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努力的说说
很遗憾,我从小就是问题孩子,但是母亲一直鼓励我保护我,后来我才发现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发现自己天赋的孩子。上天给每个人都赋予了天赋
当然不同。
我倾向于把夸孩子聪明定性为“赞美”,而夸孩子努力则是”鼓励“。美国著名的早教专家、正面管教育儿机构创始人艾米·麦克瑞迪,在《正面管教魔法书》里,就特意提及了“用鼓励代替赞美”这一良好行为养成术。
一、“赞美”与 “鼓励”的区别认识事物间的本质差异,才能了解两者的效果差异。我们首先要区分出“赞美”与“鼓励”,才能更明白为什么要用鼓励代替赞美。
单从语句表面,我们就很容易区分出“鼓励”与“赞美”。我们不妨看看《正面管教魔法书》里的一幅插图:
看出来了吗?赞美多是内容单一的、夸张化的,丁点儿成绩就用上“最”、“真”、“太”等程度副词,渲染出孩子站到了同龄人队伍的头部位置。而鼓励则多是详细的、实事求是的,不会刻意将孩子与同龄人相比,而只是指出孩子本人在某个特定情形下做出了很不错的行为,句式的基本结构是“描述事情+评价”。
如果跳出表面,从内里来说,赞美与鼓励的区别,还在于效果的时效性。
就拿孩子在某次数学测验里拿了100分这件事为例,赞美“你是班上最优秀的孩子”,是以当下小小的测验,给出了对孩子后续的整体评价,这很容易让孩子骄傲自满,以为自己此时取得的好成绩,能够代表将来的成就,从此止步不前;
而“你这段时间一直很努力”是在强调刻苦的重要性,这种鼓励能让孩子明白,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因为自己天生聪明,也不是因为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秀得多,而是因为自己足够刻苦用功,这种鼓励有利于让孩子继续保持良好品质,影响孩子在将来时的行为状态。
二、“用鼓励代替赞美”的好处先说明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代替”并不是严苛地要求大家舍一取二。事实上适度地赞美孩子,同样有益。我们说“用鼓励代替赞美”,是希望为人父母,当我们得知孩子做出了很棒的行为时,当我们不自觉地想要脱口而出一句赞美时,不妨想一想此时此刻用“鼓励”式话术,是否更有意义?
那具体来说,为什么要“用鼓励代替赞美”呢?“用鼓励代替赞美”的好处是什么呢?
一方面,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但当我们仔细辨别“鼓励”和“赞美”两种句式,我们就会发现,鼓励是以孩子的角度出发的,而赞美则是在表述父母的观念立场。我们来看下面两句话:
1. “弟弟没让你帮忙,你却能主动辅导弟弟功课,这是很友爱的表现呢!”(鼓励)
2. “你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姐姐!”(赞美)
看出来了么?鼓励是通过事实让孩子加深对自己优秀的认识,赞美则颇有点父母的一己之见,也没有事实依据,就是我觉得“天底下最好”、“全班最棒”、“全校最优秀”。
艾米·麦克瑞迪在书中就指出,“赞美往往是用我们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孩子的想法。这样在无意中会让孩子适应别人的判断,而不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标准,这样他无法形成自我评判的能力,将来也无法自己做出决定。”
而另一方面,即使孩子有自己鲜活的评价标准,我们依然要注意用鼓励代替赞美。因为当我们说“你这幅画真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作品!”诸如此类的赞美时,孩子就在评估自己。画作明明线条混乱、用色随意,父母的赞美会让他们觉得很虚伪,甚至将来不再信任外界对自己的一切评价;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孩子可能会从此认为认真用心地画画根本是浪费时间,因为自己即使马马虎虎地画画,还是能够得到父母的盛赞。这容易让孩子养成懒惰、投机取巧的坏习惯。
再者,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的,鼓励是事实描述,而赞美是观点表述。这就容易使得赞美经常以贴标签的形式出现,比如“孩子你太聪明了”、“孩子你真能干!”等等。贴标签的弊端我想不必多说了:孩子出了一丁点成绩,就冠以“太聪明”的标签,会让他们感到骄傲自满;孩子一旦不能保持好成绩了,当初赞美用的“真能干”便又会转变成孩子的压力源,比如焦虑并不堪忍受自己这次怎么就做不好?比如强迫自己,一定要再做到类似的事情去讨好父母的赞美,等等。
