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了解一些央视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央视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央视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央视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录
央视纪录片镜子经典语句
是《夕阳山顶》么?
征服天堂 m 星空这三个保证有一个是。
这部仅三集只有90分钟的《镜子》,短短一个半小时,央视花了十年策划、两年摄制。
看完这部片子,人大附中的校长直言: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
纪录片《镜子》通过客观冷静的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让人重新审视当今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记录片选取的三个家庭的分别为:
第一组家庭
孩子家明(化名):16岁,高一学生,辍学在家一个多月;理想是做一名背包客和流浪歌手。
父亲:私企管理人员 大学本科
母亲:国企职工 大学本科
第二组家庭
孩子张钊(化名):
18岁,高三学生。因为早恋和网瘾辍学在家四个月,把父母赶出家门,自己和女朋友住在家里。
父亲:国企职工 大专
母亲:个体经营者 高中
第三组家庭
孩子泽清(化名):14岁,初二学生。上网下军旗,辍学在家两个月。有暴力倾向,多次打妈妈,甚至管她叫“贱人”。
父亲:事业单位职工 大学
本科母亲:医务人员大学本科两次国外进修
外公、外婆:湖北大学退休教授
影片讲述的是3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与其说这部纪录片是探讨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说这部纪录片教会了双方如何去和解。
就像孩子们在培训结束时,为父母朗诵的诗:“我是一面镜子,我将用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导演范永东说道,他通过这面“镜子”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父母,在《镜子》两年的拍摄和制作中,他终于打开了心结。
01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02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书中提到,一位名叫苔丝的妇女向斯宾塞谈起她的小女儿。小女孩已经上小学了,是镇上有名的聪明孩子,很惹人喜欢。
但近来她发现她女儿在教训同学时显得很刻薄;对班上成绩差的同学明显表现出蔑视;如果其他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比她好,得到了大人的夸奖,她就会很生气地否认这一点。
女儿的这些表现令苔丝非常不安。
斯宾塞对苔丝说了孩子即镜子这个比喻,从此苔丝有所醒悟,遂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待人刻薄和爱教训别人的毛病等,结果她的小女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改变也使得孩子发生了变化,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03欣赏孩子内在的纯真
作家巴金曾说一句:童心生活的回复,正是新时代的萌芽。
作为家长,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远正确,其实我们需要学习谦卑,对人生、对生活,对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学习者,在自我的成长中带动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对事物、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象与表达。
无言的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童心未泯是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儿。如果可以,多尊重孩子的内心的想法,不要让孩子一尘不染的心被污染。孩子会长大,会自己慢慢摸索。未来他们终究会分辨出生活中的善恶美丑。
而现在,请保护好他们纯真的一面。呵护好孩子的天性,为他们创造一个的爱的环境,根植内心的修养,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善良,有健康品质的人。
04相信孩子成长的潜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重视和鼓励孩子的独立判断和选择,在他们无力的时候推一把,在他们跌倒的时候给予鼓励,相信他们自己成长的潜力。
先让我们从男孩、女孩身上说起吧。我们给女孩的玩具是布娃娃之类的,给男孩的玩具常是各种模型、而且是活动型的。
那里面含着我们希望女孩温柔、文静,希望男孩勇敢、活泼的意思。女孩子打架的结果会是挨训:现在就这么疯,以后怎么办呀?
男孩打架的结果是被赞赏:调皮的孩子聪明。
孩子长大了,人们说:女孩到了中学就不行了,男孩子到了中学就好了。要知道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女孩子受到的暗示是“不行”,男孩子受到的暗示是“行”,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状态。
《享受幸福》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哲学家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你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你暴戾,他也暴戾……
征服天堂
以下为我针对央视纪录片《镜子》写的一篇心理学科普文。个人认为,这部片子从镜子的角度切入,是一个蛮好的视角: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映射。但若仅仅止步于此,则显得有些浅显了。
———————————————————————
文/倪慢慢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慢步今心(slowslowni)
