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语录迷
造句、组词、语录、签名、说说、句子大全

余秋雨《何谓文化》经典语录

你可能正想要阅读余秋雨《何谓文化》经典语录,想要了解余秋雨《何谓文化》经典语录的相关语录,豆豆语录网精心整理了余秋雨《何谓文化》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阅读,那么,下面这些余秋雨《何谓文化》经典语录内容,如希望是您喜欢的。



余秋雨《何谓文化》经典语录



余秋雨《何谓文化》经典语句



余秋雨从见报的事端来说,确实挺人品堪忧的,但说他写的不好,那是胡扯蛋好么。。。他文字雅美大气毫不复杂造作,不管是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还是后来的何谓文化,中国文脉都是绝对的大家气象。而且我个人觉得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是他目前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两部作品真真正正的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当时的我的冲击是巨大的,什么叫言之有物,这就叫言之有物!到了何谓文化,中国文脉,这是知识分子故纸堆里的情怀啊。不管怎么吐槽他人品,都没法否认他绝对是当代一流的散文大家。

  余秋雨经典语录 〔作者:余秋雨 转贴自:余秋雨在线 发布时间:2005-11-19 11:35:49 点击数量:817〕 ●至今记得初读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卑微者的财宝》时所受到的震动。他认为,一个人突然在镜前发现了自己的第一根白发,其间所蕴含的悲剧性远远超过莎士比亚的决斗、毒药和暗杀。  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开始我深表怀疑,但在想了两天之后终于领悟,确实如此。第一根白发人人都会遇到,谁也无法讳避,因此这个悲剧似小实大,简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决斗、毒药和暗杀只是偶发性事件,这种偶发性事件能快速置人于死地,但第一根白发却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的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   ——《关于年龄》 ●谁也不要躲避和掩盖一些最质朴、最自然的人生课题如年龄问题。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灾难,比之于韶华流逝、岁月沧桑、长幼对视、生死交错,都成了皮相。北雁长鸣,年迈的帝王和年迈的乞丐一起都听到了;寒山扫墓,长辈的泪滴和晚辈的泪滴却有不同的重量。   ——《关于年龄》 ●人类最爱歌颂和赞美的是初恋,但在那个说不清算是少年还是青年的年岁,连自己是谁还没有搞清,怎能完成一种关及终身的情感选择?因此,那种选择基本上是不正确的,而人类明知如此却不吝赞美,赞美那种因为不正确而必然导致的两相糟践;在这种赞美和糟践中,人们会渐渐成熟,结识各种异性,而大抵在中年,终于会发现那个“唯一”的出现。  但这种发现多半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他们肩上压着无法卸除的重担,再准确的发现往往也无法实现。既然无法实现,就不要太在乎发现,即使是“唯一”也只能淡然颔首、随手挥别。此间情景,只要能平静地表述出来,也已经是人类对自身的嘲谑。 ——《关于年龄》 ●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  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 ——《关于年龄》 ●老人歌颂青年时代,大多着眼于青年时代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他们忘了,这种可能性落实在一个具体个人身上,往往是窄路一条。错选了一种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  说起来青年人日子还长,还可不断地重新选择,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由种种社会关系和客观条件限定在那里,重新选择的自由度并不是很大。“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处处发生,只不过多数失足看起来不像失足而已。 ——《关于年龄》 ●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打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  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 ——《关于年龄》 ●历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颂青年来弘扬社会的生命力。但这里显然横亘着一种二律背反:越是坚固的对象越需要鼓动青年去对付,但他们恰恰因为年轻,无法与真正的坚持相斡旋。   他们刚刚放下历史课本,又何曾体察过历史苍凉的内涵?他们随口谈论社会,又何曾了解过民众的质朴需求?他们得意地炫示文化,又何曾思考过文化的原始使命?把学生的历史使命压在他的肩上,不太公平。如果对他们一边加压一边怂恿,只能使他们变成一堆扭曲的形体和尖利的声音,这是我们在“文革”初期早就看到了的。   ——《关于年龄》 ●青年时代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我想一切还是从真诚的谦虚开始。青年人应该懂得,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已经精精彩彩、复复杂杂地存在过无数年,我们什么也不懂,能够站筝脚下的一角建设一点什么,已是万幸。  如果刻苦数年,居然从脚下扎下根去,与世界的整体血脉相连,那也就使自己单薄的生命接通了人类。应该为这种接通而惊喜,试想区区五尺之躯,接通于千年之前,接通于万里之外,正是这种接通使自己领略崇高,问津壮丽,体验多元,哪能值得骤然变脸,扯断这些接通,不分青红皂白,你死我活地批判起来?这种谦然安然的生态,也可免除青春生命的无谓浪费,让青年人有可能欢天喜地地活得像青年。   ——《关于年龄》 ●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关于年龄》 ●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  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  于是,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 ——《关于年龄》 ●中年人一旦有了当家体验,就会明白教科书式的人生教条十分可笑。当家管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着新问题,除了敏锐而又细致地体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开每一个症结,简直没有高谈阔论、把玩概念的余地。  这时人生变得很空灵,除了隐隐然几条人生大原则,再也记不得更多的条令。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人生状态,既有很大的幅度,又有很大的弹性。 ——《关于年龄》 ●中年人的坚守,已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他们变得似乎已经没有顶在脑门上的观点。  他们知道,只要坚守着自身的人格原则,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可相容相依,一一点化成合理的存在。于是,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敌人也没有太多仇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   ——《关于年龄》 ●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态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他永远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   ——《关于年龄》 ●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记了自己是中年。 ——《关于年龄》 ●老年是如诗的年岁…… 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想来难理解;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准,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诗。   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 ——《关于年龄》。

