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伤感孤独
1.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日何夕,君已陌路。
2. 谁都会有寂寞,想念一个人的时候。那些曾经的回忆犹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思念和忧伤,让我们去体会。有人说回忆如花,可总是感觉像毒药一样,当回忆时,心如刀割一样,什么事只有经历和体验后方知其韵味……曲终人散,只有同路人明白。
3. 寂寞惯了,当你来的时候,我天真的以为我看到了希望,现在的心更痛了,你不过是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4. 青春还未开始,苍老早已来临
5. 有些人脸上有太多的笑容,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太多的泪水。
6. 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
7. 其实一个人挺好的。没有顾虑 没有牵绊 无非是孤单了一点。
8. 过去的真能过去,现在的就真的是现在了吗?
9. 举得起放得下的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负重。可惜,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负重的。
10. 没有你的日子里,一切都是那么茫然。分手了,还说什么。
11. 忘记你我做不到,不管天涯海角。
12. 终于懂得爱是什么。不是还能继续爱着,而是曾经那样爱过。
13. 假如, 我说假如,我走了,你会流泪会伤心,不顾一切的寻找我吗?
14. 散了算了,离开了平静了,时间不可能停在原来的时间,失去的已失去了,过了今天明天一定还会拥有别的。
15.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16. 有些事,不经意也会想起;有些回忆,白发苍苍也无法忘记;有些伤口,别人永远看不见,因为它就在你的心里深藏。
17. 无论受了多少委屈。我只会把它憋在心里。不是不想说,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能和谁说。
18. 世界笑我太虚伪,我笑世界太现实。
19.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0. 心中有座坟,藏着未亡人。
21. 海誓山盟到头都是空,水流烟淡,随你飘散。
22. 如果我用你待我的方式来待你,恐怕你早就离开了。
23. 爱忘记的越狠,却陷的越深。
24. 年少时的爱情,就是欢天喜地地认为会与眼前人过一辈子,所以预想以后的种种,一口咬定它会实现。走过千山万水后,才会幡然醒悟,那
么多年的时光只是上天赐予你的一场美梦,为了支撑你这冗长的一生。
25. 我终在飘零,没有港湾没有航向,追逐的却总是一潮潮,一浪浪的讽刺,不知还有什么理由能让我还活着,还有什么能让我去追寻。
26. 笑着哭最痛。
27.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8. 每一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但每一种伤感却是莫明的。
29. 因为爱你,所以害怕失去你。
30. 牵手和分手来自同一双手。
31. 别把自己想的太伟大,要知道,在别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个配角而已。
丗界と莈冇所谓の玩笶,所冇の玩笶嘟冇认眞の成分。
我也喜欢这样啊。 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啊 这就是我啊。
脆弱和孤独是我们的一部分,不用摆脱。
脆弱这件事呢,特别有意思,我回想自己是越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没什么真正的烦恼和挑战时,越觉得自己容易伤感、郁闷和脆弱。反而生活有更多挫折和任务,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自己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利落干脆。
而孤独这件事呢,更有意思。回头看我大部分的成长,发生在孤独的时候。孤独时,适合思考、适合学习、适合厚积。 慢慢地,越来越喜欢孤独,学会了与孤独和平共处,甚至享受起孤独。
脆弱和孤独,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有时候是一种感觉。其实脆弱是有优势的,说明你比较善感,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灵——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你可能由此开拓出同理心,能体察到许多细微的情感,难以描述的灵动。 孤独也是有优势的,因为你可能会更能深入自己的内心,更能静静地与自己相处。
每个人生来就是脆弱而孤独的。 我们赤条条来到人间,除了发出小小的哭声什么也不会(其实小婴儿的哭声没有电视剧里那么嘹亮),我们脆弱到连自己的头都无法转动。 我们孤独的内心,连父母都无法真正进入,他们要靠带着爱意来猜,才可能知道我们为什么哭,他们很多时候永远不能真正知道我们在想什么。
我们越长大,能力越强,就越脆弱,越孤独。有时候,不是我们脆弱和孤独的感受少了,而是年龄大了,变得钝感了。但成长后,我们能看到更大的生命的脆弱和孤独:健康、亲情、爱情,甚至是生命,无论愿不愿意,都最终会失去,而你并不能知道哪一天是尽头;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时间、体力、人际关系……各种压力担负在身,你与世界同在,但拥抱着一样又不一样的孤独。
所以,脆弱和孤独,是我们的影子。你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姿态和内容,比如说,你带着它们,迎着风唱歌,在雨中也可以跳舞,人群中去相爱和共鸣…… 也许你仍是脆弱和孤独的,但你可以引领着自己和它们,去见识不同的风景、体会丰富的人生,不是吗?
