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戏梦巴黎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戏梦巴黎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戏梦巴黎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戏梦巴黎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戏梦巴黎经典语录



今年真是大师陨落的一年,11月26日,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因癌症去世,终年77岁。在导演生涯中执导过20多部作品,其中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当属《末代皇帝》,该片也是唯一获准在故宫太和殿拍摄的外国电影。此外,贝托鲁奇的代表作还有《巴黎最后的探戈》《1900》《偷香》《同流者》和《戏梦巴黎》。

有些导演有时可能会把自己的作品与另一部作品联系起来,比如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男主人公保罗临死前,走到阳台,把嘴里的口香糖黏在栏杆底,然后倒地死去;同样在贝托鲁奇的《月神》开场不久,乔的继父临死前也走到阳台,发现栏杆底粘了一块干了的口香糖,一边骂着一边把它揪出来。两次都用特写交代这块口香糖,是要把两部片联系起来。

上面是两部影片之间的联系。

而《戏梦巴黎》这部影片则把贝托鲁奇喜爱的很多电影,用电影的方式联系了起来,可以说它是写给“法国新浪潮”乃至电影的一封情书,有一种对时代精神的崇拜。

《戏梦巴黎》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巴黎,这个背景可以完全与法国新浪潮电影融合。

贝托鲁奇曾说过“法国新浪潮电影是一场奇妙的革命。我那时在意大利,但完全爱上了新的电影运动和导演,如戈达尔、特吕弗、德米等人。《戏梦巴黎》是对电影的完全敬意,也是我对电影的爱。”

我们透过主人公西奥和伊莎贝尔姐弟的房间里,可以看到影片的迷影色彩。

卧室内挂有一张巨大的戈达尔导演的《中国姑娘》(1967)的海报,在1968年五月风暴的革命精神中,戈达尔的电影对片中那些热爱电影的迷影青年们有着强烈的影响。(此外墙上还贴有《公民凯恩》(1941)、《放大》(1966)和《绿窗艳影》(1944)等影片的剧照。)

另外,西奥在这幅海报下阅读小红书也是向《中国姑娘》致敬。

储物柜上还贴有罗西里尼导演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战火》(1946)的剧照。

这面墙上中间那些照片右下角则是《放大》里的女主角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伊莎贝尔、西奥和马修跑过卢浮宫一幕,会想起特吕弗影片《祖与占》(1962)里的朱尔斯、吉姆和凯瑟琳在桥上奔跑的情景;

但实际上,这一段是对戈达尔的另一部影片《法外之徒》(1964)的致敬,三人试图打破《法外之徒》中三位主角跑过卢浮宫9分43秒的记录。

在伊莎贝尔、西奥和马修穿过卢浮宫之后,伊莎贝尔和西奥通过诵读着“我们接受他”来表示他们接受了马修,这是《畸形人》(1932)婚礼招待会那场戏的引用,影片也引用了《畸形人》的片段。

西奥面对一张黑白女明星的剧照打手枪,这是出自《蓝天使》(1930)里的玛琳·黛德丽。

影片一开始,他们在电影院观看的电影是《恐怖走廊》 (1963)。主角观看这部电影有贝托鲁奇自身的影子,他曾经回忆过一段话:

“我第一次在法国电影院里看电影时,我想‘只有法国人会把电影院建在宫殿里’。这部电影是塞缪尔·富勒的《恐怖走廊》。它的影像是如此强大,就像被催眠了一样。那时是60年代末,我20岁,我来巴黎学了一年法语。但正是在这里,我得到了真正的教育。我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一块自由的砖石,一个由电影爱好者组成的自由砖石结构……我们称之为“影迷”。

"法国新浪潮"的标志性演员让-皮埃尔·利奥德客串扮演自己,而且《四百击》(1959)的音乐主旋律也有出现。

此外,利奥德还重现了当年他在五月风暴中的一席话。

电影院大门的内部贴有一张电影海报,是尼古拉斯·雷导演的一部不太出名的影片《沙漠大血战》 (1957)的法语版海报,也就是下图这张:

《沙漠大血战》海报

马修的房间里有一本杂志,封面是毕比·安德森和丽芙·厄尔曼在《假面》(1966)里的剧照。

伊莎贝尔裹着性感的白布、黑袖(当然,电影里这幕没有bra,不过我在文章中还是得贴带bra的)重现了《金发维纳斯》(1932)的海报一幕。《金》的片段在电影中也有出现。

伊莎贝尔向马修提出了一个问题,让一个跳踢踏舞者把楼下的公寓的女人叫醒,然后出现了一段弗雷德·阿斯泰尔和金吉·罗杰斯的一段舞蹈片段,这是出自《礼帽》(1935)。

马修舔舐着伊莎贝尔的脚趾,是模仿布努埃尔备受争议的影片《黄金时代》(1930)里女主角舔雕像脚趾的一幕。

西奥重现了《疤面人》(1932)中保罗·穆尼饰演的托尼·卡蒙特的死亡,而且地上也有一个“X”阴影,我们之前也介绍过,《疤面人》只要一出现“X”形状的图腾,那就会有人领便当。

