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倦说说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Mixbarre服务号”。Mixbarre是我创立的身体训练体系,以古典芭蕾的基础训练为核心,融合身心技法、舞蹈训练和体能训练等多种体系,让每个人都能使用精英舞者的训练方法。
-----------------------------------------------------
在日常健身教学中,我时常发现一个事情,每天晚上7点到10点钟是上班族来健身的高峰期,如果你也经常去健身,一定见识过这种晚高峰抢不到跑步机的情况。
很多下班而来的白领们经常一进门就抱怨,今天好累吖,老板烦死了,今天太忙了……一脸的疲惫写在脸上,甚至在上课的前一两分钟还在打着电话发着微信。但是一旦训练起来,她们却特别有力气,甚至还有点发泄的感觉,杠铃摔起来比谁都响。
这也很好理解,一般人也都听过说类似运动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和疲惫,累心和累身体是两码事等等类似的解释。但是我特意查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发现这方面还真是值得说说。
我们可以把疲劳分成三种。
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心理疲劳
体力疲劳定义:体力性疲劳又称运动性或肌肉收缩性疲劳。人在进行重体力劳动、大运动量锻炼,由于时间过长,肌肉过度紧张,生物能源消耗过多,就会使机体产生疲劳感。表现是全身或局部酸、软、痛、疲乏无力和“力不从心”。
简单说,体力疲劳可以翻译成一次力竭性体力运动,例如你花了4个小时跑完了马拉松到家都头就睡,你刚完成深蹲150公斤的训练下楼腿直哆嗦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体力疲劳。
脑力疲劳定义:长时间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血液里的葡萄糖、多种氨基酸耗量过大,引起脑的血流和氧气供应不足,脑细胞的兴奋、抑制失去平衡,生理功能低下,就会产生疲劳感。表现为头昏、目眩、头痛、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等。
再翻译一下,比如你高度紧张的考完了奥数比赛,或者你要一口气背诵圆周率后1000位,都会感到我的大脑已经兴奋得不能承受更多,眼睛视力也下降了等等,这些可以称之为脑力疲劳。上学的时候还遇到过考场中途晕倒的情况,但是这种一般是因为前一晚刷夜复习没睡好的原因。
心理疲劳定义:指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疲劳。
举个例子,运动员连续10 年单调枯燥的训练一个项目并不断在高压下参赛,或者伏案工作者每天连续从事“Ctrl C+Ctrl V”的工作,再或者富士康工厂里年轻的装配员工,这种工作所引发的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甚至会使人心情抑郁,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怀疑人生,厌恶社会等。
我们再回到原来的问题: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
恩,对照上面我列出来的三种疲劳,我猜大多数上班整天坐着仍然会感到疲惫不堪的人都属于心理疲惫,每天工作既没有费身体力也没有费什么脑力。
找到了疲惫的原因,下面来说解决办法,对于身体疲劳很好解决,好好地睡个好觉或者多补充的营养健康的食物都会有效果。对于脑力疲劳者,发呆放空、打打牌、磕个瓜子、做做运动,或者换个脑子做点怡神养生的兴趣爱好都是很好的休息方式,总之是让你的大脑抽离。
但是对于心理疲劳的人,上述方法却用处不大,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每天的重复仍然会把你拉进深渊。
首先,们需要认清到底是哪些工作在消耗你的心力。
下面我列出来一些一些常见的导致心理疲累的工作,因为工作不同,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评论里继续补充,我看到再添加上。
1. 频繁的在一个任务和另一个任务之间变动。一会A老板让你干这个,一会B主管让你干这个,一会C经理让你干那个。底层员工或者新入职实习的学生经常被吆五喝六的干各种打杂事。
2. 无意义的社交和永无休止的拍马屁和寒暄。明明是和客户出去吃饭喝酒,怎么回家也这么累的原因。
3. 几个小时一直坐着,即使不忙也要装出一副我很忙的样子。明明正在淘宝还得时不时打开个excel装装样子,听到背后风吹草动赶紧关掉网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简直是特务在窃取情报。
4. 打陌生电话拜访客服和推销,例如电销。想想那些被你直接挂掉的保险贷款理财推销电话,以及每天抱怨一箩筐的客服,每天也承受着蛮大的心理压力。
5. 找错误修改错误,例如一些审核和校对的工作。“千错万错,都是校对组的错”这恐怕是报社校对工作的真实心理写照,每天好像走钢丝,千万别有人找我,一定又是哪里出错了。
6. 制定项目日程和计划,不仅需要协调各方的资源人力,还老有人不按进度交差,一个地方有变动,整体计划又得调整。其实在官僚机构复杂的大公司,跨部门组织一次会议,都是挺费神的事。
7. 追完成进度。事实上,能按时遵守deadline完成的工作是不多的,因为总是会有意外情况发生,你就像个救火员一样,拆完东墙补西墙。在乙方公司工作的朋友们,给甲方爸爸打电话发邮件催要各种东西的时候,应该深有体会,6个小时之后给你回了一条“好的”,顿觉生无可恋。
以上这些举例都会不同程度的导致你“每天坐着不动也身心疲惫”,明明每天都很累,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没做成什么事,成就感备受打击,然后开始恶性循环。
接下来,我来说说心理疲惫的解决办法。
作为工作的一部分,这些事是无法完全避免和回避的,但是你却有办法能够通过改变工作的顺序,压缩这些导致你心理疲惫的事情,为自己每天争取出几个小时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1. 把最重要的事最新来做
把每天工作中最复杂、最有意思、最有挑战性、最需要你发挥创造性的事放到最先来干。这里指的最先,说的是在你早上起来看新闻刷微博回邮件闲聊天之前。
2. 把你的工作分个类
可以简单的把一天的工作分成重要决定,需要创意和其他这么三类。需要创意和重要决定的工作留出完整的时间并且提早做,在你吃完午饭或者吃零食的时间里干完其他类事情,其实在这些垃圾时间做点不动脑子的事是一种休息。
3. 小心你的邮件和微信
这个建议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仍然可以来试试,每一个小时集中回复一次邮件和微信,不要每次提醒一响,就马不停蹄的去应付,这会严重分散你的精力,让你感到一整天都在疲于奔命。
4. 提早计划
重要的事情提早计划,利用那些很零碎的时间,比如上班下班通勤路上,吃完饭吃早饭的时候,把几天后即将发生的重大事情提前想清楚,不仅没有额外浪费你的时间,而且让你提前打好腹稿,做到心中有数,人会变得格外自信!
