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德军
1941年3月15日拂晓,德军U-110号潜艇在冰岛西南约370千米海域发现了船队,立即向潜艇司令部报告,并一直在后跟踪船队。中午过后,U-99 和U-100号潜艇也相继发现了船队,紧紧尾随在后。 入夜后,U-99 、U-100和 U-110号均对船队发起了攻击,先后击沉2艘油船和3艘运输船,英军护航军舰进行了长时间的搜索和攻击,却毫无收获。 同年5月9日,U-110号潜艇发现了从北美开往利物浦的OB-318护航船队,随即与U-201号潜艇协同发起攻击,先后击沉3艘运输船。但U-110也被英军“奥布雷提”号护卫舰的声纳发现,遭到了猛烈的深水炸弹攻击,被迫浮出水面,附近的英军“大斗犬”号和“布罗德威”号驱逐舰立即加速驶来,“大斗犬”号舰长意识到有俘获这艘潜艇的可能,便当机立断取消了刚刚发出的攻击命令。 直到潜艇上的艇员进入甲板炮位准备负隅顽抗时,才下令开炮,驱逐舰炮火密集而猛烈,顿时将潜艇甲板炮火压制下去。“大斗犬”号一边开火,一边以15节航速逼近潜艇,在距潜艇约200米处驱逐舰派出了跳帮登艇小组,跳帮组登上潜艇时,德军潜艇艇员已经仓皇弃艇,跳帮组在潜艇上缴获了大量德军还来不及销毁的绝密文件和一整套带“埃尼格玛”密码机的无线电收发报机。 “大斗犬”号在救起了德军落水艇员后开始拖带U-110号潜艇返航,虽然U-110号后来在拖带途中沉没,但缴获的密码机给情报机关破译德军密码带来了巨大收益。而德军完全不知道U-110号被俘以及密码机落入英军之手,从此直至战争结束,英军对德军潜艇部队的通信机密,甚至每艘潜艇的具体位置、艇长姓名等情况都了如执掌,为大西洋反潜战的最终胜利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
德军很多能力是不可思议的。
比如说德军的基本战斗单位不是营,不是团,而是完全任务导向的“战斗群”。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编制,打完各回各家,没有条令规制,也没有手册可供参考,全靠军官素养去组织,全靠士兵素质去协同。
我军类似的加强单位,传统上是要靠上级组织前指去指挥的。再看看现在搞固定编成的合成营有多难,有多少军官无所适从一脸懵逼,就知道德军这种能力是什么概念了。
美军则是养了一堆平时不带部队的指挥部吃干饭没事干,战时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只能打呆仗。这也是没办法,德军那种做法确实超出了美利坚军官能力范围。
德军一个师乃至不同师之间,可以在一场战役中根据需要,随时编成许多个不同的战斗群进行战斗,合成度高,作战极为灵活,遭打击后恢复组织度极快。
比如说40年纳尔维克之战,一群没了军舰的水兵加上一些山地猎兵,总共五六千人。没有建制,缺乏重装备和补给,还没制海权,交给英法是投降无罪的局面。结果一支乱七八糟的孤军愣是挡住两万英法联军一个半月。
还有一个比较搞笑大战斗群叫的莫德尔骑兵旅。勒热夫之战中莫德尔实在找不着苏军有啥破绽,最后想了个办法就是用步兵从沼泽中穿插到苏军侧翼,为此把八个师的侦察营和一群乱七八糟的诸兵种连排捏成一个战斗群,结果还真如神兵天降般把苏军给打懵了(可谓抗美援朝前的轻步兵巅峰)。
后来莫德尔惯用的那种收罗建制严重不整的部队,组成乱七八糟的战斗群直接就地填坑的做法,也只有在德军身上能用,放其他军队身上那叫驱犬羊以入虎口。。。。
你说的是不是党卫军第5装甲师,维京师?
