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说
那就粘贴一篇自己专栏的文章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22103312?refer=sun-a2.3 佛教历史
A 原始佛教
佛教的起源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一个部族“释迦族”首领的儿子,早年生活富裕,却依然感受到“生老病死”的人生痛苦。29岁离开家庭,寻求解脱之道。他先向“苦行沙门”学习,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悉达多逐渐减少饮食,甚至到了每天只吃一粒米的地步,苦行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可是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悉达多认识到苦行并不能使自己解脱,他放弃苦行,开始净身进食。他在菩提树下思考四十九天,最终大彻大悟,悟得“四谛”的真理,从此得自在解脱。悉达多自称佛,意思是“觉悟者”,而后他传道长达45年,约80岁时圆寂。
“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这里简单地讲解一下:
“苦”指的是人生各种痛苦,释迦总结了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集”就是找出“苦”的原因,那就是欲望得不到满足。被称为西方佛教的叔本华则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间摇摆。而欲望不满足是因为“业”造成的。
“灭”指的是消灭欲望不满足的因素“业”。如何消灭呢?那就是 “识自本心”,“见自性清净”,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洁净的,人类的身体和心中一切欲望都是洁净的,人类的欲望(食欲,性欲,自由,爱)本来无需努力就可以满足。而“业”则是指人类以身体和欲望为不洁净,人类自设障碍使得自己需要努力才能满足欲望,这造成了人生之苦。
“道”就是在人思想觉悟后,即通向涅槃之路,被总结为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念,正定。“正”即指人类应该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人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积累财物绝不是人生的目的。当人类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人类出生时就已经完全具备的,则可达“正道”。
通向涅槃之路,就是指解决生死的问题。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最终的极乐世界,人类觉悟后即可超越世代,直达最终的极乐世界。《金刚经》中释迦称“世界的实有者,则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超越世代需要依靠人类无法言说的“世界的实有者”,也即世界实质的拥有者。
而早在佛陀在世时,佛教内部就出现了分裂。传说佛陀堂弟调达公然提出异说,认为僧众只能持钵乞食,不得到施主家中就餐;只能露天住宿,不得居住房舍;只能素食,不可食肉。佛陀对此持“分别说”,认为可以随心所乐,于道无碍,肉亦非都不可食。佛陀在世时,发现自己如果直接和人们讲最终的佛法,人们无法理解认同。《法华经》记载:释迦牟尼在世时讲大乘法会,一些佛教徒当即中途退出。佛陀自己也经历过无意义的苦修,所以佛陀为使人们能理解,将佛法分阶段讲解,在佛乘下又设另外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但是佛陀又特地强调,只有佛乘是最终的目的,中间的三乘只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而虚设的,并没有实际意义。《法华经》中,佛陀特地设“火宅四车”,“长者穷子”等比喻来说明这个意思。
而最终的结果是,由于对佛法的不理解,佛灭后佛教由此分成了三类,小乘佛教研习“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认为人无法成佛;而大乘佛教研习“佛乘”,认为人人可以成佛;而成佛后的极乐世界则成为“密教”流传,不可轻易示人。
B 第一次集结(五百集结)
