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经典语录

豆豆语录网提供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经典语录精选内容!是不是最近刚好要想要了解或者阅读一些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呢?在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经典语录这个语录专题里面,可能会有你需要的相关经典语录!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经典语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种田、吃饭、旅游、休息等等。艺术是什么呢?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例如:用音乐去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中去表现梅兰竹菊,用书法去表现阴晴圆缺。总之用艺术诠释自然、生活之规律。其目的是:从宏观上说,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说,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
  生活中充满着艺术
  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细腻、花儿盛开之美丽、春风抚柳之温心;从听觉上,我们听到惊涛拍岸、高山流水、鸟儿争鸣;从嗅觉上,我们嗅到花儿的清香、从味觉上、我们尝到酸甜苦辣;从肢体上,我们感觉到冷热温凉、粗糙光滑;我们从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当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太空;世界太大了,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可这不等于我们不了解喜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为书本、电视去过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书本、电视那里寻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样艺术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了,就能为创造更好的艺术做好铺垫。
  生活不全是艺术
  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怎么说呢?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比如说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获取金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获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来。如果把金子比做艺术的话,那么沙子就是自然,我们要想获取金子,就必须要具备获取金子的工具,还要有筛选、分离、冶炼、提纯一整套技术。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取舍,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书法中,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米芾的飘逸,如春风拂柳,婀娜多姿;颜真卿的粗犷,如彪形大汉,威猛魁悟;赵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丰韵挺拔;弘一的空灵,如禅房入座,清新幽静等等,这些都是用自然、用生活来述说艺术家心灵的。
  艺术高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容,运用到艺术中去,反过来又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作为艺术的表现方法,决不是生搬硬套生活、或者重复生活,而是有取舍地提取生活中的精华。在这个提取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时代不同、内容的不同、环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等等,所以产生的作品也不相同,正是这些不同,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审视、品味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自然、生活给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艺术尽情地表现自然,表现生活,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在自然、生活中体验到花儿的开放、鸟儿的歌唱、江河的奔腾、高山的耸立,通过认知,产生感悟,花儿为谁开放?鸟儿为谁歌唱?江河为谁奔腾?高山为谁耸立?抒发我们对自然、生活的情感;把这些情感转换成其他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使我们能更好地融合在自然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经典语句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种田、吃饭、旅游、休息等等。艺术是什么呢?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

例如:用音乐去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中去表现梅兰竹菊,用书法去表现阴晴圆缺。总之用艺术诠释自然、生活之规律。其目的是:从宏观上说,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说,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

1、生活中充满着艺术

2、生活不全是艺术

3、艺术来源于生活

4、艺术高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自然、生活给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艺术尽情地表现自然,表现生活,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在自然、生活中体验到花儿的开放、鸟儿的歌唱、江河的奔腾、高山的耸立,通过认知,产生感悟,花儿为谁开放?鸟儿为谁歌唱?江河为谁奔腾?高山为谁耸立?抒发我们对自然、生活的情感;把这些情感转换成其他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使我们能更好地融合在自然中。

扩展资料:

具体含义大体意思是这样的: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而作家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的语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节排列,渲染,夸张,集中矛盾等故事情节的等等描绘,就使一本小说或者是其他的文学作品更加的生动,耐人寻味。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有高于生活的例子:艺术就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它有时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做的更纯粹,更极致。它是美的,纯粹的,带着创作者的个人倾向。

必定是展现,提取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这一点说,比起日常的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是高了。或许不是很准确,但举个例子 ,文学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使得作品与现实有了差异,更强烈,更震撼,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艺术生活

艺术是生活的客观反映,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又得益于艺术反馈而进步、文明。
人类的艺术史证明,艺术绝不能与生活脱节,否则艺术会失去生命的养分与光华;而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借鉴和推陈出新的动力与灵感的来源。人类生活正是因为有艺术的存在,才丰富了精神世界,思想变得愈加文明、充实,而艺术的审美观念,在推进着社会向更高的文明层次发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谢邀。

嗯,我非常喜欢林语堂先生写的东西,尤其是《生活的艺术》。

他的这本书原著是英文,原名叫《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 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在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且接连再版40多次。因为他精通中英文,通过他的英文叙述,令老外对中国文化及生活方式有相对完整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题主所附图片文字内容,林语堂用四个例子来表达认真、时间管理、专注、计划性的重要性,这四个例子是: 水龙头的质量、编辑的认真、建造桥梁工程挖洞、和朋友约见时间; 通过这几个例子对比国人及老美的对待方式和处理态度,用词幽默,对国人的表现充满无奈遗憾之感。

