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官场经典语录
《雍正王朝》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官场教科书,看过这部历史剧的朋友们可能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很多精彩的细节或微小的动作都会传递出一个巨大的信息,这也客观反映了官场上的很多潜规则,有些话虽然大家都明白,但是却不能直说,这是中国人形成的一个思维习惯,所以官场中人,大都活得非常累,这种累并不仅仅是工作上的累,更多的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身处官场之中,既要能做事,也要会做人,有时候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工作能力,就是再会拍马屁也不会被上级重视,但是如果仅仅有工作能力,而不会做人,最后可能会死的很难看,《雍正王朝》的三条官场潜规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条: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大家都知道张廷玉是雍正身边最可靠的大秘,起草公文,参与决策是一把好手,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张廷玉却从来不乱说话,他的原则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尤其是涉及到皇家内部的事情,张廷玉在没有看清形势之前选择明哲保身,例如康熙让大臣们推选太子,大臣们纷纷推选八爷,上书房的推荐折子堆成了山,但是张廷玉却没有急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康熙皇帝召对大臣时,在明确了康熙皇帝的态度之后,张廷玉才拿出了自己的折子,推荐太子。
但实际上张廷玉的袖口中实际上藏着两份折子,只是等待康熙的态度,这是其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高明之处。但是现代官场与古代官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古代官场君臣之间完全是主仆的关系,更注重做事,而现代官场要求职场新人既能说又能做,既要严肃又要活泼,该表达看法的时候能够大大方方的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当然要根据领导的意图来表达。绝不能因噎废食,不发一言。
第二条:功高不可自傲,功高要常念旧恩
一个人工作作出了成绩,升了职加了薪,大部分人的心里都是非常得意的,但是这种得意切不可表现在脸上,自己做出的成绩越大,自己就要越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形象,所谓身居高位,如履薄冰,高处不胜寒就是这个道理,做出了成绩自然证明个人很有能力,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单位离了你就不转了,做出成绩后要更加谦虚,要更加感恩提拔帮助自己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觉得你不忘本,你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尧和李卫的命运对比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年羹尧军事能力强,平定了青海叛乱,于是功高自傲,不听皇帝的招呼,结果死的很惨,但是李卫就不同了,身为封疆大吏,时刻不忘自己曾经是皇帝的奴才,心里时时刻刻惦记着主子,这样的下属谁不喜欢,所以雍正才敢放心的将两江地区交给李卫,一个乞丐变成一个封疆大吏,只因为他既能做事又会做人,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变成阶下囚,只因为他忘本负恩!
第三条:身为领导,要想提拔一个人,就要先打压磨炼
明智的领导如果想要培养接班人,一定不会让这个人出太多的风头,在官场上出风头最大的那个一定混不长久,不仅会遭到同事们的排挤,而且还会受到很多人的打压,因此康熙皇帝在临终之前为了保护十三爷和四爷,才会将他们全部降级,包括张廷玉等人也都纷纷降级,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好好磨练自己,不要卷入阿哥争储的风暴中来,这一招对于官场上的领导们来说十分具有警示意义,如果你要害一个人非常容易,只要让他出够风头,自然有人替你教训他,如果你想提拔一个人,一定要让接班人学会蛰伏,等待时机,这既是对个人的一种磨砺,也是保护自己的好方法。
人有欲求,就有贿赂,投其所好,不一定是物质,也许一段真爱也是贿赂,换个位置思考吧
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人都是自私而且贪婪的。只不过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心中的这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罢了!
看过吧?有多少妖魔鬼怪是从上天和观音那儿下来的?连神仙都好这件事,何况人乎?