释迦牟尼生前传教,均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并未留下任何文字记录。为了整理编辑佛教经典,以便传之永远,于是他的弟子主持召开僧众大会共同忆诵,以便形成文字流传,这就是“集结”。在释迦牟尼去世当年,由释迦牟尼的弟子大迦叶在王舍城召开五百佛教徒集结大会,共同结集出佛陀的教法。首先由阿难代表僧团诵出“经”(经文),其次由优婆离代表僧团诵出“律”,建立了根本佛教的基本经典与僧团戒律。其中哪些是属于佛陀本人的思想,已经无法考证,因为弟子的背诵则可能夹杂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次会诵的经和律,仍无文字记载。
“第一次结集”以後,佛教的经说传诵日渐增新,佛教《阿含经》系列等最早的佛经初步形成。此一时期,僧团形成传承经法之阿难系与传承律戒之优波离系等两大师承。此时杂糅印度传统神话,将释迦神化的“本生”故事开始流传。
C 第二次集结(七百集结)
佛陀去世100年后,优波离系中的毘舍离僧团发生“受取金钱”等十事,史称“十事非法”。由耶舍为首的阿难系西方僧团主导“第二次结集”,由阿难系六位长老及毘舍离系两位长老,代表僧团组成长老会议。支持耶舍的是少数,但是“上座”地位高,所以会议强行通过了“十事非法”,而毘舍离僧团长老表示接受八大长老会议的决议。于是在毘舍离僧团的妥协下,阿难系僧团维持维持了表面与暂时性的和合与团结。
D 大众部与上座部的分裂
大众部大天提出新学说“大天五事”,导致的争议终于撕开了自“十事非法”以来僧团的表面团结。上座部将分裂的原因上溯至“十事论争”。上座部记载,毘舍离僧团不同意“第二次集结”的会议决议,自行组织上万人集结,承认十事合法,并自行制定戒律。如是否接受金银财物的布施,大众部认为可以,而上座部拒绝改变。因“第二次集结”代表了上座长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团,称为上座部;而毘舍离僧团因人数众多,则称大众部。至此佛教僧团彻底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史称“根本分裂”。
E 第三次结集
公元236年,到了阿育王时期,又举行了第三次集结。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首,有1000佛教徒参加。当时阿育王确定了用汤药,饮食,衣服,卧具等四事供养佛教徒的原则,大力支持佛教发展。这导致大量“外道”为了供养混入佛教,原始佛教的僧团拒绝与他们一起布萨。所以这次集结的目的,就是剔出掺杂进佛教的“外道”教义,再次整理“经,律,论”。这次集结北传佛教没有记载,一般认为只是上座部的集结。
佛教徒们花了九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经典的集成。阿育王将6万位异教僧侣逐出了僧团。目犍连子帝须亲自自拟《论事》,对当时外道的各种异议,邪说,加以批驳。第三次经典结束后,阿育王便送出传教师去传播上座部的佛法,而传播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此次集结中许多重要的内容,正是南传佛教的特点:国王要极大供养佛法,不论贫富,生子必须出家,始得入于佛法。佛教由于阿育王的支持而得到广泛的流传,但推动佛法传播的同时,也导致了各个部派的进一步形成。
上座部佛教流传于东南亚等国,称为南传佛教,其中还包括我国云南的巴利语系佛教。中国通常称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代表小乘佛教的佛经主要是阿含经系列,包括《増一阿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
F 部派佛教
在上座部跟大众部分裂之後,在佛灭后100年到400之间,僧团因地域、教义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又分裂出不同的派部,史称“枝叶分裂”。大众部分裂为八部:一说部,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而上座部分裂为十部:说一切有部,雪山部,犊子部,法上部,贤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饮光部,经量部。这一时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在宗教教义上,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是历史人物,其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思想与智慧,佛陀的肉体是有限。上座部同时提高了阿罗汉的地位,认为佛只有一个,常人修习佛教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大众部则将佛陀神化,认为佛陀完全是出世间的,他已经断尽漏失,根绝烦恼。他的肉体寿命和威力都是无限的。佛陀的长相也异于常人,有所谓“三十二大人相”,“八十微妙种好”。佛教徒对佛陀的生平也开始神话,他们认为佛之所以成为佛,是他累世修行的结果。
