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经典语录

当我们要了解一些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经典语录的时候,豆豆语录网已经为您备好了这些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经典语录的内容,等待您的翻阅,相信这些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经典语录的相关信息会是您正想要阅读的经典语录。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经典语录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经典语句



《我的精神家园》主要收录了王小波的影评和他对社会环境与个人尊严的反思。

令人诧异的是,王小波在二十年前写下的观点,竟然也适用于当今社会。这一方面说明了这本杂文集的预见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二十年前许多令人忧心的社会现象至今仍未改变。

1F好莱坞商业片

作为一个文化人,王小波认为,好莱坞商业片最让人倒胃之处是落俗套。

在这里,王小波举了美国片子《洛基》为例。

这部片子讲的是一个穷移民的故事,第一集很有点意思,如果只拍一集,会是一部好片,大家也爱看,但无奈的是,有些傻瓜喜欢看电影里揍人的镜头,就有混账片商把它一集集地拍了下去,续集里除了揍人和挨揍,一点别的都没了。

王小波直言这就不是电影,根本就是大粪。

王小波把这种好莱坞商业片,比作《镜花缘》里直肠国的大粪。

《镜花缘》里的直肠国人消化功能差,一顿饭吃下去,从下面出来,还是一顿饭。为了避免浪费,只好再吃一遍(再次吃下去之前,可能会回回锅,加点香油、味精)。直到三遍五遍,饭不像饭而像粪时,才换上新饭。

好莱坞的片商就是直肠国的厨师,美国观众就是直肠国的食客。只看好莱坞商业片,是会把人看笨的。

王小波认为,三流的影视观众不是天生的,他是培养出来的。作为欣赏者,我们开头都是二流水平,只有经过了培养,才会特别好或是特别坏。

2F追星现象

王小波在《明星与癫狂》一文中,讽刺了当时的明星崇拜现象。

他认为明星崇拜是一种癫狂症,病根不在明星身上,而在追星族身上。为什么呢?这里的理由写得很有趣:

明星不过是一百斤左右的血肉之躯,体内不可能有那么多有害的物质,散发出来时,可以让数万人发狂。所以是追星族自己要癫狂。

除了对追星现象的讽刺,王小波还批评道,有些明星没有出色的表演,更没有可以成为经典的作品,就拿追星族的玩闹起哄当了真,当真以为自己是超人,这种游戏是过了头,应该回头的。

二十年了,再看现今的影视圈,像王小波笔下的这种流量明星比比皆是, 也似乎并没有回头的迹象,想来令人心寒。

3F审查制度

在《从Internet说起》一文中,王小波对当时的审查制度极尽讽刺,此文将他的黑色幽默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王小波生活的年代,人们还没步入网络时代,有人说网上黄毒反动信息泛滥, 要求对网络加以限制。

王小波反讽道,不止电脑,电影电视也在散播不良信息,应该通通禁掉。更是举例文革十年,大家只看八个样板戏不也活过来了。

五十多年前,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后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是雅利安人;后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人能为我说话了。

在文末,王小波再次引用这句话反讽道:众所周知,这里不是纳粹德国,我也不是新教牧师。所以,这些话我也不想记住。

海明威在《钟为谁鸣》里说过: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4F尊严

尊严这个词,不但指人受到尊敬,它还是个人价值所在。

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有过属于个人的尊严。王小波认为中国人忽视个人尊严,是一个中国特有现象,所有指出这个现象的人,要么是外国人,要么曾在国外生活过,又回到了国内。

王小波曾在国外居住了四年,他认为中国人在面对环境社会问题时,总是从总体方面提出问题,讲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其实这些事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但大家都对此浑然无觉。

在这里,王小波引用了罗素的话,说中国文化里只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这一点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

在我们往期推荐的书《乡土中国》中,费孝通也提出了差序格局的问题。所谓「差序格局」,即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

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每个人都只在家里负责任,出了门就没有了责任感。

大家所到之处,既无权利,也无义务;所有的公利公德,全靠政府去管,但政府不可能处处管到,所以到处乱糟糟。现如今这种劣根性已经深入骨髓,想要改变是难上加难。

王小波认为,在个人尊严方面,中国的君子无须独善其身,该争、该打官司、该动手时,就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力,因为个人尊严是一块不可压缩的空间,这块空间要靠自己来捍卫。而对于公共尊严,只要大多数人重视到这个问题,行为就会好。

除了以上列举的观点,王小波在这本书中,还对抗日片、中国古建筑保护、环保问题、文化批评、爱情电视剧、音乐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本书中大部分观点是超前、不过时的,文笔诙谐,思想深刻。

私以为,《关于「媚雅」》与《从Internet说起》两篇文章是王小波黑色幽默的代表,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强烈推荐阅读。

王小波 | 我的精神家园​mp.weixin.qq.com

1.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2.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 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假如念起来乱糟糟,一丝也不会好——这是最简单的真理,但假如没有前辈来告诉我,我怎么会知道啊。

3.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4.想爱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为人性的障碍。

5.实际上,中国的旧式家庭,对女人来说也是一条海船,而且永远也靠不了码头。

6.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

7.我总觉得文学的使命就是制止整个社会变得无趣。

8.罗素先生说得好:人人理应平等,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特别是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别。

9.海明威在《钟为谁鸣》里说过这个意思: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10.它山之 石可以攻玉。

11.能见到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这种感觉就是历史感。

12.费孝通说,中国社会里有所谓“差序格局”,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

13.国外有位研究发展的学者说: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这话很有点意思。他的意思是说,穷人不但是缺钱。你给他钱他也富不起来,他的主要问题是陷到一种穷活法里去了。

14.罗素先生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15.罗素先生曾说,从一个假的前提出发,什么都能够推论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