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道草 夏目漱石经典语录

道草 夏目漱石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道草 夏目漱石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道草 夏目漱石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道草 夏目漱石经典语录



道草 夏目漱石经典语句



http://www.hudong.com/wiki/%E5%A4%8F%E7%9B%AE%E6%BC%B1%E7%9F%B3
夏目漱石好像没有名言吧。。。

谢邀

有打算持续更新这个回答,因为人间处方这本还没有看完。

经典语录其实很多啦,但出名的就那一句今夜月色,大家都说烂了。而且事实上真实性待考。

尽量择选一些比较少见的吧。个人比较有感觉的。

有些话可能都不会被认为是名言吧,但我很喜欢。

会一直记得。

1、“那样的作品再能出上二三十篇,

当会成为文坛上无与伦比的作家。”

“他将是独一无二的作家。”

当年年仅23岁的鬼才芥川龙之介以《鼻子》一篇在日本文学界崭露头角。老师夏目漱石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在这里提芥川先生可能有些离题,就当文学分享吧。

芥川龙之介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生性神经紧张而敏感,严重洁癖,身体孱弱,但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成绩优异。

35岁去世。

是早早熄灭的天火。

夏目漱石是芥川龙之介的老师,其实活的也不算长,49岁过世的。

为什么想分享这个呢。

我是一直很喜欢看文人之间互相写,写相处模式,写在一起风花雪月,写对彼此的看法,评论与欣赏。

我喜欢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感,最文学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其实本身作为文坛巨掣,能够毫不吝惜赞美,毫不保留的夸奖后辈,表达自己的欣赏和期盼,我觉得是很难得的事情,是赤子之心的体现。

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世新人换旧人」

尽管如此,仍然欣慰喜悦,兴奋激动不已。

一是对文学语言、创作艺术本身纯粹热诚的赤子之心;

一是对自身才华极端的「自傲」。

我下面解释一下这种骄傲。

我这里是褒义的,一种令人惊叹不已丝毫不会感到对方高高在上的骄傲。

而是「恰如其分」。

是望洋兴叹望尘莫及,

是「不愧如此」。

是「本应如是」。

简单来说,对天才后辈:

「你虽然厉害,但老夫我也厉害。大家都是知道的。」

从读者角度出发:(比如说是一个很喜欢芥川龙之介的读者,比如我(哈哈

「芥川龙之介毫无疑问是天才,夏目漱石同样。」

我前面所说的自傲,就是指:

夏目漱石本人对这点有清楚的认知。

换句话说就是有“作为天才的自觉”。

一个人只有能欣赏自己才能真正的欣赏别人,

反之亦然。

所以,

「那样的作品再出上二三十篇,当会成为文坛上无与伦比的作家」

「他将是独一无二的作家」

这两句话在我看来,无疑于

「夏目漱石是文坛上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作家」

每次看到这种意味的场面都不禁莞尔。

我很喜欢这种傲气,这种傲气,

正是充满着真诚的热切的,

纯洁无暇的赤子之心。

我很喜欢这种天才与天才之间惺惺相惜的意趣。

这种意趣在我国民国时期也大可一窥究竟。

国立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过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也正是此番奥秘。

