有滞碍,那么就能常见自己自性的真实妙用,这就是功德。
六、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坛经》
邪迷:邪见,痴迷。诳妄:轻狂,妄想。众生心中的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都是起自意识心,自己的意识在起作用,所以如是等心,都是心中的众生,因为这些心念都是众生的意识活动所引起的,所以只有自性才能自度。
七、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坛经》
内心中谦虚卑下就是修行,表现在外的行为符合礼仪就是功德;自性可以建立一切万法,即是功,自己心的本体离开妄念、邪念,即是德;不离自性,常见般若智慧即是功,自性无所沾染即是德;法身是由功德所成就,有此功德也就有了成就,依照此方法去做,即是真功德。
八、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 ——《坛经》
众道友,你们若能常行十善道,就容易到西方极乐世界。若能除去任我的执著,如须弥山般高的痴迷也会崩倒;去除邪知的心性,那么生死枯水也会枯竭;烦恼没有时,波浪也就没有了;去除毒害的心念,那内心的鱼龙也就没有了。
从法理上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盘寂静。也就是“无常”是一切认识的核心。
从事理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就是“善”和“自净”是一切行为的核心。
从意识上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也就是“缘起”是一切理论的核心。
从修行上说:如果有人问你“佛教中最简要的根本思想是什么?”,我们可以引用佛陀最简短的一句话来回答:“一切都不要执着!”这句话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简明格言,见《阿含经》。
这个问题有这几种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问起,可任选其中一种回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
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
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
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
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
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
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
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
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