三、如何恰当地鼓励孩子?我们之前也说了,鼓励孩子的句式结构是“描述事情+评价”。从这一结构出发,下面我们来详细谈谈如何恰当地鼓励孩子。
① 恰当地鼓励孩子,讲究的是行为可操作性。意思是孩子在受到我们的鼓励后,能够知道自己要怎么做。这就需要从“描述事情”上着手。“描述事情”不是描述客观结果,而是描述孩子的行动过程。举个例子,“这次数学测验你考了100分”是客观结果,“你这段时间仔细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做作业、及时复习”才是描述孩子的行动过程。在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应当强调这样的行动过程,让鼓励不浮于表面。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单纯赞扬孩子测验考了100分很聪明,然后呢?这次测验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考,聪明也不是随时能够变出的特长。唯有鼓励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孩子才能在往后的学习中仿照这样的行为,在之后大大小小的测验中考出好成绩。
② 恰当地鼓励孩子,关注点要放在孩子的良好品质上。用诸如“孩子,你很有耐心”、“你的团队意识很强”等涵盖了美好品质的评价语,有利于让孩子对自我有更精准的认识。相反,父母总是用“你是最聪明的”、“你是最棒的”等含糊的评价,孩子一旦信以为真,以为自己不管做什么、不管怎么做都是最聪明、最棒的,便会骄傲自满。而如果孩子心里明镜似的,又会觉得父母不真诚。如此一来,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会没意思,因为不管自己做得好不好,父母都会乱扯一通然后评价孩子最聪明最棒,自欺欺人。
③ 恰当地鼓励孩子,要说明清楚“事情”与“评价”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来感受一下:“刚刚你看到一个小女孩摔在地上,你能够跑过去把她扶起来,还安慰她别哭,真善良。”与“你真的是我见过最善良的男孩子!”,前者就很详细地告诉了孩子,我们为什么会说他很善良,而后者就过于简单且夸张。我们鼓励孩子,初衷就在于让孩子继续保持良好行为,那么说明清楚这种因果关系就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年纪尚小的孩子,他们很多时候做某件事情都是自然而然地,并不是出于什么道德观念的驱使。只有当我们反复强调“事情”与“评价”的因果关系,孩子才会明白原来自己做的某些事情是好的,是应当继续保持的,这其实也是一个教育并塑造孩子三观的过程。
④ 恰当地鼓励孩子,应该做到双向互动交流,向孩子提问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孩子独立把房间收拾得很整齐,我们就可以说,“书架上的图书都放回了原位,柜子里的衣服也折叠好了,孩子,你的动手能力很强啊!能不能也教妈妈一些收拾房间的好技巧呀?”我敢肯定,孩子们会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技巧,并像个小大人一样滔滔不绝。观察一下,难道没发现小孩都非常喜欢扮演老师,自己一个人在家对着小黑板指指画画吗?我们要鼓励孩子保持良好行为,首先就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怀有浓厚的兴趣,而我们的好奇心就是催化剂。
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赞美或鼓励都是父母们表达欢喜之情的形式之一。偶尔一两次的赞美和鼓励,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太大的影响。
但问题就在于,孩子在长大,他们会面对并突破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也总会一次又一次地给予我们惊喜,所以我们势必会进行一次又一次地赞美或鼓励。这时,过多赞美导致的劣势会越发明显,而鼓励的优势则会更加突出。
艾米·麦克瑞迪在《正面管教魔法书》中就指出,“事实上,孩子任何优良的行为、任何微小的进步都值得鼓励。如果你能坚持下去,任何来自你的鼓励,都能激励孩子更为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用鼓励代替赞美”,让孩子成长得更加精神饱满和品质健康呢!