因为大师有风采,有自尊,有那因为一片赤诚天真而孕育的极端的傲气,天才的自觉。

sss

夏目漱石好像没有名言吧。 但简介是这样的:夏目漱石,日本作家,原名夏目金之助。中学时,酷爱汉诗文。1900年留学英国。回国后任教于东京帝国大学。1905年开始写作《我的猫》,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批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以幽默的笔调对他们玩世不恭的态度和眼高手低的毛病进行了讽刺。1906年发表中篇小说《哥儿》,塑造了一个不满现实有正义感而又头脑简单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形象,揭露了教育界的腐败现象。《三四郎》、《其后》、《门》是他中期创作的三部曲。这些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是日本近代文学中具有深刻思想的重要作品。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但晚年流露较为明显的悲观情绪。
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NatsumeSouseki)
姓名:夏目漱石
生卒:1867年-1916年
描述:日本作家
籍贯:日本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夏目漱石 - 生平经历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1867年(庆历三年)2月9日,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双亲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影响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其母在他十五岁时便因病去世,金之助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这些遭遇相信对于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如《少爷》、《三四郎》、《之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有着良好的家世,却不受父兄所重视,也因此他们往往是孤独地,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里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重新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
夏目漱石1888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与同学——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22岁那年,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就在这年,首次使用“漱石”为笔名。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据说其典故取自于中国的《晋书》孙楚传,相传孙楚年轻时想体验隐居生活,便对朋友王济说要去「漱石枕流」,王济对曰:“流不能枕,石不能漱。”孙楚于是辩称:“枕流是为了洗涤耳朵;漱石是为了砥砺齿牙。”这个故事显现了孙楚的不服输。金之助以「漱石」为笔名正符合他坚强的意志,但也有另一说法是金之助和孙楚均被视为怪人,故以“漱石”的典故以自喻。从此明确了“以文立身”的人生宗旨。同时他察觉到学习英语成必然的趋势,唯有精通英语才得以跟上时代潮流、强化国家,跻身为社会菁英份子。
1890年,23岁夏目漱石的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成绩斐然,并不时发表学术论文,因此1893年大学一毕业,他就在校长的推荐下顺利进入东京高等师范任教,同时积极参与正冈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两年后他辞职到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次年转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此后便一直担任教职到33岁(1900)1900年,夏目漱石奉教育部之命前往英国留学两年。夏目漱石不以在英文的优异表现自满,相较于明治维新之后时人竞以西学为尚的举动,夏目漱石却以他原有的汉学及日文基础,积极创作,发表了不少诗歌、俳句。苦读的生涯自然也影响身心健康。27岁罹患肺结核,为了养病,赴鎌仓圆觉寺参禅,参禅的生活丰富了日后创作的题材,但他的病情并未十分好转,再加上神经衰弱,厌世的心情由是萌发。
夏目漱石回到东京后没多久与中根镜子结婚并于同年升任教授,留学时期,夏目漱石体认到所谓的英国文学和他以前所认识的英文有着极大差异,精通英文不足以增强国势,这使夏目漱石赖以生存的理想几乎幻灭,再加上留学经费不足,妻子又因怀孕而极少来信,他的神经衰弱因此更为加剧,一直到回国后他始终为神经衰弱所苦,但也刺激他更专注于写作。1903年返回日本,任第一高等学校英语教授和东京大学英国文学讲师,并常给《杜鹃》杂志撰写俳句、杂文类稿子。1905年,38岁时在(杜鹃)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我是猫》 ,备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而一再连载。深受鼓舞的夏目漱石因而有了创作的力量,此后十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
