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心情说说
先说说我的观点:人这一生,其实都是在和自己的性格、情绪打交道,时而斗争、时而妥协。所谓的每天都有好心情,要么是本性大大咧咧、乐天知足,要么就是学会了和自己的情绪正确相处,让情绪始终处于平稳或者积极的状态。
但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太难了,所以老祖宗才喜欢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比如我,从小性格非常敏感脆弱,不仅伤春悲秋,甚至感时落泪,中学和大学都曾经长时间的陷入过颓唐抑郁的状态中,久久走不出来。过去的十多年里,我看了很多书,更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手段,来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折腾了多年但效果甚微,直到毕业后才明白:虽然性格很难改变,但情绪却可以调节,而且情绪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有效,所以与其痛不欲生地改变性格,不如退而求其次,学会如何与自己的情绪“打交道”。
现在我将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写下来,希望对那些和我一样有着类似痛苦经历、因性格情绪吃过大亏的人,能有所帮助。本文很长,大约需要阅读十分钟,希望有耐心看完。
我现在想来,这些年在情绪处理方面的改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正视。
前面说过,我是从大学毕业,才开始真正正视自己的情绪方面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实实在在的反映在了我对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处理问题的结果上。
比如:面对别人的蓄意挑衅时冲动易怒,最终第一个做出过激行为,受到严厉责罚;面对自己毫无把握的机会时患得患失,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而悔恨不已;太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某人说的某一句话都能引起情绪的剧烈波动……
在我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 李栩然的回答 里,曾经提到过大学毕业后,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一点一滴地回忆我从中学时代开始走过的路,反思自己为何会一败再败,为何会一再陷入颓废、消沉的状态中。
除了性格的因素外,最终的原因全都指向了——情绪化。
情绪的激烈起伏,是比工作和学习更容易让人身心俱疲的东西,ta会不断地消耗你的精力和意志,让你许多重大关口上做出错误判断,更会让你在与人交往时进退失据。
但很可惜,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情绪一直都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等这段情绪过去了,又屁事儿没有,还反过来安慰别人:“刚才我说的话(做的事儿),你别放心上啊,我这人就是性格比较急。”这在许多上了年纪的大妈大叔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
如果不想一辈子做情绪的奴隶,而是能和情绪平等的对话,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那么,正视自己在情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能清醒意识到自己处于何种情绪中,是第一步。
第二个阶段,控制。
现在的情绪研究,提供了许多关于情绪的理论,甚至从大脑神经科学的角度做了一些解释。
但很抱歉,这些理论目前并不能完美的解释情绪发生的机制和原理,所以也很难像医学那样提供十分精确的科学分析。情绪这种东西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个神秘的“黑箱子”。
几年前,当我意识到自己在情绪方面的问题后,就开始研究和探索这个“黑箱子”,并且尝试用“黑箱”理论来解决我经常出现的极端情绪问题。
自然界中没有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以,即使我们不清楚“黑箱”的内部结构,仅注意到它对于信息刺激作出如何的反应,注意到它的输入—输出关系,就可对它作出研究(百度百科“黑箱原理”)。
情绪也是这样,即使我们不清楚情绪产生的科学原理,但只要愿意去总结,就一定会发现能引起特定情绪变化的标志,然后对应地制定策略。
一方面是控制输入,特别是主动的输入。
我那时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情绪会很低落,但却知道自己在面对什么的时候情绪会低落,我曾经专门去思考和穷举了只要我去做就会引起情绪低落的事情,比如听一些伤感的音乐,看一场悲情的电影,通宵后睡到次日黄昏,深夜里追忆过去的人和事,独自思考人生的意义等等,一件件的写下来,然后有意识地回避,尽量不去听伤感的音乐,不去看悲情的电影,一旦发现自己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立刻提醒自己,甚至放弃了诗歌写作。
同时,有意识地去发掘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正能量的输入,比如找时间在一张白纸上写下50件能让自己感到放松和快乐的事情,看电影更多地看《肖申克救赎》《黄飞鸿》之类的“正输入”片,或者就是纯粹放松的爆米花大片,电脑里开始大量下载X-RayDog、Immediate、hanszimmer之类的音乐,一边跑步一边听,打球后洗个澡窝在沙发上看书,和母亲一起逛公园、爬山,找要好的朋友喝茶聊天,周末轻松写意地实验一些新式的菜品等等。
