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京华烟云 林语堂经典语录

京华烟云 林语堂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京华烟云 林语堂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京华烟云 林语堂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京华烟云 林语堂经典语录



京华烟云 林语堂经典语句



《京华烟云》前面的献词为: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  林语堂写《京华烟云》时,正值二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各族儿女奋力抗战之际。

林语堂深深的热爱着伟大的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就应该义不容辞的将自己的安危和国家的安危紧紧地捆绑在一块,就应该责无旁贷的把自己投入到挽救国家的阵营中去。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他认为“要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必须借助小说这种手段来表达”。

扩展资料

《京华烟云》通过描述京城三大家族的起落沉浮,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的深刻变化。该书无论是在背景、内容、人物刻画上,还是在文化习俗的选取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无不体现出这部小说的互文性特征。林语堂利用其深厚的写作功底将大量来源于中国社会的互文性文本进行转换和重新组织,将某些独特的中国文化和历史片断译成了英语,他的创作实际上伴随着一个隐形的互文翻译过程。

《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虽然《京华烟云》在很多方面都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但在写作手法上,《京华烟云》却具有与《红楼梦》迥然不同的独特之处。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京华烟云》中主要人物亦多临摹于《红楼梦》。其中相似度最高的当属复制于黛玉的红玉,二者在人物形象、性格,以及爱情命运上都颇有相通之处。 当然,二者在人生价值取向和爱情观上亦有不同之处。透过两者的复制和重构可知,《京华烟云》对于《红楼梦》不仅仅是承继的关系,也存在着分离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华烟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京华烟云》:用现代英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张敏 重庆教育学院外语系

林语堂,一位学贯中西的现代作家和学者,用他那“极其美妙,令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敬佩又深感惭愧”的“精纯娴熟的英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曾经轰动欧美文坛,几十年来一直被欧美视作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述。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长篇代表作“Moment In Peking”(中译《京华烟云》),更是因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非凡的文化修养,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时代》周刊称其“极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口’作为一名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和研究工作者,笔者认为,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他运用现代英语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这部巨著以现代英语为载体,以恢宏的气势描绘了一幅中国社会历史风俗长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浸透了中国传统巾帼的神情风韵;一个“道”字更是力透纸背,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成为牵引众多事件和人物的主线。

《京华烟云》场面宏大,是一部将近80万字的巨著。这部小说以从1900年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问的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为背景,叙述了北京姚、曾、牛三大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和恩恩怨怨。它是一部历史小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其中穿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现代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它也是一部社会小说,因为小说中的人物众多,近100号人物性格各异,反映了当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思想状况等;它又是一部人情小说,描绘了很多男女的婚恋故事;它还是一部风俗小说,介绍了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古玩字画,赋诗作对,测字相面,求道成仙之类的中华民俗文化。总之,这部著作以北京人的生活为代表,以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为背景,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全景描写”¨J,是现代中国的“红楼梦”。这也正是《京华烟云》吸引西方社会的魅力所在。林语堂不愧为是“中”学大家,“仿佛是一座活的民族纪念碑””J。他深谙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高超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面,体现在小说中,就是对社会民俗、民居、民风方面的精彩描写。比如,林语堂对王府花园的描写就非常细致入微:

那些正厅都聚集在前门一带,渐渐向北伸展,有人造的小溪和池塘迤逦蜿蜒,穿过走廊、小桥、亭台,而进入一个广大的果园。……由靠西北的门看,可以直接看见桃园的景色,可以看见一畦的白菜,一个水井,房屋的项脊则隐藏在树木之后,朱红的阳台和绚丽的梁掾,在绿荫之间隐约可见。从后门进去之后,犹如进入了农家,纡徐进入,渐至南边的建筑。……穿过了桃园,她们进入了“友耕亭”。友耕亭是个八角形的建筑,座落在那条蜿蜒的小溪的末端,由此顺着小溪的一个长廊,通到南边的房子。亭子下面停着一条小舟。……再往前几十步,便是一个朱红栏杆的木桥,那座桥仿佛是把全桃园的大结构做一个收束。立在桥上,看见那条小溪汇而为池,在南端大约四十尺宽。池畔有一水榭,上面有露台,台上座位环绕周围,水榭的基础一部分在陆地,一部分伸入水中,上面有一木匾,匾上刻有三个石绿色的字,是“洄水榭”。……水榭的左右,树木掩映,翠荫如盖,走廊在树荫中时隐时现,一直通到水榭。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园、水榭、廊、桥”等都在此得到了体现,而且“朱红的栏杆,朱红的阳台,石绿色的字,绚丽的梁掾,绿荫,翠荫如盖,一畦白菜,……”,红的,绿的,白的,翠的,绚丽多彩,中国传统建筑的颜色都描写得活灵活现,煞是好看。像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致当然会激发中外读者对美的想象力。不同的国土养育着不同社会习俗的人。诸如“冲喜”,“守节”,“办嫁妆”,“陪嫁”,中医,中药,药膳等等很多的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对外国人来说是很陌生的。林语堂对这些习俗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解释性的描写,向外国人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中国人生活的画卷,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达官贵人的娶亲嫁女,文人墨客的赋诗作画,到小家碧玉的闺房摆设,百姓的熬粥煎药应有尽有。西方国家的读者在欣赏这部巨著的同时,一方面赞叹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惊叹林语堂先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在《京华烟云》中,作者着力塑造了几个中国妇女的形象。姚木兰,这个“道家的女儿”,是作者最为心仪的女人形象。她不仅形象美丽,心底善良,而且聪慧过人。她既精通金石、甲骨文,对中国诗词绘画有极高的天赋,又手工女红、烹饪厨艺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在国家遭遇外来侵略,个人生活遭受挫折时,她从富家小姐变成村妇,安心过着幽‘静的山村生活,到最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伟大民族大海中的一滴水。她深明大义,在国家危难之时,鼓励儿女参加抗日,加入全民抗日的滚滚洪流中。林语堂曾经说过,“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在姚木兰的身上,作者集中了中国优秀妇女的品质。曼娘,小说中的另一位女主角,承载了中国传统妇女的品质。她为了自己心爱的男人,甘愿在他病危的时候为他“冲喜”,男人病死之后,她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一生为他守节,她是千百万中国传统劳动妇女的一个代表。她们善良,勤劳,遵守封建礼教,含辛茹苦,但在遭受外来侵略者的凌辱时,她们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表示反抗,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她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在西方社会,人们追求个性的发展,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与中国的传统妇女的完全不同。他们会惊叹木兰的美,但不会真正理解像曼娘这样的中国妇女。通过这部小说,作者让西方的读者了解到在遥远的东方,曾经有这样一批女人像这样真真实实地生活着。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女性的小说,它描写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妇女,有的才华横溢如木兰姊妹,有的对爱情追求凄婉动人如红玉,有的贪婪卑鄙如莺莺,有的勇敢坚强如黛云,总之,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看似松散,它包括独立的三部。但它却是以社会历史大变革为背景,以婚姻为纽带,以北京的姚、曾、牛三大家为轴心而展开的长篇大作。书中既有才子佳人,也有顺乎自然的道家,桀骜不驯的前清大臣,以及狐假虎威的官人,真是百人百态。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至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下至妓女,汉奸等等,都在不同的历史场景,自然场景,演义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穿插在故事里的,既有历史演义,又有风俗变迁;既有佳话,又有美景。倘佯在浩瀚人海的喜怒哀乐情感中,读者一边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书中人物的起起落落,而心潮起伏,一边不禁掩卷而沉思:何为人生?我想,无论是中外读者,在探视书中人物的生活经历时,都对此有同感,能激起共鸣。

“儒、道两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儒、道两家互补的文化。”自然之道,是道家始祖老子,庄子思想的核心即老子之所谓的“道”,就是自然之道。“道”是自然无为的。所谓“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意而为。“道”本身的存在就是自然的。既然“道”是自然的,“道”所生成的万物也是自然的,对于人性,老子当然也主张自然。庄子论自然之道,与老子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对自然人性和自然之美的论述更为充分.“京华烟云”从篇首到篇尾一直贯穿作者的道家思想。小说的上、中、下三卷的开场都引用了庄子的语言来说明“道”即“自然”,及该文的主旨——“浮生若梦”。“大道,在太极同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p1庄子认为,自然无涯,人生无涯。在下卷,作者引用了庄子的“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作者想说明生死循环之道,如“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作者在第三卷中描写战争,可谓描写了旧中国的衰老,就是新中国的萌芽,故书中有“晚秋落叶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副等语。虽然该部小说用庄子的道家思想贯穿其中,但作者并没有因此标榜庄子,把中国近现代写成“在想象的云雾中发生并高高地超越于时间和空间的”历史¨“,而是“封建王朝,官僚政治,吃人礼教腐朽没落,民主要求不断高涨,民族意识迅速觉醒的历史。”¨43人的一生从小到大,从年轻到年老,一代又一代,在交替、在替代,这犹如四季轮换,岁月更新。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为的力量都不可改变。这部作品反映了中国的一切困恼纷扰,但对国家从未放弃希望。在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不畏强暴,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特别是作者描写的朝气蓬勃的年青一代使我们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希望,所以该部作品的主旋律是积极的。林语堂先生当时写作《京华烟云》的本意在于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社会,让西方读者同中国人一道过日子,一起欢快,一起愤怒。林语堂成功了,他成为了国人的骄傲。直至今日,《京华烟云》仍作为一部近代中国的史诗,以它的场面宏大,涉及面广,民族性强等特点,征服了世人。“这一本书是历来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最忠实、最巨丽、最完备、最重要底成绩。它是忠实的,毫不隐瞒一切真情,它的笔墨是那么的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对于古往今来,都有透彻的了解与体会。”Ds]林语堂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及英汉语言翻译及写作的财富。作为英语教学者,学习研究他的一系列著作,不仅能提高我们的中国文化,文学修养,而且能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来达到我们传播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思想的目的。林语堂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越是民族性的东西,就越具有国际性。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比较研究