G 大乘佛教
随着佛教流传700余年,人们对佛法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佛陀的大乘佛法终于开始盛行。小乘佛教认为佛只有释迦牟尼一个,人们只能修行成为阿罗汉,不能成佛。这样造成修行无穷无尽,永远无法解脱。而释迦牟尼自身35岁就成佛,人们为什么不能和释迦牟尼一样成佛呢?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人人皆可成佛,人人本来就具有成佛的智慧,只是因为不见本心而迷。所以大乘佛教重于内心觉悟,而不重视外在行为的修行。小乘佛教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大乘佛教则以成佛为目标。
大乘佛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大乘佛教的开创者是龙树,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
龙树同时还是佛教密宗的祖师,根据藏传佛教密宗经典记载,龙树“曾在南天竺的黑峰山铁塔中由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亲授密宗教义,并受灌顶。”具有神话意味的记载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我们确切地知道龙树开启了密宗教义。密宗经典《大日经》中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大乘佛教的宗教教义。《大日经》中(1)“一切众生本有如实自知的清净菩提心”,(2)“即心是佛、自心自觉”,(3)“贪染即为净菩提”,(4)“住心是安住于众生自心之实相”等思想即是汉传佛教禅宗的思想。禅宗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中对应有(1)“何期自性,本自清净”,(2)“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若识本心,即本解脱。”(3)“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金刚经》中则对应(4)“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但是大乘佛教初始流行时,被认为是早期佛教的异端,经过了相当激烈的斗争。它被攻击为“外道”,“魔说”,它的信奉者被大批地赶出戒律严谨的僧团组织。大乘佛教认为早期佛教知识佛陀对浅根下愚者的权便之说,而非“究竟”之言,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贬斥其为“小道”,“小乘”。大乘佛教还将觉悟了的佛陀扩展为三世佛,提出了法身,色身,报身等“三身”的概念,佛陀被进一步神话。
公元6世纪时,大乘佛教内部开始了 “空有之争”,大乘佛教开始分出中观派(空宗)和瑜珈行派(有宗)。空宗代表佛护和清辨弘扬龙树的《中观论》,而有宗代表无著与世亲则注重瑜伽的修行方法。瑜伽是指按一定道理去切身践行,体验的意思。无著与世亲因先学习小乘佛教,其需要修行的想法无法彻底放弃,从而又将小乘佛教修行的想法带入了大乘佛教思想。而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则认为“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认为“坐禅”对于内心觉悟毫无帮助。实际上应该是先内心觉悟,而后则入极乐世界,享受极乐既是切身践行,但这时已经是成佛以后,而非成佛以前的必须的修行。而极乐世界则是接下来要说的秘密佛教了。
代表瑜伽行派思想的佛经有《解深密经》,八识就是瑜珈派所创: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而代表中观派的佛经有《大般若经》,经论则是龙树所作《中论》,《大智度论》。早期大乘佛教佛经有《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后期大乘佛教佛经有《涅槃经》,《楞伽经》。
大乘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以汉传佛教为代表,汉传佛教以显教为主。
H 秘密佛教