对了,据说中文的"幽默"一词,据说也是他从英文的“humour”翻译过来后来被广泛使用的。

简述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吾国吾民》  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 本身是最底阶层, 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   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  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金圣叹之生理学》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  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  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  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  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生活的艺术》。

没有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吾国吾民》  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 本身是最底阶层, 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 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  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金圣叹之生理学》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  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生活的艺术》  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生活的艺术》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生活的艺术》  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  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生活的艺术》  死了三次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  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生活的艺术》  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  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生活的艺术》  刻板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生活的艺术》  想做另一个人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  ”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生活的艺术》  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  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生活的艺术》  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  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  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生活的艺术》  蚕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生活的艺术》  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生活的艺术》  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  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生活的艺术》  过客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生活的艺术》  美人鱼  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  能够写美人鱼(The 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生活的艺术》  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字而已。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  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  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一天24小时,过得不好叫日子,过得好叫生活,过得精彩叫艺术。

一个“躬身入局”的“我辈中人”,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头上压着KPI,脚下踩着“996”,过得简直连日子都不如,何来艺术?不经意间阅读了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原来真的有人能够把日子过成艺术。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读过《生活的艺术》,我认为林语堂先生的头衔还应该再加一个——哲学家,一个把生活艺术上升到哲学的人。书中,林先生以平静幽默的文字,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悠闲哲学,读来让人心胸顿时一宽。试撷数语,与子共飨。

一曰读书。人生在世,谁还没读过几本书。在林先生看来,“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能引领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知道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读报纸则不算是真正的阅读,因为新闻报纸只是罗列一些事实,毫无深层价值。现在看报纸的人少了,但今日头条、百度、公众号、抖音接了棒,在收割人们的注意力上做得更加出色,让阅读越发少了价值。必须是意在为培植面目的可爱和语言的有味而读书,方可算做真正的读书。一个人若能遇到自己爱好的作家,才能从读书中得到益处,才是智慧发展的条件,类似于精神上的“灵魂转世”,在作者和读者间有了 一种精神上的融洽,如同堕入深爱的男女。如果始终不能找不到这样的“爱人”,读了很多书,也只是调情。读书的艺术是:随手 拿过一本书,想读时,便读一下子。这是林先生悠闲哲学在读书上运用。读书固然是赏心乐事,但在心情烦躁郁闷时,大约再有趣的书读来也是无味甚或可恼的。

二曰写作。林先生说:“凡是期望成为作家的初学者,都应该叫他们先把写作的技巧完全撇开,暂时不必顾及这些小节,专在心灵上用功夫,发展出一种真实的文学个性,去做他的写作基础。”他推崇一个“真”字,文字就反映着作者的真性情,素面朝天,不假脂粉。模仿他人,譬如开掘老矿,是别人二手的东西,至多也只能做到次等艺术家。关于写作,林先生又有警语若干篇,自名曰“雪茄烟灰”,大约是他才思奔涌如所抽雪茄般吞吐不止时写下的文字 ,其中辨别滋味、“怀孕”说、自由发挥派等,让人莞尔之余,于试学写作者则教益良多。他还顺手甩了“速成论者”一个大耳光,“乖戾的仁慈三小时速成法”、“感觉敏锐速成十一法”……这口气像不像现在卖课件的标题党?

三曰旅游。随着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旅游在全世界都 成为重要的产业。林先生总结了三种虚假的旅行:第一种,旅行以求心胸的必进。现在的修学游有没有同样的影子?第二种,为了谈话资料而旅行。现代人还可以扩展到晒朋友圈、微博、抖音,总之,我来过,我见过,我晒过,还有我买过,我吃过……第三种,定了游览程序的旅行。网上的各种攻略,各种功课,让人能够如愿以偿地在限定时间内在若干网红景点打卡。林先生以为,旅行的动机是求忘却一切,欲达此目的,必先一以流浪者的心态,经历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不知往哪里去,甚至不知从何处来,如此才能与大自然更加接近。另外还有一种旅游,不为看什么事物,甚或只为看“虚无一物”,有了在旅行只看到事物 的别才和别眼,无论一桥一树、一水一村、一篱一犬,也与洞天福地无异。与罗丹“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异曲同工。

林先生于悠闲哲学之体验还有不少,无法一一列举,但他本人决不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袴子弟或者一味寄情山水的隐士,他学贯东西,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翻译成英语,还写散文、办刊物、编词典,一生著述颇丰。他欣赏并践行的悠闲生活艺术,是沉浸在中国传统的文学和哲学的结果,是酷爱生活而过着真正的生活,是把日子过成了艺术。

《生活的艺术》本身也可拿来做枕边书,随手翻开读一篇,心情也会好起来,这才是“我辈中人”于生活艺术的践行。

艺术来源于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