总之,就是下定决心,深入地分析和思考自己做什么样的事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尽量去选择少做、少接触那些带来负面情绪的事情,多去尝试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正能量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控制输出,特别是被动的输出。
即使你再小心翼翼地控制输入端,但总会有一些突发的事件刺激产生强烈的情绪,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种强烈的情绪都是很难通过自己慢慢化解的,但通过何种方式宣泄出去,却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比如,有本心灵鸡汤里写到,某个大人物在自己的房间里放了一盘沙子,每当自己愤怒的时候,会选择回到房间,使劲地去握沙子,握的越紧、沙子就流失的越快,在宣泄情绪的同时也提醒自己:愤怒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恩,我也曾在自己的房间里放了一盘沙。
还比如这个答案下很多人提到过的“遇事先睡一觉”、“心情不好吃个火锅”之类的方法。
在这方面,我一直采用的是都江堰式的“泄洪法”,将本该暴涨决堤的“情绪”,通过各种支流(方式)慢慢疏导出去。不管情绪多么激烈,都尽量不当场、当面发泄出来。
几年前,父亲病重,我医院单位两边跑,无暇顾及工作,给了下属可乘之机,当我得知ta趁我不在单位背后捅刀子的时候,那种愤怒、失望、难过,从头凉到脚的感觉至今难忘,再加上家里的事情,真的是每天都身心俱疲。
那段时间,每天上班遇到领导批评工作进度慢我都想掀桌子,看到下属那张“一脸无辜”的样子来汇报工作,都想照脸给ta一拳。
那段时间,如果我没有再那之前刻意地去训练过如何控制情绪,很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为了平复晚上回到家时低落浮躁的情绪,我每天都逼着自己做很长时间的运动,将所有的愤怒和悲伤发泄到跑步或者做俯卧撑上去,我有多愤怒就跑多远,一直到全身无力才停下来,然后洗澡睡觉,不去想任何其他问题,只执着于当下,事情一件一件地干,问题一个一个地处理。
后来的结果就是,到了年底我不仅完成了所有既定的工作任务,还在年会上拿了公司里所有能给我的荣誉。
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我再努力,也没有留住父亲吧。
我之所以用这么长的篇幅来讲控制,是因为这是经我亲身实践后,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当你尝试用控制输入和输出的方式来与情绪“对话”时,你才会发现,管理情绪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长时间养成习惯后,你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三个阶段,解构。
仅仅采用控制的方式来管理情绪是不够的,因为只要是“控制”就一定会有“失控”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太过机械,非常依赖于你为控制情绪而创造的各种环境或采取的各种行为。
要想更深入的解决情绪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情绪。
虽然不能从物理(身体)的层面去完美地解释情绪产生、运行的所有原理,但当我们从原因、行为、结果去解构情绪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好像从当下正处的情绪中抽离出来,站在了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
我们解构自己情绪的过程,本质就是疏导排解情绪的一个高级过程。
我只举一个例子。当你因为某项工作遭到领导激烈的批评而愤怒难平、甚至想当场翻脸的时候,试着去解构一下:首先,你要意识到你正处于愤怒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属于强烈情绪,在大脑处理问题时具有很高的优先权,换句话说,你很可能会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做出你正常情况下绝不会做的事情,这后果很可能是你不能承受的;然后,去回头看看这个情绪产生的根源,是因为领导批评你?那么,领导为什么批评你?因为领导今天一早要一个稿件,我昨天加了一晚上班做修改,结果早上交的晚了。
所以,你的愤怒除了领导直接的批评,其实还包含了“加班加点,但领导并不认可”这层意思。你再深入地继续解构,领导之所以批评,恰好反映出对于这个稿件,他更看重“速度”而非“质量”,所以,根本地问题,可能在于你一开始就没明白领导的要求。
这样解构下来,你会发现你的愤怒毫无意义。
这样解构多了,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我们认为被动激发的情绪,其实都可以从自身找到根源。
情绪,是反应我们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温度计”。
解构情绪这种东西太虚了,基本上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但当你每次产生较为激烈的情绪波动,都能合理地去解构的时候,你就很难再被情绪所左右,基本上,每天都能处于一种情绪平稳的稳定状——而这,我认为才是真正能产生“好心情”的根源。
因为,我现在就处于这样的状态。
再多说一段,还有一个我心向往之、但可能永远也做不到的阶段,自在。
大学里我曾经看了大量哲学和佛学的书,尤其对那些苦行僧的生活和思想非常好奇,难道真的向世俗里说的那样,他们这一生都在追求的就是“成佛成仙,获得无上法力,摆脱六道轮回”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后来慢慢醒悟,其实不管是成“佛”还是入“道”,代表的都是一种觉悟了的自在状态。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他们追求的本质,可能就是一种长期处于欣喜的精神状态。
你能想象一个人每天都处于一种无忧无虑、无恐无怖、无爱无欲,却又内心异常充实满足、欣喜若常的状态中吗?