1942年初开始,该师开始他们最鼎盛的三年的表演。此时“维京”师又得到补充的一个装甲团。接着“维京”师协同第13装甲师和第125步兵师向高加索地区发起进攻并进入罗斯托夫,库班以及特拉克河。1942年8月,“维京”师攻克麦科普油田。1943年春季之前“维京”师一直在高加索地区作战。在“维京”师里,作战部队调动很频繁。其下属的“诺德兰”团被抽调出去组建新的党卫军师。而很多北欧籍的部队也被经常被编入编出“维京”师,其中有挪威人,爱沙尼亚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维京”师处于三面苏军包围的险境中,不得不开始向北方退。1943年3月,“维京”师中的“诺德兰”部队分离出去建立了新的SS-“诺德兰”师,芬兰部队也被调离,不过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爱沙尼亚营“纳瓦”以及更多的荷兰、比利时以及德国新兵。1943年10月,“维京”师被正式编为满员的装甲师。1943年夏秋季,“维京”师参与了哈尔科夫以及第聂伯河的一系列防御战斗。当苏联红军在1944年6月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时候,“维京”师和大量其他德军师一样无奈的向德国境内撤退。1944年初作战中“维京”师(也有资料说仅有其下属的法籍“沃鲁”旅被围)被苏军包围在“切尔卡瑟口袋”,包围圈内只有“维京”师是装甲师,所以它被作为先头突击部队以试图冲破包围。尽管“维京”师最终冲出了包围圈,但是代价是损失了所有的装甲兵器和大量其他装备,包括人员的惨重伤亡。在切尔卡瑟包围圈内被围的56000德军只有35000人得以突围。
“维京”师突出切尔卡瑟口袋的残部被转到波兰重组为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此时苏军已经全线压向了维斯图拉河并前出到波兰华沙。“维京”师协同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以及国防军的第19装甲师不顾一切阻挡苏军的前进。“维京”师奋力作战终于顶住了红军的进攻并将苏军逐过维斯瓦河(这条战线德军一直坚守到1945年1月才被苏军突破)。1944年12月,“维京”师从华沙撤离至匈牙利布达佩斯,按照上面的指示,他们要突破苏军在布达佩斯形成的包围圈营救被困的45000德军部队。由于苏军在各方面都占优,“维京”师苦战两个星期还是无法突入布达佩斯,只好转到布达佩斯以西参与防御,该师还参与了德军在1945年初失败的“巴朗顿湖反击战”。最后该师于1945年5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向苏军投降。“维京”师是德军党卫军部队中很有名的一支,除了因其参与了大量残酷的战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其大多数兵员都非德国人,而是其他西欧和北欧国家的志愿人员。
谁都会偶尔出点小错,帕楼长是怎么知道德国有这个型号的U艇的,我们无从得知。
结合这张地图,你就知道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了
1942年,苏军成功保卫了莫斯科,而且顺势向德国进行了大反攻,在中线,战线稳定在布良斯克方向。在南线,向哈尔科夫的反击被德国挫败
这时候,战争的主动权转到了德国手中
由于德国不足以在多条战线上同时开展,所以将攻击重点放在南俄,目的在于占领高加索地区,获得巴库的石油,一旦有了石油,德国的战争机器就能继续下去,而苏联就讨厌了
所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主攻方向就是高加索
但从图上你就能看出,如果直扑高加索的话,德军的侧翼就会暴露,因此需要以有力一部保障侧翼,同时作为未来进攻莫斯科的出发阵地
此外,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纵观东线战役,就能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由于苏联的公路太糟,比较稳定的运输方式就是铁路,因此重大战役多发生在铁路枢纽附近
斯大林格勒就符合这个条件
因此德国人分出相当一部分兵力投入斯大林格勒战役,力图控制这里,保障A集团军群的侧翼
实际上战略本身没有问题,错误的是具体实施的时间
二战中的“维京师”吧
“维京”师在德军党卫军各师中名声很响。该师组建于1940年12月,其基本构成是一个
主要以被占国家志愿兵组成的“德国”团。1941年1月被重新命名为“维京(Wiking)”,
又被编入两个团:包含294名挪威志愿者的“诺德兰”团以及包含216名丹麦志愿者的“维斯特兰”团,另外还有一个由荷兰、芬兰志愿兵组成的“诺德斯特”营。“维京”师首任的指挥官是菲利克斯.斯坦纳上将。这是德军中第一个有非德国人参加的党卫军作战师。很快这个师便被作为德军的一级战备师。
“维京”师首次参战是在1941年6月入侵苏联,由“德国”团,“诺德兰”团,“维斯特兰”团以及新组建的“维京”团(这个团主要是炮兵、工兵、反坦克部队和通信兵)组成的“维京”师隶属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
主要编制:
SS第9“德国”装甲掷弹兵团
SS第10“维斯特兰”装甲掷弹兵团
SS“诺德兰”装甲掷弹兵团(1943年从该师中分离出去)
SS“纳瓦”爱沙尼亚志愿装甲掷弹兵营(1944年从该师中分离出去)
SS芬兰志愿营
SS法籍“沃鲁”突击旅
SS第5装甲团
SS第5坦克歼击营
SS第5突击炮营
SS第5突击炮连
SS第5装甲炮兵团
SS第5防空营
SS第5火箭发射营
SS第5装甲通信营
SS第5装甲侦察营
SS第5装甲工兵营
SS第23装甲掷弹兵团
SS第24“丹麦”装甲掷弹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