林春香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林语堂先生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是一部在海外享有盛誉的文化小说。小说内容博大精深,感情真切自然,品格优雅含蓄,集中了林语堂小说艺术的精粹。就该小说而言,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情节结构,作者都以一种自然、平淡、真实的艺术加以再现,给人以含蓄隽永的魅力。《红楼梦》这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我国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对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影响了一大批的作家和作品,《京华烟云》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部。无论是该书的历史背景、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还是作品无形中透露出的作者的哲学观,以及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传统,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红楼梦》的巨大艺术投影,这篇创作明显地受到《红楼梦》的影响,是对《红楼梦》的继承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

任何伟大艺术结晶的诞生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时代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作品,一部小说所描述的人、事都必须置于一个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背景是小说中的人物的思想及其命运更迭变迁的载体。《红楼梦》和《京华烟云》这些优秀作品的诞生和当时的中国社会是分不开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就是在所谓“乾隆盛世”的时候。这时候的封建社会已经逐步走向没落,满清贵族的统治已经在走下坡路,封建制度走向灭亡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这样的一个现实在他的作品中,有着真实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贾府由盛转衰的情形,就是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尤其是满清贵族地主经济的一个缩影。它代表了满清贵族地主经济的落没景象,也代表着中国整个封建地主的落没景象…173。这部作品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封建官僚地主的腐朽面目。某些反封建的因素,也在这部作品里流露出来。掩饰不住对《红楼梦》的热爱和痴迷,林语堂决定借鉴《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写一本反映中国现代生活的小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70万言的的长篇巨制《京华烟云》终于诞生了,它是《红楼梦》的“近代版”l2|。《京华烟云》的整个故事就是处于近代中国风云变换、改朝换代的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整部书以人物的悲欢离合为经,以时代变迁为纬,详述了北平姚、曾、牛三大家庭从义和团运动到抗13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从侧面反映出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或褒或贬地描写了新派革新人物和民国特色人物。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全景描写[1]73。如果说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载体的话,那么《京华烟云》可以说是林语堂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体验与认知。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乱世与老庄的生活背景有着相似之处。如何在一个时代中体现人与宇宙万物共同生存的价值,这就是作者一直想要寻求的答案。“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解放的烽火点燃了林语堂的爱国主义火种。他在给郁达夫的信中坦露了《京华烟云》的创作动机:“为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的勇男儿,非无所为而做也。”…72这句话明确地表明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并且在文中有多处反映,“不到山河重光,誓不回家乡”。这是《京华烟云》结尾时军民所唱的一段歌词,也是林语堂写作时的心声。作者难能可贵的是把爱国精神融入到文学作品中,从而使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得以升华,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林语堂觉得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应该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参加到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中去。但作为一个作家,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他认为要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必须借助小说这种手段来表达。这些就构成了林语堂创作《京华烟云》的初衷。

二、人物设置

《京华烟云》在人物设置和造型方面借鉴《红楼梦》的地方有很多,林语堂认为《红楼梦》、《水浒传》、《金瓶梅》等名著,“哪一部成功不在于复杂人物之描写?所以《京华烟云》体裁,也是故意如此”E31273。《京华烟云》人物众多,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是比较少见的。林语堂在给郁达夫的信中对小说中人物设置作了这样的说明:“至故事人物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阿非则远胜宝玉。孙曼娘为特出人物,不可比拟。”[31273对创作而言,《红楼梦》这部小说留给林语堂的记忆和表象,直接影响了他对女性形象的审美心理,进而影响到了《京华烟云》中两位主要女性木兰与莫愁的形象塑造。对于《京华烟云》的主要女性形象姚木兰与姚莫愁的创作渊源,林语堂巧妙地借鉴了《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塑造出了姚木兰爽朗乐观、豁达大度、优雅多情、持家理业之能者的理想女性,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女性形象赋予了木兰。而作者笔下的姚莫愁这个人物形象则从《红楼梦》中的薛宝钗那里得到了创作灵感,也吸收了其中最有价值的创作营养,在作品中摒弃了薛宝钗性格中伪善的一面,塑造了莫愁为人实际、大方得体、成熟稳健、聪颖圆滑的性格特点。这些成为《京华烟云》中木兰与莫愁的形象创作最初的来源。《京华烟云》中的木兰继承了史湘云性格中爽朗乐观、豁达大度的一面。面对生活的种种沉浮,木兰始终能够保持这样一种心境,胸襟开阔又自然洒脱。木兰生性活泼,写起文章来才思敏捷,在日常的谈吐之间,她又多诙谐风趣,对人对己都是不拘小节。人们常说人如其字,木兰的字就像男人的字,“笔力遒健,不太像出诸女人之手。字有半寸多大,字体庄严大方,笔法奔放,字与字间,时有连笔,足见写信人潇洒豪迈”¨J。林语堂曾说:“发现中国人脾性的最简易的办法,是问他在黛玉和宝钗之间更喜欢哪个,如果喜欢黛玉,他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如果喜欢宝钗,他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bj从《京华烟云》的对话中便可知道,木兰是欣赏黛玉的,而莫愁刚好喜欢宝钗。《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资质聪颖,既会对上逢迎,又会对下安抚,博得上下的一片赞扬。宝钗的思想观念和举手投足均迎合封建时代大家闺秀的审美观念。莫愁在外形上和性格上都和《红楼梦》中的宝钗有相似之处,莫愁为人实际,性格稳健。莫愁在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事中总是大方得体,只在偶尔时会发表一下自己的见地,若心里有什么喜欢的事情,在无法抑制之下,也不过嘴角边流露一丝微笑而已,这些细节方面像极了宝钗。就像林语堂所说,木兰是“藏豪华于无形,而以淳朴自然为本相”,莫愁则愿意“以豪华为表,以淳朴自然为里”。