我想象不到。
这种状态太难了,你再有钱有权也没用,活在人世间就免不了要被各种各样的情绪所左右和折磨。
否则那些高官、富豪也不用排队去找这个大师、那个大师开解了。
有钱人的烦恼并不比我们少,只是丰厚的物质条件,让他们很多时候免于恐惧、焦虑等穷人经常会有的情绪困扰。但不代表他们不会遇到让他们愤怒、悲伤或焦虑的人和事。
而自在的阶段,就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沧海如何桑田,都毫无挂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很多书里描述了一些有道高僧和修道隐士的状态,他们经历了多年的苦修和觉悟,不再有悲伤,痛苦,愤怒,恐惧,焦虑……这些折磨着绝大多数世人的情绪,在他们身上都像从未有过一样消失不见。
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这也是佛被称为“觉者”的原因吧。
最后,我用《礼记·大学》里的一句话做结尾: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其实是“正心”。
————
说明下,我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学研究者,所以虽然看了很多书,本文中的大量用语依然十分业余,但却是我这些年对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反复观察、分析、研究的得出来的第一手经验,你们就当我是久病成医吧。
—
看完这篇回答有同感的,可以微信公众号搜索“栩先生”,职场/干货/历史/时评/情绪管理。关注并回复关键词,给你更多深度思考和独享原创。
后台回复“成长干货”,送你高效学习、情绪管理、时间规划、公开演讲等纯干货;
后台回复“职场心得”,分享我两年从实习生到部门领导的职场成长经历与独家心得;
后台回复“犀利时评”,看我多篇全网阅读过百万、视角独特的扎心文章;
后台回复“毛泽东”,可以看到我写的关于毛爷爷的精彩历史文章。
1)多学习有关妊娠、分娩的知识,别让自己被以往的不幸经历所困扰。 2)放松心情,与生过小孩的妇女多聊聊天,交流一下生育经验。 3)重视产检,出现问题及时找医生。
你控制不了别人,只能管好自己。 不要因别人而坏了自己的好心情。有些人不值,因为它就是一个骗子,披着一虚伪的羊皮,它其实就是一只狼。不值得你去可怜。 要深刻挖掘并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切记! 遇到挫折困难,不要选择逃避。因为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逃避还可能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笑着面对,勇敢面对,一切都不是问题,相信自己。! 现实总是残酷的,学会适应… 做事要有计划,不然就像无头苍蝇…~ 做事要有激情,看准就做。 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可以错,但不可以错过。没有成功你不会后悔,而错过成功的机会你必然后悔。 有舍才有得,虽然有时舍了并不一定会得,可是不舍便永远不会有所得。有太多的人守着眼前利益不忍放手,就像沙漠中的鸟儿守着一棵孤树,却没有勇气飞出去寻找广阔的森林。所以,要想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首先要不怕错,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过机会!
