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古都经典语录
这个文字版的很难找,在百度文库,新浪分享可以找 其次就是你在新华书店才可以找得到了
私以为川端康成的作品有两大特点。其一是日本独特的审美「物の哀れ」。对自然事物的触景生情,以一种淡然的忧伤为美。中国的作品中诸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近一点的《小小》也是类似的感觉。这与西方莎士比亚,雨果,尤其是瓦格纳那种经历生离死别并带有强烈的戏剧性与悲剧色彩使人震撼揪心泪流满面的感觉是大相径庭的。它更像是一种内心的空寂与惆怅感。其二是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表象——语言。川端康成笔下的人物形象多给人一种内心纤细敏感的感觉。对话也多会有意味暧昧之感。这在他的美学背景下是和谐一致的。《古都》因为题材的原因又有更多的日本自然景物及传统色彩。上述内容在初读不适时会有不知所云感。《古都》结尾是苗子在天未亮时与千重子分别离开千重子家并不再回去的场景。这个结尾很典型的带有空寂惆怅之感。类似的像《伊豆的舞女》,《雪国》更多一层悲伤。苗子在意着她与千重子身份的不同,不想妨碍千重子幸福,最初不肯上她店里去,后来去了却不接受千重子父母收养并决定不再去千重子家。她对于秀男的求婚也是害怕会增加千重子的麻烦。而千重子在意自己的弃儿身份,对真一和父母多次提及。在一开篇就写到一对紫花地丁,以及妙龄的千重子在想它们会不会相识。私以为这是千重子与苗子身份的暗喻。而千重子关于它所想的“在这种地方寄生,并且活下去⋯⋯”也是她自身的写照。再来说其他人。前述的几个年轻男性在结尾并未出现,因为千重子与苗子是主要描写对象而她们与男生们的情感关系处于次要地位。并且我们按照作品思路是可以得到一个男生们会如何的答案,以及相应进一步分析作品,实无须画蛇添足破坏艺术效果。真一与千重子青梅竹马并喜欢千重子,却不敢直说。有两个细节,一个是真一说“千重子小姐早在几年前就把那两株紫花地丁看做一对可爱的恋人⋯⋯但它们俩却是咫尺天涯啊⋯⋯”我不知道真一是否把他与千重子看做这两株紫花地丁,但我觉得这是他们两个命运的暗喻,即千重子也喜欢真一,但没有嫁给他。第二是真一看见秀男和苗子走在一起误以为是千重子还挂来电话。似可以说明他很在意她。龙助喜欢千重子有各种表现,诸如帮佐田打理店,说想抚养幼年千重子,以及他父亲对佐田太吉郎踌躇着表明了此事。我认为千重子是会嫁给龙助的。《春花》篇末,千重子讲到自己想上大学却被父亲要求继承家业,真一问起是否婚姻也绝对服从时千重子表示肯定。父母说起想要她嫁给秀男的事时她也没有表示异议。可见她很有可能为了家业而嫁给龙助。秀男说起过千重子比弥勒佛还要漂亮,但是他也因身份原因不敢。在千重子要给苗子做一条腰带时他还满心想着是给千重子的。在这一点上苗子认识到了,她在秀男心里是千重子的“幻影”。于是秀男邀她去时代节并求婚。苗子会嫁给他么?我认为不会。一是苗子不想增加千重子麻烦,二是苗子认识到在秀男眼里她是千重子的“幻影”并且“幻影是不能践踏的。践踏了只能自食其果。”至少提供一个角度——在京都的背景下,透过人物关系展现这种物の哀れ,美与悲的一致。能很好的欣赏这部作品或者说这类作品首先还是要熟悉这种表达方式及这种美学。这既与日本传统有关,又与川端康成个人有关。川端康成是日本唯美派作家,我们熟知他的“凌晨四点,看见海棠花未眠。”另一方面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性格才华等多方面使他有孤独感。他在《千只鹤》中借文子之口说“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然而他还是选择了自杀。《春花》篇开篇描写千重子观察院里的树,树上的紫花地丁,以及蝴蝶,基督像,金钟儿。到她去和真一赏花⋯⋯这一切无不显得那么美好,他们天真无邪两小无猜言笑晏晏。直到千重子用稚嫩而赌气的语气说起自己是弃儿。“无疑,千重子隐隐约约觉察到真一在爱她。她的告白,也许是为了让自己爱着的人了解自己的身世。可是真一却听不出来。相反,他感到她的话音里有拒绝他的爱的含意。纵然‘弃儿’这话出自千重子的编造也罢⋯⋯”再往后便是真一的试探,以及千重子表示的对父母绝对服从。当真一问起“你没有自己的⋯⋯自己的感情吗?”“有,太多了,有点不好办⋯⋯”“你想把它压抑,把它抹杀?”“不,不想抹杀。”“你总是绕着弯说。”真一微微一笑,声音却有些颤抖,他把上身探出波形栏杆,想要偷看一眼千重子的脸。“真想看看你这谜一般的弃儿的脸啊!”“已经天黑了。”千重子这才第一次回头来看真一。她的眼睛里闪耀着光芒。“真可怕⋯⋯”千重子把视线落在大雄宝殿的屋顶上。她仿佛感到那用厚扁柏树皮葺的屋顶以沉重而阴暗的气势逼将过来,有点使人害怕。千重子与苗子也是,她们互相珍惜对方,最终却分离。这正是川端康成美学的美与悲两面的极好写照吧。书中还有关于太吉郎貌似与尼姑有染以及艺伎含太吉郎舌头的细节。不过貌似和这些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