接着中篇小说《哥儿》、《旅宿》和短篇小说集《漾虚集》等接踵而出,夏目漱石一跃而为日本文坛的知名作家。1907年,他辞掉教职,从事专业创作,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探讨爱情与遗产问题的长篇小说《虞美人草》开始连载,接着又陆续发表了《三四郎》、《其后》、《门》三部曲。《门》付梓不久,赶上大逆事件冲击文化界,他的创作由批判客观现实转向披露主观世界。代表性作品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是自传体小说《道草》和未完成的《明暗》。1911年曾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夏目漱石死后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夏目漱石 - 短篇小说
我是猫(吾辈は猫である)——1905;年哥儿(坊っちゃん)——1906年;虞美人草——1907年;三四郎——1908年;从此以后(それから)——1909年;门——1910年;过了春分时节——1912年;行人——1912;年心(こころ)——1914年;道草——1915年;明暗——1916年,遗作;漾虚集——1906年;梦十夜
夏目漱石 - 长篇小说
《我是猫》确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采用幽默、讽刺、滑稽的手法,借助一只猫的视觉、听觉、感觉,以主人公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的日常起居为主线,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成、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平庸无聊,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小说构思奇巧,描写夸张,结构灵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哥儿》的素材,取自作家离京去外地任教的坎坷经历,叙述了一个憨厚、单纯,富于正义感的青年哥儿在一所乡村中学四处碰壁、饱受委屈的遭遇。小说语言机智幽默,描写手法夸张滑稽,人物个性鲜明突出。
《旅宿》是作者浪漫主义手法的一次尝试。描写一个青年画家到大自然中寻找远离现实、超越社会的纯粹美的世界的故事。
东大英文科时代的漱石《三四郎》写一位乡下青年小川三四郎来到东京,受到现代文明和现代女性的冲击,不知所措的窘态。
《其后》继续《三四郎》爱情悲剧的主题。小说塑造了代助这个具有叛逆意识却又优柔寡断的知识分子形象,谴责了违背自然感情的所谓侠义、道德,流露出反抗世俗伦理的进步意识。
《门》是三部曲爱情悲剧的终结。男主人公野中宗助和朋友的女友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他们隐居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一方面品尝着真诚相契的甜蜜,一方面体味着负疚于人的苦涩,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不能自拔。这是一部自由真挚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人性悲剧,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
《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侧重刻画知识分子多疑、厌世的心理。集中体现作者后期创作思想的是《明暗》。小说以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津田和阿延夫妇之间的微妙关系,暴露人们自私自利、苦闷无望的心态,告诫人们去掉私心,顺应天意。夏目漱石一生著有两部文论、大量俳句、几百首汉诗、若干随笔和书信,但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
夏目漱石 - 初期创作
夏目漱石
他最初动手写的小说,就是那部有名的幽默讽刺作品《我是猫》的第一节。《我是猫》是怎样动手写起来的呢?大约在一九零四年年底,有一次,主编《子规》杂志的虚子让漱石写点什么东西发表,于是漱石便写了一篇小说交给他。虚子看过以后觉得很有意思,不过认为还有一些地方必须如此这般地修改一下。漱石以为他的意见不错,所以就照他的说法改了。改好之后,虚子大加赞赏。可是当时漱石还没想好题目,不知是叫“猫传”好呢,还是干脆用开头第一句“我是猫”好。虚子赞成后一个,因此便决定用这个名字在《子规》上发表了。开始,漱石本来打算写这一回就完了,可是虚子听说小说反映不坏,又劝漱石继续写下去,于是他又写了第二回。大概漱石心中仍有就此打住的想法,所以小说的头两回结构比较完整,可以自成一体。
然而第二回一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漱石和虚子也都来了劲头,小说也就一回一回地写了下去,一直写到第十一回,终于变成一部长篇巨著了(有趣的是,漱石的《我是猫》问世以后,又陆续出现了《我也是猫》等一系列“我小说”)。据漱石说,他只不过偶然写了这部作品,并设特别想到要对当时的文坛如何如何。仅仅是想写就写,想作就作。不过,他开始写作时和写到最后的想法有很大不同。文体之类也不愿意模仿别人,只不过是想那么写写看。《我是猫》问世时,“明治维新”已经过去了三十几个年头。在这期间,日本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政权。这个政权对内压迫剥削人民,镇压了“自由民权运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掠夺了大量赔款,搜刮了大批资源。通过这些罪恶活动,天皇专制政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地主资本家的腰包塞得越来越鼓,劳动人民的日子却过得越来越穷。