《雍正王朝》一剧的基本主张是“担道义”,这既是其价值观,也是剧中主角四爷的斗争策略。
康熙皇帝颇得人心,却也面临着沉重的积弊,他想改革,却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更让他头疼的,是该在众位皇子中选择谁做接班人。他在物色一个挑得起担子的皇子。“挑得起担子”的意思是重大局、有责任心、有能力、不怕得罪人,这些都是做一个优秀皇帝必备的素质,其中尤以“得罪人”这三个字为本剧的关键词。“夺嫡”的两大重要竞争者四爷和八爷,在这点上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四爷的选择是“去做事,哪怕得罪人”,八爷的选择则是“让他去做,让他去得罪人”。
剧里的前三件大案,依次是筹钱赈灾、追讨欠债、追查顶替死囚案,这三件任务,无一例外全要伤害一大批官员的利益(剧中后半部分雍正即位后的改革措施摊丁入亩、一体纳粮、旗人自耕自种,同样全要伤害到一大批既得利益者,这“怨气”积累之多,甚至让蛰伏多年的八爷都自认有“九成胜算”而搞出“八王议政”了),可见当时大清帝国,积弊甚多,亟需改革,而改革,就必须拿既得利益者开刀,必须“得罪人”。看清了这一点,就知道八爷的斗争策略,完全不对头,佟国维所谓“民意”“天心”的二分判断,完全走了眼,彼时彼地,作为储位竞争者,得“天心”是加分项,而得“官意”(八王党和佟国维都没分清“民意”和“官意”的区别)实际是减分项——康熙需要的是“孤臣”,是以帝国大局为重、哪怕把全部官员得罪光也义无反顾的实干家,是勇于担当道义、面对地雷阵也一往无前的改革者,只有这样的皇子,才能得到康熙大帝的“天心”——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邬先生才献出了他那振聋发聩的“出山第一计”,即“做一个为皇帝分忧的儿子”的谋断!
相比之下,佟国维及八王党对“官意”的看重,则是典型的落了下乘的“为者败之”之举。他们所谓的“民意”,实际上是“官意”,八爷一辈子的隐忍自持,换来了贤名和在官员中广泛的好感,但这好感一旦累积过度,就立刻成为任何皇帝都断不能容忍的“结党”行为,而且,在帝国需要改革的时候,不肯得罪官僚系统的“仁德”王子,只能在事实上成为改革的挡路者的角色,剧里四爷在夺嫡大战中将八爷党打得七零八落,借助的最大力量就是康熙皇帝改革的决心。被邬先生点破这一层之后,我们看到四爷但凡遇见兴利除弊任务,从来都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失去再多“官意”也在所不惜,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是“能为皇上分忧的儿子”,能最大程度地收获“天心”!
佟国维在发现自己“重视官意”的判断出错了之后,一招“两面下注”,一面借势自退,一面顶起了隆科多,在夺嫡的最后时刻他更对隆科多下了“只听皇帝一个人的”的指示,不愧是官场老狐狸,即使一时失着,也能迅速修正。其实隆科多本来也无师自通,在十四爷“进献死鹰”,康熙震怒的关键时刻,做出了“都不要动,只听皇帝指示”的正确判断,但到全剧最后的“八王议政”章节里,竟然利令智昏,站到了“八王党”的一边,让人大跌眼镜。除了“天下第一巡抚”诺敏害得隆科多失宠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应当还是雍正的强力改革,使得“官意”跌破了临界点的缘故(八爷嘲笑:除了一个状元两个老臣,还有谁为你说话?)。如果不是十三爷神兵天降、力挽狂澜,雍正帝将不免以“刚愎自用”的“独夫”形象而留名史册了。
剧里八爷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搞错了对“天心”“民意”的认识,他总是以“官僚利益的同情者”的形象出现,这使他在“改革大势”面前,成为了“拦路虎”,按说这只是“政见问题”,八爷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辈,但在封建时代,一个王爷对百官百般笼络、一件得罪他们的事都不肯做,脸上再“养气”得“面如平湖”,“司马昭之心”也“昭然若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八爷机关算尽,偏漏算了对肖国兴的“诱供”会传到康熙的耳朵中。“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扳倒太子者,怎能全身而退?邬先生的神机妙算再次中的,可怜身边没有这等智囊的八爷,长期以一人的智商,带着“毒蛇老九”和“草包老十”奋斗,这次终于着了“冷面四爷”的道儿。
