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经典语录中英文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洛丽塔经典语录中英文的话,这一篇洛丽塔经典语录中英文应该是您需要的。
洛丽塔经典语录中英文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纳博科夫这个名字,但小说《洛丽塔》一定会被很多人所熟知。《洛丽塔》在世界文坛上,是闻名遐迩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经典,在众多爱情小说中,独树一帜。可以说,虽然爱情类小说在今天比比皆是,但《洛丽塔》依旧很难被超越。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洛丽塔》中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有些荒唐,但小说人物的情感却非常真实。
因为文学作品都不是完全真实的,都是对现实进行的二次创作,或者完全的虚构,但《洛丽塔》给读者的感受是那样的真实,以至于它的画面感和故事性,能够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除了真挚的情感外,小说《洛丽塔》其余两个重要的因素或者说是特点,就是极高的美感(审美性),和故事的悲剧性。
《洛丽塔》的文字很优美,但又有一种浓郁的悲伤色彩,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让这部小说既唯美,又伤感得令人心碎。
笔者在小说《洛丽塔》中,整理出了5个美到令人心碎的句子,这几句话很好地描绘出了爱情当中的悲与欢,非常值得一看,如下: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这是《洛丽塔》全书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一个最为经典的句子,可以说,纳博科夫仅仅通过这一句话,便把男主人公亨伯特的情感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经常听到有人说,一部小说当中的第一句话,就决定了这部小说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作品。这种说法显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它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好作品往往第一句话,就让人觉得特别惊艳,会给读者一个很深刻的印象。
在这句话中,纳博科夫连续用了四个名词来修饰洛丽塔,而这四个名词也正是对小说《洛丽塔》的内容梗概。
洛丽塔是亨伯特生命中的光亮,正因为洛丽塔,亨伯特才有了强大的生活动力;与此同时,亨伯特也急切地想要得到洛丽塔,所以说,洛丽塔也是他的欲望。
但洛丽塔还是个小女孩,与他这样的中年男子以父女的身份待在一起,从世俗的眼光看来,确确实实是一种罪恶;可如果没了洛丽塔,亨伯特就没了存在的意义,所以洛丽塔就好像是亨伯特的灵魂,而没有了灵魂,又何以前行?
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只要我看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我们常说爱情也是有保鲜期的,因为如果两个相爱的人走上婚姻和生活,那么日常琐事就会慢慢损耗掉他们对彼此的情愫,岁月的摧残会让人不再那么年轻美丽。没了神秘感和新鲜感,爱情的热烈程度就会逐渐降低。
人类社会鼓励并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但现实却是,很少有人能对伴侣保持永久的忠诚与爱恋,因此我们发明了类似“七年之痒”的这种词汇,来为自己对爱情的不坚定所辩护。
但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没有真正的、坚忠的爱情吗?答案是有的,尽管很少,但一定是有的,正如小说《洛丽塔》中,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
小说最后,洛丽塔已经身为人妻,肚子里怀着别人的孩子,失去了年轻时的美貌,拮据的生活使她几乎成为了一个乡下妇人。但亨伯特在找到她后,只看了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执意要带她离开这个不好的环境,即使她已经褪色、枯萎,青春不再。