烟花易冷,人心易变 追答 寂寞的人,你永远都感觉不到他有多寂寞,他只是很简单的在你的生命中出现过,又很简单的消失
不对,是要词语用的孤独
这没什么不对,当你遇到你的真命公主时,你就不会这样了
孤独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 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 存在 ,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 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做爱的奴隶。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 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 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每逢节日,独自在灯下,心中就有一种非常浓郁的寂寞,浓郁得无可排遣,自斟自饮生命的 酒,别有一番酩酊。 人生作为过程总要逝去,似乎哪种活法都一个样。但就是不一样。我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 可以以逸待劳地接收和整理一切外来印象。 这样,我才觉得自己具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 当我被过于纷繁的外部生活搅得不复安宁时,我就断裂了,破碎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吸收消 化外来印象的能力。 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消化世界。 在静与闹、孤独与合群之间,必有一个适合于我的比例或节奏。 如果比例失调,节奏紊乱, 我就会生病--太静则抑郁,太闹则烦躁。抑郁使我成为诗人,烦躁使我成为庸人。 一个精神上自足的人是不会羡慕别人的好运气的,尤其不羡慕低能儿的好运气。 活动和沉思,哪一种生活更好? 有时候,我渴望活动,漫游,交往,恋爱,冒险,成功。 如果没有充分尝试生命的种种可能 性就离开人世,未免太遗憾了。但是,我知道,我的天性更适合于过沉思的生活。我必须休 养我的这颗自足的心灵,惟有带着这颗心灵去活动,我才心安理得并且确有收获。 如果没有好胃口,天天吃宴席有什么乐趣?如果没有好的感受力,频频周游世界有什么意思? 反之,天天吃宴席的人怎么会有好胃口,频频周游世界的人怎么会有好的感受力? 心灵和胃一样,需要休息和复原。 独处和沉思便是心灵的休养方式。当心灵因充分休息而饱 满,又因久不活动而饥渴时,它就能最敏锐地品味新的印象。 所以,问题不在于两者择一。高质量的活动和高质量的宁静都需要,而后者实为前者的前提 。 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 内倾者孤独,一旦获得朋友,往往 是真的。 健谈者往往耐不得寂寞,因为他需要听众。寡言者也需要听众,但这听众多半是他自己,所 以他比较安于独处。 有的人只有在沸腾的交往中才能辨认他的自我。有的人却只有在宁静的独处中才能辨认他的 自我。 没有自己独居的处所是多么可怕的事,一切都暴露无遗了。在群居中,人不得不掩饰和压抑 自己的个性。在别人目光的注视下,谁还能坐在那里恬然沉思,捕捉和记录自己的细微感受 。住宅危机导致了诗和哲学的生态危机。 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 当然前提是:如果孤独是可以学会的话。 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 是个可怜虫。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 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知道痛苦的价值的人,不会轻易向别人泄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哪怕是最亲近的人。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又不陷于孤独,这怎么可能呢?然而,尽管注定孤独,仍然会感觉到孤 独的可怕和难以忍受。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 间温暖的需要,这正是悲剧性之所在。 说到底,在这世界上,谁的经历不是平凡而又平凡的?心灵历程的悬殊才在人与人之间铺下 了鸿沟。 无聊、寂寞、孤独是三种不同的心境。无聊是把自我消散于他人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消 遣。寂寞是自我与他人共在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 孤独是把他人接纳到自我 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理解。 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庸人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 无聊是喜剧性的,孤独是悲剧性的,寂寞是中性的。 无聊属于生物性的人,寂寞属于社会性的人,孤独属于形而上的人。 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 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惧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 神上的超群卓绝。 寂寞是决定人的命运的情境。一个人忍受不了寂寞,就寻求方便的排遣办法,去会朋友,谈 天,打牌,看电视,他于是成为一个庸人。 靠内心的力量战胜寂寞的人,必是诗人和哲学家 。 老是听别人发表同样的见解和感叹,我会感到乏味。