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大师经典语录
不如说一下自己。02到05年在读高中。高一之前的暑假就开始读《资本论》,第一册还真的读完了。然后读商务《理想国》,继之以王晓朝的《柏拉图全集》,大概读了大半。除了哲学史的一般导论以外,萨特的八卷文集大概也读完了大半。有中译的卢梭作品大致读过一遍。我自己比较自豪的地方是《追忆似水年华》,读完了六册,那时很矫情地留下了最后一册。05年大一,大多数课余时间在读福柯的中译。06年去香港以后就很少读中文了。所在的哲学系以分析哲学为主,训练侧重于认识论、政治哲学。因之,虽然是哲学系的学生,哲学史还是私下读,业余水平。阅读大体以《纯粹理性批判》与《存在与时间》为中心,兼读一些尼采、叔本华与法国哲学。尼采的主要作品算是匆匆读过大半,其实并不合心意,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得已而读。《存在与时间》前后用力最多,所谓的第一部分(Division 1),中英法德本都下过不少力气,注释讲说也读了不少,只是后面(Division 2)没有看过。07、08年在法国念书,上了德国哲学相关的课程,不太听得懂。只有一门《精神现象学·序》的精读课,老师很好,用力较多,稍有收获。此外,用法语来学德国哲学家,毕竟有一些遗憾。这一年上了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精读课。笛卡尔的主要作品可以算是匆匆读过了。另外还有两门课是读英语的,一门读《论美国的民主》,考试时要每一小节的大意背出来。还有一门读沃格林,考试也要求默写篇章主旨。都是很痛苦的记忆。09到10年第一次gap year。主要是读奥古斯丁与列维纳斯。一是关注古代思想史,也兼及一些神学、犹太教相关的问题。导读、参考书之外,列维纳斯的Altérité et transcendance读得比较细,Poche版排印错误很多——法国出版业也有马虎的时候。Kierkegaard也读了一些,印象不深。很喜欢《德性之后》,所以那时麦金泰尔的书倒是读了不少,这是至今还记得的部分。末了参加了一个暑期精读课,读黑格尔的早期作品,兼读霍耐特。虽然很努力,但还是找不到头绪。10年到12年在芝加哥,认真学哲学史。以知觉与行动哲学为中心,读亚里士多德与(后)康德哲学。亚里士多德英文全集每天读一卷,读了大半。Clarendon的详注本又读过近十种。Alexander of Aphrodisias、Averroes、Aquinas等古注也涉及了一些,和其他二手文献一样,主要都是论文的需要。也是在这时候跟着老师开始读胡塞尔,庶几可以追索亚里士多德以降的意向性问题,但刚好这位老师教得不太好,没有什么进展。其他的习作集中在维特根斯坦与John McDowell。尤其后者,因为论文的缘故,可以找得到的作品基本都读过。最后,希腊文终于有了些起色,读了一篇Lysias,之后就是柏拉图的Crito,用过读本的同学知道,注释极其详尽,也只是体会下文风而已,其实谈不上读懂。硕士毕业以后,本来的计划是自此认真读黑格尔,尤其是顺着Pippin课的书单读下去。但因为已经决心转读国史了,之后就没有再密集地读过哲学。匆匆翻过一些之前没有来得及细看的本雅明与蒙恬。回想起来,前后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要读完西方哲学家的主要作品,还有很多缺口:休谟的书就读得很少,德国古典哲学涉猎也很浅,许多其他的地方也是蜻蜓点水。如果一定要做一个回答,我想,再有十年,前后共二十年,庶几可以把西方哲学主要著作读完一周。就学业而言,这是一种很不聪明的做法——我高中的时候,一位老师就对我说过。我自己的话,主要是气质使然。年少时妄想穷贯古今,已经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开始。再则一直以来的阅读、思考,习惯以专人入手,倾向于读完作品全集,然后下笔。最后,我自己也比较喜欢读“大”书,一页页翻过,不必有“马上可以读完”的躁动,也不必有“读完后怎么办”的担忧。然而,终究,哲学不是这样学的。渊博如Anthony Kenny,哲学史大体上是无盲点了,但在具体问题上,往往没有很高的见识。足为后来者殷鉴。想来,如果让我回到2005年刚进复旦的时候,我也许就不会这么做了。十年,仿佛一场梦。梦醒时分,但记得斑斑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