好啦,就说到这里吧,前门几位回答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自我的成长。但是能发现工作意义,赋予自己使命感,享受其中的乐趣人毕竟有限。
我相信改变心理疲惫就像健身一样,很难一开始就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把运动当成生活习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时可以用一些方法和技巧逐渐优化工作时的消极心态,慢慢就会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强大的自驱力。
文中部分内容参考了这两份资料:
7 Secrets for Preventing Mental Fatigue
心理学研究的七个方向:以运动性心理疲劳为例
——————————
我新开了一个专栏:厘米健身 - 知乎专栏
在这里我会分享一些女性健身、减脂以及运动心理的文章, 欢迎来看看。
我觉得疲倦的原因应该是以下几点: 1.疲劳是机体超负荷工作的信号 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应该进行调整和休息。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 有的人经常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烦躁、易怒、腰酸、背痛、头晕、眼花、失眠、嗜睡、神经衰弱、全身乏力、神志恍惚、食欲不振,长期疲劳却查不出明确的原因,虽经常服用健脑安神、开胸顺气等药物,而全身倦怠的症状却始终得不到改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疲劳状态,应引起注意。 2.疲劳是一种病前状态和致病因素 越来越快的都市节奏使疲劳作为一种病前状态和致病因素,已经笼罩到越来越多的个人,结果将使个人和整座城市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上海医科大学健康教育教研室最近对上海市市民的疲劳状况作了抽样调查。 结果发现,18~45岁的中青年中将近1/3的人长期处于不同程度的疲劳状态。其中眼疲劳患者之众更为全国之最,比例高达47.1%。疲劳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疾病发生率上升。据卫生部门调查,30~50岁的中青年中,脂肪肝患者已达11.2%;10~30岁的肿瘤患者比例比5年前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这两种疾病都与疲劳过度又缺乏锻炼有很大关系。 3.疲劳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 说到疲劳,相信几乎人人都曾有所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现象仿佛已司空见惯: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们(包括小学生、中学生们),天天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复习、考试,考试、复习,年复一年,月复一月,鼻梁上的镜片越来越厚,几乎个个都成为“特困生”;整日西装革履的外企员工,虽为“白领”一族,高薪水却也高节奏,时时加班,还得常常看老板的脸色,精神紧张,压力太大;网上飞虫整日在网上冲浪,长期沉浸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昼夜不分,支付的是身体这个本钱;公司经理们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没日没夜地应酬,日夜兼程地出差,劳心劳力,身心疲惫不堪;出租车司机长期超负荷运转,披星戴月,餐无定时,车疲人困;运动员训练过度,赛事紧张,体力消耗过大,真累;体质虚弱者精神不振,心慌虚汗,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一些积劳成疾者,拖着一个病身子,只有感慨人生的不幸了。 疲劳的感觉真是太普遍了,不是吗?就连襁袍中的婴儿,也常常是哭着哭着便吮着手指睡着了。姥姥说:毛毛头哭累了。大家都知道,“累了”是口头语,“疲劳”是书面语,其实两者是一回事。 可以很肯定的说,在现代社会里,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4.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可严重降低人类寿命 上海市的一项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有59。6%的脑力工作者每天用脑时间长达10小时;40。2% 的学生每天伏案学习至深夜,成为缺少睡眠的“特困生”;另外,28。 4%的体力劳动者,其业余时间也花费在各种脑力活动上。调查表明,用脑过度已严重地危及到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据统计,1994年上海地区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较全市各类职业人群平均提早死亡3。26岁,其中15。6%发生在35~54岁的早死年龄段。 可见用脑过度的后果是多么地严重! 很多人在大脑疲倦初起之时,喜欢采用一些使大脑兴奋的措施来刺激自己,以便能够继续工作或学习,如大量地抽烟、喝浓茶、饮烈酒以及用凉水冲脑袋等等。西方人的办法也大同小异,如抽雪茄或香烟、饮咖啡或摄入其他具有兴奋作用的物质等。 实际上,除非所用的方法和物质确实能够改善脑细胞的生理过程,促进脑细胞的疲劳修复,否则都是不合适甚至是危险的。因为如果人们常用兴奋大脑的方法强迫大脑继续工作,则会加重心理疲劳,加重脑细胞的损伤。不要给自己太多负担哦。
不要迷茫,人活一世就是如此,相信那个陪你走完一生的人会有的,只是你要坚强,生活是美好的,能活着已经是幸福的了,有什么话可以在这里说呀,都是陌生的.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