夏目漱石的作品只有后来出现的芥川龙之介的《河童》可以与之匹敌,而《河童》又是受《我是猫》的启示而产生的。小说的场面几乎全部集中在苦沙弥的家里。苦沙弥和他的同学、朋友、学生等中年和青年知识分子,在他家客厅里说笑话,讲故事,高谈阔论,嬉笑怒骂,指斥社会,批评人生,构成小说的主要内容。要说情节的话,只有苦沙弥家和邻居金田家发生冲突,金田施行阴谋诡计激怒苦沙弥,苦沙弥大动干戈加以反击可以算得。到小说结尾的地方,这场风波逐渐平息下来,苦沙弥的生活又恢复到原来的老样子,苦沙弥家的猫也感到无聊得很,便偷喝了啤酒,掉进水缸里淹死了。
它嘲笑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关系,指出在这个社会里一个人为别人而蹙眉、流涕、长叹,决非自然的态度,而是虚伪的表演,“说一句公平话,也是煞费苦心的艺术。虚伪做作得最巧妙的人,被看作是最富于艺术的良心的人,是最受社会尊敬的人。因此,最受社会尊敬的人,事实上也就是最靠不住的人。”它指出这个社会已经不可救药,人们已经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想法死掉,设法自杀。苦沙弥说过,“死是苦痛的,然而死不得就更加痛苦。对神经衰弱的国民来说,活着比死去还要痛苦”;并且预言“从今天说起,再过一千年以后,人们都必然会实行自杀的。一万年以后,一谈到死,除了自杀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死法了。”这些话看来象是笑话,其实包含着真理,正如小说里另一个人物所说的,“要说是诙谐就是诙谐;要说是预言,也许就是预言哩。”小说结尾的气氛是相当凄凉的:秋日短,已经渐近黄昏了。抛到火钵里面的纸烟的死骸不计其数,而火钵里的火却早已熄灭了。光景是这一帮人虽然颟顸,也已经索然兴尽了。
夏目漱石 - 作品评论
夏目漱石作品《我是猫》
《我是猫》化愤怒为嘲笑,化嘲笑为利刃,又将这利刃直接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的化身乃至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偶像。夏目漱石发表于1905年的构思奇特而匠心独运的处女作《我是猫》奠定了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部富于诙谐的作品,以洋溢于字里行间的笑声引导人们驱散郁积在心头的愁云,振奋精神,从对现实的反思中燃起爱与恨的火焰。
这部别出心裁的长篇小说以幽默与讽刺为主要特征,由一只被拟人化的善于思索、乐于议论又富于正义感的猫担任叙述者与评论者,通过这只猫的眼睛俯视日本当时的社会与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并以连珠般的妙语警句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这只猫的主人苦沙弥,是个“像牡蛎一般把自己藏在壳里”、只知从书本中讨生活、一有机会就大讲知识可贵的教师。作品以直叙法表现了这个显然是作者自身影子的主人公自甘寂寞的自负心志,同时又使用旁敲侧击的手法揭示了知识分子因清贫而招致社会轻蔑的可悲现实;不仅如此,小说更通过穷教师苦沙弥与暴发户金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暴露了明治时代的黑暗,批判了“金钱万能”的世态。
奉金田之命去窥伺动静的拜金主义者铃木在与不谙世事而直言不讳的苦沙弥的一段对话中公然宣称:没有和钱一起去情死的决心是干不了经商这一行的,要赚钱,就非得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不可;透过对所谓三缺术的嘲笑,小说无情地讽刺了市侩哲学的丑恶本质。猫偷听到的金田与铃木的一段街头对话同样耐人寻味。金田见苦沙弥“不对金钱磕头”,总感到心里不痛快,恶狠狠地骂他是个“顽固透顶的东西”,扬言要“惩治”他,要让他“尝尝实业家的厉害”;铃木则随声附和,讥笑苦沙弥“太傲气”,“太不识相”,“根本不懂得算算自己是否会吃亏”,“打肿脸充胖子”,“难调理”,是个“缺乏利害观念的家伙”。
夏目漱石这段运用反语技巧虚贬实褒的描写,赞美了重视知识、热爱学问的文人学士狷介自好的品质,抨击了湎于金钱的泥潭中的肮脏的灵魂。正如鲁迅所云,《我是猫》“轻快洒脱,富于机智”,以飘逸的文体透过一系列冷嘲热讽否定了封建而落后的旧事物,对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弊端深表不满。这部自出机杼的作品,不拘泥于西方小说的模式,凭借联翩的浮想运用自如地安排了一连串出人意料的新奇、警辟而幽默的场面,寄余味于笑声中,其如珠妙语往往道破人情世态的机微,剥下邪恶、虚伪与愚昧的外衣,放射出理性的光芒。《我是猫》几乎由无数片断的插话式的细节构成全篇,并不以单一而集中的情节取胜,而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见长。这种不同凡响的艺术特征来源于对日本民族文学传统巧妙的吸收与成功的创新,来源于对西方理性思维与丰富学识的摄取与消化,更来源于对中国文化中愤世嫉俗而决不同流合污的文人气质的继承与发扬。化愤怒为嘲笑,化嘲笑为利刃,又将这利刃直接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的化身乃至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偶像,使夏目漱石这部以笑为武器而痛击时弊的传世之作显示出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勇气。

