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耿彦波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太原耿彦波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太原耿彦波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太原耿彦波经典语录
看视频吧,不多说了!https://www.zhihu.com/video/978431403628781568
太原耿彦波经典语句
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耿拆拆,之前我以为是他到太原后进行了城市大规模的整改,凡眼过之处都有一个猩红的大字“拆”。由此在坊间传开。
后来才知,1995年,36岁的耿彦波用超前的眼光,顶着十人九骂,修复了王家大院,“耿拆拆”的外号由此得来。
2013年2月7日,耿彦波从大同市长调至太原市长。
就在2013年,太原的城市也迎来了大刀阔斧的整改。
先上个图
上图是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必经之路,穿过了洞并不是到了世外桃源,而是历经千险才能回家(我当时就想在洞上刻三个大字“盘丝洞”)
洞窄到一次只过一辆车,自行车,行人都得靠边站。因为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水多时真的需要你游过去。
为什么有这么个又小又破的洞呢?因为上面是条主干铁路线。,拆了他真成了“围城”。
洞里盘着错综复杂的电缆线,稍有不慎,后顾无法想象。叫它“盘丝洞”也不足为奇了。
下图是改造后,,一个小窄洞,如今变成了开阔的双向道,五六个壮汉都能横着走。对比之明显,看着我老泪纵横啊!
再看看这几年的交通变化
在我14年大一回来后建起的立交桥
太原站,期间不断扩建、改造、增线,如今依然是太原的城市地标。
短短2年时间建设了太原南部的太原南站,成为新的交通枢纽。
现在近距离出行首选高铁,即快又方便。
解决完交通的变化,耿彦波安排上了太原老大难的问题。
这个大难题也是我的年少乐土——城中村。小时候村里还没有盖一个个的小楼房,还有空旷的土地,可以养殖鸡鸭,种菜。
随着城市慢慢发展,城中村人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以前的乐土也盖起了小楼房、房屋间距越来越窄,环境越来越恶劣,治安环境也变坏了。太原400多万人口,有近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脏乱差的城中村里。
城中村一角2015年,计划170个城中村,开始大改造。
其中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大改造,是位于平阳路口的杨家堡村。
杨家堡城中村整村改造,拆迁后政府出台补偿制度。恒大地产集团太原恒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村民进行回迁房屋安置。
瞬间一个城中村全部整改完成。
整改前整改后虽然这样的大兴土木搞建设,把一些原有的老太原味道淡化了,但是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太原人视角,也能更好的验证,耿彦波为了城市发展,城市化建设更加便民,人民生活环境更舒适,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想说最多的也是感谢他。
正是因为他不搞那么多形式主义,在一次太原狂下大雨时,所有主干道和大桥下都是排泄不了的积水,他亲自到现场去看路面积水情况,疏通交通。有几个市长可以这样做到?
根据大家的对文章的积极评论,很感谢对我回答的认可,再做一些小的补充。
评论区一个优质的评论者说:“根据太原南站的建设,选址、车站大小、站台规模等等地方政府其实都有一定话语权,况且铁路系统对老百姓而言还是相对陌生,大部分老百姓都会把车站、高铁当做地方的政绩工程看待”
他的回答确实也对我在文章中的举例做了具体的讲解
根据此回答我做些补充,耿市长执政四年,城建力度之大,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2014年,建设路、长风街、长治路等道路改造相继开工
网图网图网图东中环的修建,为人们通往南站的路更加的快捷和便利,也是实打实的城建工程。
我在太原生活了四年,为了学习山西话把《中国市长》当教材看。看到李达康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他。“一周之内拆不完,我让公安局查你们的经济问题!”外可是真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