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网提供陈鲁豫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陈鲁豫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陈鲁豫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陈鲁豫经典语录
今天看到好多微博说说在转着、赞着同一条消息:鲁豫和前男友相恋六年但她选择结束感情,当她遇到现在的老公时,她说没时间谈恋爱,我要结婚!她老公只是笑了笑、在一起吃了顿饭、很开心。一周后他们订婚两周后他们结婚了!现在四年了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很幸福也很甜蜜。其实一个人爱不爱你不是看你们在一起时间长短、而是看他是否愿意给你一个承诺。看着满屏的溢美之词,我不禁质疑难道我失忆了吗?我清楚的记得我好些年前买过一本鲁豫的自传,明明就是写了她和初恋分开九年如何又在一起,还感动坏了。难道那个不给承诺的就是那个初恋男友?怎么我记得还写了结婚领证的事情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现在忽然就有终于遇到了对的人的感慨,就爱引发这么多人的赞美,oh,她这样的公知还要误导多少人啊?
陈鲁豫经典语句
我不是陈鲁豫的粉,但是作为一个广播电视专业出身,考研还差点选了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我想说点正面的。她现在遭受的负面抨击,确实不是无中生有,但也已被放大的远超她本身应得的批评。就我个人的观点,陈鲁豫的自身素质,绝对高于知乎目前的用户平均水平(没错这句就是吐槽)。至于主持水准,说实话也高过国内目前大多数节目主持人———全国那么多科班出身的主持人,打开电视看看,三流主持人一大把,远不及鲁豫。让鲁豫遭受如此多负面评价的,无非就是那些广为诟病的脑残采访段子,和现在瘦到没有美感的外形,其他的真不知道黑什么。先说那些脑残采访段子。更多人开始熟悉陈鲁豫大概都是从《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转战湖南卫视开始的,而鲁豫开始遭受更多的抨击也始于此。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芒果台的娱乐效应,而是《鲁豫有约》节目质量的下滑。我记得大二上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课上老师曾专门给我们放过早期的《鲁豫有约》做为范例(没错电视访谈也是新闻采访的一种,具体是哪期我想起来再补充),让我们寻找其中的采访主线,问题顺序,推进层次等等(似乎是这些,学过的都还给老师了),《鲁豫有约》早期确实是被观众也被业界认可的,不然也不会从凤凰卫视发展到各省市电视台,05年又从周播改日播。但是后来出现下滑,也是它从周播改为日播的时候。因为,一个优秀的电视采访,尤其是电视访谈节目,需要大量的寻找嘉宾背景资料,问题设置,细扣出有新闻价值的点,确定采访逻辑,修改合适的问法等等,需要资料和策划的高度完善。这一套如果完整充实的下来,最少三四天,而优秀的主持人需要对这些资料都有准备。比如杨澜,据说每次采访政要和学术大牛前都会通读他们的著作来做了解,几十本著作,一天能读完吗?好的准备,都需要时间来保障。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所以,你们想,《鲁豫有约》作为一个访谈节目,从周播改成日播,它对每个嘉宾的研究准备,减少了多少?对一个嘉宾或者话题只有一张纸的了解,还指望做出一本书的深度?此外,在这个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主持人的现场掌控,引导嘉宾自然的走向预设的重点,这是主持人的重要能力。(真以为拿着个“你幸福吗”“为什么?”的问题就满大街扛着摄像机当记者了?)而鲁豫有一个习惯:在录节目之前不和嘉宾见面,为了保持录节目的新鲜感。这点其实本来是很好的,真的很好。很多主持人在录节目前都会跟嘉宾有交流下,我自己做访谈节目的时候,也去跟我的嘉宾沟通了下,结果最后效果……真是有点假,虽然我保证真的没有对词。我跟嘉宾交流的原因是,我以往的主持经历证明,我不能保证我的控场能力可以在嘉宾跑题时把他们适时的自然的拉回来。所以我需要提前沟通。很多主持人都不能完美做到这一点。能做到这点的,都是一流的主持人,比如董卿,汪涵,何炅,他们可以说是中国主持人第一梯队。不能控场的栗子,请大家去看《全能星战》总决赛中,金武林第一次打出零分并被询问原因之后,李响的反应。所以我想说的是,陈鲁豫作为主持人,能够不跟嘉宾提前交流录出好节目,证明她具有控场的能力,而这是优秀主持人的必备素质。能否控场,不仅是反应力,还需要思想,需要知识积累,需要表达能力。这些陈鲁豫,还真有。论写作,可以去看下陈鲁豫的自传《心相约》,不是名家大作的水准,但也称得上文笔清新,会让人有所感悟。文字,在能驾驭它的人手里,会有魅力。在不会使用的人手里,只有干巴巴的流水账。论表达能力和新闻业务能力,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她就挑起过大型直播采访任务。