三、哲学精神

在哲学精神方面,《京华烟云》以庄周哲学统领全书,要表达“一切人生浮华皆如烟云”的道学思想,林语堂的大女儿林如斯认为,《京华烟云》的主要贡献不在于主要创造了哪些艺术形象,而在于传递了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浮生若梦”∞J。这是林语堂赋予小说的主旨。林语堂根据庄子的哲学精神强调了人的永生是种族的延绵,新陈代谢是世间万物永恒的真谛。在《红楼梦》中,儒道佛三种传统文化都有所反映,我们感觉到“红楼角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即在“宝一黛一钗”三个主角身上看到了与“佛一道一儒”三种传统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佛家文化在贾宝玉那里反映的情况,宝玉最后看透红尘俗世的纷繁,皈依佛门;道家文化在黛玉身上的反映,如道家讲求修养身心,由身及心,林黛玉身体赢弱,因而心情欠佳,总是心怀悲戚,吟唱苦词;以及儒家文化在薛宝钗身上的反映,如宝钗重视传统的仕途观念,一直规劝宝玉注重“仕途经济”。而真正支配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生活的精神因素,则是由庄子所阐明的道家思想,或者说,庄子的道家思想在《红楼梦》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了一个主导的核心地位。当中国文学发展到18世纪的清代,《红楼梦》的出现真正让我们看到了庄子的艺术精神在文学领域的发扬光大。《红楼梦》的艺术创作真正体现了中国人追求艺术的人生的崇高理想。作者就为我们开列了许多历史名人名录,这些古人或为逸士高人,或为情痴情种,他们在实现了艺术人生的同时,还成就了文学艺术的事业。《京华烟云》主要反映的也是道学精神,小说中对木兰父亲姚思安给予了详尽地描写,他的生活形式以及人生感悟也构成了小说的整体基调,这就是那种浑然天成、顺应天道,遵从自然,怡然随和的生活艺术。姚思安正是在乱世中倡导老庄学说的代表人物。他潜心研读道家书籍,收集古玩,修心养性;他乐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如一个悠然自得的哲人,将世间万物淡然地化于胸怀。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是决定其行为的主要因素,那么外在的行为活动正是人物思想的体现。然而“道可道,非常道”。作者将自己的体悟倾注在他所钟爱的人物姚思安和姚木兰身上,让他们在四十年的人生旅途中,在庸庸扰扰的俗尘俗事间自己去面对。书中第三部题为“秋之歌”,取庄周“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之周而复始,由平淡之至趋向绚丽,再由绚丽之极归于平淡的循环过程,秋季的歌声象征着“树叶衰落之时,春天已经开始”。生命由沧海中的一粟到最后的融合,是由闭廛走向开阔,由单薄走向浑圆,由狭小走向博大,这一过程,就是老庄哲学中所谓的“道”,是一种过渡的力量,是一种由旧到新的演化的力量,也是一切事物的宏观趋向。这是把古老的道家哲学与现实的社会相联系,将中国悠久的道家文化与世界的客观发展规律相联系而得出的伟大预言。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道”是中国人的科学,科学即是世界的“道”。道家遵从神秘化了的科学,科学探索日趋浅显的“道”,本质上是共通的。