大乘佛教中观派重于内心觉悟成佛,而瑜伽行派重于行为修行成佛。我们回到释迦牟尼成佛的经历,可以知道释迦放弃苦行,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但是成佛后释迦除了说法,到底如何真实生活呢?佛经并没有记载,而秘密佛教则向人们展示开悟以后的真实生活,也即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乘佛教的理念在释迦时期就有人无法认同,那其行为则更加无法认同,所以佛教在大乘佛教之后转入了秘密佛教。我们可以拿同性恋来举例,现今社会对同性恋已经能基本接纳,但是历史上同性恋被认为是精神病,需要被强制治疗甚至被打死。所以密宗之所需要秘密进行,并不是因为其故作神秘,而是因其教义无法被一般大众所接纳。
秘密佛教的佛经则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大日经》中提出“贪染即为净菩提”,指出人的贪婪本身就是洁净的。而《金刚顶经》中则提出“离欲清净故,以染而调伏。”意思是:为了离开欲望达到清净,必须染指欲望从而调伏欲望。而这里的“染欲”就专指以性行为为解脱手段。在《佛说秘密相经》中,甚至提到莲华与金刚杵相合,“如是,当知彼金刚部大菩萨入莲华部中,要如来部而作敬爱”。而金刚杵与莲华即是男女性器官的暗示用词,也即既然自性清净,则以欲制欲,即达极乐世界。而人们在提到藏密时,则一般会认为是淫秽和荒谬,无法认同也无法理解。
密教主要流传于西藏,藏传佛教的特色就是密显同重。藏传佛教密宗的佛教徒喝酒吃肉,并且他们修行的方法是“男女双修”。密宗最至上的仪式是灌顶,由“明妃”和“上师”通过性行为来进行修行,实际上这是宗教人士在显示性权力。而我们在讨论社会阶层时曾经说过,对于上层阶级,性比金钱更能显示其权力和地位。现代佛教中最接近原始佛教状态的是藏传佛教,西藏由于地理原因不开放,保留了较多原始佛教的传统。
I 印度佛教的灭亡
伊斯兰教的入侵使得部分印度人改信伊斯兰教,造成了印度的国家分裂,信仰伊斯兰的印度人成立了新的国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然而印度自身却并没有回归秘密佛教,印度依然信仰印度教,13世纪佛教在印度彻底消亡。
G汉传佛教
介绍完印度佛教,我们再具体介绍下汉传佛教。佛教传入中国时,正是印度佛教由小乘转向大乘的阶段,所以佛教在传入时就有许多派别。并且由于语言不通,故而佛教传入中国时翻译佛经成为一个主要问题。阿育王后期,佛教的传播分为两条路线,一条以斯里兰卡为基地向东南亚传播,为南传佛教。一条以克什米尔为中心,继续向北部大月氏,大夏等地传播,直至中国,为北传佛教。大月氏位于我国的新疆,所以中国佛教的传播是从新疆开始。
G1隋唐前佛教
隋唐前佛教基本处于求法和译经的状态,在这段时期各类佛经开始流入中国,僧人开始将佛经译为中文。
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佛经为西汉博士,此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开始。
公元67年,印度僧人竺法兰,摄摩腾携带《四十二章经》来到洛阳。
公元68年,洛阳白马寺建成,为中国佛教的“祖庭”。竺法兰译经150余部,包括小乘佛经《佛本行经》,大乘佛经《光赞般若经》,《正法华经》等。
公元148年,安息国僧人安世高来洛阳翻译小乘佛教经典。
公元260年,中国内地僧人首次西行求法,朱士行于于阗求得胡本《大品般若经》。
公元399年,法显从长安经于阗去印度求法,带回《长阿含经》,《杂阿含经》等。
公元405年,鸠摩罗什译经,主要包括《妙法莲华经》,《小品般若经》,《维摩诘经》等大乘佛经,以及龙树的《中论》,《大智度论》。
公元502年,梁武帝放弃道教而皈依佛教。
公元508年,印度僧人菩提流支来洛阳传播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思想。
公元520年,禅宗始祖菩提达摩来到广州。
公元521年,梁武帝制定戒律,规定僧人必须素食。
公元552年 真谛翻译《金光明经》,《俱舍论》等佛经。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的时期,大乘佛经《大般涅槃经》,《华严经》,《楞伽经》,《深迷解脱经》等竞相译出。瑜伽行派《摄大成论》,《十地经论》等也进入中国。汉传佛教历史上四大译经家中的两位:鸠摩罗什和真谛在此时期翻译大量佛经。其中鸠摩罗什的译文简练精当,流畅可读,所以其译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汉传佛教在外在形式上,受到了梁武帝的影响。佛教的诸多戒律都是在梁武帝时期规定的,他规定僧人不能吃肉必须吃素,不能杀生,不能喝酒,不能做爱。头顶烫戒疤也是他的发明,梁武帝把犯人强行拉到佛教修行,为了区分犯人,犯人一律需烫戒疤。而东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均无此戒律,这三派均没有素食的戒律。梁武帝虽然推崇佛教,但其自身并不懂佛法。达摩初遇梁武帝在中国佛教是一段已有定论的公案。我们来看《坛经》记载 决疑品第三:
