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数学上的经典语录

数学上的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数学上的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数学上的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数学上的经典语录



关于数学领域研究方向的选择,南京大学数学系张高飞教授的语录:

“正如大家所知,代数几何是现代数学的主流。当代大多数一流的数学家都工作在这一领域。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并在代数,几何与分析各方面都有着扎实的基础,我建议你绝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 应义无反顾的选择代数几何这一专业。

当然把代数,几何与分析这三门基础功课同时学好的人很少。比如有些同学有着很好的分析功底,但代数中的抽象思维能力却相对显得薄弱。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建议你选择分析方面的专业,比如:复分析,分形, 调和分析或微分方程。

如果你代数和分析都不怎么样,可却在几何方面有着良好的感觉,要是这样的话,我建议你应和梅加强老师好好探讨一下。让他帮你判断一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学习几何。

除以上三部分同学之外,还有这样的一部分同学: 他们对代数,分析与几何都不擅长,但却一直坚信自己在数学上仍能有所作为,并幻想有朝一日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中流砥柱。如果你属于这部分同学中的一位的话,我建议你选择动力系统。动力系统这一学科其实就是专门为这部分同学开设的。

当然即使是动力系统也不是人人都能学的。因为动力系统需要大量的微积分。可总有那么一部分同学还没来得及把极限的概念搞清楚就大学毕业了。如果你不巧就是这样的一位同学,也就是说你大学四年压根儿就没学数学,但仍希望自己将来能在数学上一展宏图的话,我建议你选择组合数学这一专业。这一专业的特点就是它只用到中学的数学。如果你在中学时参加过数学竞赛并获过奖项的话,这一学科正是你大展身手的地方。

我想大多数同学看到这儿之前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业了。可若仍有人羞怯的说他在中学时早恋,因此连中学的数学也没学好,我想告诉这部分同学不要怕。在我们系有专门为你们开设的一个专业:统计学。这一学科只要求懂得小学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就够了。 更重要的是,选择这一专业的大多都是女同学。在你准确无误的把成千上万个数据加起来并娴熟的计算出他们的均值时,你也赢得了众多师姐师妹的芳心:短短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或许能让你再次体会一次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往事。。。

最后这一条是专门针对那些悲情人物的。他们连小学的数学也没学好。不要说把上千个数加起来,就是把两个数加起来,对他们来说都是件很吃力的事。然而这一切丝毫没有削弱他们对数学的一片痴情。他们日日夜夜泡在图书馆里。他们翻阅了所有的数学文献,却从未找到一本能读懂的。 但他们仍坚持不懈, 为的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上帝。上世纪的某一天,上帝为他们创造了一台机器帮他们计算。这就是计算机。借助计算机,他们可以很快的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这就是计算数学。”

数学上的经典语句



>>>>3月14日,国际数学节。

导语:老师曾经说的那些话,你还记得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回味那些年老师说过的经典语录!看看哪一句,最能戳中你的笑点。

那些年,老师上课时的经典“台词”。

1

总有那么多的送分题!

你们看!又是一道送分题!

这道题就是披着归纳法的外衣,干着裂项求和的勾当。

都是我们在课堂上讲过的!万变不离其宗!

2

体育(美术等)老师永远是最忙的。

数学老师说:“体育老师有事来不了了,这节课我们上数学课。”

3

数学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变形”、“放屁”。

关于方程式的变换:“同学们,看清楚了啊,我马上要变形了!”

关于画动点P:“我在这里(指着黑板)放了个P!”

关于画坐标系: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建了一个坐标,然后扭头对我们说:“我为什么这么建?谁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建?”

关于三角函数转换:“鸡变狗不变,符号看象限。”(奇偶)

4

上课的眼神很重要。

都盯着书干什么,看黑板啊!

都盯着黑板干什么,看我啊!

都盯着我干嘛,看书啊!

5

有时候一激动,数学老师都不了数学了。

你们的智商都是负的!我的是你们的100倍!

学好数学只需要三个字!——认!真!仔!细!

数学老师说:“这次考试竟然还有同学达不到平均分的!”

6

有时候,数学老师也挺懒的。

“这道题太简单了,我觉得根本没必要讲。”

“这题太难了,我讲了你们也不会。”

初中老师说:“这个到高中的时候,你们老师会跟你们讲的。”然而到了高中,老师是这样说的:“这个你们初中老师应该已经讲过了......”

还有一句话就是:“我不想讲。”

7

突然觉得语文老师挺惨的。

除了语文以外(特别是理科)的老师经常会这样说:

“这道题都看不懂,那就是你们语文老师的问题了。”

8

还有很多老师有数不清的口头禅。

“没人举手是吧,那我点名了!”

“你们这样一人浪费一分钟,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给大家举最后一个例子......”

“我再讲一道题就下课!”

“下课了,再耽误大家两分钟!”

“这道题我上次就是写在黑板的这个位置!”

“别以为我站在讲台上就不知道你们在底下干什么!”

“其实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很不错的,就是有极少数同学在影响整个班级,那这样问题就很严重了!”

当然,最经典的莫过于这句:

你们现在好好学,上大学后你们就轻松了,可以使劲玩!

高考前一天“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不得不说,最后一条直戳泪点。

看了上面的这些经典语录,是不是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呢?虽然让我们捧腹大笑!但同时也让我们倍感亲切。

其实那些年,老师说的这些话,学生时代的我们不知道听过多少遍,可那会儿总是不珍惜,左耳进右耳出。

等到现在毕业了,回头看看,才发现原来这些话语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令人怀念!

我、铁咩还有帆爷我们三剑客自高中毕业了都没好好聚一次,今天我们在茶餐厅喝了一整个下午茶,畅谈高中那时候的点点滴滴(怀念碧绿草地上的疯狂足球,怀念恐怖数学课上的残暴暴君,怀念大头B的经典语录,怀念课间食堂疯抢的鸡腿,怀念经常叼人和被人叼的威爷...)好开心~为了以后更好生活,三剑客加油!

英语老师经典语录:有人说数学是科学宝塔上的一颗明珠,我不知道它灿烂在哪里。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歌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  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6 = 3 3,8 = 3 5,10 = 5 5 = 3 7,12 = 5 7,14 = 7 7 = 3 11,16 = 5 11,18 = 5 13,。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验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 “哥德巴赫”。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於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 “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2 ”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t ”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7 ”。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 “6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后证明了“5 7 ”,“4 9 ”,“3 15 ”和“2 366 ”。  1938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 “4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 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 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3 ”和 “2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4 ”。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3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2 ”。  最终会由谁攻克 “1 1 ”这个难题呢?现在还没法预测。

iOS7.0真的很好很强大!解决了频繁点击HOME键的弊端,而且达到一键操作后台的功能,回头看看微软自豪的给自家平板配上的键盘,真是叫人哭笑不得~这让我想起高中数学老师的经典语录:神奇化易是妙算,易化神奇不足提!

【软实力悟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经典语录# 喜欢请收听@软实力英语

忘了多久没打球,想念侨中的体育课,球馆的全场,楼下的半场,数学老师的经典语录,还有球场上的你们

凳子是坐在屁股上的,数学老师的经典语录 2宁德·松港街区

数学老头经典语录3:这个试卷上的题目,要做很多遍,反复的做,至少每道题做10遍,晓得非?

偶然翻出相册里数学卷子上的经典语录

抱歉,作者已设置仅展示半年内微博,此微博已不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