伊莎贝尔重现了葛丽泰·嘉宝在《瑞典女王》 (1933)中扮演的克里斯蒂娜皇后在马修的卧室里“我在记住这个房间”的场景,这是他第一次在这里过夜。影片也引用了《瑞典女王》的片段。

伊莎贝尔戴上墨镜、裹着头,面无表情地凝视着,是模仿《日落大道》(1950)里格洛里亚·斯旺森饰演的诺玛·德斯蒙的角色。在威廉·霍尔顿饰演的乔·吉利斯的角色进入破旧的宅邸,诺玛·德斯蒙就是这样一副打扮。

接下来,伊莎贝尔还以此打扮为西奥和马修表演节目,同样,在《日落大道》中,诺玛·德斯蒙也以各种打扮为乔·吉利斯表演节目。

伊莎贝尔意识到她妈妈看到她和两个好友“三人行”后,试图用天然气自杀。当她闭上眼睛时,罗伯特·布列松电影里的《穆切特》(1967)自杀的画面出现了。

当马修和西奥在争论基顿和卓别林谁是最棒的时,西奥描述了《城市之光》(1931)中的一幕。马修则为基顿辩护,出现了《摄影师》(1928)的一幕。

此外,当西奥问马修喜欢哪部电影,马修引用了尼古拉斯·雷的两部影片《荒漠怪客》 (1954)和《无因的反叛》(1955)。

伊莎贝尔还引用了布列松电影《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1945)中的一句台词,告诉马修“没有爱,只有爱的证明”。

此外,片中还出现了《精疲力尽》(1960)等片段

剧情方面,三个人逐渐退回到西奥和伊莎贝尔父母的公寓里,远离了街头的活动。

故事会想起让·考克多1929年写的自传体小说《可怕的孩子们》,讲述一对姐弟的非正常生活,他们之间进行着外人看起来过分的游戏,但对于他们来说又是必要的。在新人走进他们的生活之后,嫉妒和欺骗产生了。 1950年,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将它改编成同名电影。

《戏梦巴黎》/《可怕的孩子们》

《戏梦巴黎》/《可怕的孩子们》

《戏梦巴黎》/《可怕的孩子们》

这部小说和电影被认为对贝托鲁奇的电影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做梦的人(电影即造梦)眼中,这个梦幻的世界就是这样最终被五月风暴所摧毁的。

重温《戏梦巴黎》会有一种驱动力,好想把所有精彩的老电影参考镜头剪辑成一个蒙太奇,这是电影中最美好的东西。

戏梦巴黎经典语句



影片以法国1968年学运为背景,讲述三名青年雷奥,马修,伊莎贝拉以爱情探索在历史的洪流中梦想优游的故事

《戏梦巴黎》是由伯纳多·贝托鲁奇执导,迈克尔·皮特、路易斯·加瑞尔、伊娃·格林主演的一部法国电影。影片以法国1968年学运为背景,讲述三名青年雷奥,马修,伊莎贝拉以情欲探索在历史的洪流中梦想优游的故事。

影片以法国1968年学运为背景,讲述三名青年雷奥,马修,伊莎贝拉以情欲探索在历史的洪流中梦想优游的故事。该片2004年2月6日于法国上映。

很多历史比较好的同学都知道在法国有这样一段历史:

发生在法国1968年的学生运动,爆发的迅猛,结束的也快——这场运动的起因被归结为:国家教育资源的匮乏,引发了学生一系列的抵制,加上对现行制度和社会的不满,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政府失控、总统辞职...

如果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样一起由学生发起,工人接力的改革目的相当的明确,就是要求政府对教育进行改革。

但是为什么到了运动的后期,发展这场运动的主力军又成了工人群体了呢——显然,工人群体并不需要参与到教育资源的分配序列中,所以工人的利益与学生发起运动的目的并不冲突。

如果从「五月风暴」开始算起的话,整场运动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相比于这场运动的规模和引发的动乱,更吸引我的是为什么这场运动会被发起,或者说这场运动真正发起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这场运动会产生?为什么这场运动会如此迅猛?人们想要通过这场运动得到什么?

在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知道发起这场运动最开始,作为主力军的学生们的目的是什么?

