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典语录这篇内容是经过特别精心的整理的,这篇经典语录的内容相关性较强,所以,如果您想要看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典语录的话,这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典语录应该是您需要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典语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典语句
这句话出自《金刚经》。佛说……即非……是名……这样的句式,叫“三句义”。“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如果要彻底弄通这个问题,不得不从金刚经开始讲起。
要知道,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因而佛经大量由梵文成书。佛经传入中国要经历一个翻译的工作。然而大量的概念是梵文固有的,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词语与之对应。大量的佛教词汇只能音译,使初学者感到晦涩难懂。
《金刚经》的译本主要有三种,其中通行的版本为鸠摩罗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还有玄奘(对,就是我们熟悉的唐僧)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义净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是梵文音译,意指“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波罗蜜”意指“到彼岸”。佛常以“筏喻”来直观说明修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修行就像乘木筏渡河一样,离开此岸的世俗世界,到达彼岸的菩提妙境。一旦到达,那么木筏就当舍去。
关于“金刚”的含义,有两种说法。在鸠摩罗什译本中,“金刚”意指般若的力量像金刚一样强大和锋利。在玄奘的译本中作“能断金刚”,就是说阻碍修行的烦恼像金刚一样顽固,而此经中的般若智慧能够破解,所以般若智慧能断金刚。
我们明确一下金刚经在佛教经典中的大致位置。佛教大乘经典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截止270 AD):般若经系,法华经系,华严经系,净土经系,密教系。
第二期(截止至约400AD):涅槃经系,解深密经系。
第三期:楞伽经系、密教系。
般若类经典约占大乘经典的三分之一,其中《心经》和《金刚经》是流传最广的般若经典,对中国佛教乃至中国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
大乘般若思想的主旨,在说明用智慧认识宇宙一切现象的本质。佛教认为,事物现象的本质为“空”。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觉,世俗的种种烦恼,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颠倒杂想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生,本质上是空无自性的。
佛教中的“色”作为五蕴之一,是指事物现象的形态。因此,《心经》中会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金刚经》全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是梵文音译的“无上正等正觉”,即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须菩提是代表修得小乘阿罗汉果位的得道者发问,而《金刚经》接下来便依据“阿罗汉如何继续修行成为菩萨乃至成佛”而展开。
通俗来说,佛教的修行过程是一个不断通关的过程。世人皆是凡夫,经过小乘的修行,升级为阿罗汉。阿罗汉再经过大乘的修行,成为菩萨和佛。而《金刚经》便是阿罗汉进一步通关的宝典。
通关的第一步,就是“破执”,即破除对“有”的执着。因此,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意思是指世间的一切物质和现象都是空幻不实的,如梦幻泡影,实相者则是非相。因此修行者应该“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间的执著或眷恋,以般若慧契证空性。在修行实践中,能真正认识到无相之实相,能做到于世界万物都无念无系的“无住”,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
通关的第二步,还要弄清“空”与“有”的辩证关系。既要认识到事物“空”的本性,又不能过于执着于“空”而否定“幻有”的存在。 “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所谓“肯定一切存在的存在,否定一切存在的自性”即是此意。
为了更好说明“空”与“有”的关系,佛陀采用了一种奇妙的表达技巧——三句义。比如,《金刚经》有言,“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在迈向解脱的过程,《金刚经》强调般若智慧是佛门修行解脱的最高智慧,“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承诺如果有人能够虔诚信受此部经,即使奉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够为他人宣说,必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果报不可思议”。
初学者学习金刚经,如果只看原文,那么大量的佛教名词和含义会阻碍理解。建议题主去阅读一些好的注本以及研究文献,对理解佛法大有助益。
本文参考文献:
《金刚经 心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雷泉教授讲义
延伸阅读:
《金刚经心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
吕澂《金刚经三义》
黄念祖《金刚经一滴》
天台国清寺的僧人.
【金刚经中的经典语录】《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 《金刚经》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O金刚经中的经典语录 (分享自@搜狐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