四、历史文化

从《京华烟云》所折射的历史文化来看,《京华烟云》以艺术形象来向外国人全面地描述中国的历史文化。林语堂采用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方法,向外国人展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林语堂的初衷是把《京华烟云》当做全面介绍中国社会的一扇大门,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异域读者从这扇大门里了解进而熟悉中国社会。小说如同一位无声的导游,引导外国读者跟随作者一起观赏各种景致,同中国人一起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一起感同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在评价《京华烟云》时说:“此书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得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这里所说的“哲学意义”,不应仅笼统地概述为“道家哲学”,而几乎可以看做是人物心灵成长和完善的历史。这也是《京华烟云》的精妙所在:它所讲的文化,是灌注着生命灵性的文化。《京华烟云》叙述特点上明显借鉴了《红楼梦》。因为作者设定的阅读对象是“洋人”,所以小说中许多对于中国人来讲,不必详细说明的内容,作者也予以详细地说明和讲解。比如,姚木兰的婚礼,写出了木兰丰富的陪嫁,各种珠宝玉器的名称、数量均有详细的记载。与此相对应的是,《红楼梦》中对秦可卿葬礼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古代王公贵族极为奢侈的排场,从而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木兰的婚礼也让西方读者了解了中国富有家庭婚嫁的场面,从而满足了他们对那个时期中国一个富贵人家婚礼排场的好奇心。《红楼梦》中有非常详尽的关于饮食方面的描写,例如许多节日中的宴会,林语堂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因此在《京华烟云》中,他所描写的大家族的饮食文化已不仅是满足人们的味觉方面的要求,而且他还把饮食和药物联系起来,饮食可以用于健身治病,却又不像西药那样有副作用。不仅如此,饮食文化同时还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生活情趣。《京华烟云》一书中除所描写的中国饮食习惯与西方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外,还有对居住、休憩等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的描写。这对生活在充满现代气息的“人为”环境中的西方读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西方读者可以在此深深体会到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从两者所反映出的文化价值观来看,《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其中表现得非常丰富。从反映生活的丰富性来说,它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其包含的文化因子来说,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汇。作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红楼梦》不仅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巨大宝库。《京华烟云》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可以从文中的人物反映出来,如林语堂赋予了主人公姚木兰“中西方合璧”的性格特征。小说中的姚木兰,不仅是中国文化思想的理想组合,而且也是中西文化思想的辩证统一,在她身上体现了作家中西融合的女性观。作家让木兰在婚恋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难演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她顺从地接受了父母之命,并力图进入贤妻良母的角色;另一方面她又在心目中深藏着自己所爱的人孔立夫,甘愿任何时候为爱情赴汤蹈火。书中既显出她的理性及与世俗的融洽一面,又流露了她的任性与坦荡,小说将姚木兰性情中的矛盾调和成一个统一体,对小说人物的塑造无形中流露出作者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总的说来,《红楼梦》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经典小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所传达的思想对后世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文学史上有着不朽的地位。《京华烟云》作为我国20世纪初的一部优秀小说,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初中国的历史。作为一部近代版的《红楼梦》,其成就虽不及《红楼梦》,但其成功地塑造出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以及传达出的庄周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参考研究价值。其艺术的独特性及丰富的内涵为中国现代化的小说开辟了道路,为中国艺术创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玉霖、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著名文学家。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代表作,被称为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从1938年8月8日至次年8月8日,林语堂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完成了这部著作。

此书用英文写就,英文名为“The moment in Peking”。在翻译成中文时,有人译为“北京一刹那”,也有人译为“北京一瞬间”,还有译为“瞬息京华”。虽然和原著词义相合,但并未译出原著的神韵。林语堂对这几个译名都不满意,在作品即将付梓时,他自己译为“京华烟云”。

林语堂说,《京华烟云》“全书以道家精神贯穿之”。

写《京华烟云》时,林太乙每次放学回家,大衣都来不及脱就冲进书房去看林语堂当天写的东西。一次,林太乙没敲门便冲进书房,发现父亲热泪盈眶,问道:“爸,你怎么啦?”林语堂回答:“我在写一段非常伤心的故事。”这天他写的是红玉之死。

长女林如斯评价父亲的《京华烟云》道:“然此小说实际上的贡献是消极的,而文学上的贡献却是积极的。此书的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得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小说给人以一场大梦的印象时,即成为伟大的小说,直可代表人生,非仅指在二十世纪初叶在北京居住的某两家的生活。包括无涯的人生,就是伟大的小说。”

1939年,《京华烟云》出版后,被“每月读书会”选为12月的特别推荐书目,美国《时代周刊》说:“《京华烟云》很可能是现代中国小说之经典之作。”40年代,《京华烟云》在美国多次再版,销量达25万册。

《京华烟云》前面的献词为: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 

林语堂写《京华烟云》时,正值二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各族儿女奋力抗战之际。

林语堂深深的热爱着伟大的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就应该义不容辞的将自己的安危和国家的安危紧紧地捆绑在一块,就应该责无旁贷的把自己投入到挽救国家的阵营中去。

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他认为“要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必须借助小说这种手段来表达”。

扩展资料

《京华烟云》主题思想:

