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说说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明末清初的著雁门关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yan音演),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 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牧。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雁门关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的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三种不同的红色已答该题,我是代县人,但对这些也不是很了解,-----------------------------------------------现说说目前的“雁门关”,《吕氏春秋》记载:天下九塞,勾注其一。应该就是@三种不同的红色提到的勾注山,所以在这里确有一塞!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门关乡雁门关村(此村原属白草口乡,乡镇合并时更改,白草口乡已撤编,但那里的古长城仍称白草口长城,跑偏不提),现仅剩6户人家,按照导游的说法,这些村民是旧时兵俑后人,沿袭至今,如今雁门关开发旅游,村民都开起了酒店客栈。现在很多介绍中都涉及到“外三关”,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分别位于代县、宁武县和偏关县,三县均属忻州市管辖。不过另两关貌似建于明成化及洪武年间,明后属同一防御体系。同时,在代县境内山上还残存有旧时烽火台,可瞭望雁门关。城内有边靖楼,我们当地人一般称为鼓楼,附近有钟楼、校场,不过校场现已沦落为代县最大的菜市场,繁荣非常,啥都有卖,一车一车的蔬菜、蒸馒头的二十几笼屉那么高……跑偏不提。另外代县的一些村子都是旧时兵营驻扎所成,名字里都能看出些端倪,如五里村、七里铺、二十里铺、西留属、东留属等等。鼓楼正面:声闻四达鼓楼背面:威镇三关钟楼再说雁门关,实话是我没在现在的雁门关旅游区看到年代较为久远的“雁门”字样,可能是我看得不认真吧。平时照片里最多的关口,就这个这是现在的样子2010年开发旅游前长这个样子眼睛不瞎都能看到这座城楼,这是面向南方、塞内进入雁门关营地的城楼,很不幸,该楼是1986年左右在原址复建,俺爹也捐了10块。俺爹说:当时只剩下下面的门洞和门洞里的石板路了。石板路车辙很深,据说兵车不多,商车不少。这条石板路也是为数不多沉积了历史的东东了。城门门洞上书繁体“天险”二字,城楼呢,下面的匾书:雁门关楼,落款时间是1989年。上面的匾书:中华第一关,是2003年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题词。很遗憾,均找不到有历史的“雁门”二字。关于雁门关长城,确实是长城的一部分,在代县境内部分地方还有残存遗址,但很破败了。但是在雁门关旅游区就没有老长城了,均是2010年开发旅游时修缮。关于“萧峰跳崖”,雁门关旅游区立了块碑,刻着“萧峰跳崖处”,旁边不是悬崖,也不是很醒目,看了挺让人无语......不管雁门关在哪儿,从三家分晋到抗日战争,2500年来,雁门关一带发生大小战争1700多次,李牧、薛仁贵、郭子仪、杨家将等都在此征战。战时是兵家之地,平时是贸易之途,晋商走西口也途径此地。关内外民族融合,有许多故事、传说,因此才会出现在很多著作、影视作品中。手机码字,理科生,故答案烦乱,见谅!
洛阳-雁南,传送到雁南后,打开雁南的游戏小地图,在地图上就可以看到雁门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