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经典语录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经典语录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经典语录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的话,这一篇经典语录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应该是您需要的。



经典语录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经典语句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因为从传说以来,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一直到文王序易,中国的人普遍信仰都是天。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是天的儿子,代替天来照顾百姓。但是到了春秋战国,礼坏乐崩,天子没什么威慑力。百姓连年战乱,流离失所,信仰天毫无作用,做善事不一定有善终,虚无主义盛行,百姓活着都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百姓们不怕死了,诸侯们还用死威胁百姓。慈爱的老子不愿看到虚无主义的盛行,想帮助天下人找到人生的意义。于是提成了道这个概念。西方哲学家研究老子,普遍觉得老子的思想具有革命性,因为道的提出。什么是道?《老子》第二十五章给出正面解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把这个可以为万物母亲的事物取名为道,道生出万物,又和万物保持距离,不干扰万物。这才是真正的大爱,给予万物恩德却又和万物保持距离。所以老子强调统治者要无为,不要干扰百姓,和百姓保持距离,做好自身该做的事情即可。万物都是大道的孩子,当我们找到自我的时候,大道就在我们身上显现出来,因为这就是母亲给予我原来的样子。道家把找到自我的人称作真人。而当我们死亡时,也会回到大道怀抱,和母亲一起看着这个她创造的世界,不做干扰。道德经,也可翻译为道得经,万物从道中获得的书。也就很好理解,整本书讲了什么是道,万物从道中得到。

先弄清楚什么是道,什么是德。老子那里的道德二字与我们后世所理解的还是有很大区别。在老子那里,道者,规律也、大道也、自然也。也就是说,道经是老子对于大道(即世界本原)的描述,而德是老子大道哲学所衍生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大家本来都已经习惯了《道德经》,是因之前《老子》包括含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两个部分,故而得名。只是,一不小心在长沙出土了一个帛版,把道经、德经的顺序掉了个头,这下可急煞了众多老粉,也学着哈姆雷特焦虑了一把,其中还有不少的人呼吁更名,要改叫《德道经》,理由是帛版年份更早。

那么,究竟是该叫《道德经》呢、还是《德道经》?我认为,应该还是叫《道德经》吧。

理由有三:

首先,“道德”是一个大家都已经习惯的固定词组搭配,叫顺口了,习惯了。没有必要因为内容顺序发生调整就要改名,我们也没有按照顺序命名的规定或习惯嘛。

二、不能因为帛版更古老,就证明它的顺序是正确的。那为什么不说德道顺序只出现在这个版本,而道德顺序出现在更多版本,数量上取胜呢?

三、更重要的是,道德、还是德道的取舍,应该以道经、德经在《老子》内容上的逻辑顺序为准较为妥当、合理。

道、德是《老子》的两个主题,必然存在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先后顺序。道与德的逻辑关系是:

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践行。

两者之间互为依存,知行合一。缺德道空(无法落实);少道德失(迷失方向)。也谈不上谁先谁后,就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偏执。但是,从写作逻辑的顺序看,应该是道先、德后更为合理。每个人,包括那些认为德经在前的人,对“德”概念的解释都不可避免地要提到“道”,比如上德之人,遵循大道……;循道等等。也就是说,只有先讲清楚“道”,才能说明白“德”。要不,不妨试试,看谁能够不提到“道”,就把“德”解释清楚?

所以,还是叫《道德经》更为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