这次四爷之智竟然比邬先生还计高一招,实因邬先生虽然阴谋奇计百出,终究还是心怀仁义(原本也是考功名之人),对政治家的伤己(如雍正)伤人(如年羹尧)的“狠劲”估计过低,在坎儿惨遭毒杀的夜晚,邬先生是有所触动的(倒是搀着他的年秋月更平静些),这位多智近妖、算无遗策的顶级权谋家,追求的是施展“平生所学”的“自我实现”,“痛下辣手”的果决反而不如雍正、年羹尧等“强人”。推弘历、保太子、烧行述、荐十四,邬先生这些所献的计策,竟是以成全、维护为主要形式,这些策略能博得仁爱的康熙的好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四爷的暴戾之气。当圣祖大行、先生远去,四爷渐趋猜忌刻薄,连张廷玉、十三爷都要斟酌进言的时候,能让雍正皇帝克制的只有手里的一串念珠了。八王议政、逼宫谋逆时,雍正孤独地坐在台阶上面对群情汹汹,一定曾有过“若邬先生在,不使孤至此”的感叹。而当邬先生对田文镜对牛弹琴,他也一定会怀念那在四爷府中计谋甫一出口对方就心领神会的时光。“真吾主也”的感激和知遇,会让每一个志在“为帝者师”的饱学之士心神激荡。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有这一次风云际会即足以不枉此生,鸟尽弓藏,功成身退,这样对大家都好。
张良范蠡,激流勇退。而伍子胥孤尸浮海,刘伯温倚柱吞金,他们也至少遇到过雄才大略的人,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事。而像剧里的废太子的王师傅,几十年后,终于确定自己辅佐一生的学生是个庸才,这是何等的悲哀。这位王师傅可不是迂腐儒生,看他逼死郑春华的果断、最后时刻倒向四爷的明智,足见他前几十年都没有放弃二爷实在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可惜太子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惜了王师傅的一腔忠心和满腹才学。四爷并没有在朝中结交大臣,因此他这个“孤臣”笑到了最后,而力挺过八爷的佟国维和马齐都受到了康熙的敲打。另一位“孤臣”是张廷玉,这个绝顶聪明的政治家,长期屹立于风雨飘摇中,却从未被打湿过衣裳,他只有一个盟友,就是康熙皇帝,除此之外无论是皇子还是百官,他都恰到好处地保持着“工作关系”的距离,他对“天心”的认识最深刻,因此他每次都能正确地选边——说来也简单,只要每次都选到皇帝那边就行了,但这谈何容易!没有对朝廷局势和皇帝内心的洞若观火的了解,怎么可能做到?
对雍正皇帝而言,每次选边都选他的人屈指可数,除十三爷、田文镜、李卫之外,无非是张廷玉这种忠于“康熙遗志”的“旧臣”、刘墨林这种“躬逢天恩”的“新贵”、张五哥这种忠心耿耿的“勇士”,同样是“旧臣”,隆科多是“脚踩两只船”的,同样是“新贵”,孙嘉诚是“帮理不帮亲”的,同样是“勇士”,年羹尧是“得志便猖狂”的,更有八爷党这种“旧仇”,被改革伤害到的大小官员和八旗子弟这种“新怨”。他是一个“有国无家”的改革者,他斥责李卫“多少人看着你哪”,其实这是他自己的心境写照,他期待乔引娣的认可,因为只有仇人都认可了他,他才敢确定自己是对的,但乔引娣能真的懂他吗?田文镜、李卫能真的懂他吗?邬先生能懂他,但他已经走了,张廷玉能懂他,但他太有分寸了……能真正懂他,又敢于披肝沥胆地说心里话的,其实只有一个人。