《京华烟云》展示了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起自1901年的义和团运动,终于抗日战争爆发之时,讲述了中国两大家族长达四十年的兴衰荣辱。通过对书中人物的描绘,作者向人们阐释了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等中国哲学思想,也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向外国读者呈现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全貌。文中涉及人物众多,性格迥异,旧式人物和新派代表,富人和穷人,青年和长者。这些人物对话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京华烟云》小说内容博大精深,感情真切自然,品格优雅含蓄。

在哲学精神方面,《京华烟云》以庄周哲学统领全书,其中也穿插着中庸之道的儒学与万物平等的佛学,主要表达的是“一切人生浮华皆如烟云“的道学思想,强调了人的永生是种族的延绵,新陈代谢是世间万物永恒的真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华烟云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前面的献词为: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  

林语堂写《京华烟云》时,正值二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各族儿女奋力抗战之际。林语堂深深的热爱着伟大的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认为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就应该义不容辞的将自己的安危和国家的安危紧紧地捆绑在一块,就应该责无旁贷的把自己投入到挽救国家的阵营中去。

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他认为“要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必须借助小说这种手段来表达”。

扩展资料

对后世影响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语写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一直被视为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述。而构成这部著作的人物的名字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作者斟酌再三,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人名往往成了反映人物性格及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的取名颇具艺术特色,如借用古代人名、反用警言等。

《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京华烟云》的续篇是《风声鹤唳》,《纽约时报》誉之为中国的《飘》。《京华烟云》与《风声鹤唳》、《朱门》合称为“林语堂三部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华烟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最近在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说来惭愧,长到20几岁,很多名著都没看过。记得当时是看到网上书城有一个影视原著的栏目,瞥见《京华烟云》的原著者是林语堂先生,突然来了兴趣开始读这本书。林先生的名字很熟悉,应该是高中的时候读过他做的文章,依稀记得他是我的老乡,以及文字的功夫十分了得。我本是一个很挑剔读书的人,喜欢的书,看上几遍都不烦,比如《红楼梦》,不喜欢的书,就算勉强自己去看也是怎么也看不完,比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十年前读到哪里,现在还是读到哪里。
  
  不过,长大以后,觉得读书是充实自己,丰富学识的好行为,也不能太过挑剔,什么题材的都要涉猎一些,以免营养不良。林先生的书讲的是清末时候的事情,刚好对了我的胃口。其实我喜欢看些大家族的兴衰没落,而不喜欢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少了织红柳绿,摇曳生姿,女人不像女人,男人一心想革命,生活似乎也没什么趣味了。说得远了,林先生的这部书最先是用英文写的,不过网上遍寻不着英文原版,要想看只能去书店买了,只能将就着看中文版。
  
  说的是北京城里几户富家的少爷小姐们在动荡年代的爱情生活故事。林先生颇有些有意思的句子,让人看了不禁赞叹,有时候给人似曾相识见红楼的感觉,比如银屏说:我又不是你们家买下的人,总有一天要离开了这里,嫁给平实庄稼户的。不是很像袭人对宝玉说的一番话吗,巧的是所处的情形也相似。又比如说到木兰大婚,有四人专管杯盘碗碟,有四人专司迎宾送客,有四人只管。。。。等等,像不像贾府大丧凤姐儿指挥的场景;还说到姚家买下王爷家的花园,连园景都修得像大观园似的,还有“青纱橱”,楼台水榭等等。对林先生的生平并没有研究,不过借着字里行间猜测莫非林先生也很喜欢《红楼梦》,《京华烟云》里相似的场景是向曹先生致敬来着,不过仅仅猜测而已。这是我自己在读书时发现的一点乐趣,觉得很有意思。
  
  和《红楼梦》相比,《京华烟云》里的家族关系简单得多,人们之间的心眼也相对少些,没有那些剑拔弩张的气势,通篇都有一种平淡冲和的气息。小姐们虽然能言善道,不过都有着旧时期女性的温婉贤淑,先生们即使再不长进,也算孝顺听话,就是说,没有什么让人气愤或者怒火中烧的场景和对话,稍嫌沉闷了些,却很能平复心情。
  
  人家说,从一个人写作的风格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以及当时的心情,我想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看《红楼梦》,就算是最简单的家居生活,也能给人错综复杂的感觉;而林先生的《京华烟云》,即使主人公经历动荡难测的年代,也能活得逍遥自在,颇有得色。看来林先生是看透了起起落落,风云变化,方能下笔如此豁达安详。
  
