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说说
虽然寒食节是在晋朝恢复并推广全国的,但是没发现一篇唐以前关于寒食节的诗文,均唐代以后的: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____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____孟云卿《寒食》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____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____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____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____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____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____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____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____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____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____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____沈佺期《寒食》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____沈佺期《寒食》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____杨万里《寒食上冢》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____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____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____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____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____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____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____郑刚中《寒食》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____张镃《寒食》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____温庭筠《寒食日作》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____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____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____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____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____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____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____云表《寒食诗》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____王安石《壬辰寒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____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____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____王建《寒食》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____韩偓《夜深 / 寒食夜》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____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____周邦彦《兰陵王·柳》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____孟云卿《寒食》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____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____赵鼎《寒食》 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____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____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寒食节简介: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然而,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我来给你说,参考:《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唐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阳。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朝诗人韩翃这首《寒食》名满天下。据史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寒食节?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历史长河,不过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如一的。
有关寒食节的传说
寒食节禁烟火由来
春秋初期的晋国,内乱不已,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出国逃亡19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在这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不离左右。有一次,他们断炊绝粮,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登上王位后,对一直跟随自己逃亡的臣僚论功行赏,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晋文公邀功请赏,而且更不耻与那些挟功求禄的势利之人同朝为臣,就带着母亲隐居到今山西介休县内的绵山。
晋文公知道后,追忆起介子推的忠诚,十分后悔,就亲自去请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却躲起来,坚决不肯与晋文公见面。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就下令火焚绵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宁愿被火烧死,也不肯出山,结果他与母亲双双抱树而死。晋文公见烧死了救命爱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后来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
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七年离开黄州以后。元符三年(1100)是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为辉映。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苏轼对黄庭坚书法的评语,认为其结字过於狭长,外观犹如”树梢挂蛇”。不过,东坡也在自己书法中加入此种结字,以增加章法的跌宕变化。黄庭坚以”石压虾蟆”来形容苏轼书写时,经常出现的横扁结字。根据黄庭坚的说法,东坡不善悬腕,故书写时的活动范围较局促,单字的右侧不易开展,如戈笔就容易成为病笔,形成”左秀右枯”的状况。然此现象就如”西施捧心而颦”,虽然是缺点却也是其书作之特色。”衔纸”二字悬针笔法,极其生动,可知苏轼并非不能悬腕。作品用笔的厚重来自颜真卿的影响,”水”字的捺笔动作可见一斑。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寒食节习俗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
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蹴球
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咏诗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
净肠
寒食节去野外采集野菜,不仅锻炼身体,而且也满足了人体所必须,一举两得。最后,还要说说春季养生中的精神调节问题。女子伤春,在寒食节期间出来散散心,赏春踏青,能够预防精神上的疾病。男子虽然不伤春,但在春季肝气过盛,容易精神失常的时候,缅怀下先人,寄托哀思,起到了悲克怒的作用。对肝的调理是相当有好处的。经过了五千年的文化滋润,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成为缅怀故人,激励生人的节日。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有名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1]据《后汉书》讲,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1]魏武曹操当政后,下《明惩令》云:“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寒食之风至此才有所收敛。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介子推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历史长河,不过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如一的。
清明寒食节传说:介子推割肉奉君 亡命绵山(图)
介之推是春秋时晋国的臣子,出生于今山西省夏县裴介村。他性情耿直,仗义好强,文武兼备,胆识过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由于他焚身于介休绵山,因此,在晋中一带,均留下不少使人们常加赞颂的故事。
割肉献君
古时候,山西称为晋国,晋国的皇上有个小老婆,想让她生的儿子接位,便定计要害死正宫娘娘的儿子重耳。重耳得知消息后,在介之推等忠臣的保护下,连夜偷偷地离开京城,避难去了。
他们走了很多国家,有的国家因怕晋国报复,不敢收留。在这种情况下,跟随他的人中有一个动摇了。一天除上,这个人把他们的金银财宝统统偷上逃跑了。
第二天,他们要买吃的没有钱,去讨吃吧,又放不下
架子
,只好饿着肚子走路。快到黄昏的时候,他们走到一座前不接村、后不接店的山下,实在饿得连一步也不能走了,大家只好采摘一些野菜填饱肚皮。可是重耳平时吃得都是山珍海味,这野菜怎么能咽得下去?
看到这种情况,介之推心想:我们在外头受苦受罪,为的就是保重耳将来回晋国当皇上,他要是饿死了,晋国也就完蛋了!于是他悄悄躲开众人,用刀子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大块,给重耳熬成肉汤。当重耳美美地喝完肉汤后,才听其他人说是介之推割上自己的肉献给他吃的,重耳非常感动,一再向介之推说将来忘不了他,要重重谢他。
子母柏
重耳在外面跑了十九年,最后在秦国的帮助下打回了晋国,当了皇上,当时就叫晋文公。晋文公把跟随他在外边跑了多年、受了很多罪的人都按功劳大小封了官,行了赏,唯独把个介之推忘得一千二净。
介之推再不愿意见到这种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忘恩负义的人,便和他的老母亲一同进入绵山,他在山上修了草房子,一面砍柴,一面开荒种地,生活过得平平稳稳。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众人评,人们对晋文公忘记了介之推的事很生气,这个也说,那个也道,越传越远,越说越多,后来便慢慢地传到晋文公重耳的耳朵里。重耳为了堵大家的嘴、遮大家的眼,便下了一道圣旨,要亲自上绵山去请介之推下山。
晋文公带领随从人员来到绵山,只见山高林多,便派人在山上呼唤,很久都不见介之推出来。有人对重耳说:“介之推是个大孝子,您不如放火烧山,火势一厉害,他必定会背上他妈出山避火。”晋文公一听很有道理,便下令烧山。当时正是春季,风刮得很大,火越烧越旺,一连烧了三天三夜,却始终不见介之推出山。原来介之推一心不愿再见重耳,起初他背着老母避火,但跑了多少地方也躲不过,最后他便和老母相互抱住,在一棵大树下被火烧死了。
至今在介之推祠前还留有相互抱在一起的两棵古柏树,传说这就是介之推娘俩被烧死的地方,两棵互抱的古柏树就是他们的化身,人们恭敬地称它为“子母柏”。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
面粉
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足下”的出处
晋文公重耳本来是想堵住人们的闲话,迷惑众人的眼睛,结果一放火烧山,却把介之推母子活活地烧死,反而做了一场公公背儿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的事。后来他想,无论如何得想一个好办法补补这个亏空,于是,他便下令让随从人员把烧过的木头拾了几块,回去把它做成木屐(鞋),穿上以后一走就有声音,表示他不忘介之推。
从此以后,中国就有了把尊敬的朋友称为“足下”的尊号。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寒食节的来源传说:
1、远古时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是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2、春秋时代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人们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3、魏晋时期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