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余华 兄弟 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余华 兄弟 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余华 兄弟 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余华 兄弟 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余华 兄弟 经典语录



余华 兄弟 经典语句



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余华《兄弟》
一千多个人看着呢,他竟然把李兰举了起来,灯光球场里的笑声哗啦哗啦地响了起来,大笑、微笑、奸笑、细笑、淫笑、奸笑、傻笑、干笑、湿笑和皮笑肉不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也是什么笑声都有。
——余华《兄弟》
这是两个孩子第一次在夜晚看到大海,夜晚的大海神秘莫测和变化多端,让他们一阵激动,忍不住尖声喊叫起来,这次宋凡平没有捂住他们的嘴,他的大手摸着他们的头发,让他们叫个不停,他自己出神地看着黑暗中的大海。
——余华《兄弟》
自从她的前任丈夫淹死在粪坑里以后,这个胆小的女人已经习惯了自卑,习惯了孤苦无依,现在宋凡平给了她做梦都想不到的幸福,更重要的是李兰从此有了依靠,而且这个靠山在她眼中是如此的强大,她觉得自己从今往后再也不用低头走路了,宋凡平让她骄傲地抬起头来了。
——余华《兄弟》
我一直觉得中华民族是一个奇妙的民族。几千年来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苦难足以令数个民族都灭绝得干干净净,然而我们活下来了,而且一代又一代繁衍得非常好。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我们活下来,现在我知道,是家庭。
——余华《兄弟》

没人请,闻着味儿来的。很早之前看过《活着》,最近读了余华的《兄弟》和《许三观卖血记》,想念叨念叨,无奈上周充气娃娃漏气了,身边没有好的听众了,所以来知乎怒答之。

———————JIAOWOFENGEXIAN———————— 既然题主这么问了,我就默认题主是认真看了,且非disabled。

歪楼是肯定的,一定要够耐心,后面会歪回来,相信我。

OK,正式开始回答。

首先,余华写作的基本视角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把「平民」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叙述历史(或者叫展开故事),借用一个普通人物的感知觉来反应不同时代的社会面貌,同时加入自己的经历和对于时代的所思所想,如果读惯了正史的童鞋们可能需要慢慢适应,因为正史通常是眼光向上的,对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清楚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和年份,「平民」自有生命来丈量时代,会说“我10来岁的时候就听说要搞文化革命了;我二儿子X岁的时候他妈XXXX”,余华的写作(或叫记录历史)视角自然属于后者,也就是眼光向下的历史。

再者,余的文风是轻幽默式的,用平淡诙谐的口气展开WENGE等事件,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坐在冬日的阳光里,露出身上深深浅浅的沟壑,笑着一一讲述每道伤疤背后的独特经历,让人听着、笑着,却不知何时泪流满面。这种文风跟王二的比较像(黄金白银青铜黑铁+特立独行的猪,相比之下余比较朴实、写实,王的笔调多些荒诞,特别写到后面,小说里的意象有较大的扭曲,偏后现代,这里不多说),还有一部纳粹题材的电影《美丽人生》也是如此(插句题外话,这个电影主角跟《兄弟》里的宋凡平无论是桥段还是性格有诸多相似之处,很可能余是看过这部电影的,并受到一定影响。P.s.大力推荐,电影海报贴在下面,看的时候认准演员,别看错了)。余出生于1960年,我相信童年发生在他身上以及身边的事情给了他很大的冲击,心理学上通常认为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对个人的心理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相关记忆会很难抹去(防御机制会选择性地遗忘部分记忆,但只是少部分,遗忘部分通常是封存在潜意识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余总是习惯自下而上以一个「平民」的视角来展开故事,而较少在大的社会事件上着墨——他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儿童。这么看的话,余是在把自己的经历和听到的历史揉成碎片,再一次次重新拼接、组装,展现出来,里面的一些镜头或许就是他记忆中的镜头,不一样的是,他可以把这些经历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称这些文字为「小说」,叫余华为「作家」,至于什么是艺术的手法,下面会说到。

此外,在内容(或叫剧情)上,余的作品总基调是充满悲剧、沉郁色彩的,不过越来越温和的,甚至到后面《兄弟》前半段会因为“为了搞笑而搞笑”引起争议,但我个人反而觉得《兄弟》里余华是驾轻就熟,剧情的发展更为跌宕,悲喜的起伏转换迅速,代表了他的一个新的高度。网上对于这部作品的非议一方面因为期待过高(就像期待本山大叔的小品一样),无论写得多么出神入化,也挡不住读者们十年里的各种意淫;另一方面,通常人们觉得对于大牛指指点点很能体现自己的水平(比如说我),特别是如果能跟大牛对着干更显能耐,So,《兄弟》的喷子们才会很多。《许三观》、《活着》自不用说,用「平民」的视角把人生的大喜大悲夹杂着笑声写出来,一边展示历史,一边诠释生活。

以上是基本解析。

下面谈一谈题主的问题。题主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第一,“好在哪里”,这也是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以及余华的作品算不算艺术;第二,“为什么别人觉得很好,我觉得没那么好”,这个可以转化为“为什么不同人对同一艺术作品评价不一样?”

