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伯记经典语录内容,豆豆语录网这里有不少,而这一篇约伯记经典语录的内容是我们豆豆语录网经过多次整理,最终挑选出来的约伯记经典语录内容,方便您的阅读与学习,希望对您有用。
约伯记经典语录
约伯记经典语句
之前读《约伯记》后写的一篇读后感…… 原文这里:《约伯记》读后感
《约伯记》无疑是《圣经》中最让人难以捉摸的经卷之一。它所描述的故事看上去与逻辑相悖,其诗歌体文风又让人常常抓不住主旨。就连它的成文背景目前也众说纷纭,有人说它的作者是摩西,与“摩西五经”同出;也有人说它成文早于“摩西五经”,若按成文时间排序,它其实是《旧约》第一篇;而近代,也有人说它成于大卫王或所罗门王时期……但《约伯记》作为公认的《圣经》“智慧卷”中的一篇,却隐含着包容万象的大道理。
《约伯记》的主人公——约伯,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敬天爱神,信仰忠诚,并且热衷慈善事业,文中记载,神称赞约伯:“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一章8句,二章3句)
因为约伯完全忠于上帝,故此上帝也爱他,赐他极大的财富并众多子嗣……直到有一天,撒旦对上帝说:“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你岂不是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和他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吗。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赐福。他的家产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毁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一章9~11句)
上帝允许撒旦试验约伯,于是一天之内,约伯的牲畜被示巴人掠去,羊群被火烧光,骆驼被迦勒底人夺去,就连他的儿女们也在聚餐中因大风吹倒房屋而全部丧命……然而对于此等遭遇,约伯只是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一章21句)
撒旦并不罢休,继续对上帝说:“人以皮代皮,情愿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你且伸手伤他的骨头和他的肉,他必当面弃掉你。”(二章4~5句)
上帝允许撒旦降病痛与约伯,只是不允许取他性命。于是一夜之间,约伯全身长满毒疮。估计当时的医护条件也不是很好,约伯只能坐在炉灰中以瓦片刮身体求得些许舒服,真是生不如死……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约伯的遭遇基本上属于“躺着中枪”,他没什么过犯,从经文叙述来看,上帝允许撒旦降灾给约伯的首要初衷恐怕也不是要试炼他,而是要说服撒旦。
但是,约伯仍然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他说:“……嗳,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2章10句)不过,因为约伯并不了解自己受灾的真实原因,此时的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上帝为何要试炼我?我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啊?甚至他开始怀疑自己生命的意义。
正当约伯疑惑之际,他的三个朋友毯螅人以利法,书亚人比勒达,拿玛人琐法来探望他。他们先是陪约伯静坐了七天七夜,然后与约伯展开了长达九次的论辩。
约伯与三友之间这段漫长的论辩内容非常多,里面包含的观点并没有明显的对与错,而且一眼看去都很合逻辑,其诗歌体的表现方式也加大了阅读难度。历代学者根据自己对《圣经》整体理解的不同,对这一段论辩的解释也不尽相同,而我直到现在,也无法对此全然理解。
总的来说,三友和约伯争论的焦点在于约伯是否“有罪”。三友认为约伯既然遭难,肯定是有了自己的过错,也许这个过错是他不经意犯下的,或者是他无意所为的,甚至是他儿女等犯下的;而约伯则坚称自己“无罪”,从来没有过犯,是纯粹的义人。
我们不管约伯是否真的有过过犯,但是仅从开篇的叙述中,确实约伯如自己声称的那样是个纯粹的义人,连神都称赞他,这等于为这个故事做了一个大的前提假设。再者,我们都知道约伯遭劫难的原因只是上帝和撒旦在他身上“做试验”而已,确实不是因为他自己做了什么恶事。综上,可以说,这事儿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都不在约伯身上,所以我们说约伯是“躺着中枪”。
而约伯的三个朋友并不知道这个背景,他们也听不进去约伯的申述。当然,说实话,如果我们是那三个朋友,估计也不会相信约伯的申述,毕竟这事儿实在太诡异。最后四人相对无语,算是说到“无话可说”了。
在这之后,一个年轻人出现了——布西人,兰族巴拉迦的儿子,以利户。以利户是一个尊敬长者的年轻人,他虽然对约伯的遭遇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一直在旁边安静的等待约伯以及约伯的三个朋友说到没话说后才开口,因为他们都比他年长,这一点倒是值得当下的年轻人学习。
然而后世学者对于以利户的论述也有巨大争议,有人认为以利户的论述没什么新意,不过是重复约伯三友的观点而已,顶多算是陈辞总结;也有人说以利户的论述是比较正确的,算是接下来“神的裁判”的铺垫;还有人说以利户的论述显得有些多余,怀疑是后人硬加进去的,应该从文中去掉……我由于上面那九段论辩就没怎么看透,所以对于以利户的这一段论述我也实在无法妄加评论。
高潮部分是最后,上帝由旋风中对约伯指点迷津,不过说是指点迷津,上帝却自始至终没有告诉约伯他受难的真相,也没有直接回答约伯哪句话说得对,哪句话说得错。事实上,上帝是用一连串问题让约伯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本没有资格向神发问。
《约伯记》是一篇让人看了会迷茫的智慧经卷,它让我想起了一个同样常使人迷茫的问题:你相信“好人有好报”吗?这个世上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佛教常说“因果报应”,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但是天地之间的“因果”“好恶”,岂是凡人可以看全、看透的呢?