经过康熙的“苦心磨砺”,十年牢狱之灾,当年的“拼命十三郎”染了痼疾,也有了暮气,但也更加沉稳,更加老辣。十年后他第一次出山,在极短时间内就接管了兵营,掌握了局面,成功地帮助他的四哥身登九五。奇怪的是,无论四爷,还是邬先生,似乎都坚信十三爷能够做到这件事,这可是一个被囚禁了十年的人啊!更神奇的还是最后面,“八王议政”那天,上朝路上的他只听了五阿哥的一句话,就看穿了八爷党的阴谋,并立刻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当机立断,以一己病躯,孤身破局。这次可没有四爷,没有邬先生,没有事前谋划,没有金牌令箭,甚至没有了当年那年轻矫健的身体,他一个病人,在信息极为有限、时间极为紧迫的情况之下,以自己的智慧、魄力、权力和威望,虎口拔牙,扭转局面,这也许只能用“神迹”来形容,毕竟这部剧不是完完全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如康熙的箭袋、三甲的预言)。不妨把这理解成八爷口中“九成胜算、一成天意”中的“天意”吧。
剧里的四爷雍正皇帝,自始至终都奉行着“要做实事,不要怕得罪人”的宗旨。作为皇子,这让他得了“天心”,作为皇帝,这让他得了“民意”。他做了这么多事,得罪了这么多人,骂他的人自然会很多,包括那些确确实实从他的废寝忘食的工作、奋不顾身的改革中获益的人。自古以来,做清流总是容易的,既不用干活,又不会犯错,但总要有人挑起担子来走,做事情,就难免会错,不得罪人而能做成的,少之又少。只有经得起骂、敢于得罪人,才可能把事情做成,这也算是某种意义的“厚黑”了,但正如“厚黑先生”李宗吾所说,做不正义的事,越厚黑越可耻,做正义的事,越厚黑越光荣。这也是我对四爷和他的“厚黑教员”邬先生的最终评价。
附:
《大明王朝1566》剧评:知乎 -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走向共和》剧评:《走向共和》为什么评价那么高?这部电视剧值得看吗? - 知乎
《铁齿铜牙纪晓岚》剧评:怎么评价分析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 - 知乎
2.蓄而不发,待其时也。
因为权力没有人制约,使用权力的人可以随心所欲.
贿赂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每个朝代,每个国家都会有的,就是在现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贿赂也是存在的,当然,通过制度的约束,会有某些国家或者某些行业,部门少一些甚至在某些部门完全剪除了贿赂,但是就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贿赂是不可能消除的,作为一种现象将长期存在下去,只要有人与人之间发生利益交换就会产生贿赂的. 建议您看一看吴思先生写的>,>等书,或许您对这个问题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我的Q:284622861.很愿意与您探讨交流.
凡官场皆是利场,行贿是做更大的官谋取更大利益最有效的途径,因而贿赂便多,有官场必有,没办法
《雍正王朝》最经典的当然是这句: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当然还有不少邬思道的经典句子: 1. 左丘明有眼无珠, 不辨黑黄却认家兄; 赵子龙一身是胆, 但见孔方即是乃父。 2. "当年同窗结社作八股。出题‘昧昧’。好像就是车仁兄,把‘日’字边写成了‘女’,开篇惊人;说‘妹妹我思之’,我只好接了句‘哥哥你错了’------不知如今可有长进?" 3. “比如这酒,我饮来是酒,你饮来就是祸水,这点子分别,不知你懂不懂?” 4。“苦苦苦苦苦皇天,圣母薨逝未经年。 江山草木犹带泪,扬州太守酒歌酣” ———无锡书生邬思道谨 5. "四爷若用全家性命力保,那么您的全家百余口性命也就断乎难保!" 6. "西北打仗,看似打仗,实则打的是钱粮,如十三爷当大将军王,他定然就是第二个传尔丹" 7. "皇上早就默定了他的继承人,不把他抬出来,第一是保护他,第二就是正在观察他有没有一个仁君的气度!" 8. " 此人杀伐武断,日后必有大用'————对雍正说年羹尧那段 " 9. "有国就不能有家"————帮助雍正完成从王爷到黄帝角色的转变。 才疏学浅,找不到太多了,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