【Ⅰ】“好在哪里”

记得之前《艺术概论》的老师说过,“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应当有唤醒人们情感的功能,但不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当时以《无耻混蛋》为例)”,好的电影、绘画、文学中可能会有关于性、暴力等的描述,但不是以刺激人的感观为目的(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就知道为什么那些单纯寻求刺激的电影不能叫做艺术了,为什么有人会指责郭XX和本山大叔是低级趣味了,为什么有人认为余的《兄弟》前面有“为了搞笑而搞笑”的嫌疑会让人觉得格调不够了),好到可以称为「艺术」的作品对于性和暴力的描述目的是为了通过述说真实,传达一种精神或道理,这种描述力度一定是恰到好处,不至于引起受众反感、不适的。这里插一句,这种描述的力度与艺术作品的受众心理发展程度有关,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要把电影分级,不是为了传播色情,解放性欲、暴力,而是受众心理发展层次不同,所以其实我国在引进欧美影视大作的同时,应该考虑受众层次的问题。可以称为「艺术」的作品在剧情的安排上也应当是首尾呼应,一波三折的,用高中语文老师的话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剧情发展的速度应当“提一秒嫌早,添一秒嫌迟”。在这些问题上,我觉得余华大体都做到了,包括对于死亡、斗殴、通奸(原谅我的用词粗俗)等的描述,至于在作品局部情节上的评价上则是见仁见智了。

【Ⅱ】“为什么别人觉得很好,我觉得没那么好”

同一个笑话我能把舍友全都讲笑了,却从未逗笑过女友;我要看新闻联播的时候,妹妹坚持要看喜洋洋。前者叫做笑点不同,后者叫做兴趣点不同。很多人经常自诩笑点很高,自觉格调、品味也高人一等,在我看来,笑点、兴趣点只有差异,没有高低,就像发色、肤色,只是不同而已。

受众觉得一部艺术作品好,那是因为刚好击中了受众的“艺术感受器”,觉得自己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的话竟然从别人嘴里说了出来,觉得自己经历的快乐和苦痛也有人同样经历过,觉得“有人懂我”。物理学上称之为「共鸣」,心理学上称之为「共情」,社会学中认为是满足了个体对于「归属感」的需求。WENGE等题材的作品,出生在1960s以前的受众与80、90后的比,当然更容易引起共情,家里因此遭过灾的受众与没经过大灾大难的比,当然更容易引起共情。为什么同一首歌,热恋时和失恋时听会有不同的感觉?为什么同一本小说初中生和大学生可以读出不同的味道?为什么《蜗居》、《裸婚时代》、《北京青年》能在这个时代能红遍大街小巷?一样的道理——共情。

所以题主没觉得有那么好,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听到的好评太多了。对于余的作品出现了意淫情结,觉得肯定顶好顶好,看了之后发现,“原来也是中国字,不过如此嘛!”。第二,生活阅历比较少。听到关于YUEJIN&1960&WENGE的事情比较少,作为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苦难史了解的比较少,跟那些饱经坎坷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们比起来,跟那些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人们比起来,跟那些跟那些50、60后比起来,跟那些自己家里遭过灾的同辈比起来,自然少了一些共情,换句话说,是在听别人的故事。Ps:这里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不用急着告诉我有多么了解近现代历史,跟题主问的一样,都是相对而言较少,而且这些东西的多少与个人的品性、能力关联甚微,且不成正或负相关。

当然也不排除别的原因,比如题主读过更好的相关作品,这个可能性较小,我觉得在这一块儿,余可以代表一个高度了,或者题主看到的书评过于夸张了,或者因为个人兴趣,并不喜欢余的叙述口吻等等。

后话:一切不以夸奖为目的的留言都是耍流氓。好的部分请一定要不遗余力地赞扬,不顺眼的部分请人脑屏蔽为“****”后不遗余力地赞扬,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