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闹市中修行经典语录
首先你要明白修行是修什么?
有人几个小时打坐,甚至几天打坐,什么冥想了静心了禅定了,我想说那不叫修行,叫修腿。
也有人刻意远离人群,吃斋念经,烧香拜佛。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精神固然可嘉,但依旧称不上修行,不过是执着于形式而已。
还有些人一头扎进经文里,整日纠缠于是不是佛说、大小乘高低、某部经真伪,贡高我慢,一开口就是经典名言。自以为佛法造诣颇深,干脆用逻辑思维和推理演绎解释佛学。这还算有些水平的。绝大多数瞎蒙乱猜,胡思乱想,以个人主观意识和道听途说妄下结论。此类人完全走火入魔,魔怔甚深,眼睛从来盯着外面,唯独不识自己的面目。
一句话,修行就是修心。经云:万法唯心造。确切地说,你若识得真心本性,根本就没有修这回事,就像一个人迷失了方向,等大雾散去,自然顺路回到自己家中而已。迷时你的佛性并没有减少,悟时你的佛性并没有增加。只因迷悟不同,才有了得与失的意识。
如何识得真心本性?当下即是!那个了了分明、无有取舍的即是。对境升起的第一念即是,第二念成了识,识即是妄。
大多数人学佛,往往迷失在心与识两者。心即是识,识即是心。悟时为心,迷时为识。这就是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道理。不变的是心,变化的是识。所谓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懂得转识即是智,即是佛。曾有人问如何是识,如何是智?弥勒菩萨托梦一语道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希望同修永远牢记这句话,弥勒菩萨所示现的法即是整个佛法的精髓。
就像我看着桌子上的杯子。仅仅是看,这个见性永远不会变。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哪怕八十岁,见性依旧如此。但看着杯子,念想到其他的事物,这就是妄念,有此产生取舍好恶,这就是分别。执着于某一端,就是执着。贪嗔痴慢、五欲六尘,皆是唯识所变。
《楞严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这句经文即是道出了般若实相。
不为外境所动,即是转境。为外境所动,即是被境所转。能转境即是佛,为境所转即是凡夫。
有人骂你一句,你就生气了。这就是心随境转。天下雨了,你的心情闷闷不乐,这就是心随境转。包括知乎上很多各派学佛人士,纠缠于大乘小乘、南传北传、佛经真伪、世尊亲说的轮回中,统统都是心随境转。
花着大量时间精力,做着毫无意义的事,却乐此不疲。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文章长篇大论,唯独不识自心。不识自心,学佛无益,可以说根本与学佛无关。
真正的修行人,哪有时间玩文字游戏?哪有时间巧说诡辩?哪有时间引经据典?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修行只从心中修,只因这心即是佛。
修行人不在旷野山中,而在闹市。不出世间,就在世间修行。为何?真正彻悟明白了。身体在哪无关紧要,哪有什么世间可出?出家是心出家,不是身体出家!
若能缄默不语,时时观照自心。那么行住坐卧皆在修行中,皆在禅定中。此为大坐禅。一切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何?业由心生,人由业造,罪从心生,还从心灭。
真正彻悟之人,永不退转。自然了悟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一切相皆由心生。一切皆是佛性的显现。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