一如梵高,才华横溢,死后那么多年才出名,你说这是“好报”还是“恶报”?又一如一小偷当街行窃,被别人抓住狂殴,围观者看着热血澎湃,但是如果他们知道这个小偷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所以才会铤而走险,他们又会作何感想?然后如果他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小偷本来有个不错的家庭,还有美貌的妻子,只因他吃喝嫖赌,好吃懒做才走到今天这步田地,那么众人又会作何感想?然后再进一步,我们了解到,他本来也是积极向上的,只因他的妻子背叛他,他又割舍不下,痛苦中无奈自甘堕落,那么众人又会怎么想?……人世本是轮回,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更加无所谓好与恶。
我们应该承认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不应该仅凭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听的就妄下结论,更加不能用自己的判断去冒然推断神的旨意。
《约伯记》中记述,在面对上帝的一连串发问之后,约伯承认:“我是卑贱的。我用什么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捂口。……”(40章4句)……“我知道,你万事都能做。你的旨意不能拦阻。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我问你,求你指示我。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自己或作我的言语)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42章2~6句)
虚怀若谷,接受一切可能和一切现实,并坦然包容。因为你不是神,你无法知道上帝的安排,你更没有资格对这种安排挑三拣四,这本是你的修行——这即是我从《约伯记》中学到的。
然而我还想再多说一点感悟,承认自己的渺小,不妄自判断,这就要求我们一心归服神,尽心侍神,遵守神的道,那么神的道又是什么呢?何为道?
道,即为自然规律。天道无情,自然规律出于神,是不带有任何感情成分的,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规律都是那样,周行不怠,该咋咋地。你今天的行为,必然反映到明天的结果上,只是这个过程完全是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的,不会因为你尊老爱幼,你去买彩票就一定能够中大奖,同样即便你坏事做绝,你仍然有可能中大奖。但是如果一个吸毒的人中了500万大奖,恐怕只会加速他的死亡,这就是自然规律。
《道德经》中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人处世间,就是要遵守自然规律,顺天时而作。否则就要受到惩罚,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假如我遇到上文中的那个小偷,我仍然会支持严惩他,不管你的过去如何,不管你的动机如何,起码你在这件事上犯了错,那么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我可以理解你,但不能原谅你。
如何保证自己不犯错呢?这又回到之前的论述,你要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为大,所以得道者必然是虚怀若谷,持有强烈的谦卑之心。
回到《约伯记》,最终上帝的处理方案十分有趣:“耶和华对约伯说话以后,就对毯螅人以利法说,我的怒气向你和你两个朋友发作,因为你们议论我,不如我的仆人约伯说的是。现在你们要取七只公牛,七只公羊,到我仆人约伯那里去,为自己献上燔祭,我的仆人约伯就为你们祈祷。我因悦纳他,就不按你们的愚妄办你们。你们议论我,不如我的仆人约伯说的是。”(42章7~8句)