《我是猫》 《明暗》  《过了春分时节》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因为头像曾经被印到1000日元纸币上,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头像出现在千元钞票上的欧吉桑”。从早期作品《我是猫》《少爷》到后期的“爱情三部曲”:《三四郎》《后来的事》《门》,在读者中都很受追捧。

关于夏目漱石及其作品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显学。夏目漱石的自传体小说《道草》,短篇小说集《猫之墓》等提供了作家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解读,何乃英的《夏目漱石和他的一生》侧重于作品与经历的交叉解读,由夏目漱石之妻镜子口述的作品《我的先生夏目漱石》则以家人的角度,截取生活中的大量细节。

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会发现夏目漱石生活的复杂性:他童年时期两度被送到寄养家庭,直到8岁才得以回到夏目家,一生与原生家庭的关系疏离。在与镜子结婚之后,经济压力、精神问题、身体情况、子女抚养等诸多现实问题,都在考验着他。

与此同时,夏目漱石极具文学上的天分。像《少爷》《草枕》这样的中篇小说,通常5-7天就可以完成,而大部分作品甚至一两个晚上就写完了,创作速度可以几乎用光速来形容。在夏目去世后进行的解剖发现,他的脑重量为1425克,比日本男性平均水平1350克高出不少,医学界认为其脑部能力是要远远优于普通人的。

天才常常是孤独的,夏目漱石也不例外。在很多时候,他被视为“不近人情”或者“奇怪的人”,但这种“怪”,也是他身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夏目漱石:一个“漱石枕流”的怪人

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漱石”是他的笔名,出自《晋书·孙楚传》,讲的是孙楚年轻时打算归隐,就对王说,应当“枕石漱流”,但一时口误,说成了“漱石枕流”。王就问他:“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楚答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漱石枕流”,是夏目一生的写照:性格坚韧、富有责任心、才华横溢,但又特立独行。而“漱石枕流”的价值理念,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成为不被理解的少数人。

夏目与妻子镜子初次见面时,吸引对方的都是各自的缺点:夏目鼻头上的麻子、镜子不太整齐还脏兮兮的牙齿。因此,他们被视为众人眼里的“怪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一对夫妻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成了最真诚和可信赖的陪伴。

夏目漱石的身心健康状态不佳,胃病、糖尿病和神经衰弱、被害妄想症都困扰着他。

特别是当被害妄想严重发作时,他会变得像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用粗暴的语言对待自己身边的人,他数次要赶妻子回娘家,甚至对女佣、孩子和妻子有暴力行为,女佣不得不辞职离开,而年长的两个女儿也对这位父亲十分恐惧。

夏目的被害妄想症状,可以追溯到早年间。他在东京法藏院租住时,曾经看上了一个年轻女子,但认为自己不能放下架子求婚,以及听说女子的母亲是艺伎出身,后来索性连东京都厌恶起来,这也是他当年离开东京到松山教书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到了松山之后,他仍然觉得那位母亲一直在跟踪和监视自己。

留学英国期间,留学生间甚至传出“夏目疯了”的小道消息。文部省要求留学生提交报告,他也只是交上一份空白文书了事。

镜子刚生完三女儿后,夏目的脑子里出现各种幻象,认为妻子在想各种办法陷害他,于是想把正在产褥期的妻子赶回娘家。孩子们略微打闹玩笑,也要挨打被骂,还写了一封休书给妻子。住在家对面的一个学生被他当成“侦探”,每天早上都对学生喊话“侦探君,今天几点出门呐”。

好在这些怪异的行为并没有吓到镜子,她对母亲说:

“既然是一种病,那么,尽管我能力有限,也应该留在他身边照顾他,这部正是做妻子的责任吗?……我留下来的话,遭他厌也好被他打也好,总之万一有什么事,我还可以为大家担当些。……这样一想,我也就下定决心绝不离开这里一步。”

夏目漱石的“怪”还不止这些。他是一枚标准的“钢铁直男”,在街上遇到当时已经订婚的镜子时,坚决不愿意主动打招呼,因为他认为应该由女方主动跟自己讲话才行。

他是一个有洁癖的人,穿着打扮都很时髦讲究。在松山中学教书的时候,学生们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肖像画:穿着高翻领的衣服,拼命昂着脑袋的家伙。没错,那就是夏目漱石当时的典型形象。

二、“怪”的根源:来自家庭、社会和时代的影响

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成长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多维度,我们也可以试着解读夏目漱石“怪”的根源。