谈到文人,大多数人想到的一句话都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这类贬义词也让人觉得在指向文人,就连身为文科生的小编,也有一丝文人无用论的概念,在看见余秋雨的《何谓文化》后,小编深感惭愧。若说文人无用,何以文化救国;若说文人无用,何以鲁迅弃医从文;若说文人无用,何以每逢国家动荡之时文化成就最高。

古时春秋战国时期,战火连天,这时的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场面,给后世留下了无法用金钱估量的财富。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文人开始活跃于各个领域,引领国人思想思潮,当时中国人口众多,因小农经济的原因,农民占多数,如果没有一个团体的出现,在正确的方向引领,国人何时可以觉醒,何时可以奋起反抗就有待商榷了。那么什么叫文人呢?前辈们的努力与牺牲给我们带来了现在的安稳生活,那我们现在如何把前辈们的文人气节传承下来呢?

鉴于这次文章的主题是认识什么是文人,小编就只讨论这一个问题。余秋雨老先生在《何谓文化》中谈及什么叫文人,说了一下四个文人应有的必要风范:书卷气、长者风、裁断力、慈爱相。

先说书卷气,有人觉得书读多了,书卷气自然会显现,实则不然,否则“书呆子”这个词怎么来的呢?多读书,是一种积累,而更重要的,是对书中思想的理解,书中内容的吸收以为己用,不是言谈中刻意的表现,越刻意越让人觉得突兀,反而一语带过更为自然。余老先生总结了四个书卷气的表现:衣帽整洁、声音温厚、用语干净、逻辑清晰。简单的四字词语如微风拂面,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更别说一个人若真的做到如此了。而这还不够,老先生认为书卷气的最高境界是再“必要贮存”中寻找自己的最爱,不讳避偏好。

再说长者风,长者风顾名思义表示有长者的风范,长者的姿态不是倚老卖老傲视一切而是如一个长者给人慈爱的感觉,让人觉得可以信赖之感。余秋雨这样定义它“身上的文化是我们的躯体变大,大得兼容并包、宽厚体谅,这便是长者风。”我们往往乐于诉说,长者是善于倾听的,在倾听中帮人解惑,不多言,不赘述,长者是温和的,不与争辩,而且寻找合理的解决之道,余秋雨将它称为“中庸之道”。

当然不可一味的温和与中庸,因此文人应有的另一个风范便是裁断力。事情往往会有不同的争论,在无关紧要的事情面前,我们可以包容可以中庸,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让步,这叫做底线。一个文人一定有他的坚持,余秋雨在书中说到:“文化裁断力的最高表现,是在谣诼成势、众口起哄、铺天盖地的时候,不怕成为‘独醒者’。”这种“独醒者”的特质在现在人们易跟风,网络上经常众口起哄的时代,我认为最为难得。

最后便是慈爱相了,何谓慈爱,余秋雨说:“大爱无须争,大慈无须辩,但一旦出现,哪怕是闪烁朦胧、随风明灭,也能立即在最远的地方获得感应,这就是文化横贯于天地间的终极仪式。”这种慈爱相无法具体描述,但是文化与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是一个人的气节性情,溶于灵魂。我想有以上风范的人,才算是文人,而不是有几个作品发表就是了。

以上便是我对于文人的理解,其实大多还来自于余秋雨老先生对于出自文化的必要风范的解释,而这必要风范也只是一个人身上拥有真正的文化的其中一部分,所以推荐大家完整的阅读《何谓文化》这本书。书中写的不单纯的是理论,有解释,有故事,有作品,作者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方面加以说明,决不枯燥无味,推荐给对文化感兴趣的人,和对文化有误解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