上帝惩罚约伯的三个朋友是因为他们妄自揣测上帝的行为意图,虽然他们说得也不都错(话说,上帝对他们的惩罚也不重,后代考证,约伯的这三个朋友其实都是富二代),但是他们仅凭自己眼见约伯遭劫难就断定约伯有罪确实是愚妄了。相比之下,约伯能够在不知道自己遭劫难的真实原因情形下,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自思无罪,确实比他的三个朋友更有智慧些。
这让我想起了《庄子·内篇·齐物论》中的一段话:“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能不得亲见就能够感悟到“道”,并恪守,这是有福的;道是看不见的,非得感受到它的厉害才相信它的存在,这就次之;如果尝到了它的厉害,却还因为自己看不见而不相信,则是愚蠢。
好比电,我们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我们知道要对它加以小心,这就不会受伤害;如果我们不在乎,结果被电到了,此事之后我们承认电的存在,并开始对它加以小心,那么也算是一生太平了;但如果这事之后,你还我行我素,那么只有等着出事情了。
所以科学家和哲学家是应当受尊重的,他们接受上帝特殊的恩赐,拥有超乎常人的智慧,相当于全人类的启蒙师,领路人,帮我们探索这世上未知的规律,他们让我们这些没有特殊智慧的能够在不被伤害的前提下就获知规律的存在。
《约伯记》最终记载:“这样,耶和华后来赐福给约伯比先前更多。他有一万四千羊,六千骆驼,一千对牛,一千母驴。他也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他给长女起名叫耶米玛,次女叫基洗亚,三女叫基连哈朴。在那全地的妇女中,找不着像约伯的女儿那样美貌。她们的父亲使她们在弟兄中得产业。此后,约伯又活了一百四十年,得见他的儿孙,直到四代。这样,约伯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42章12~17句)
————————————————————文末广告----------------------------------
欢迎加入作者的QQ群(566372024)
《约伯记》是《旧约圣经》中的一卷,属智慧文学作品,最初可能是用散文形 式写成,后来经人改写成诗剧。本书的主题是通过约伯的遭遇来探讨人生 为什么会有苦难,为什么好人会受苦而坏人却不受惩罚。约伯是一个正直虔敬 的富翁,很受上帝的赞许。撒但却认为约伯对上帝的虔敬是有条件的。 为此,上 帝允许撒但降灾祸给约伯以考验他的忠诚。在苦难中,约伯与来慰问他的朋友 进行了探讨人生苦难的根源与目的的辩论。朋友们认为苦难的根源是罪恶,约 伯坚持表白自己从未做过任何违背上帝旨意的坏事,而为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好 人受苦、坏人享福的现象感到困惑。 朋友们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虔诚的 人只应逆来顺受,不应有半点疑惑,约伯则认为接受上帝的安排与弄明白苦难 的缘由二者并不矛盾。最后上帝亲自进行了裁决:肯定了约伯的态度并加倍赐 福给他。《约伯记》讨论的问题,是一个始终使宗教家、哲学家、思想家们感到困惑 的现实问题,直到今天仍然需要人们去探讨,去思考。 约伯实事求是地剖析了自 己,坚信自己是无罪的,因此理直气壮地坚持“与上帝理论”。这正表明了约伯 对上帝的虔诚,他深信上帝是公义的,“在他那里正直人可以与他辩论”。他反 对盲目的顺从,盲目的顺从往往是表面的、谄媚的,并不是真正的虔敬,不敢表示自己的困惑恰恰是对上帝公义的怀疑,而探索与思考却正是出于对上帝的绝对信任。 通过辩论,约伯终于想通了,“福善祸淫”不是上帝彰显公义的唯一方式,人最终的归宿还是应该把自己无条件地交托给上帝。正因为如此,上帝才肯定了他,赐福给他。上帝是公义的!约伯是正确的!这正是《约伯记》中发人深省的结论。《约伯记》不仅是一部饱含哲理的宗教经典,而且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有人把它与《神曲》、《浮士德》相提并论。 歌德在创作《浮士德》时模仿《约伯记》写了《天上序曲》。郑振铎先生也指出《约伯记》是 <杂集’中的一篇伟大的戏曲,里边的主旨是讲人类的痛苦。这篇戏曲似根据一个古代人民传说的故事而写,且经过好几个作家的增改,它是一面表现出希腊时代的犹太思想的困恼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