不过我知道,在别人眼里我也许更乏味 ,他们从我这里甚至连见解和感叹也听不到,我不愿重复,又拿不出新的,于是只把沉默给 他们。 与人共享沉默未免太古怪,所以,我躲了起来……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 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 为我 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在两个人之间,这种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 。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个界限。但是,一旦这个界限清晰可辨并且严加遵 守,那么,交往的全部魅力就丧失了,从此情感退场,理智维持着秩序。 在任何两人的交往中,必有一个适合于彼此契合程度的理想距离,越过这个距离,就会引起 相斥和反感。 这一点既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友谊。 也许,两个人之间的外在距离稍稍大于他们的内在距离,能使他们之间情感上的吸引力达到 最佳效果。形式应当稍稍落后于内容。 实际上并非心心相印的人,倘若形影不离,难免会互相讨厌。 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 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 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这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世上许多孤独的人发现了他的孤独,于是争着要同他交朋友。 他困惑了:他们因为我的孤独而深信我是他们的朋友,我有了这么多朋友,就不再孤独,如 何还有资格做他们的朋友呢? 你们围着他,向他喝彩,他惶恐不安了。你们哪里知道他心中的自卑,他的成就只是做出来 给自己看的,绝没有料到会惊动你们。 "假如把你放逐到火星上去,只有你一个人,水远不能再回地球接触人类,同时让你长生不 老,那时你做什么?" "写作。 " "假如你的作品永远没有被人读到的希望?" "自杀。" 我相信,一颗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 种满足,它在一定意义上是自足的。但是,前提是人类和人类精神的存在,人类精神的基本 价值得到肯定。 惟有置身于人类中,你才能坚持对于人类精神价值的信念,从而有精神上的 充实自足。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如果与人类精神永远隔绝,譬如说 沦入无人地带或哪怕是野蛮部落之中,永无生还的希望,思想和作品也永无传回人间的可能 ,么,再优秀的灵魂恐怕也难以自足了。 孤独者必不合时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为时髦,包括孤独。 语言是存在的家。沉默是语言的家。饶舌者扼杀沉默,败坏语言,犯下了双重罪过。 孤独的价值 周国平 一 我很有兴味地读完了英国医生安东尼·斯托尔所著的《孤独》一书。 在我的概念中,孤独是 一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人生境遇和体验,为哲学家、诗人所乐于探究或描述。我曾担心,一 个医生研究孤独,会不会有职业偏见,把它仅仅视为一种病态呢?令我满意的是,作者是一 位有着相当人文修养的精神科医生,善于把开阔的人文视野和精到的专业眼光结合起 来,因 此不但没有抹杀、反而更有说服力地揭示了孤独在人生中的价值,其中也包括它的心理治疗 作用。 事实上,精神科医学的传统的确是把孤独仅仅视为一种病态的。按照这一传统的见解,亲密 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健全的最重要标志,是人生意义和幸福的主要源泉甚至惟一源泉。反之, 一个成人倘若缺乏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便表明他的精神成熟进程受阻,亦即存在着 某种心理疾患,需要加以治疗。 斯托尔写这本书的主旨正是要反对这种偏颇性,在自己的专 业领域内为孤独"正名"。他在肯定人际关系的价值的同时,着重论证了孤独也是人生意义 的重要源泉,对于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来说,甚至是决定性的源泉。 其实,对孤独的贬损并不限于今天的精神科医学领域。 早在《伊利亚特》中,荷马已经把无 家无邦的人斥为自然的弃物。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据以发挥,断言人是最合群的 动物,接着说出了一句名言:"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这话本身说得很漂亮, 但他的用意是在前半句,拉扯开来大做文章,压根儿不再提后半句。 后来培根引用这话时, 干脆说只有前半句是真理,后半句纯属邪说。既然连某些大哲学家也对孤独抱有成见,我就 很愿意结合着读斯托尔的书的心得,来说一说我对孤独的价值的认识。 二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比例很不相同罢了。 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 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 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 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惟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 ,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 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斯托尔引用 温尼考特的见解指出,那种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只具有"虚假的自我",因此只是顺从、而不 是体验外部世界,世界对于他仅是某种必须适应的对象,而不是可以满足他的主观性的场所 ,这样的人生当然就没有意义。 