  读书真是一件可以让人平复心情的好事,虽然我说不上什么具体的道理,不过确实对我有这样的效果。每每看到精妙的句子,就觉得实在是绝妙之极,恨不得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佳作,把好词好句收集起来,闲暇时候点评点评或做点发展扩充,实在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年少的时候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现在看来读万卷书和行千里路同样重要。书中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书中却自有一份韵味在。
 11月20日,电视剧《京华烟云》在央视上演大结局。
  人们对电视剧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同名电视剧的播出至少让《京华烟云》这本书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对《京华烟云》来说,这说不清是幸运,还是悲哀。
  原著的魅力在哪里
  对于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可能是这两年来最招人骂的文化现象之一。因为这类电视剧无一例外地和原著严重脱节。从老舍的《我这一辈子》、曲波的《林海雪原》,到眼下的《京华烟云》,很多戏除了人名相同,基本没有保留原著的意思。当代导演总是在犯两个毛病:在艺术上没有主见,坚信英雄必须配以美人,爱情一定是三角形的,情节一定要跌宕,这样才能让人喜欢。《京华烟云》的主创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称:“一个女人不离婚、不自杀,观众会看吗?”同时,他们在艺术上又自作聪明,坚信自己比老舍和林语堂还伟大。这也符合“改编”的意思:大刀阔斧地改,然后再编出点儿新鲜东西。
  电视剧版的《京华烟云》与原著的不同之处很多,主要的问题还是所谓的“味道没了”。从时间上,30多年的情节被压缩到了十几年,据说可以增强矛盾冲突,提高戏剧性。不过让人怀疑,真实的用意恐怕还是怕赵薇演不了中年妇女,就算演得了也未必有人爱看,因为妙龄少女和风韵少妇总比40来岁的老大姐吸引眼球。而《京华烟云》原著的一大魅力,恰好在于它史诗性的波澜壮阔,3个大家族,历经1900年义和团运动,涉及到清王朝的崩溃、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北洋军阀征战与抗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将这样波澜起伏的社会变迁浓缩在小说中,所以有人将它称为现代文学史中的《清明上河图》。而在意境上的缺乏更多,林语堂原来追求“儒道结合”的人生态度,后来他的女儿林如斯也曾撰文说,《京华烟云》的最大优点在其哲学意义。林语堂在儒家文化的立场上肯定了莫愁、孔立夫和傅先生,又开宗明义地将木兰称为“道家的女儿”,他希望用这种儒道结合的思想境界写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京华烟云》的重点不在于爱情纠葛,而在于文化意境,这样一个态度,却并不是电视剧导演感兴趣的。
  格局和意境模仿了《红楼梦》
  这时候重新回顾一下林语堂版的《京华烟云》,恐怕别有一番味道。很多中国作家是靠英文好而闻名的,林语堂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那时候英文好的文人,大多数都是中国文化的迷恋者,过分一点的有辜鸿铭用一个茶壶两个茶碗的比喻来支持一夫多妻制,温和一点的林语堂也在艺术上对《红楼梦》推崇备至。1936年,林语堂旅居美国时,本来想把《红楼梦》翻译成英文,但考虑到外国读者对《红楼梦》理解上可能会有隔膜。作为折中,林语堂索性用英文写下了一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作品,这就是《MomentinPeking》(曾译为《瞬息京华》,现多译为《京华烟云》)。因为小说的格局和意境模仿了《红楼梦》,所以一些评论者对这种写法颇有微词,认为这种翻版不算什么本事。不过应该想到,林语堂参考的可是《红楼梦》。中国现当代的作家,假如都翻版一个红楼梦,恐怕没有几个能写得好的,也没有几个能比林语堂翻得好的。从这个角度讲,林语堂的艺术水平不应该受到质疑。
  《京华烟云》写成于1939年,英文版70万字,分3卷,共45回。出版后卖出了5万册,销量很大,还被《时代》周刊誉为“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林语堂的挚友赛珍珠也对《京华烟云》评价很高,她甚至因此推荐林语堂获得诺贝尔奖。她说道:“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但林语堂最终没有获奖,后来也因为种种原因和赛珍珠决裂了。这就是另外一段事情了。
  林语堂先生
  《京华烟云》的翻译风波
  林语堂自己希望《京华烟云》被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延续海外的影响。在译者的人选上,林语堂曾经看好郁达夫,他认为郁达夫“英文精,中文熟,老于此道,达夫文字无现行假摩登之欧化句子”。可惜的是,郁达夫在着手进行了一部分翻译之后,就在苏门答腊遇害了。直到1941年,第一个完整的翻译版《瞬息京华》才正式出现,可林语堂对这个版本并不满意,他还为此告诫说:“劝国内作家勿轻易翻译。”
  到了1977年,台湾推出了张振玉的译本,名字也改为《京华烟云》。这个译本,在海峡两岸畅销多年,从而也使张振玉的《京华烟云》这个译名流传开来。但在199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由郁达夫之子郁飞翻译的版本,这一次又改名为了《瞬息京华》。但此时《京华烟云》的译名已被广泛接受,提起林语堂的这部大作,普通读者仍然习惯性地称之为《京华烟云》。