心里涌上的柔情就是一种温暖、一种爱意,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好似一种妥协。无论洛的性格怎样,只要看到她一眼,亨伯特就会为她放弃一切妥协一切。所以说,亨伯特的这份爱意真的很虔诚,但遗憾的是,洛已经不再爱他,也没有和他走,凉冰冰的现实又着实令人心碎。
我听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让我心灰意冷的并不是洛丽塔不在我身边,而是这里的欢声笑语中没有她。
有人认为这句话是亨伯特的忏悔,他后悔自己打破了洛丽塔的正常生活,让她失去了原本该有的,属于她那个年龄段的快乐。但对于这种观点,实际上有很多争议。
既然洛丽塔是亨伯特的生命之光,那么亨伯特又怎么可能后悔与她在一起的选择。亨伯特所悔恨的,很有可能是之后发生的种种意外,这些意外不仅让他失去了洛丽塔,也让洛丽塔过上了不尽如人意的生活。
这句话所展现出的心理很微妙,亨伯特很可能是意在寻求一种更好的,与洛丽塔在一起的方式,但无论如何,亨伯特对洛丽塔最后的处境,以及他们之间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极度不满的。
无奈与伤感,让这句话充满了悲情色彩,但与此同时,一种凄美的景象也被营造了出来。
我抚摸着我胸骨上的一块刺痛,那就是她披着秀发的头曾有一两次靠在我的心房的地方。
如果你曾深深地爱上过一个人,那么即便分开多长时间,你也无法彻底忘掉对方,因为人对规律的生活有很强的依赖性,有些时候不是分不开,而是放不下习惯。
分手或者失恋后,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时刻,我们还会有某种犹如对方还存在的错觉和感受。因为爱的深刻,所以在没有了对方后,我们的胸口下会压抑着很多还未宣泄的情感,并时不时地产生刺痛。
亨伯特与洛丽塔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因为爱的深刻与时间的积累,亨伯特已经习惯了和洛丽塔在一起的生活。而在这句话里,纳博科夫通过对亨伯特悲痛心理的描写,让人们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亨伯特与洛丽塔曾经在一起的一些美好时光片段。
看不见你时,你分外美丽。
距离产生美,这话一点也不假。之所以要拉开距离,是因为如果彼此靠得太近,那么则会看到对方的很多缺点,即使我们能够接受彼此的缺点,但只要时间一长,就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
所以说,无论是情侣还是夫妻,都要适当地拉开一小段距离,拉开距离后,不仅会淡化掉自己在对方眼中的缺点,还会增加爱情当中的新鲜感,会让对方始终都有想要了解自己的欲望。
洛丽塔在现实中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完美,但奈何她激起了亨伯特对初恋的记忆。在失去洛丽塔后,思念和渴望让洛丽塔在亨伯特心中变得更加美丽,可以确切地说,正是这种距离感,让亨伯特对洛丽塔更加着迷。
但话又说回来,这一切的美好也都只是亨伯特的单相思,在他与洛丽塔的爱情当中,除了欢乐,还有太多太多的悲伤,而这不完美的爱情,又有着一种别样美,美到令人心碎。
洛丽塔经典语句中英文
人名:Lolita,音译
我看到很多人都推荐于晓丹版本和黄建人版本,吐槽主万版。三种版本和英文原著我都看过,我认为主万版是最值得阅读的,尤其是适合无法读原著的读者。首先说于版,错误非常多,到了一种忍无可忍的地步!很多人都那小说开篇做对比,什么生命之光欲望之火。诚然于版更有诗意,但翻译首先要准确无误,其次才是传神与韵味。于连最基本的没做到。 举例子,亨伯特有一次偷窥一家窗户,误将一个男人的男人的背景看成少女,所以翻译过来应该是“变成”这类的词,而于错误的翻译成少女投入一个男子的怀抱。 这是严重的篡改行为,绝不能接受。 (英文我就不放出来了,麻烦不爱找,再说拿出来也未必看得懂)再举个例子,亨伯特在公园里看书,这时有个女孩跑过来,亨伯特心悸难忍,他说自己手里的书变成了无花果叶子。无花果叶子在英语文化中并不是普通的叶子,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后懂得羞耻之心,以无花果叶子遮挡下体。这一点如果不了解就很难体会原著的意图。三个版本主,只有主万对这一背景加以著名。黄建人版本翻译的比较流畅自然,翻译水准在主万之上。但是他有许多省略之处,可能是受当时年代的限制,也可能是译者的习惯,喜欢简洁翻译。不过就原文语言风格来看,洛丽塔并不是一部文风简洁的小说,暗语,暗指,以及用词大胆毒辣,都说它的突出特点。就这一点而言,主版最好。但是主万的确有翻译缺陷,他的译本不够清楚,很容易让人读不懂,说白了就是断句没断明白。个人认为主万英语水平很好,中文水平很一般。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