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说说
本人某校建筑史专业已毕业研究僧一枚,谨慎回答一下:
古代建筑复原研究、实际保护、修缮项目,其实只是文化遗产保护行业中的一个小门类而已。问主想学习中国古建筑,那最好要考进国内或日本的几家建筑历史研究实力较强的大学的建筑历史专业读硕士,才能得到比较系统的中国建筑史(称“东亚建筑史”或许更准确一些)的初步训练,如下:
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朱光亚,陈薇,诸葛净等)以及建筑研究所(张十庆,张老师真是目前东亚建筑史学界神一般的存在)。东南建筑史研究自刘敦桢、郭湖生一脉传承,擅长技术关怀下的建筑设计史,非常强调建筑学本位(从“木构建筑技术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牌子就能看出来技术史),城市史、园林史也很强(偏江南园林研究,看看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就跪了,但目前顾凯在景观系)。总之,东南大学建筑史研究门类全面、各方向实力均衡、技术史与设计史特征突出。
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王其亨,徐苏斌,青木信夫,吴葱,丁垚、张天洁等)。天大建筑史研究十分注重古代建筑文献整理、古建筑勘察测绘,有强烈的艺术史倾向,是研究我国明清皇家建筑、唐宋辽金建筑、古代建筑文献与制度的主要学术阵地。王其亨师承陈明达,是近20年来崛起的领军建筑史家,以“只做一流题目、绝不做二流题目”为准绳,其团队的研究对象皆为我国古代建筑之“伟大作品”,例如清宫样式雷家族建筑图档、明清帝王陵寝、清代皇家园林(北京“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加外八庙,最近与圆明园管理处合作成立了“天津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明清坛庙(岳镇海渎庙、北京各种皇家坛庙、曲阜孔庙等)、故宫(与故宫长期合作)、辽代建筑(实际上把北中国的唐辽宋金建筑全包了)、清帝南巡西巡东巡行宫(近年甚至拿下了南巡行宫中的无锡寄畅园与惠山祠堂建筑群,这可是东南和同济的地盘),略显“二流”的田野目前只有甘青建筑、晋东南早期寺庙、中国古代古迹观念史、碳十四测年与古建筑断代等几个课题,近年还将“魔爪”伸向了石窟寺、唐辽帝陵建筑考古,因此国内同行戏称天大的学术风格是“帝国主义建筑史”。天大很重视本科生的古建筑测绘教学,挂着“文物建筑测绘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牌子,学生们学习测绘对象都是上述各种重要古代建筑,这对学生入门建筑史是极其重要的优势条件(在这点上东南、清华、同济、华工都比天大差一些),古建测绘设备更是国内最好(仅3D-Scanner(三维激光扫描仪)就有3台,每台价格在60万至100万RMB之间,东南、华工各仅有1台,清华、同济都直接租外面测绘公司的仪器)。徐苏斌、青木信夫伉俪主要研究近现代中外建筑交流史、天津租界建筑史,并不直接涉及古代建筑问题。但本人以为天大建筑史课程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设计课脱节严重,很难像做到东南、华工那样将建筑史与设计课积极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是一大短板。
东南、天大是目前国内中国-东亚建筑史研究实力的Top2。
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贵祥、吕舟、贾珺、刘畅、贺从容、李璐珂等)。近20多年来,建筑历史研究所在本学院系所比较弱势,目前团队和研究课题规模都略逊于东南和天大,科研题目比较碎片化(梁思成先生一手打造的清华建筑史,有些可惜了)。郭黛姮做圆明园研究、王贵祥做大型建筑遗址复原和尺度规律、贾珺做明清园林史、刘畅做木构尺度规律、李璐珂做古建筑彩画研究。清华自己有设计院,吕舟团队做项目超级多超级猛。另外,傅熹年院士一直没回清华(甚至听说傅先生表示“以不回清华为荣”)。
4.同济大学CAUP,中建史有常青、李浈(两位均是东南出身,郭湖生的弟子、张十庆的师弟)。常青老师在2015年当选科学院院士,其风土建筑研究团队当年就暴得大名,目前主要研究民居建筑。另外,常青设立了历史建筑保护本科专业(俗称古建专业或历建专业),独步全国。同济前身毕竟是身在魔都的帝国主义买办学校,其西方建筑理论、外国建筑史(或世界建筑史)实力无疑国内最强,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好于其他学校。
个人感觉同济的建筑史研究,无论中、外,都很强调理论建构,不太注重实证性研究(重义理而轻考据、重共时而轻历时、重模式而轻历史),这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意识缺陷(或刻意追求?)。