事实上,无论活得多么热闹,每个人都必定有最低限度的独处时间,那便是睡眠。 不管你与 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 ,在心理上有其必要性。据有的心理学家推测,梦具有与独处相似的整合功能,而不能正常 做梦则可能造成某些精神疾患。另一个例子是居丧。对丧亲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他人的同 情和劝慰,而是在独处中顺变。 正像斯托尔所指出的:"这种顺变的过程非常私密,因为事 关丧亲者与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别人没有分享过,也不能分享。"居丧的本质是 面对亡灵时"一个人内心孤独的深处所发生的某件事"。如果人为地压抑这个哀伤过程,则 也会导致心理疾病。 关于孤独对于心理健康的价值,书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谈论。 例如,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动 物的本能,"不反应的能力"则是智慧的要素。又例如,"感觉过剩"的祸害并不亚于"感 觉剥夺"。总之,我们不能一头扎在外部世界和人际关系里,而放弃了对内在世界的整合。 斯托尔的结论是:内在的心理经验是最奥妙、最有疗效的。 容格后期专门治疗中年病人,他 发现,他的大多数病人都很能适应社会,且有杰出的成就,"中年危机"的原因就在于缺少 内心的整合,通俗地说,也就是缺乏个性,因而仍然不免感觉人生的空虚。他试图通过一种 所谓"个性化过程"的方案加以治疗,使这些病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我怀疑这 个方案是否当真有效,因为我不相信一个人能够通过心理治疗而获得他本来所没有的个性。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的,即个性以及基本的孤独体验乃是人生意义问题之思考的前提 。 三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 我们 难以断定,这一点是否对所有的人都适用,抑或仅仅适用于那些有创造天赋的人。我们至少 应该相信,凡正常人皆有创造力的潜质,区别仅在量的大小而已 一般而论,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的,长期的孤独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 迫的孤独中,有的人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一种情形是牢狱之灾,文化史上的 许多传世名作就诞生在牢狱里。例如,波伊提乌斯的《哲学的慰藉》,莫尔的《纾解忧愁之 对话》,雷利的《世界史》,都是作者在被处死刑之前的囚禁期内写作的。班扬的《天路历 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也是在牢狱里酝酿的。 另一种情形是疾病。斯托尔举 了耳聋造成的孤独的例子,这种孤独反而激发了贝多芬、戈雅的艺术想像力。在疾病促进创 作方面,我们可以续上一个包括尼采、普鲁斯特在内的长长的名单。太史公所说"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等等,也涉及了牢狱和疾病之灾与创作的关系,虽然他 更多地着眼于苦难中的发愤。 强制的孤独不只是造成了一种必要,迫使人把被压抑的精力投 于创作,而且我相信,由于牢狱或疾病把人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人是会因此获得 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新的眼光的,而这正是孕育出大作品的重要条件。 不过,对于大多数天才来说,他们之陷于孤独不是因为外在的强制,而是由于自身的气质。 大体说来,艺术的天才,例如作者所举的卡夫卡、吉卜林,多是忧郁型气质,而孤独中的写 作则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如同一位作家所说:"我写忧郁,是为了使自己无暇忧郁。" 只是一开始作为一种补偿的写作,后来便获得了独立的价值,成了他们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 。 创作过程无疑能够抵御忧郁,所以,据精神科医生们说,只有那些创作力衰竭的作家才会 找他们去治病。但是,据我所知,这时候的忧郁往往是不治的,这类作家的结局不是 潦倒便 是自杀。另一类是思想的天才,例如作者所举的牛顿、康德、维特根斯坦,则相当自觉地选 择了孤独,以便保护自己的内在世界,可以不受他人干扰地专注于意义和秩序的寻求。 这种 专注和气功状态有类似之处,所以,包括这三人在内的许多哲学家都长寿,也许不是偶然的 。 让我回到前面所引的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一方面,孤独的精神创造者的确是野兽,也就是说 ,他们在社会交往的领域里明显地低于一般人的水平,不但相当无能,甚至有着难以克服的 精神障碍。 在社交场合,他们往往笨拙而且不安。有趣的是,人们观察到,他们倒比较容易 与小孩或者动物相处,那时候他们会感到轻松自在。另一方面,他们却同时又是神灵,也就 是说,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出和不很需要通常的人际交往了,对于他们来说,创造而不 是亲密的依恋关系成了生活意义的主要源泉。 