  这种用英文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写作方法,给后来的翻译和读者的接受都带来一些麻烦。总有人推测,假如当初林语堂直接用中文写作,可能艺术性会更加完美。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总不免要有缺失。但也可以推测,假如最初的版本是中文版,那么再翻译成英文也可能不会产生那么大的海外反响了。翻译的流失是无可避免的,只不过林语堂将遗憾留给了中国的读者。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剧《京华烟云》,已经是从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版,从中文版再改编的三手版本了。而且电视剧改编得与原书差异太大,就算看过电视剧,再找本书来读一遍,也不能算作原汤化原食了。
  评论木兰
  姚木兰的儒道兼容
  如果说宝钗是封建社会儒家的理想女子,那么木兰则是语堂先生心目中儒道结合的理想女子,是语堂先生在《红楼梦》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完美女人,她兼容并包有儒家的世俗生存智慧和道家的逍遥自由思想。
  由于温存善良的母亲的传统教育,木兰节俭、勤劳、端庄、知礼、谦让、服从、善理家事,与宝钗一样是一个儒家女性教育的理想:安守女人的本分,即使才华、智慧远超哥哥和丈夫,也只是在女人的位置上运用这种智慧影响着男人;具备宝钗式的美德,很能适应家庭和社会环境,有着世俗的生存智慧。当然,在这种世俗的生存智慧上,木兰的妹妹莫愁是有过之而不及的。但是,木兰的自由与梦想,青春与热爱,则是他们所远不及的,而这也是语堂先生之所以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的原因之所在。
  由于重道逍遥的父亲的道家自由思想影响,木兰能脱离于礼数的束缚而自由、健康的生活、成长:她一双天足,不裹脚;会吹口哨儿、唱京戏以及收集、鉴赏古董;接收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思想,不相信女孩子要规矩,男孩子就应当坏,男女应当平等。正因为天性自由热情,向往和追求美的事物,木兰的性格、人性都非常的健康、美丽,拥有与曼妮、暗香纯洁而热烈的女性友谊,与立夫超乎友谊之上的真挚、美好感情,与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和子女浓烈的亲情,与荪亚的婚姻也和谐美满,在情感和命运上没有留下太多的缺憾。因此,相对《红楼梦》众多女性悲剧之一的宝钗,木兰无疑要完美的多。尽管宝钗性格相对完善,拥有亲情、友情,但终因太藏愚纳拙,事故老成而婚姻不幸,当然,宝钗的婚姻不幸有着造化的因素,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宝钗确实是很不幸的。
  至于木兰跟孔立夫之间的感情纠葛,木兰应该是没有缺憾的。不凭别的,就凭她们婚后的美满生活和俩人之间一生的相知相助。木兰和立夫之间是有着甜蜜的,陶醉的,幸福的爱情味道的,只是,他们各自的婚姻,就如傅先生的五行命算所预示的:“五种命型,就用金、木、水、火、土来代表。男女婚配,就是这种命型配合的学问。命型若配得好,可以彼此相辅,彼此相成。”木兰的金命配荪亚的水命,莫愁的土命配立夫的木命,都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幸福的婚姻,并且,木兰与立夫还能终生相知相助,憾何有之。
  尽管一个立夫值三个荪亚,木兰自身才华也远超荪亚,但木兰仍有智慧把与荪亚的婚姻经营得美美满满,与立夫的感情也经营得有声有色,相比于现时代女性事业、婚姻的众多困惑,木兰无疑是一个理想。木兰思想自由、坚毅刚强,在关键时候能有大智大勇,在众人促手无策之时,机智的救出立夫;木兰谋事细致周全、眼光长远,在家庭财政计划上,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善于理财和投资;因此,若是在当今社会,木兰的事业肯定会青山不老、长盛不衰。但不管木兰的事业再怎样蒸蒸日上,回到家庭和婚姻,木兰仍旧只会做着她的妻子、母亲和女儿。因为木兰本质上对生活有着由衷的热爱和理想,虽然儒家的俗世理论使她精于人世,在生存智慧上超于众人,但道家的逍遥思想更能使她超脱于世俗的生存智慧,真正的体验自身的感受和思想。也就是说,世俗的生存智慧只是木兰适应社会的一种必要,指向木兰自身的思想和情感才是木兰的追求和理想,她的婚姻家庭和爱情才是真正目的性的东西。
  纵观木兰的一生,她勇敢坚强,才气焕发,对人友好,胸襟开阔,无限热情,亲密恳切,洒脱自然,穷达不变,甘苦与共。她夜访司令部,勇救立夫;痛失爱女,坚强的活着;特别是最后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抗日民众之一的俩次升华,更使得木兰有了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密切关注,从而转变为一个全新的时代女性。
  因此,从薛宝钗式的儒家女性生存智慧到姚木兰的超于世俗的个人生存智慧和超于个人的民族思想感情的兼容并包,中国女性经历了一个从旧式的为男人活着的个人生存智慧到追求个人思想和情感再到对民族的关注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继续下来,就是我们当今的男女平等的社会。这样一个社会中女性的生存智慧、婚姻家庭和思想情感的研究和表达又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来阐释呢?那必是另一位大师的责任了,只是,笔者对这样一位大师的出现充满了期待和盼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我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值得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或可说,“浮生若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