5.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东方建筑文化研究所、建筑历史研究所(陆元鼎,吴庆洲,程建军,郑力鹏,肖旻,冯江,李哲扬等)。华工身在岭南广州,自由宽容的学术气质跟上述四校完全不同,建筑史研究起步于龙庆忠(龙先生与刘敦桢同为东京工业大学造家系出身)和夏昌世(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艺术史博士,曾研究岭南园林),故华工的建筑史研究具有强烈的技术理性特征。近30年来又产生了强烈的人类学倾向(受历史人类学“华南学派”的影响,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港中文大学),是中国民居建筑研究领域的主要开创者,实力无人能敌。华工建筑学院特设有本科“历史建筑保护方向”班(俗称古建班),由建筑历史研究所教授指导自愿报名的若干名建筑学、城乡规划高年级本科生的设计课程、古建筑测绘、科研论文,学制比同济古建筑专业更灵活有趣。华工建院自由散漫的学风、尊重学生个性的制度,是我国建筑老八校中罕见的“治愈系”。
6.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下设文物建筑方向(徐怡涛)。徐怡涛是清华建筑史教授徐伯安之子(徐伯安曾长期担任梁思成先生的科研助手),家学深厚,硕士曾在东南大学师从陈薇,博士又在北大师从宿白。徐怡涛继承了宿先生的问题意识,用考古学方法研究古建筑,其问题意识注重年代学、类型学、层位学,而不太关心诸如造型设计、视觉艺术等建筑学问题。我曾听导师说宿白被业界称赞为“两个半教授”,即“1个考古学教授+1个历史学教授+半个建筑史教授”。北大的古建筑专业成立尚不足20年,目前课程体系、科研实力、团队规模尚不完善,正处于发展之中。
对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大、哈工大的建筑史研究情况不熟悉,这三校的建筑史实力无法跟上述五校相抗衡。
此外,不得不提一些“散居山林”的建筑史家,例如:北京建筑大学(即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曹汛,他是梁思成诸弟子之殿军、当今明清园林史和古建筑文献领域的权威;还有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历史所的傅熹年院士,在古代城市规划、建筑尺度规律领域乃至古代书画、玉器鉴定方面是公认的权威(傅熹年之祖父是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文献学家、收藏家傅增湘,还曾师从启功学习书画鉴定)。
另外,去日本学习建筑史也是一种选择,但目前日本专门做东亚古代建筑史的教授已经很少了。我只知道:
1.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建筑史教授与其他科技史教授都被归入此研究所,隶属于东方文化学院)。滕井惠介,我只翻过他的《密教建筑空间史论》;村松伸,一位很幽默活泼的教授,在清华留过学,普通话非常流利。
2.东京纤维工艺大学,清水重敦,是滕井惠介高足,研究东亚木构建筑的领军学者,与东南大学张十庆可谓齐名。
3.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的建筑考古研究实力十分强大,尤其在碳十四测年、年轮学断代等科技考古学方面,但不是教学机构,如果取得建筑史、艺术史、考古学等相关硕博士学位,可以去那里工作或实习。
如果问主真心想学古建筑,可以考取同济的历史建筑专业或北大的建筑考古专业读本科,也可以先考到老八校建筑学院读建筑学或城乡规划本科、再进入上述系所读研究生。
考虑到个人兴趣,若同时喜欢建筑设计和古建筑,东南是不二选择;若喜欢北方皇家建筑,或艺术史式的古建筑研究,就选天大;若喜欢玩建筑史理论,那同济、清华都不错;若喜欢做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民居村落,华工是首选,同济也不错;若同时喜欢考古学和古建筑,那就去北大学习宿白式的建筑考古。
对日本的情况不了解,不知道东京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等院校是否有本科建筑史、古建筑保护类的课程。哪位大神如果知道日本的情况,请不吝赐教。
以上个人浅见,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太白楼,济宁运河,铁塔市,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历史背景
2. main features 主要特点
(外观、内部设计、功能用途)
3. reputation 名气声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