昏暗的舞台上,一个男孩摇晃着身影,渐近又渐远。他的面目模糊,神情也看不真切,唯有声音填满他所走过的每一步路: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我的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上述这一幕发生在央视所拍摄的纪录片《镜子》之中。男孩名叫泽清,14岁,初二,辍学2个月。他早已厌倦了父母之间的暴力与整个家庭折射出来的冷漠,“我妈脾气暴躁,讲到最后都是她对。我爸在一边躺着,受不了了,就会使用暴力。”
他“拯救”父母的方式是不再上学,成天待在家里上网、下军棋。父母看得心急,不得不联合起来处理他的“问题”。他们想尽各种办法,还要将他送进一所特殊学校接受81天的“改造”。起初,他不愿意。后来,听说央视会跟拍全程,父母也要随之参加6天的家长学堂,他就同意了。
“我觉得要待81天的是他们,而我可能只要待6天。其实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
泽清倔强地以他自己的方式“拯救”着这个生病的家庭,他成为了家庭的替罪羔羊,承担起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
病态的三角关系
泽清的存在并不是个例。事实上,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天与地,他们会敏感地觉察到家庭内部的互动,揽下各种罪责,只为了修复那些看不见的裂痕。
成为家庭的替罪羔羊,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孩子化身为小恶魔,做出各种错事,以便让父母重新黏合在一起,家庭也看似重拾表面的完整。
除此之外,孩子还有可能——
1. 成为父母任意一方的“情绪配偶”,负担起他们的情绪。比如,若父亲常年出差,母亲多有怨言,孩子就会习惯于安抚母亲的情绪,甚或成为她的出气筒,与母亲结成一个紧密的次系统。
2. 成为家庭里的“亲职化小孩”,比如小妈妈或者小爸爸。这类小孩通常格外懂事,小小年纪便包揽起家里的许多事情,以失落的童年为代价,来补偿家庭里那个缺席的角色。
3. 成为家中的“小病人”,在潜意识层面通过让自己生病,来换取爸爸妈妈不再吵架的平静。他们可能常年卧病在床,或者伴有饮食疾患等明显的外化问题。
家族治疗的观点通常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结构之中,夫妻关系理当成为定海神针,即夫妻关系要重于亲子关系。恰如圣经故事的开篇,先是有了亚当与夏娃,有了伊甸园的存在,方才有了绵延的子嗣与此后的种种。当夫妻关系不睦,孩子被迫卷入父母的战争之中,夫妻间的二元关系也开始演变为三角关系,孩子便常常沦为家庭角力的牺牲品。
“拯救”背后的认同
以泽清的例子来说,一方面,他想“拯救”这个生病的家庭;另一方面,他又认同了家庭的文化,成为另一个“刽子手”。
房屋的一角,是一扇被砸烂的门。那样大的一个破洞里,不知掩藏着多少的怨恨会、求不得。他的妈妈抹一抹眼泪道:“那是他最痛苦的时候做出的事情。” 他的痛苦,是一种不被听见、不被看见的苦楚。房内的墙壁上,还贴满巨大的白纸、密密麻麻的黑字,那也是泽清在怨怼之际写下的话语。
他在房树人的绘画中,画下大大的、张开的嘴巴。他多么渴望能够获得了解与关爱啊!他隐忍着自己的一份情绪,但终究,不能言表于外的,他见诸于行动。
妈妈哭诉道:“孩子经常说我贱,比如说送饭送菜,就会踩到他的尾巴。他拽着我的头发,把我逼向墙角,然后拼命打我。他的指甲长期不剪,他就拿那个指甲抓我,也动过刀子之类的。”
泽清在无意识中认同了爸爸的暴力,他以与爸爸相同的方式,去对待妈妈、处理妈妈的唠叨与暴躁。他说:“我不是你们所想象的样子。”但他却越来越像他们的样子。他成为了一面镜子,他的面孔照出他是如何忠实于他的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父母有错,但不止步于此
纪录片《镜子》以真实的家庭作为案例,提供了一种视角:当孩子出现“问题”了,父母也难逃其咎,问题孩子的根源背后,极有可能便是问题家庭。
节目中的心理咨询师李品宽先生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当律师要拿证,开车也要拿证。当父母呢,却不需要证书,就那样做了。这一做就是一辈子。不用学习,不用考试,不用拿证,却要做一辈子。”九年义务教育里从来不曾告诉人们要如何做父母,或如何做夫妻。只是临到头了,碰上这些角色了,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罢了。犯下一些错误,或许也并不知道是错误。
这样说来,父母当然是不完美的,每个人更是带着每个人的限制而存在,或许心中有爱而不知如何表达爱,或许心中无爱因自身也不曾得到过爱。若将问题父母定义为问题孩子的元凶,那么祖祖辈辈无穷匮也,父母亦有各自的原生家庭,谁又是那最初的元凶呢?
止步于此,似乎不太行得通。与其时时记挂着“我背负着父母的错,是他们害得我如此”,并且将此视为一个终点,我宁愿期许另外一种可能性。
在这种可能性下,孩子已经知道“父母是不完美的,他们犯下了一些过错”,那使自己受伤,心中也很痛很痛。他们清楚地看见了“坏父母”的部分,能够正视现实,将那个部分还给父母,也不再隔离自己的感受。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起点,却并非终点。在这个起点之下,孩子能够重新出发,在咨询师或者其他重要客体的陪伴之下,慢慢地梳理过往的经验,找寻其中好的部分与不好的部分,分辨哪些事情是错的,哪些事情是对的。对于坏的部分,他们予以哀悼,为曾经的失落、受虐的经验或者被剥夺的经验而哀悼;对于好的或者立意良好的部分,他们也能够予以欣赏或肯定,哪怕微小,也仍然愿意去看见。
这将是一条非常漫长的整合之旅,整合好的经验与坏的经验,也整合过往的伤痛与对未来的期许。这一定很难,也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若能冒险前进一点点,便真的进有进一寸的欢喜。受伤的孩子将从“全好”或“全坏”的泥淖中走出,看见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们或许心中仍有几分恨意,但那恨意并不作为生命的主旋律,也不那么分明。他们开始长大,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举起头顶的星光、拾起脚下的六便士,大踏步地前行。
镜子----央视纪录片(一)_腾讯视频https://v.qq.com/x/cover/l03988il1bu/l03988il1bu.html注:参考书目
赵文滔 & 许皓宜《关系的评估与修复》
Edward Teyber & Faith Holmes Teyber《人际历程取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