还好,心情一般,大宝很乖,现在二胎有点先兆流产迹象,每天依然干家务,没有休息。
我不是任何一个演员的忠实影迷,但是很忠于自己的感受。
所以也有很多自己喜欢演员,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周星驰是其中的一位。
我一直坚信当一个人的成就到了一定的地位以后,
每一步的前进都是很困难的。
所以对待长江7,我一直都很谨慎。
因为周星驰以前的表现都太接近完美,
我怕万一他出现偏差,破坏了在我心中的完美。
所以当我看到一些评论说这部片子不怎么样的时候。
我动摇了,是否应该舍弃他,维持他在我心中的完美呢。
毕竟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创造出这么鲜活的人物。
从成名到现在都几乎没有让人失望的记录呢。
犹豫了很多天,
但是还是决定去看下,
不然对不起自己的感觉,
但还是给自己首先提了提气:马有失蹄,人有失足。
他也是个人,不是神。
如果不满意,就当没看过好了。
带着这种谨慎的心情,我看完了长江7。
没有看周星驰早期电影的。
但是多了很多深沉,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说这部片子不好了,
因为它几乎颠覆了早期周星驰画出的那个圈子。
那个每每让人笑掉牙的时代。
其实从喜剧之王开始,
周星驰就在变了,开始离开那个一味地搞笑的他,
走上深刻的思考。
我一直认为这之后的电影,才能算是有灵魂的电影。
然而这是个快餐文化的时代,
比起天长地久,
也许更多的人在追求的只是一宿良宵。
譬如 满城尽带黄金甲
譬如 集结
譬如 无极
譬如 。。。
空洞得只剩下炫目的颜色,
有人说 黄金甲 中 周杰伦的表演是个亮点。
但我认为他其实就是多余的,
如果说他为母亲背叛是伟大的,
那他对他父亲又算是什么,
如果说影片中的王不是善男,
那么影片中的后难道是信女么?
看完 黄金甲
我如同看一蚂蚁在搬家,
毫无意义可言。
昨天看长江7,
看完后去看大家的评论。
我习惯看完影片再看评论,
有句话说:没有参与,便没有发言权。
我很尊重这句话。
没有出乎我意料,
大部分人还是看懂了。
明白自己看电影不是为了一个嘘头。
短短不到90分钟的电影里,
有儿时的记忆,(儿子)
青年时代的平淡,(那一大堆配角)
老年的沧桑,(父亲)
如果你看到周星驰在工地忙碌,父亲为了给儿子个电扇。。的时候看不到心酸,
我要告诉你,有时间多想想自己的父母,你遗忘他们已经很久了,
或者你从来就没明白他们。
如果你看到父子两在家里打蟑螂的时候没有感觉的话,
我要告诉你,回去谢谢你们的父母吗,因为他们的劳动,让你生活的太幸福了,
所以能让你看不到人世间辛酸。
如果你看到小狄拼命的将老师推出门外,说:睡一觉,父亲就会醒来的时候。你还没有感觉到爱,
请你好好的爱你身边的人吧,因为你到现在,还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看不懂影片的人,
请不要说话吧,因为适合你的是年轻时代的星仔,
现在周星驰应经是星爷了。
他有了太多的人世的沧桑要表达,
你不喜欢,不是他表现的不好,
而是你还太年轻,
还不能明白。。。。。。
记得有个评论大概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能明白一个身价亿万的富翁,
为什么要这么不遗余力的去演一个普通民工。
你才能明白星爷的内心有多么的可贵,
几曾有人像星爷在电影里教育儿子那样?
星爷真实表现出普通人的普通和真诚。
到最后,我们应该感谢周星驰。
这是一个冷漠的年代。
很多的时候,除了感觉到快,
我们就是感觉到电视剧里皇宫争权式的尔虞我诈,
也许看电影的时候,
我们能忽然明白,
我们想要的其实很简单,我们要做的其实也很简单。
什么让我们的世界变的这么复杂?
什么让我们这么孤独?
什么让我们忘了人生美好的初衷?
怀孕以后要保持好的心情,这样对宝宝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