所以,还是尼采说得贴切,他在引用了"离群 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一语之后指出:亚里士多德"忽略了第三种情形:必须同时是 二者--哲学家……" 四 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惟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 为惟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 正如托尔斯泰所 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这种面 对整体和万物之源的体验,便是一种广义的宗教体验。 在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过程中,孤独的经验都起了关键作用。释迦牟尼的成佛,不但是在出 家以后,而且是在离开林中的那些苦行者以后,他是独自在雅那河畔的菩提树下连日冥思, 而后豁然彻悟的。 耶稣也是在旷野度过了四十天,然后才向人宣示救世的消息。穆罕默德在 每年的斋月期间,都要到希拉山的洞窟里隐居。 我相信这些宗教领袖决非故弄玄虚。斯托尔所举的例子表明,在自愿的或被迫的长久独居中 ,一些普通人同样会产生一种与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体感",一种"与存在本身交谈"的 体验。 而且,曾经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表示,那些时刻是一生中最美妙的,对于他们的生活 观念发生着永久的影响。一个人未必因此就要归依某一宗教,其实今日的许多教徒并没有真 正的宗教体验,一个确凿的证据是,他们不是在孤独中、而必须是在寺庙和教堂里,在一种 实质上是公众场合的仪式中,方能领会一点宗教的感觉。 然而,这种所谓的宗教感,与始祖 们在孤独中感悟的境界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 真正的宗教体验把人超拔出俗世琐事,倘若一个人一生中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他的精神 视野就未免狭隘。尤其是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这肯定是一种精神上的缺陷。一个恰当的例 子是弗洛伊德。 在与他的通信中,罗曼·罗兰指出:宗教感情的真正来源是"对永恒的一种 感动,也就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大洋似的感觉"。弗洛伊德承认他毫无此种体验,而按照他的 解释,所谓与世界合为一体的感觉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自欺,犹如婴儿在母怀中寻求安全感 一样,属于精神退化现象。 这位目光锐利的医生总是习惯于把一切精神现象还原成心理现象 ,所以,他诚然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却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思想家。 五 在斯托尔的书中,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像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他写道:"虽然 疾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 老年人对人际 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作者显然是赞赏这 一变化的,因为它有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中国的读者也许会提出异议。我们目睹的事实是,今天中国的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喜欢集体活 动,他们聚在一起扭秧歌,跳交谊舞,活得十分热闹,成为中国街头一大景观。 然而,凡是 到过欧美的人都知道,斯托尔的描述至少对于西方人是准确的,那里的老年人都很安静,绝 无扎堆喧闹的癖好。他们或老夫老妻作伴,或单独一人,坐在公园里晒太阳,或者作为旅游 者去看某处的自然风光。当然,我们不必在中西养老方式之间进行褒贬。老年人害怕孤独或 许是情有可原的,孤独使他们清醒地面对死亡的前景,而热闹则可使他们获得暂时的忘却和 逃避。 问题在于,死亡终究不可逃避,而有尊严地正视死亡是人生最后的一项光荣。所以, 我个人比较欣赏西方人那种平静度过晚年的方式。 对于精神创造者来说,如果他们能够活到老年,老年的孤独心境就不但有助于他们与死亡和 解,而且会使他们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斯托尔举了贝多芬、李斯特、巴赫、勃拉姆斯 等一系列作曲家的例子,证明他们的晚年作品都具有更加深入自己的精神领域、不太关心听 众的接受的特点。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灵、更超脱、更形而上的,那时候他们 的灵魂已经抵达天国的门口,人间的好恶和批评与他们无关了。 歌德从三十八岁开始创作《 浮士德》,直到临死前夕即他八十二岁时才完成,应该不是偶然的。 。
h
?]有什麼?Σ?Φ?也許這就是你的性格啊!
不,那是因为你没有遇到一个可以让你开心、快乐的人
我觉得没有什么对不对的啊,这就是你啊,这是你的性格哦.不要管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理得那么多吗?那不是很累吗?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哦.其实孤独,伤感,沉默也是一种美啊,你说是吗?希望你做你自己这才与众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