心理学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夏目漱石的童年并不幸福,虽然出身名主之家,但出生时却适逢家中败落之际,家中已有4个儿子、3个女儿,父亲对这个幺儿的出生并没有太高的热情。更何况,夏目出生时,父亲已经54岁,母亲也40多岁了,母亲没有足够的奶水,所以刚出生不久的夏目就被送到亲戚家寄养。

在夏目3岁时,盐原家因为没有子女,想要收养一个小孩,于是夏目就成了盐原夫妇的养子。但随着盐原家经济条件变差和夫妻二人婚姻破裂,夏目漱石在8岁时又被送回了夏目家,并付给盐原240元的抚养费,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但无论是在养父还是生父身边,夏目漱石都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父爱。养父虽然在物质上对他很大方,但更多把他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期望夏目长大后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在夏目成为名作家之后,养父还多次上门索要钱财。生父则认为这个儿子没有多大用处,让他吃饱穿暖就可以了,给多余的关心和照顾纯属浪费。

两度被寄养、被家人漠视,夏目漱石的童年生活是冰冷而残酷的,对人情冷暖有了最深刻的体悟。他被最亲近和信赖的人深深伤害过,于是用“非人情”作为武器抵挡所有的可能的伤害。

在日本文化体系中,最强调“各就其位”与“情义”,身为子女,对父母有有严格的“报恩”要求。当夏目漱石在面对曾经抚养过自己的养父母时,他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和“非人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的。虽然他的内心有过挣扎和痛苦,对于亲情的割裂有过不舍,但对自己的行为不进行过多辩解,既是他的行为准则,也是受日本文化浸淫的结果。

从时代背景来看,夏目漱石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当时日本大力提倡学习西方,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借鉴欧洲。夏目漱石从中学时就要学习英文,后来到英国公派留学两年,学习英语文学。他不仅英语水平很高,还会讲法语,对德语也有一定了解。这和我们今天认为日本人英语口语不太好的印象,有很大区别。

此外,夏目漱石从小接受过系统的汉学教育,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研究。中、日、欧文化都在夏目漱石的人生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他提倡“个人主义”,认为应当“尊重自己的存在,也尊重别人的存在”。但日本长期以来形成的礼仪规则、对“尽孝”“人情”“报恩”等的强调,也深深印刻在他的头脑之中,所以常常会陷入挣扎与痛苦之中。

三、了解夏目漱石的“怪”,是解读其作品的关键

在日剧《夏目漱石之妻》中,镜子跟丈夫夏目漱石抱怨:“怎么总是在小说中写自己家里的人和事?”

其实,夏目漱石的作品和生活之间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从作品中可以找到他生活中的细节,《春分之后》中宵子之死的情节,反映了夏目女儿爱子的突然去世。众多以学校、青年学生、教师为主题的作品,也与他常年在学校任教的经历密不可分。

夏目漱石一直在进行文学上的尝试,《少爷》中的“我”选择直接与负面力量对抗,而到了《春分之后》《心》《明暗》等,他开始从更深层次进行思考和剖析非人情、人性等话题。

因此,了解夏目漱石的生平,对于理解他作品中传递的信息非常有帮助。

他用纸和笔写下了自己的生活,也在记录一个时代的思想。他身处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日本社会开始从蒙昧走向开化,这一过程中有许多人都是迷茫的。夏目漱石笔下的人物也经常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正如他本人一样。

“我拣来陨落的星星碎片,轻轻地放到泥土上。星星碎片是圆滑的。或许在长时间从天空坠落的过程中,磨掉了棱角才变得光滑吧,我想。抱起它放到了泥土上的时候,我的前胸和双手也稍稍暖和了一些。”

夏目漱石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善于自省,有深沉的思考力,但并非完美,他作为丈夫、父亲的角色时有缺憾,但这样的不完美和“怪”,也构成了他作品中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参考文献:

1、《菊与刀》,露丝·本尼迪克特,北方文艺出版社,2015

2、《我的先生夏目漱石》,夏目镜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夏目漱石和他的一生》,何乃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4、《道草》,夏目漱石,时代文艺出版社,2016

5、《猫之墓》,夏目漱石,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经典语录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