暗指自己努力的重要性,表面上没有伞,实质上说没有伞,不见得是坏事
源自一个故事。 主旨很明显,如果你在某些方面跟别人比没有先天的优势,比如没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家庭、或者没有聪明灵光的脑袋和才华、或者没有漂亮的容貌等等,这时你就是一个没有伞的孩子,别人在雨中享受雨伞给他们带来的安逸,而你就必须一路奔跑着回家,要比旁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被雨淋湿,才能取得属于你的成就。 原故事如下:
没有雨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小时候,我家很穷。母亲在我3岁那年,跟奶奶闹矛盾,离家打工,十几年没有回过家。从小我就跟着父亲生活,他会打一手快板。他这一辈子,也就靠这竹板,找到一些活着的乐趣。
因为家里穷,我读书的钱,都是向村里的大叔大伯们借的。后来,有一位城里的阿姨,通过希望工程和我结成了对子,资助我上学。我还记得上初二时,夏天到了,我唯一的一双布鞋破了,脚趾从里面露出来。第三节是体育课,为了不让同学们看笑话,我偷偷地把半张报纸折好,垫进鞋子里。可是在跳远时,我用力一蹬,随着溅起的黄沙,我的一双布鞋彻底寿终正寝了——鞋帮与鞋底脱离,半个脚掌露了出来。
“轰”的一声,同学们都笑起来,我面红耳赤。
我知道家里穷,不敢向父亲开口。那时我多想要一双塑料凉鞋呀,同学们都穿着漂亮的凉鞋,有的还穿着丝袜,而我自己呢,只能一直赤脚上学。
有一天傍晚,快放学了,班主任程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她翻开一沓试卷,告诉我数学考了100分。我高兴极了。程老师拉开抽屉,从办公桌里掏出一个纸盒,笑着对我说:“拿去吧,这是你的奖品!”我打开,竟然是一双崭新的凉鞋。
从那时开始,我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里的前10名,直到高三。
填报大学志愿时,我矛盾了很久。家里的情况,只允许我上军校,因为上军校是免学费的。这几年读书,家里已经欠下了不少债。但我自己却希望成为一名演员。
在学校除了读书,我还参加了好几个社团,经常给同学们表演快板、小品什么的。可是我不会跳舞,不会弹钢琴,也不会声乐。程老师说:“你嗓子好,可以试试考表演。”离考试只有一个月,我就天天对着学校的VCD学。艺术考试时,我表演了一段快板,让考官们非常感兴趣。
我就这样进了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全国有8000多人在争20个名额,我这样一个农村小子,却进了“北广”!
到北京上大学以前,我一无所有,什么都不懂。电影都没看过几部,邻居家里的黑白电视机也只能收到一个台。到了北京,和人说话都会紧张……但是我告诉自己,要挺住,要坚强。刚进校时,班上23个同学,我排在第16名,一年下来,我成为第一名。
从大一开始,我一边打工,一边挣自己的生活费。给公司搞商业演出,也给一些电影电视剧当群众演员,早上5点半等在制片厂门口,干上一天,半夜回来,报酬是20元工钱和一份快餐。
班上的同学几乎都来自城市,有的家境好,有的是艺术世家,吃穿不用愁,机会也多。我没有,我必须从演每一个小角色做起。演完时,导演能问一下我的名字,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因为也许下次有更好的机会。
大一那一年,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做我们学校的专场,导演来选人,我被选上了。导演很欣赏我的表演,后来让我一起做栏目,还担任了一段时间副导演。现在我每个月平均有10天在拍戏、配音。每天的生活,就是不间断地干活,干活,再干活,多的时候一天能挣到1000元钱。前些天,我给父亲写信,告诉他:上学贷的款,年底就能还清了。父亲看到,一定会很开心。
到现在,我还珍藏着那双凉鞋。我永远记得程老师送我鞋子的时候,额外叮嘱我的几句话:“你是一个没有雨伞的孩子,下大雨时,人家可以撑着伞慢慢走,但你必须跑……”
是的!我会一直跑下去。
因为你没有伞,在下雨天想要不被淋湿,只能努力地跑
暗指笨鸟先飞吧
这是郭德纲说过的,“我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候在学校一下雨别的孩子就站在教室里等伞,可我知道我家没伞啊,所以我就顶着雨往家跑,没伞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像我们这样没背景、没家境、没关系、没金钱的,一无所有的人,你还不拼命工作,拼命奔跑吗?”
从他的话看来,应该是说在没有任何保护和依靠的情况下只有靠自己打拼才能闯出一番成就,没有其他依靠的时候,只能靠自己努力争取成功
很喜欢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