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得说说
1、先照顾好自己, 没有人会太关心你 ,除非你很漂亮或濒临死亡。
2、我怕背叛,我怕死亡,我怕谎言,我怕失去, 我怕别离,我怕失眠。
3、天会亮也会暗心会跳会死亡人会变会离开你也会不再爱 。
4、人类活着,或许就是为了与自然为敌的;我们活着,或许就是为了与死亡为敌的。
5、要么学会飞翔,要么死亡。
6、死亡会与爱同在的少年 杀死我也改变不了的。
7、故事的最后最后,我一直在想,究竟是怎样的感情才能叫人淡然面对死亡。
8、没有人会太关心你 除非你很漂亮或濒临死亡 。
9、有些许的片刻 我想过死亡 也想过离开 但终究是放不下 也舍不得。
10、在死亡的面前,什么自尊,什么爱恨,都是那么渺小,渺小得可笑。
11、生命的尽头是死亡,开始的尽头是结束,熟悉的尽头是陌生。
12、死亡是一个人吞掉他自己的影子。
13、除了死亡所有的离开都是背叛。
14、只是我们活在彼此心里,死亡就不是分离。
15、死亡不是痛苦,痛苦是和自己爱的人生离死别。
16、无尽的爱情,死亡的前兆,地狱的召唤
17、如果我死亡,谁会趁机把我遗忘。
18、逐秒死亡倒数 安息前尽早 感应世界乐与怒。
19、只要我们住在对方心里,死亡就不是分离。
20、让生命有如夏花之绚烂,死亡有如秋叶之静美。
死亡的说说
面临死亡的说说
表达死亡的说说
用一篇旧稿回答:
勇敢面对吧。死,也要死得有尊严;死,也要死得美丽。
轮到你决定吗?有人问。
的确如此,但是,凡事都有计划,现在开始讨论,也是乐事。
首先,对死下一个定义:「死不是人生的终结,是生涯的一个完成。」
我们要怎麽在落幕前,向大家鞠个躬退去呢?最好是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需要一点知识和准备。
最有勇气的死,就是视死如归,说到这个归字,当然是回到家裡去死才安乐。
但事不如愿,根据一项调查,最后因病,死在医院裡的人还是佔大多数。
为什麽要在医院?当然想延长寿命呀。但是已到了尾声,延来干个屁!决定自己什麽时候走,不是更好吗?
家人一定反对,反对个鸟!不说粗口都不行,我的命不是你的命,你们有什麽权力来反对?
友人牟敦沛说过:「我一生人做的最后悔的事,就是反对医生替我爸爸终结生命。」
这句话,家人一定要深深反省。
尤其是对患了末期癌症的人,受那不堪的痛苦折磨,家人还不许医生打麻醉针,说什麽会中毒,反正要死了,还怕什麽中不中毒?
如果你问十个人,相信有九个是不想在医院死的,但他们还留在医院,一方面也顾虑到家人的感受,不想给大家增加麻烦,而绝对不是自己所要的。
我劝这种人不必想太多,要在家裡终老就在家裡终老,反正这个家是你的家,你想怎麽样做,也没人可以反对,而且可以省掉他们整天跑到医院来看你。
虽然说医院有种种设施,但那是救命用的,你不想救,最新最贵的仪器又有什麽用?
在家静养,请个护士,所花的钱也不会比住病房贵呀。找个相熟的医生,请他替你开止痛药,医疗麻醉品等等,教教家人怎麽定时服食和打针,也不是什麽难事。
但是孤单老人又怎麽办?有一条件,就是得花钱。反正是带不走的,这个时候不花,等什麽时候花?护士还是要请的,这笔钱,要在能赚时存下来,所以说死,也得准备,千万不能等。
香港人多数有点储蓄,买些保险留给后人,大家想起老人早走,也可以省下一点,也就让你花吧。
在痛苦时,最好能以吗啡镇静。从前,吗啡被认为怪兽,说什麽服了会精神错乱,愈吃愈无助,最后变成不可控制的凶手。
但这都是早期医生的临床实验不够,恐怕有副作用,没有必要时不打针。当今事实已证明,药下得恰当,根本就比吸毒者自己乱服安全得多。
有些人讨厌打针或喝药,也有膏贴的吗啡剂可用,总之不会是愈用愈没劲,不必担心。
我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叫《老豆坚过美利坚 THE BARBARIAN INVASIONS》,名字译得极坏,其实是一部怎麽面对死亡的片子,得过最佳外国影片金像奖,讲的是一个老头得了癌症,离开他多年的儿子来看他,一看父亲被一群老朋友围着谈笑风生,又拼命吃护士的豆腐。
儿子问老子能做些什麽,老子说最好替我找些毒品来服服,儿子被吓呆了,后来才发现父亲的乐天个性,并了解人生最终的路途,完成了父亲的愿望。
这些被一般人认为最野蛮的思想,是最先进开明的,片子的原名叫《野蛮人的侵略》,其实就是这群快乐的人。
最坏的打算,已安排好。万一侥倖能够活到油枯灯灭,那就最为幸福,我母亲就是那样走的。也许,可以像弘一法师一样,回到寺庙,逐渐断食,走前写了「悲欢交集」四字后,一笑归西。
葬礼可以免了,让人一起悲哀,何必呢?死人脸更别化妆给人看,那些钱,死前花吧。开一个大派对,请大家吃一顿好的,有什麽好话当面听听,才是过瘾,派对完毕,就跟着谢幕好了。
骨灰撒在维多利亚海港,每晚看到灿烂的夜景,更是妙不可言,你说是吗?
面对死亡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