论文艺才能,鲁豫大学在校期间就是央视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了。这种例子从来不是单一的“运气好”,撒贝宁从北大法学院毕业,进了央视当主持,但是看过他参加的一期“国庆七天乐”你就知道这不是意外,撒贝宁在大学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都是佼佼者,北大广播台台长最后当了主持人奇怪吗?陈鲁豫在一期采访谢娜的节目里也提过两人都参加过一个文艺比赛,她是个有表现力的人。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一蹴而就。一个人拿过央视十佳主持人,担任过凤凰卫视的主播,做过香港回归这种大型直播的主持,她可能真的脑残到没边吗?但是就是这样素质的主持,在《鲁豫有约》出现了大家广为诟病的采访。原因我都说过了,节目制作周期缩短,对嘉宾的背景了解不足,再加上鲁豫不跟嘉宾提前接触的习惯,准备都不足,在现场录制中出现奇葩问题简直就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都不想分析鲁豫问“为什么”的动机,怕大家骂我为了给她洗白过分解读。其实哪有什么解读,有时候主持人故意问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嘉宾自己说出重点的话,就比如说那个问小孩子“为什么,肉不好吃吗?”,总不能直接说“那你告诉大家为什么你不吃肉?”或者“我来告诉大家这孩子不吃肉是因为他家穷”,这才是开玩笑吧?在这个例子里她最多是这个反问的措辞有问题,方式没有问题。赵本山那个,按照他一贯的风格,这个才是过分解读吧。但是刘谦和李亚鹏那个,确实就有点奇葩了。我将这个理解为工作压力过大之后思路偏转,以及一种情绪反弹。我自己往年期末做节目的时候,一个组的成员长期处于崩溃状态,每天睡3小时,晚上写节目设计写采访提纲,白天起来就得联系采访对象,几个女生扛着摄像机三脚架到处跑,一般专业摄像机的重量女生扛拍五分钟就拿不动了,回演播室还得神采奕奕的上镜录片子,录的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然后录完剪片子,一段素材看几十遍都是少的,剪完一个节目包你再没看的心情。后来实习了发现这强度真不算啥……真的想顺带说一句,电视从业没很多人以为的那么好玩。大多数电视从业者都是亚健康状态,有个巧合,我曾因抑郁症住院,结果同病房总共三个人,一个阿姨是省电台的,一个姐姐是省电视台的,我学广电的。扯远了。总之这些段子,基本都出自鲁豫有约节目走下坡路之后,也就是改为日播后。早年的节目,挖不出这种段子。否定《鲁豫有约》,完全没问题,确实后期真的越来越没诚意。但是因为这个节目的弊端,全盘否定陈鲁豫,真的不公平。她的主持风格是很亲切自然的,同时又有辨识度。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很多科班出身的主持人,都不具有辨识度,因为太流水线了。比如浙江卫视自朱丹走后,力捧的伊一,她主持中国好声音巅峰之夜那场,可以看出科班痕迹,完全没有特色,观众记不住,所以浙江台再捧她是“综艺小天后”,她也没法像朱丹那样大红大紫。很多人喷鲁豫,还因为她现在的骨瘦嶙峋,完全没有美感。说实话,我也觉得完全没有美感。这种瘦已经是病态了。鲁豫曾经刻意的减肥,这个我有看到过报道。这是想上镜的人的通病,我也曾经为了上镜减肥过,在另一个关于减肥的问题中回答过。可能是鲁豫本来体质就易瘦,再加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甚至心理状态不够良好,才会瘦成这样。女生是喜欢瘦,但正常人绝不会想要这种病态的瘦。陈鲁豫自己再想瘦,应该也不想要病态到连礼服都撑不起来。但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如果身边有个这样的人,即使不去帮助她,也不至于因此而骂她“我看到你这样就做噩梦”吧。批评别人不见得比人好,夸赞不见得比人差。看待公众人物,别那么苛求。无非是“我喜不喜欢”的问题罢了。#1月3号更新一觉醒来居然有700多个赞,承蒙厚爱。也有不一样的声音,说明下。1.评论里很多人吐槽我那句“高于知乎用户平均水平”。只是这句话也是我的吐槽。程毅南先生的专栏文章中提到过他曾和黄继新讨论过“如何应对知乎用户大量增长之后带来的内容质量下滑?”可见知乎用户的准入门槛降低之后,内容的质量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最近有位大牛达人知乎专栏也提到过这个,提到很多人没看完他的答案就回复“答非所问”等等(我忘了是哪篇,有知道的请告诉我。),对那篇文章我不能赞同更多。我是准入门槛降低的受益者,但是我真心想看看那个我没有接触到的知乎。2.关于我在评论区对@赵骏 的回复,看来也得说明白。我一开始就说了我不是陈鲁豫的粉,我完全不介意批评她的意见,但是我介意无脑的意见。无脑才是喷。像@苏簌 姑娘这种观点,反对有依据,我没有不接受的道理。但是如果讲不出一二三还非得说不好,“我不管你说什么你说的就是不对你就是有问题你就是政治不正确”,这换谁都受不了。3.我的观点也只是单方的片面的,赞的最高的不一定就是最正确的。有其他观点的完全可以自己开一个回答给大家讲我们不知道的内幕,只要有理有据,估计点赞的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