韦公(韦刺史)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菩提达摩和慧能都说: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没有功德,梁武帝未通佛理,他只是在求福德。而梁武帝制定的戒律也与佛法相异,他使得汉传佛教走向了禁欲和苦修。
G2隋唐时期佛教
隋唐时期,印度佛教各派佛经基本翻译结束,与印度“部派佛教“时期一样,汉传佛教各个宗派开始出现。
公元629年,玄奘自长安出发西行印度求法,17年回长安译经。玄奘翻译的重点是瑜伽行派和说一切有部的论著。玄奘也是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
至中唐时期,中国佛教经历了自己的“部派佛教”时期,并不是因为分裂,而是因为佛教流传过来时本身就有许多派别。创立于隋代的有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产生于唐朝的有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
公元667年,慧能于广州开始弘扬禅宗,禅宗分为“北秀南能”两派。
公元713年,慧能去世,弟子法海编撰的《六祖坛经》成为唯一一部汉传佛教自己的佛经。
禅宗的兴起,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一般认为在六祖慧能以前,中国佛教在做加法,翻译和吸收一切佛经知识。而至六祖慧能以后,吸收进来的佛法真正得到消化,中国佛教开始做减法。禅宗已经吸纳了密宗《大日经》的思想:即心即佛,一切佛智众生本有。此时印度佛教正处于大乘佛教转向秘密佛教的时期。中国禅宗在显教教义上,融合中国各派佛学,已达巅峰。所以晚唐时期除禅宗与净土宗两家流行外,各派佛教均衰落,密宗此时还未出现。禅宗重于思想,而净土宗重于戒律。
公元695年,义净返回洛阳译经。
公元716年,善无畏入华创立密教,翻译《大日经》。
公元746年,不空携佛经100部进入长安,开始翻译密教著作。
显教教义已达巅峰后,落实于极乐的密宗开始发展。密宗在中国一般仅称唐密,在唐朝后基本消亡了。四大译经家有两派说法,一派说是义净,一派说是不空。
G3 唐朝后佛教
宋以后汉传佛教以禅宗为最盛,禅宗新出现杨岐派和黄龙派,完备了禅宗的“五家七宗”。禅宗虽然吸收了密教思想,但是却依然是显教。因为没有极乐世界的行为支撑,禅宗开始强调口头机辩,却无论如何也落不到实处去。《景德传灯录》等禅宗论著开始出现,里面记录了各种逞机辩但意义不清的话语。禅宗大师们的机锋,有的富于哲理,启迪人生;有的妙趣横生,谐谑兼备;有的语义晦涩,文字游戏。最著名的例子即为赵州禅师的“吃茶去”。
元明清时代,汉传佛教远不如唐宋那样兴盛,元代和清代统治者扶持藏传佛教,仅明代支持汉传佛教力度大一点。
2.4 佛教现状A 佛经浩瀚如海,佛教宗派众多,但没有一个宗派可以说清楚到底如何成佛
基督教只有一本圣经,伊斯兰教也只有一本古兰经。而佛教佛经则浩瀚如海,令人忘之生畏。虽然禅宗一派独大,但其他各宗派依然流传,佛教教义显得非常复杂,并且还有相互指责的现象出现。比如禅宗六祖时著名的南能北秀,汉传佛教僧人认为藏传佛教的密教是受到印度性力派影响。而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只有一个,没有哪一个宗派能够明确告诉人们到底如何才能成佛。
B 佛陀自身被神化,成佛变成了信佛
释迦牟尼在世时,就只称自己为觉悟者。《金刚经》中他认为世界的属于“不可说的实有者”。但经过佛教漫长地演化,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影响下,佛陀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小乘佛教强调佛弟子的传承,而大乘佛教则强调佛法的传承,从而创造了“燃灯古佛”,“弥勒未来佛”等诸多概念。
而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成佛”,则转变为了“信佛”。人们不再以自身觉悟成佛为目的,而是跪在佛像面前还是烧香祈福,求财求子。这违背了佛教最基本的教义,而“开光法器”,“捐功德”,“香火钱”变成了寺院敛财的途径。和尚们的用途大多是为丧事念经,而影视剧中则变成了降妖伏魔的高手。
C 佛教外在形式受到影响
由于梁武帝的规定,汉传佛教的僧人变成了苦行的代名词。而这些戒律在原始佛教期间都是没有的,汉传佛教的僧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而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系统,则完全自身创造的迷信。成佛是靠自身的觉悟,哪会有什么自动的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