事实上,在电影《戏梦巴黎》中,就有过部分展示。在电影的一开头,一大群「电影爱好者协会」的成员们聚集在一起争论,呐喊,探讨。而在此之前作为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昂立朗格瓦被政府卸去职位,由此爆发了一波大冲突——这一点在电影中也有所展示,只不过和真实事件不同的是,电影只是把讲述的视角局限在了一个小团体上,而不是整个运动的群体上,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性事件来加深对这场运动的一些了解。

按理说,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来说,大部分学生有了获得知识的机会,社会自由度增强,制度和规则在科技和经济的双重发展下近乎完善...无论这个社会如何,他终究在朝着一个稳定的、平静的、高度发达的社会前进,所以在不远的将来,人们生活也自然会是毫无波澜的——既然没有了冲突,那么又何来运动呢?

《戏梦巴黎》中,昂立朗格瓦的下台是因为被当权者所陷害——这是从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昂立朗格瓦的主观角度来看待整件事呢?

事实上是可以的。

在希腊哲学的末期,普罗提诺及其学生为了完善前人所做的工作,通过折中主义的阐释方式将旧世纪的有神论和泛神论与现世中的相关理论相结合,意图重新创造旧宗教信仰的辉煌,但是事实上文明不会倒退,只会停滞,所以他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其实毫无意义——未来的新宗教会取代旧的宗教,而新的理论则会整合或推翻旧的理论。

这是不可避免的。

回到昂立朗格瓦的角度上来,我们会发现,昂立朗格瓦想要做的,就是复兴电影艺术。

复兴电影艺术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当一种文化观点成为一种口号,性质就变了。

变得偏激、狭隘、自私自利。

昂立朗格瓦想要找回的,是存在于“旧世纪的宗教文化”,而那些“电影爱好者协会”的成员们想要获得的,则完完全全是另一种东西了。

我们思考我们自身在当前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需求,同样的,他们也在思考他们所需要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和自身的环境以及欲望有关联——年老的人争取青春时失去的(精神或物质),而年轻的人则想要索取更多,他们像一个个无底洞,恨不得挖空整个社会。

“让想象夺权”。

“我把我的诸多欲望当现实看,因为我相信我欲望的现实性格。”匿名者言。(节选自《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

所以,对于这场运动而言,起因源于满足,而之后则又终结于满足——社会的稳定固然是件好事情,但是它限制了超越规则的可行性,当规则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准则的时候,一切背离规则的行为都被禁止,也就意味着自由被禁止。

社会给予了人们足够的自由,但是,正因为自由被局限在自由之中,才使得文化革命成为一种必然——这种革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可以把它视作是对当前社会的一种反抗,同时也可以作为一场对文明社会的反思来反思。

因为牵扯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权力争夺,所以这场运动势必会是一场迅猛的反抗,它不同于任何一场过去的革命,正是因为它的出现短促而又凶猛,平静却又暗潮涌动。

虽然不同团体对于自由意志的理解不同(工人谈及薪资和待遇、学生要求平等和自由、学者力争文化复兴和思想改革),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改革,而改革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表达思想和宣传思想。最能展现这两种行为的就是宣讲和游行。

我们在前面说文化一旦成为一种口号,就变质了,原因就是因为当宣讲和游行进行的过程中,个人的思想被集体所吞噬,而成为集体思想的附属品,已经退居到次位,而真正能够在集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思想,则被供为「神明」,不容亵渎,也就是说,当某个思想已经在集体中被确立下来,那么他就很难被改变,而且会在这个团体中被一直承袭下去。

这样的话,口号和自由意志都成为了影响这场运动寿命的关键点,1968年的学生运动终究是一场为了反抗而反抗的运动,在《戏梦巴黎》中,为了践行这种反抗,我们可以看到雷奥和伊莎贝拉对待父母形同仇人,所有与父母沾边的思想都会被他们认定为最无耻、最底下、最媚俗(虚伪)的。

“严禁禁止”是五月运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口号,它代表了一种倾向,就是反抗,让一切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物都成为必定发生。

它(学生运动)的存在可以说毫无意义,也可以说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这个日渐平稳的社会中则更是如此,但是同样的,因为团体与团体之间自由意志的不同,这场运动到最后无法在思想整合上达成一致,自然也就无法走到最后的胜利。

所以最后我们来总结的话,该如何总结这场运动呢?

发生在1968年的法国学运,因为其特殊性而被人铭记,关于这段历史的文献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够说清楚这场运动的根究的思想却少之又少。思想一旦成了人们的武器,总要多少与现实脱轨,成为革命中的虚伪标杆——思想和文化更应该成为一种目标,而不是手段,1968年的这次学生运动最后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世人留下了什么,带走了什么,以及为了什么。

有人把这次革命成为新旧世界的转折点,也有人将他单纯视作一种对社会制度不满的声讨,但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无法涵盖这个历史事件,而关于这场历史事件真正的缘由,可能连参与这场运动的学生也很难说清楚,我们也只是管窥蠡测罢了。

了解这一点,我觉得对于整场运动就会有一个相对折中的评判了。

这篇文章就到这里,最后,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